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的错误,并逐渐发展到十一月扩大会议,而形成为政治上的盲动
主义和组织上的惩办主义的严重错误。
……应当看到,以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所犯的“左”倾冒险主
义,不同于因胜利而骄傲起来的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更不同于篡党夺
权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因为我们是在执行八七会议总方针过程中所犯
的错误。①
在这次错误中,瞿秋白究竟应负什么责任,李维汉也有公允的意见:
我们也应该承认,象一切杰出历史人物都有他的缺点一样,秋白同志
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他犯过“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但是,。。这不是他
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一个人负主要责任,主要责任更在国际代表。况且,
当时党还不成熟,秋白还年轻,他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只有二十八岁,犯错误
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几个月,而且很快就改正了。他犯错误主要是认识问题。
我认为秋白是一个正派人,他没有野心,能平等待人,愿听取不同意见,能
团结同志,不搞宗派主义,事实上,临时中央政治局是一个五湖四海的班子。
他的弱点是在接触实际上有点教条主义。临时中央政治局顺从国际代表,他
有一定责任。②①②李维汉:《对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的回忆与研究》。
至于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等人,李维汉指出:
他们不仅是盲动主义和惩办主义的创造者,而且是强迫推行者。因为,
我们相信和尊重共产国际,同时也相信和尊重它的代表。据我的记忆,我们
当时对国际代表,确实是言听计从的。①
①李维汉:《对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的回忆与研究》。
《布尔塞维克》
中共中央从武汉迁到上海,党刊《向导》已停刊多时。1927 年10 月间,
中央常委决定在上海出版中央机关刊物。22 日通过决议,定名为《布尔塞
维克》,组成以瞿秋白为主任的编辑委员会,编委还有罗亦农、邓中夏、王
若飞、郑超麟。编辑部设在上海愚园路京生里四一八号。这时瞿秋白住在福
煦路民厚南里附近,他每周到编辑部来,代表中央常委主持编委会议。
作为中央机关的综合性刊物,《布尔塞维克》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了
国内政治、国际状况、职工运动、农民暴动、中国革命问题、列宁主义理论
问题、地方通讯等,又辟有寸铁、读者之声、哀悼革命烈士等专栏。10 月24
日,《布尔塞维克》创刊号出版,先是周刊,后改半月刊、十日刊、月刊。1928
年2 月末,第十九期出版后,由于中央调整路线、方针,暂时休刊。4 月底,
瞿秋白离开上海赴莫斯科,他对刊物的领导即告结束。
作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瞿秋白先后为刊物写社论、专论、评论等五
十余篇。在担任主编期间,刊物的各期社论,除一期外,都出自他的手笔。
《布尔塞维克》创刊伊始,便旗帜鲜明,集中全力揭露和打击国民党
新军阀的反动统治。蒋介石、汪精卫叛变后,仍然打着三民主义的旗号欺骗
人民群众。因此,戳穿国民党新军阀的伪三民主义的反革命本质,对于教育
全党和全国人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瞿秋白在创刊号的《布尔塞维克发
刊露布》中指出,国民党已经完全“背弃他们自己的三民主义”,“把孙中山
先生的革命精神完全抛弃”,“将改组后的国民党送终了。”现在“民众所看
见的国民党,已经不是从前的革命的国民党,而是屠杀工农民众,压迫革命
思想,维持地主资本家剥削,滥发钞券紊乱金融,延长乱祸荼毒民生,屈服
甚至于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①。随后,瞿秋白又发表《反革命的国民党
政纲和混战》、《青天白日是白色恐怖的旗帜》、《三民主义倒还没有什
么?》、《马克思主义还是民生主义?》、《民权主义与苏维埃制度》、《世界革
命中的民族主义》等文章,有力地批判了蒋介石的伪三民主义。①《布尔
塞维克》创刊号。
瞿秋白在文章中对三民主义进行了历史的分析。他指出:“三民主义的
历史性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三民主义在共产党员未加入国民党以前,还是
代表革命倾向的口号。
三民主义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之后,曾经一时期比较多带着些确定
的革命内容,如打倒帝国主义、工农政策等等。三民主义在国民党清党反共
