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雁飞残月天 >

第192部分

雁飞残月天-第192部分

小说: 雁飞残月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瑗虽知大金龙须的“龙蛇变”说不定会在今日发难,却也不明其要,更不知陈铁衣受制后的诸般变故,但见陈铁衣僵立船头,却由另一名建王府的划手与卓南雁在雕龙台上激战正酣,心底疑云四起。
    听得秦桧的又一回夸赞,赵瑗也只得干笑两声,不冷不热地道:“难得的是太师妙计筹划!今日这瑞莲舟会当真异彩纷呈,让人大开眼界。”
    听他话中有话,秦桧“嘿”了一声,默然向下首之人扫了两眼。在他下首端坐的,正是殿帅杨存中。这人为人素来猥琐怯懦,虽为赵构器重,却畏秦如虎。这时瞥见秦桧扫来的目光,杨存中忙赔笑道:“我大宋卧虎藏龙,在这圣节上大展身手,正可让众国瞻仰我大宋雄风!”
    赵构微微点头。他一直对秦桧深存戒心,想到这二人左右都是赵瑗手下武士,倒暗松了口气。眼见二人妙招迭出,赵构不由向赵瑗笑道:“这两人都不错,将你那铁捕陈铁衣可都比了下去!”两旁文武听得皇帝笑赞,忙也抢着争相喝彩。
    这片刻工夫,丐帮、格天社等龙舟已先后抢到莲池之旁。但各派中武功最高的首脑均因赴洗兵阁之会而未及参战,此刻前有铁索阻隔,上有金台高耸,舟上高手均是心底彷徨。几只龙舟绕着铁索打转,群豪仰望高台,口中吆喝,却全不敢贸然跃上。
    莫愁见卓南雁难以取胜,心下焦急,扭头对白龙舟上的方残歌嚷道:“方老三,你快快上去帮忙啊!”方残歌苦笑摇头:“这瑞莲舟会定下的规矩,每船只能有一人登台夺莲!”莫愁撇嘴骂道:“狗屁规矩!”叉腰仰望,给卓南雁大声吆喝助威。
    这时落汤鸡一样的南宫堡众划手也气喘吁吁地驱舟而来。南宫禹本来跃跃欲试,但仰见卓南雁和余孤天掌风呼呼,势道雄浑,心下暗凛:“我此刻攀柱而上,这两人若是居高临下地给我一掌,那是万难抵御。不如在此静观其变,待他二人斗个两败俱伤时,再行出手!”各舟高手大多也是如此心思,仰头观战,振声呐喊。
    沿岸观舟的百姓何曾见过如此精妙绝伦的激战,这些天子脚下的“笼袖娇民”浑不知这一战背后的惊心动魄之处,只当是瑞莲舟会上别出心裁的压轴武戏,群起鼓噪,喝彩助威之声如山呼海啸一般响荡不休。
    如潮的呼声中,林霜月悄立在白堤之上,玉颊上颜色如雪。她深知余孤天内力雄浑,武功奇诡,卓南雁在连番劳顿之下,委实凶多吉少,但她的武功较之二人尚逊一筹,在那高台险地,更是无从下手相帮。眼见两人的身影在金台上飘来荡去,似乎是云端中飘荡的两道疾电,她却全然无能为力,只有心中暗自祈祷。
    卓南雁与余孤天各展奇能,酣斗数十招兀自不分胜负。蓦然间余孤天振声怪啸,裸露在短靠外的臂上肌肉一阵蠕动,陡然粗了数分,箕张的十指便如怒展的鹰翼,当头拍下。卓南雁翻掌迎上一招“贵妃救局”。四掌交接,只觉余孤天掌上劲力骤增,他腹内气血翻滚,疾退三步,“咔”的一声,踩断了台顶的半块青砖。
    余孤天狞笑声中,展开天罗步飞也似的掠来,双掌暴吐,大天罗掌如利箭离弦般再次击下。卓南雁双眉一轩,两手齐划了个圈子,这一招“周流六虚”实乃他全身功力之所聚,气势沉浑,端的稳如渊渟岳峙。
    劲气再接,余孤天的双臂“咯咯”作响,身形竟然一滞。卓南雁却觉胸口如遭巨锤轰击,脚下盘旋,沿着圆台疾转出半圈去,仍消不去对手汹涌的劲气,身形疾晃不已。
    林霜月望见卓南雁摇摇欲坠,霎时双腿发软,似乎整个心魂都随着他那雪白的身影在高台上摇晃不已,忙嘶声高呼:“雁郎……不要打了,快快下来!”但沿岸喧闹震天,她的声音如何传得上去。林霜月只觉芳心急跳,几乎再没气力站稳,双耳嗡然作响,连身周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啸和鼓声都听不到了。
    卓南雁连退几步,只觉这劲道无比熟悉,蓦地心念电闪,惊道:“是三际神魔功!”他双足踏上高台边沿,才勉力顿住退势,苦笑道,“……那天遁宫内石壁上的法本,是你刮去的!”
