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唐宋词选讲 >

第4部分

唐宋词选讲-第4部分

小说: 唐宋词选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相见,谁知转瞬之间已到暮春。也可能别离时间太长,经过了一个又一个 
春天,眼前新的春天又快过去了,她怎么不苦恼呢。“花片片飞风弄蝶,柳 
阴阴下水平桥”,是用形象的描写来表现春天即将过去。上句说落花在风中 
飞舞,象蝴蝶相戏似的,“弄”,戏弄,这里指相戏。下一句中的”阴阴”, 
是形容柳荫幽暗的样子,整个句子是说绿柳成荫,柔丝拂水,与桥面相平。 
这是从楼上望下来所见到的情景,所以看到风吹花瓣象蝶舞,柳丝下垂似与 
桥面相平。这个妇女触景生情感到悲伤。“日长才过又今宵”,意思是说: 
漫长的白天好容易才度过去,却又迎来了寂寞难耐的夜晚。不妨把这句词看 
作是她度日如年的哀叹。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 
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 
他是北宋初期的重要作家,擅长诗词,尤以写词著名。他很讲究词的意境, 
语言凝炼自然,对后代有影响。 
     一般传诵的古典诗词往往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整个作品不错,而且不 
乏名句,一是整个作品很难说怎么好,但它的某几句写得不平凡,能给人留 
下深刻的印象。这首《浣溪沙》便属于这后一种情况。它之所以成为名篇, 
主要就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作者自己也喜欢这两 
句,还一字不改地写入一首赠人的七律中。 
     这首写伤春的词,由于写出了惜春的内容和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所以 
在五代宋初同类题村的作品中,显得颇有新意。 
     词的上片写有一年暮春,作者在花园里一边喝酒,一边轻轻地吟诵着自 
己新写的词。忽然,触景生情,他回忆起去年的生活来。那时天气不也和现 
在一样吗?不也在这亭台上登高远望吗?转眼之间,一年就过去了,而眼前 
的一轮红日又正向西边山头坠落。他也许想起了古代关于太阳运行的一些古 
老传说,想起了“羲和(驾驭太阳车的神)鞭白日”的景象,时光在不停地 
流逝啊。作者的本意是要说光阴还在继续地流逝,但他却不这样说,而用一 
句问话“夕阳西下几时回”来表现他的极为复杂的心情,也避免了平铺宜叙 
的写法,这就使作品显得有曲折了。 
     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写在暮色苍茫中,树上开得很繁盛的春花 

…  4…

一朵又一朵被风吹落,这在他的心上引起了一阵颤动。他从美好的花儿想到 
了人生岁月。他因惜花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感慨,实际上包含有这样更深一 
层的意思。“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借不同的生活感受,把作者的思想感 
情表现得更深刻更具体了。 
     他本来感到怅惘了,忽然一双燕子从眼前飞回窠去,于是他想起了去年 
的情景。他觉得这对从南方飞来的燕子似乎就是去年夭冷时从这儿飞走的。 
燕子是候鸟,它们往往在人家的厅堂内筑巢,呢喃'nínán'的叫声象儿女对 
语,这些都能给人以亲切之感,所以作者说好象认识它们。它们归来了,正 
好说明旧的一年过去了,而新的一年也必然要过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香径”指花间小路。 
     这首词伤春的感情胜于借春的感情,它写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这种情调代表了晏词的基本倾向。晏殊在宋仁宗时曾做过宰相,后来虽然一 
度降职调任地方官,受过一点挫折,但总的来说,一生高官厚禄,过的是优 
裕闲适的生活。叶梦得说他没有一天不设宴饮酒。他自己在另一首《浣溪沙》 
里也说“等闽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无端的离别容易使人悲伤愁苦, 
莫要推辞经常举行的宴会)”,这便是他的词情调低沉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 
础。这也是他的局限性。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鹉一两声,日长飞 
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在南宋黄升的《花庵词选》里题目叫做《春景》。它以农村生活 
为题村,风格清新,在晏殊的作品中是不可多得的。 
     词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春天的境界,这里有燕子、梨花、碧苔、黄鹂'lí' 
和柳絮,我们好象听到了莺歌燕语,好象闻到了花树的香气。作品不是泛写 
春天,它所表现的是清明前后的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两句是说新社已过,清明节到了。” 
新社”,又叫社日。这个节日在春分前后。它本来是古人祭土地神的日子, 
但后来农村往往借此开展预祝丰收的活动。一般认为燕子在这个时候飞回北 
方。春社以后,梨花开放也很能表现节气特征,所以作品用它的花期结束作 
为清明到来的标志。 
     只写这些来表现春光还是不够的,作品又写清明节过后的风光,使季节 
特征更为突出。“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碧 
苔”,指在水里生长的苔草。清明过后天气暖和,池塘里的苔草就转变为碧 
绿色。因为碧苔刚开始繁殖,疏疏落落的,所以说“池上碧苔三四点”。“叶 
底”,这儿指树叶里,清明后柳树荫浓。”黄鹂”,黄莺儿。在浓荫里黄莺 
鸣啭,多么好听。“叶底黄鹂一两声”,不仅是为了和“池上碧苔三四点” 
对仗,它还有形容莺声阵阵的作用。“日长”,白天时间长,这和早春相比, 

