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煊衲贸隼淳倮S纺媚蟪源椎姆至浚紫鹊美喂贪盐兆〕源字康模昧主煊穸员τ竦幕袄此担獗闶牵骸ㄎ乙膊皇且悴蝗ダ肀鹑耍皇且阒牢业男摹!�
当然,话虽这么说,但即便是吃醋老鸟,一个不小心,难免也会有失手的时候。比方说,宝黛第一次会面,宝玉问黛玉:〃你有没有玉?〃黛玉立马条件反射式地〃醋〃了一句道:〃你那玉这么希罕,那能人人都有!〃宝玉听了,马上接着〃发作起狂病来〃,把玉往地上一摔,骂道:〃什么希罕物!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这一个回合虽然是短兵相接,却果然初见〃醋〃效,最起码女方立即有了feel,偷偷哭了一晚。如果说这一次的摔玉行动属于假摔,那么到了第二十九回,吃醋吃过了头,局面亦告完全失控,语塞的贾宝玉,〃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来,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完事!'〃
这边厢,平素最为擅长的〃假摔〃终于变成了〃真摔〃,于是那边厢的〃糖醋〃也就吃成了〃毒醋〃,只见那卧病的黛玉顺手抓起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就把她亲手给宝玉的那块玉做的穗子剪了好几段。什么仪态,什么身段,统统丢到爪哇国里去了。
点到为止
无论饮食还是男女,醋的作用只能是点到为止。
就烹饪而言,在某些食材中加入分量适当的醋,不仅可以起到调和与〃提味〃的作用,而且能刺激人的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少盐多醋〃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信条,同样适用于男女关系。而中国各地的菜肴里以醋取胜者比比皆是,实在毋庸多说。
吃醋(2)
在健康的层面上,醋属于碱性食品,碱性矿物质元素如钾、铁、钙、镁等含量明显多于氯、磷、硫等酸性元素,能加速体内糖和脂肪的代谢及分解,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与此同时,醋酸作为醋的主要成分,有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的作用,还可以使胃肠道酸度增加,有利钙的吸收与利用。作为一种有机酸,醋酸也可以用来抑菌、杀菌,故民间常以〃醋熏法〃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离不开醋的调教,而正常人的味蕾和肠胃是经不起〃醋熏〃的。《内经·素问》曰:〃醋伤筋,过节也。〃《本草纲目》则说食醋〃酸属水,脾病毋多食酸,酸伤脾,肉皱而唇揭〃。又说〃多食损伤筋骨,亦损胃〃。现代医学的研究也发现,过量摄入食醋会有碍钙的代谢,使骨质疏松。即便是正常人,在空腹时也不宜过多摄入食醋,以免损伤胃部。对醋过敏者,吃醋还会引起过敏症状,而胃溃疡病患者和胃酸过多的人,食醋过多会使胃溃疡加重。此外,肾炎病人在发病期间,均应慎用,至于骨伤患者更不宜多食。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食用醋为20至40克,最多不能超过100克,老弱妇孺及病人则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减少食量。
其实吃醋也有一点像喝酒。酒能助兴,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场合;酒能提味,却也不可将所有的菜都拿来下酒。酒和醋的运用之妙,套用一句广告语,正在于〃陶醉而非沉醉〃。些微的酒意和些微的醋意,皆有助于情调或调情。一旦酸过了这个适度的ph值,无论是情调还是调情,情形就会令当事人双方甚至旁观者都觉得惨不忍睹。
给醋意加点糖
许多美味的食物都离不开醋,缺了醋的滋润,这些东西的美味就会荡然无存,甚至变得一点也不好吃。
然而我们只知道好吃,却大都不知道这些食物离不开醋的原因。比方说,同样需要点醋而食的饺子和螃蟹何以会是两种天壤之别的东西,同样,我们有时候也不太清楚什么人的醋是应该吃的,什么人的醋是不该吃的。一切似乎只能凭借着经验甚至直觉行事。
惟一有点把握的,剩下的只有糖醋。