    余孤天凝立不动,缓缓点头:“还得多谢大哥帮我寻到这天大的机密。大哥怎地忘了,那石壁上的圣火灵文,小弟也略知一二!”
    第二部 暮雨江南  第四十五节:图穷匕现 血雨弥天
     更新时间:2009…3…7 17:45:51 本章字数:11298
    原来天遁宫的遗址所在,本就是明教教内的一大隐秘。林逸烟为了破解这谜题,曾在大云岛内遍翻教内的遗典,终于发现天遁宫与九幽地府间相互关联的一些蛛丝马迹。他化名风满楼潜入林府,其中的一大目的,便是利用秦家之力收服九幽地府,再寻找到天遁宫。但九幽地府深广难测,近来林逸烟又要全力筹谋瑞莲舟会,一直难以分身细查。
    知道这天遁宫与九幽地府之间的隐秘关联的,在明教内也只寥寥数人,余孤天却是其中之一。当年因余孤天是个“哑巴”,决不多言泄密之忧,反为林逸烟选为弟子,得以随侍左右。日久天长,林逸烟翻查天遁宫的遗秘所得,余孤天便也略知一二。
    那晚卓南雁和林霜月退入九曲遁天谷后不知所踪。万秀峰久居临安,多年来武林豪客深入谷内探险遇难的往事他都一清二楚自不敢贸然涉足,借口转日瑞莲舟会上还要参赛,便即拉着余孤天远走。
    余孤天性子细密,回去后却越想越是不安。他深知经过龙骧楼苦训的龙骧士往往求生之能极强,若要力保龙蛇变的万全,必然将卓南雁斩草除根。沉思良久,他终于决定再探探那九曲遁天谷,便精心备好绳索火把诸物,施展龙骧楼的追踪秘法“蹑踪术”,重又小心翼翼地攀下。
    他也略晓明教的圣火灵文,入洞后见了天遁宫的遗迹登时大喜。但在这漆黑一团的曲折山洞内施展蹑踪术,实在是费劲至极,饶是余孤天心细如发,循着两人遗下的淡淡足迹追踪,也是进境缓慢。几次他都想中途退出,但想到天遁宫似乎隐藏着明教的极大机密,卓南雁于瑞莲舟会前逃跑更是事关重大,余孤天便只有咬牙前行。
    他起步本晚,又没有卓南雁那感知四周的忘忧心法,是以行速奇慢,费尽心思地寻到石壁之前时,卓南雁和林霜月早已脱困多时了。余孤天初时懊恼无比,但蓦然间瞧见刻在石壁上的“三际神魔功”的法本,登时怔住了。
    自得龙骧楼主完颜亨传功后,余孤天一直难以驾驭体内的浑厚真气,夙命渴盼的,便是能有缘一睹明教上乘内劲的修炼心法,哪知会在这山穷水尽之际,骤然得睹明教失传数十年的镇教奇功心法。
    霎时余孤天心头狂喜,激动得泪花四溢,追寻卓南雁的心思刹那间便丢到了九霄云外。“天助我也!这莫不是天助我也?”他仰望高耸面前的石壁,陡地双膝一软,跪下来嘭嘭地连磕了八个响头,这才抬头细瞧法本全文。
    他数月来一直苦思如何调御体内真气,此刻潜心默诵碑文,当真如饥得食,如旱得雨,不知不觉之间,真气便随意运转。这三际神魔功跟他自幼修习的明教功法一脉相承,更是当世第一魔门心法,效验之奇,普天下也只有天衣真气可与之匹敌。余孤天依法潜转内气,顷刻间便进入恍兮惚兮的境界,真气如道道滚烫的热流,随心流转,浑身畅快难言。