…  5…

也是清明后的一个显著特点。清明以后,柳树扬花,随风飞舞,所以叫“飞 
絮”。词的上片并不是把这些动植物加以罗列,而是通过作者对生活的观察 
以及别出心裁的构思,写出了良辰美景。 
     词的下片集中写采桑姑娘的活动。“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两 
句,写天气暖和,桑叶肥大,幼蚕生长快,繁忙的劳动开始了,年轻活泼的 
姑娘挽着筐子去采摘桑叶。“径”,小路。她们在桑园里的小路上遇见了, 
互相笑着打招呼。“巧笑”,这里指美丽的笑容。“逢迎”,等于说路遇相 
迎,和单纯的相遇不同。“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把东邻女友高兴的原因和她的心理活动写得活灵活现。“昨宵”,昨夜。“元 
是”,即原是。“今朝”,今天。“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用草来 
赌胜 (赢)负,相传阴历五月五日有斗百草之戏,农村可能平常也斗。这三 
句的前两句是说东邻女友告诉她的邻居,难怪她昨夜做了个好梦,原来是预 
兆着今天自己和别人斗草的胜利呀。她解释她笑的原因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她一定还在详细地叙述着她的春梦和斗草的细节。天真烂漫的女友也会和她 
打趣,她愈讲愈兴奋,又笑起来了。 
     词里写女性是常见的,但她们多是贵族妇女或妓女,以劳动妇女作为描 
写对象的并不多。这首词虽然在思想性方面赶不上刘禹锡那首《浪淘沙》, 
但放在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来比较,还是应当肯定的。 

                                  玉楼春 

                                                                     欧阳修 

溶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荣,垂柳无端争赠别。杏 
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他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幼年便失去了父亲。 
由于没有钱买文具纸张,他的母亲就用获'dí,类似芦苇'茎代替笔教他在泥 
地上写字。他的渊博知识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 
而获得的。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前期积极要求改革,敢于和顽固守旧的官 
僚集团作斗争,曾受到打击。后期宫做大了,思想逐渐趋于保守。他是历史 
家,又是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超过了他在史学上的成就。他在北宋的 
文学革新运动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他的散文和诗成就较高,一些写景抒情 
的小词也写得清新可喜。 

     作者擅长写景写情,这首《玉楼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在惜别时感到留恋的当然是朋友或者亲人,但作品偏偏不去多写他 
 (她),而着重于景物描写、环境烘托和自己旅途生活的记叙。通过这种比 
较别致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和他 (她)的深厚感情。 
      “洛阳正值芳菲节”,词一开头就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洛阳在北 
宋是仅次于京城的大城市,这儿素以花草繁茂著称,写花草就是写这个城市 