之后,便自然要变成反革命的工具。”①“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纯粹国民党
三民主义,反共的三民主义,已经从反帝国主义与反军阀的革命口号,变成
反工农的反革命理论;所谓三民主义的建设,除屠杀政策以外,丝毫也没有。”
②
蒋介石“清党”反共后的国民党,排除了革命力量,以工农大众为屠
杀对象,国民党已经“变成反革命党,变成帝国主义军阀豪绅资产阶级走狗
的狗窝。”③变成“反民族、反民权、反民生的三反主义的国民党”④。因
此,国民党现时的所谓三民主义,只不过“是反革命政策的金字招牌”⑤。①
②③《三民主义倒还没有什么?》。《布尔塞维克》第1 卷第8 期。
④《国民党死灭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布尔塞维克》创刊号。
⑤《三民主义倒还没有什么?》。《布尔塞维克》第1 卷第8 期。
瞿秋白对于伪三民主义的批判,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的界限,
对于动员革命人民,抛弃伪三民主义,反对取消主义,重新集合于布尔塞维
克主义旗帜之下,坚持中国革命,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瞿秋白主持下,《布尔塞维克》积极地宣传了党的八七会议所确立的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先后发表了一批文章
及时地报道各地武装起义和建立工农红军、工农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情
况。创刊号发表毛达写的《八一革命之意义与叶贺军队之失败》一文,对南
昌起义作出了正确的评价,赞颂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文中说:南昌起义“是
历史上伟大的革命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叶、贺军队“是
暴动中产生出来的伟大力量,这是我们的革命军”。第一卷二十五期刊载的
谢觉哉所写《湘南、湘东、赣西革命势力之扩展》一文,赞颂毛泽东领导的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打击土豪劣绅、解决农民土
地问题等活动,同时报道了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一部分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
胜利会师的历史事件。《布尔塞维克》连续出版三期特刊,总结了广州起义
的经验教训,歌颂了起义者的伟大牺牲精神。
瞿秋白先后写了《国民党死灭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国的苏维埃
政权与社会主义》、《武装暴动问题》、《只有工农兵政府能解放中国》、《两个
国内战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道路。郑超麟在为
《布尔塞维克》第十一期写的题为《苏维埃政权万岁!》的社论,未经瞿秋
白审阅便发表。文中说:“或者是蒋介石白崇禧的豪绅资产阶级共和国,甚
至于是张作霖的大龙帝国,或者是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除此以外,
中国不能有另一种的国家形式”。这一论断,对于解释资本主义国家中发生
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后所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一般是对的。但是,说中
国的苏维埃政权已经是无产阶级专政,便错了。为此,瞿秋白专门写《中国
的苏维埃政权与社会主义》一文,纠正郑超麟的错误观点。他指出:中国资
产阶级民权主义的革命并没有完结,最主要的是因为他的现时客观上的任务
在要解决土地问题。革命中极广大的群众是这些农民贫民兵士,他们是无产
阶级的同盟者。无产阶级领导这些广大的群众,起来实行革命,是现时革命
之中心问题。中国革命当前的任务,是肃清一切种种资本主义前期的封建式
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革命的最直接的目标,是推翻地主豪绅资产阶级的政
权,而建立极广大的工农兵士贫民的政权,就是中国人民之中的最大多数的
政权——最广泛的民权主义的政权,镇压一切种种帝国主义走狗军阀买办豪
绅资产阶级等反动派的独裁政权。这就是工农民权独裁制的意义。既然如此,
我们便可以知道苏维埃不一定是无产阶级独裁制的表演,他在中国可以是工
农革命民权独裁制的表演,而且必定是工农革命民权独裁制的表演①。瞿秋
白强调指出,挽救中国的新道路,目前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
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工农革命,即以民众的革命战争推翻新旧军阀国民党政
权,建立工农贫民兵士代表会议的政府——苏维埃的政府②。①《布尔塞
维克》第1 卷第14 期。