有人不爱吃甜,有人不能食酸,但是,糖醋这种味型的反对者却一向不多。这一点大概与人的先天性味觉构造有关。人的味觉以酸甜苦辣为四大基本,我们靠分布在舌头上的味觉神经来分辨和感受食物的不同味道。感觉甜味的味觉细胞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尖端,感觉酸味的味觉细胞是分布在舌头的两侧,感觉苦味的味觉细胞据守于舌头的后下方,而感觉咸味的味觉细胞则散布在舌头的中前场。以足球战术的角度观之,这是一个近似于〃四四一一〃的防守阵形。这也是国足在本届世界杯上与巴西对阵时排出的阵形。虽然事后证明这个阵形完全无助于抵挡对方锐利的攻势,不过对于味觉的感知来说,即把感觉甜味的味觉细胞像一个孤独的前锋那样安排在舌头的尖端,目的正是为了让它第一个去感知五味之中分子浓度最高的甜,至于感受酸味的味觉细胞,就属于扼守中路的进攻中场,这样的安排,一看就没有诱敌深入的意思,在战略上是绝对防守型的,在味觉上是浅尝辄止式的。如果说发音位置〃靠后〃的粤语听起来略带苦涩,那么令人有酸甜之感的上海话无非是因为发音位置偏前。这正是我们很容易从糖醋的菜式中感到轻快愉悦的原因,也是吃醋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开始萌生醋意时,另一个人就得不失时机地往那醋意里加糖,惟有经过这样的化学反应,吃醋才能成为一件有益无害之事。
不断地加糖,醋才能不断地吃下去,所以普鲁斯特这样说:〃我们心目中的爱情和醋意都并不是一种连续的、不可分的、单一的激情。它们都是由无数昙花一现的阵阵发作的爱欲和各种不同的醋意构成的,只不过是由于它们不断地聚集,才使我们产生连续性的印象,统一性的幻觉。〃
晋阳春
吃醋(3)
张爱玲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
〃糖醋排骨〃和〃粉蒸肉〃的感觉,指的还是女人在面部上的〃骨感〃和〃肉感〃,当然还有肤色的差异。不过就地方饮食的口味而论,张爱玲的观感其实应该调转过来才对。最起码,上海女人普遍要比〃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会吃醋,而湘粤两地的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前者独沽一〃辣〃,后者则除了在月子里吃几碗猪脚姜醋,毕生都严守着〃亲汤水而远醋酸〃的饮食妇道。在广州的粤式餐馆里,想从那些被称为〃小姐〃的糖醋美人那里要一碟醋来,难度之高,就好像要她的三围数字。哼哼,你就好好折磨自己的耐心吧,那碟传说中的醋,不是杳如黄鹤,就是上来一碟不红不白不酸不甜的所谓〃浙醋〃。换了上海,这种事哪里还用得着君子动口?〃深目削颊〃的镇江香醋早就乖乖地躺在餐桌上迎客,再不然,只要向那〃粉蒸肉〃幽幽地投去你饱含醋意的目光,对方便立刻心领神会,谈笑间,醋就到位了。
当然,一定要比出个高低来,山西人认了第二,相信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就没有人敢认第一。我吃了半辈子的山西醋,却一步还未曾跨进过山西的地界。不过我却吃过相信是全世界最豪华的山西菜,这家餐厅也不在山西,而是开在北京国贸中心的地下,店名叫做〃晋阳春〃。国贸中心里尽是卖贵价东西的,为什么会有一家冷门得不能再冷门的山西餐馆呢?那天请我吃饭的主人,也就是国贸大业主嘉里集团的老板告诉我,此系郭氏家族奉山西名门郭子敬为宗之故也。发达而不敢忘祖之情虽然令人肃然起敬,怎奈〃晋阳春〃的出品却实在是乏善可陈,不过宴会的高潮却出现在杯盘狼藉、宾主相继起身离座之际:只见主人家招来服务员,一人送了两瓶精装山西顶级陈醋。
据说在山西,醋不只是用来调味,而且是可以当酒一样痛饮的。这个我信,同时这也是我坚信山西人敢造假酒,迄今却也未曾听过有酿假醋的主要原因。
文明的碎片(1)
三明治(Sandwich)和格林尼治(Greenwich);都是英国对人类做出的贡献。
三明治的发明;据说与13世纪一个英国伯爵有关。在英格兰东南部一个名叫Sandwich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约翰·蒙塔古的Sandwich伯爵。伯爵嗜赌;往往于桥牌桌上赌得废寝忘食;为了服侍他的饮食;他的跟班们便经常把火腿、蛋、菜夹在两片面包里;让伯爵拿在手上边赌边吃。〃三明治〃因而得名;英伦朝野广为效尤;继而冲出欧洲;扬名天下。
这个我信;至少;因为我吃过澳门赌场里卖的三明治。不过在广东话里;三明治又称〃三文治〃。一字之差;令此事有点格外的蹊跷。如果你用普通话来读〃三文治〃;你会发现〃三文治〃其实比〃三明治〃更接近Sandwich的英语读音;假使你用粤语来念〃三明治〃;又会觉得两者间的差异实在不大;都是〃文明的碎片〃。而且;这里的〃三〃字十分传神;它准确地揭示了〃两片面包夹着一份馅料〃的基本组合。因此;如果一定要在两者间择一的话;我会倾向于选择〃三明治〃;因为〃三文治〃极有可能误导消费者;使他们相信那两片面包与三文鱼有关尽管三文鱼是三明治的常用夹心材料之一。(当然;按照这种逻辑;你同样无法避免〃三明治〃的误导它会不会是福建三明市出品的一种地方特产呢?)