…  6…

的特点。芳菲节就是春季。芳菲是形容花草的美丽茂盛和芳香,“节”,在 
这里指节令。说芳菲节已比说春季形象了,但作者觉得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洛 
阳的春色,于是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秾'nóng' 
艳”,形容花木繁盛,色彩艳丽。百花相继开放,清香一阵一阵扑鼻而来, 
所以说“相间发”。“相间”本来是指事物之间一个隔着一个,这里和散发 
的“发”连用,就是形容一会儿是这种花的香气,一会儿是那种花的香气。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地方、多么好的季节啊,可互相又得分手了。不要说送别 
者的多情了,就连无知的事物也仿佛有了感情。“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 
端争赠别”,这两句是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游丝和垂柳来写送别者的依依难舍 
之情。“游丝”是蜘蛛等昆虫所吐的丝,因其飘荡于空中,所以叫做游丝。 
这里说游丝仿佛多情,苦苦地萦绕着离人不放,它和下句所说杨柳没来由(无 
端)地争着在那儿相送,都是通过想象来抒情的。《诗经》里的“昔我在矣, 
杨柳依依”,写别离,借景抒情很传神。古代又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作 
者从婀娜多姿的柳丝联系到送别,并借上片结尾来点明主题。 
     下片转入写作者走出洛阳以后的情景。长途跋涉,沿路的景色,旅行的 
主活,如果一一写来,不仅一首小令容纳不了,而且也易于使作品显得拖沓, 
读来乏味。因而作者选择了重点突出的写法,使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 
少胜多的效果。“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 
上句写旅途中的春山。人们可以想象作者是写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也可 
以想象作者是写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给人以那里是山的缺口 
的感觉。总之,无论那一种构思都很新颖,不落写山水的常套。就在这样的 
背景上人们看见了那位“行人”的活动。他沿山而行,群山联绵,没有走到 
尽头,中途就在山下歇息。因为远离了亲人或朋友,所以他感到孤独:”今 
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即是说,今夜啊今夜,冷冷清清,有谁 
来陪伴我呢?唉!只有清冷的月亮了!“馆”,指驿站或旅舍。由于附近人 
烟稀少,也由于客居独处,所以说孤馆。这最后两句是写作者望月思人,夜 
深还不能入睡。作者心情不愉快,所以眼前的景物也被染上了凄凉的色彩。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 
叠嗽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原名三变,北宋崇安 (在今福建省)人。他在政治上很不得意, 
近五十岁才考上进士,一生没有做过大官;他熟悉大城市生活:对社会底层 
的妇女有一定程度的同情,这些在他的词里都有所反映。 
     这首写杭州的词是很有名的,传说宋、金对峙时期,金朝的一个荒淫的 
皇帝听人唱它,便十分垂涎'xián'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南宋都城临 
安 (又叫钱塘、杭州),于是起了渡江南侵之心。这个传说虽不一定可靠, 
但它还是说明 《望海潮》把杭州写得很美,很繁华,很吸引人。 

…  7…

     词的上片前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对杭州先作 
一笔总叙。“形胜”,捐地理形势优越。杭州在唐以后己是我国东南地区的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水陆交通便利,形势重要,所以作品强调它是 
 “形胜”之地。“三吴”,古地区名,一般指吴郡、吴兴、会稽三郡,它的 
范围包括今浙江省东部、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一带地方。杭州是这个地区的大 
城市,故称为“三吴都会”。 
     经过这样一番概括,杭州的重要性尺经很突出了,但关于它的“繁华” 
和“形胜”还不具体,因此作品接下去又从各个角度对它作形象的描绘。 
     首先,它用“烟柳画桥,凤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来写杭州城的人烟 
稠密,生活富裕。“烟柳画桥”是说柳色如烟,从柳荫中可以看见经过彩绘 
的桥梁。“风帘”,挡风的帘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