    也不知过了多久,只听耳边水声潺潺,他睁开眼来,才见火把早已燃尽。余孤天喜不自胜,但想到陈铁衣还在自己手中,依着“风满楼”兵分两路的安排,他还须回去依计混入建王府的划手内。他默算时辰,知道再也不能耽搁,再燃起一根火把,仰天依依不舍地望了望石壁,蓦地心中一动,将法本背得滚瓜烂熟,便挥起利剑刮去字迹,这才出了洞门,急匆匆赶回。
    陈铁衣早被“风满楼”擒住,施了灵巫印,暗中囚在林府。余孤天赶回林府后便入室静修,候到天明才换了装束,挟持着陈铁衣一同赶到了西子湖畔。因陈铁衣神志受控,心神恍惚,余孤天混入建王府划手队中也就顺顺当当。只是余孤天也没料到他厌恨无比的林府军事“风满楼”,竟是自己一直畏如蛇蝎的师尊林逸烟所扮,更料不到会有洗兵阁之变,竟致“风满楼”再难赶回对陈铁衣施展巫术。
    眼见陈铁衣神志渐清,终于挣脱灵巫印,余孤天忙拍中他腰间麻穴,亲自出马。虽只苦练了半晚三际神魔功,但余孤天根基素厚,体内真气之雄浑,更是当世罕有人匹敌,这半晚之间,竟突飞猛进地修到了第二重的仙魔劲。魔功和真气豁然贯通之下,不但全身真气运转如意,更能借气出力,功力陡然增了数分。
    此时高台激战,余孤天神功乍运,果然便让卓南雁难以应付。
    天色愈发沉黯,吹在脸上的风已夹了些霏霏雨丝。余孤天昂起头来,望向空蒙的天穹,却见烟霾般翻滚的浓云似乎就压在自己头顶,这让他骤然生出一种难言的压抑空虚。“大哥,本来你我不必如此的!”他幽幽地一叹,“小弟孤苦伶仃,承你自幼就带着我、护着我……小弟却一直防着你、瞒着你……”
    “不错,”卓南雁听他语带感伤,心底竟也生出几许怅然,苦笑道,“其实自小到大,我都看不懂你!”余孤天孤傲的双眸掠过一抹痛楚之色,却“嗤嗤”笑道:“若是咱们还做兄弟,小弟自可跟你慢慢说起我的身世。可惜……”他说着冷冷摇头,“你永远也没有这机会了!”
    话音一落,余孤天十指“咯咯”作响,指尖耀出诡异的白光。卓南雁知道他的三际神魔功已蓄势待发,生死之际,只得抛却杂念,凝定心神,霎时间头顶的浮云、耳畔的雨丝、脚下的碧波,甚至湖底的游鱼,都被他收入心底。
    他昨晚曾以“幻空诀”惊走了林逸烟,此刻对阵余孤天,只盼也能重入三际托空的妙境。却不知这等禅境须得实实在在地悟得,卓南雁对禅学一知半解,昨晚于九死一生之际,得大慧禅师以禅门狮子吼功相助而契入妙境,实乃误打误撞。这时越是强求,越是难以进入悟境。
    余孤天蓦地振声厉啸,声若万鬼齐哭,震得围绕台下的舟上群豪心胆俱寒。卓南雁一凛之间,余孤天已如鬼魅般掠到,左爪右掌分进合击,出手正是明教的天魔万劫掌。卓南雁双掌齐振,劈面迎上。这时他全身功力提到十成,这招“玉碎势”使得气韵横生,却不带一丝掌风。
    林霜月在白堤上望见卓南雁兀自苦斗,芳心绞痛,忽地扯住罗雪亭的衣袖,凄声央求:“罗老,求您快想法子救他,叫他……叫他不要打了!”罗雪亭忙振声大喝,呼喊卓南雁下来,但见卓南雁兀自苦战不理。他也无奈摇头,黯然道:“南雁性子刚直,此刻决计不会退缩……况且此战,他未必会败!”远远伫望,但见卓南雁将“寓至刚于至柔”的武学妙理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心底既感欣慰,又觉忧虑。