由于三明治所用的夹心材料可荤可素;再加上制作简便;近年已经具有了〃健美瘦身食品〃的概念;碰上你又是一个爱较真儿的时髦人;不妨原汁原味地把Sandwich译成〃三围治〃。不过;在香港的西式速食店或中式茶餐厅里;不管是〃三文治〃还是〃三明治〃;皆已被高度缩略成一个字:〃治〃。菜谱上的〃三文治〃会列出数个品种;常见的有鸡蛋三文治、牛肉三文治、起司三文治;等等。
三明治既可作为正餐;又可以当成下午茶点。最经典的英式下午茶;必定会有一道〃黄瓜三明治〃;The cucumber sandwich。
黄瓜三明治虽然在世界各地都有许多变种,但是基本不离鱼酱、黄瓜、水芹菜和番茄,尺寸也不是常见的正方形,而是切成名片大小,它的味道,尤其是那腌过的酸黄瓜的味道,与英式红茶倒也十分匹配。不过毕竟是一道茶食,分量不多,浅尝辄止。
变化多端,随心所欲,乃三明治的最为诱人之处,也是其生命力所在。事实上,凡是用两块面包夹起来的东西,都可以被视为〃三明治〃。即使中间没有任何馅料而只有两片面包夹着空气,按照广东人的习惯,也可以称它为〃斋三文治〃。除了英式的黄瓜三明治之外,比较常见的还有美式的Club sandwich,中译为〃公司三明治〃或〃总会三明治〃,以鸡或火鸡肉片、咸肉、莴苣、番茄为夹心,至于豪华的〃鲁本三明治〃,则用烤热的黑面包夹以腌牛肉、瑞士奶酪、泡菜,并浇上俄式的酱料。还有一种名字很动听的三明治叫〃潜水艇〃,是用长面包做的,夹有大量的蔬菜、肉和奶酪,分量超大,吃起来超爽。
三明治里最可怕的一种,恐怕非〃人肉三明治〃莫属。还好它指的不是一种食物,而只是三明治的形态而已。例如,两名如狼似虎的后卫同时以身体夹击对方一名欲带球突入禁区的前锋,或者,仅仅是一次不规范的〃二过一〃动作。前几年,圆明园的画家们曾经在山坡上做过这样一件户外人体装置,将数名裸男裸女叠在一起可惜,并没有将这件作品命名为〃圆明园三明治〃。
总而言之,在那两片面包里面,你可以私藏任何你能想到的东西,也可夹带任何你想不到的东西。我曾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一家速食店的菜单上面写着,〃如果你点的三明治我们做不出来,我们就付给你十块钱。〃
一女顾客看了功能表以后,就点了一份〃象耳三明治〃。过了几分钟,女服务员走来说:〃小姐,这是给你的十块钱,我们做不出来。〃
〃我早就知道。〃女人回答,〃你去哪里找象耳朵?〃
〃哦,那倒不是问题,〃服务员说,〃是我们的面包卖光了。〃
夹道欢迎
文明的碎片(2)
与其说三明治是西式的餐饮里一种最基本的主食,不如说它是西式饮食文化的一种原教旨的形态。
除了三明治之外,举凡汉堡包、热狗之类,形态上均脱胎于三明治之本尊,即不是以两片(或两块)面包夹着菜或肉,就是把菜或肉夹在一条从中间剖开的面包的中间,好像面包在夹道欢迎着花团锦簇的菜肉大军。当然,法国人的三明治一般都用面包卷。梁实秋说:〃牛肉饼夹圆面包,在美国也有它的一段变迁史。一九二三年我到美国读书……午饭一顿,总是在校园附近一家小店吃牛肉饼夹面包,但求果腹,不计其他。所谓牛肉饼,小小的薄薄的一片碎肉,在平底锅上煎得两面微焦,取一个圆面包(所谓bun),横剖为两片,抹上牛油,再抹上一层蛋黄酱,把牛肉饼放上去,加两小片飞薄的酸黄瓜。自己随意涂上些微酸的芥末酱。这样的东西,三口两口便吃掉,很难填饱中国人的胃……说食无兼味,似嫌夸张,因为一个汉堡吃不饱,通常要至少找补一个三文治,三文治的花样就多了,可以有火腿、肝肠、鸡蛋等等之分,价钱也是一角。再加上一杯咖啡,每餐至少要两角五,总算可以糊口了。〃
可见,除了〃花样〃较多之外,三明治和汉堡包在形态上并无本质区别,就连售价也是分毫不差。
事实上,各民族都有把主食和副食,〃菜〃和〃饭〃捆绑在一起的食品形态,例如日本人的饭团和寿司,中国人的包子和饺子。区别在于,三明治虽然是用〃夹〃的,但基本上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而斯堪的那维亚诸国的三明治,并无盖在上面的那一层面包,形态更加开放,接近于披萨。而中式的包子饺子,则全部以〃包容〃及内敛为主,在制作过程中,技术上以密封、不致〃漏馅〃为要。四面透风的〃汉堡包〃根本就不是一种〃包子〃,否则,为什么我们从来就不把西北的肉夹(馍)也视同为肉包子呢?这个名称只是一个汉化了的巧妙音译。如果把三明治或汉堡包比做三件套的西服,中式的包、饺就是浑然一体的长袍,相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