②《国民党死灭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布尔塞维克》创刊号。
1927 年11 月2 日,有一位署名志益的同志写信给瞿秋白,就党内民主
和纪律等问题,提出了一些不正确的意见。为此,12 月2 日,瞿秋白写信
予以答复,并把这两封信同时在《布尔塞维克》上发表。瞿秋白在信中指出:
布尔塞维克的党,没有铁的纪律和集权的行动,是不能成功的。党内同志对
于决议及党内生活,当然可以发表意见;但是他所认为是革命的主张,必须
经过多数同志或上级党部的采纳,方能变成党的主张,方能见之于党的行动。
党内民主,对于建设一个好党,具有重要意义。应该使一般党员、工农分子,
都参加政策的决定,了解政策的意义,并且能自己选择自己的指导机关。但
是党内的民主,绝不是极端民主化,可以不要纪律,不要集中统一的领导。
在严酷的地下斗争条件下,党的秘密会议,是党的斗争行动机关,不是小资
产阶级学生教授的雄辩会,可以容忍长篇阔论的空谈。党的统一集中的领导,
不是封建式的集权。因为,封建式的集权,必定是以领袖个人的意见威权来
集权。这种现象,当然是党内所不容许的。如果各个同志自己都要以个人意
见自由行动,以领袖自居,那么,这种所谓反对封建式集权,适足造成封建
式的纷争。中国革命斗争,需要造就大批工农的领袖人物。但是,这种领袖
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纪律和党的实际斗争中去造。谁能真正勇猛无畏刻苦的在
布尔塞维克政策之上,率领起群众奋斗,谁便是新领袖。而这种行动只有在
党的行动中表现出来。”①①《布尔塞维克党之民主集权制——答志益》。《布
尔塞维克》第1 卷第8 期。
此外,瞿秋白从1929 年到1931 年,先后在《布尔塞维克》上著文,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动的、错误的思潮。如《论国民党改组派》、
《中国人权派的真面目》、《托洛茨基和国民党》等文,严厉地揭露和批判了
以汪精卫、陈公博、顾孟余为代表的改组派,以胡适等人为代表人权派和以
陈独秀为代表的托陈取消派。
应该指出,《布尔塞维克》创刊不久,中国共产党中央,就形成了以瞿
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的错误,因此,瞿秋白在这里所发表的不少文章,
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左”的倾向或影响。
十一第二次赴苏前后
在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1928 年的春天,气温乍暖还寒,令人捉摸不定。革命运动中的盲动政
策停止执行了,但是,革命究竟怎样进行下去,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领导
中国支部的共产国际领导机关来说,都还有进一步探索和检讨的必要。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自然的提到日程上来了。
六大的召开,在八七会议上已有决定:中央临时政治局应在六个月内
准备召集。十一月扩大会议决定,于1928 年3 月间召开六大。1928 年1 月,
瞿秋白在政治局会议作报告,提出在3、4 月间召开六大,地址暂时考虑在
澳门(多数人主张在香港)。会议要求中央在两周内起草下述文件的讨论大
纲:C·Y·问题,由C·Y·中央起草;党务组织由罗亦农起草;工会问题由工委
起草;土地问题和政策问题由瞿秋白起草;党纲草案由瞿秋白、罗亦农起草。
又过了两个多月,共产国际的关于召开中共六大的决定到达中国。4 月
2 日,中央常委开会,传达了这项指示。国际要求瞿秋白、罗亦农、任弼时、
周恩来、黄平立即去莫斯科;并要求陈独秀、彭述之、张国焘、蔡和森参加
六大。这个决定说明,共产国际对中共六大的召开,给以很大的重视。中共
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瞿秋白、周恩来出国负责筹备召开党的六大。留下李
维汉、任弼时、邓小平等负责中央留守工作,领导国内斗争。
离沪赴俄前,瞿秋白、周恩来与留在国内负责中央留守工作的李维汉、
任弼时、邓小平等共同研究了国内工作部署。4 月间罗亦农被捕,暴露了党
组织不适应秘密工作环境。
瞿秋白、周恩来和国内留守同志对此作了周密研究,并由中央于5 月18
日发出第四十七号通告,规定了关于整顿发展组织和秘密工作的九项具体措
施。6 月4 日,中央又根据他们出国前的决策,发出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肯定了中国革命性质仍是资产阶级革命;反对不顾主客观条件的盲动主义;
红四军应在湘赣边界以军事实力发动工农,实行土地革命,造成割据的局面
向四周发展,并指定以毛泽东为书记组成前委,组成以朱德为书记的红四军
军委。这对于恢复和发展红军和根据地起了重大指导性的作用。
1928 年4 月底,瞿秋白离沪赴俄。4 月29 日,一夜大雨。第二天早晨
天空还是阴晦的,下午又下起雨来。瞿秋白化装来到码头,登轮启程。船行
两天,抵达大连。从这里上陆,转乘南满铁路的火车,经中东铁路,从满洲
里秘密出境。于5 月中旬抵达莫斯科。然后从这里乘坐马车,到莫斯科郊区
兹维尼果罗德镇附近的一座乡间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