    余孤天尖啸不止,掌势爪影变幻莫测,天魔万劫掌生出的强大气劲,已把卓南雁掌势封得密不透风。劲气交击之声密如爆豆般地响起,两人瞬间疾拼了十几掌。卓南雁一声闷哼,脚下拖泥带水般退开数步,胸前衣衫碎裂,口角竟也渗出血丝。余孤天也觉气血翻滚,但见卓南雁脸色惨白,他双眸寒光乍闪,冷笑道:“大哥,你斗志已失!”嘶声怪啸,又再掠来。
    两人这次交手,卓南雁以疲弊之身迎战养精蓄锐的余孤天本就颇为吃亏,偏偏高台狭窄,功力暴增的余孤天可恃强横冲直撞,卓南雁却无处腾挪。此消彼长之下,卓南雁更难应付。又过数招,余孤天蓦地翻掌直出,这一击快如掣电,卓南雁难以闪避,只得挥掌相对,登时胸腹剧震,一口鲜血便吐了出来。
    “雁郎……”林霜月失声惊呼,芳心痛得如被万箭攒刺,蓦地银牙紧咬,自白堤上疾跃而起,直抢到一艘虎头舟上。虎头舟上的两个校尉见一个明艳绝伦的少女从天而降,惊奇得竟忘了呼喝,一愣之间,已被林霜月挥指点了穴道。她挥桨如飞,驾舟便向莲池冲去。湖上巡视的其他虎头舟校尉忽见一个美貌少女纵舟驰向龙池,均感大惑不解。
    万秀峰此刻正在莲池外仰头观战,只盼余孤天快些了结此战,骤见林霜月挥舟而来,忙挥起龙旗,横了黄龙舟拦上,冷笑道:“圣驾在此,林姑娘不可乱来!”
    莫愁眼见卓南雁势窘,心下焦躁,昂头嚷道:“大雁子撑住了!本公子前来助你!”他身旁的头名划手正是丐帮长老醉罗汉无惧,见他挺着肚子蹿上了龙头作势欲跃,忙叫道:“莫愁,你武功不成,去不得!”莫愁骂道:“去你姥姥的,去不去得,试试才成!”猛然提气,掠上丈外的木桩。
    哪知铁索相连的木桩距离莲池中心的金台甚远,莫愁心急火燎地蹿上木桩,才想到以自己的轻功实难凌空一下跃上金台。但此刻众目睽睽,有进无退,莫愁只得斜身踏上铁链,只想寻个近处跃出。不料他双足踩上滑溜溜的铁链,脚下立时剧晃不止。莫愁肥胖的身子随着铁链左右摇晃,惊急之下只得展开龙骧步,沿着铁索疾掠而出。
    人在动中,反倒更易平衡,只是这一来莫愁势成骑虎,只得脚踏铁链飞转不止。他口中“哎哟、哎哟”“他姥姥的”地大叫不止,肥胖的身子却越转越快。这本是极为滑稽可笑之事,但龙舟上各派群豪都昂头凝望金台上生死攸关的激战,竟没一人发笑。
    激战既久,余孤天的三际神魔功运转得愈发得心应手,掌上劲力一招猛似一招。卓南雁颓势尽现,却觉一股执拗之气弥漫胸底,将“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补天剑意化入掌法中,双掌圆转激发,苦苦封住余孤天猛恶的掌势。两道身影倏进倏退之间,猛听二人齐声闷哼,却是卓南雁一把撕破了余孤天胸前衣襟,但左腿却被余孤天森冷的指力注入,遍体生寒。他进退不灵,愈发险象环生。
    本来卓南雁适才不敌,尚可全身退走,但此刻胸口内伤隐隐作痛,腿上僵硬阴冷,已是欲退不能。眼见余孤天掌上沉浑的劲力抽丝缚茧般将自己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