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_2-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贝多芬对奏鸣曲的第一件改革;便是推翻它刻板的规条;给以范围广大的自由与伸缩;使它施展雄辩的机能。他的三十二阕钢琴奏鸣曲中;十三阕有四章;十三阕只有三章;六阕只有两章;每阕各章的次序也不依〃快。。。。。。慢。。。。。。快〃的成法。两个主题在基调方面的关系;同一章内各个不同的乐旨间的关系;都变得自由了。即是奏鸣曲的骨干。。。。。。奏鸣曲典型。。。。。。也被修改。连接各个乐旨或各个小段落的过板;到贝多芬手里大为扩充;且有了生气;有了更大的和更独立的音乐价值;甚至有时把第二主题的出现大为延缓;而使它以不重要的插曲的形式出现。前人作品中纯粹分立而仅有乐理关系即副句与主句互有关系;例如以主句基调的第五度音作为副句的主调音等等的两个主题;贝多芬使它们在风格上统一;或者出之以对照;或者出之以类似。所以我们在他作品中常常一开始便听到两个原则的争执;结果是其中之一获得了胜利;有时我们却听到两个类似的乐旨互相融和;这就是上文所谓的两重灵魂的对白。例如作品第七十一号之一的《告别奏鸣曲》;第一章内所有旋律的原素;都是从最初三音符上衍变出来的。奏鸣曲典型部分原由三个步骤组成;详见前文。贝多芬又于最后加上一节结局(coda);把全章乐旨作一有力的总结。
贝多芬在即兴(improvisation)方面的胜长;一直影响到他奏鸣曲的曲体。据约翰。桑太伏阿纳近代法国音乐史家的分析;贝多芬在主句披露完后;常有无数的延音(pointd;orgue);无数的休止;仿佛他在即兴时继续寻思;犹疑不决的神气。甚至他在一个主题的发展中间;会插入一大段自由的诉说;缥缈的梦境;宛似替声乐写的旋律一般。这种作风不但加浓了诗歌的成分;抑且加强了戏剧性。特别是他的Adagio;往往受着德国歌谣的感应。。。。。。。莫扎特的长句令人想起意大利风的歌曲(Aria);海顿的旋律令人想起节奏空灵的法国的歌(Romance);贝多芬的Adagio却充满着德国歌谣(Lied)所特有的情操:简单纯朴;亲切动人。
在贝多芬心目中;奏鸣曲典型并非不可动摇的格式;而是可以用作音乐上的辩证法的:他提出一个主句;一个副句;然后获得一个结论;结论的性质或是一方面胜利;或是两方面调和。在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理由;来说明为何贝多芬晚年特别运用赋格曲。Fugue这是巴赫以后在奏鸣曲中一向遭受摈弃的曲体。贝多芬中年时亦未采用。由于同一乐旨以音阶上不同的等级三四次地连续出现;由于参差不一的答句;由于这个曲体所特有的迅速而急促的演绎法;这赋格曲的风格能完满地适应作者的情绪;或者:原来孤立的一缕思想慢慢地渗透了心灵;终而至于占据全意识界;或者;凭着意志之力;精神必然而然地获得最后胜利。
总之;由于基调和主题的自由的选择;由于发展形式的改变;贝多芬把硬性的奏鸣曲典型化为表白情绪的灵活的工具。他依旧保存着乐曲的统一性;但他所重视的不在于结构或基调之统一;而在于情调和口吻(accent)之统一;换言之;这统一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他是把内容来确定形式的;所以当他觉得典雅庄重的Menuet束缚难忍时;他根本换上了更快捷。更欢欣。更富于诙谑性。更宜于表现放肆姿态的Scherzo。按此字在意大利语中意为joke;贝多芬原有粗犷的滑稽气氛;故在此体中的表现尤为酣畅淋漓。当他感到原有的奏鸣曲体与他情绪的奔放相去太远时;他在题目下另加一个小标题:Quasi una Fantasia。意为:〃近于幻想曲〃。(作品第二十七号之一。之二。。。。。。后者即俗称《月光曲》)
此外;贝多芬还把另一个古老的曲体改换了一副新的面目。变奏曲在古典音乐内;不过是一个主题周围加上无数的装饰而已。但在五彩缤纷的衣饰之下;本体即主题的真相始终是清清楚楚的。贝多芬却把它加以更自由的运用;后人称贝多芬的变奏曲为大变奏曲;以别于纯属装饰味的古典变奏曲。甚至使主体改头换面;不复可辨。有时旋律的线条依旧存在;可是节奏完全异样。有时旋律之一部被作为另一个新的乐思的起点。有时;在不断地更新的探险中;单单主题的一部分节奏或是主题的和声部分;仍和主题保持着渺茫的关系。贝多芬似乎想以一个题目为中心;把所有的音乐联想搜罗净尽。
至于贝多芬在配器法(orchestration)方面的创新;可以粗疏地归纳为三点:(一)乐队更庞大;乐器种类也更多;但庞大的程度最多不过六十八人:弦乐器五十四人;管乐。铜乐。敲击乐器十四人。这是从贝多芬手稿上。。。。。。现存柏林国家图书馆。。。。。。录下的数目。现代乐队演奏他的作品时;人数往往远过于此;致为批评家诟病。桑太伏阿纳有言:〃扩大乐队并不使作品增加伟大〃(二)全部乐器的更自由的运用;。。。。。。必要时每种乐器可有独立的效能;以《第五交响曲》为例;Andante里有一段;basson占着领导地位。在Allegro内有一段;大提琴与doublebasse又当着主要角色。素不被重视的鼓;在此交响曲内的作用;尤为人所共知。(三)因为乐队的作用更富于戏剧性;更直接表现感情;故乐队的音色不独变化迅速;且臻于前所未有的富丽之境。
在归纳他的作风时;我们不妨从两方面来说:素材包括旋律与和声与形式即曲体;详见本文前段分析。前者极端简单;后者极端复杂;而且有不断的演变。
以一般而论;贝多芬的旋律是非常单纯的;倘若用线来表现;那是没有多少波浪;也没有多大曲折的。往往他的旋律只是音阶中的一个片段(a fragment of scale);而他最美最知名的主题即属于这一类;如果旋律上行或下行;也是用自然音音程的(diatonic interval)。所以音阶组成了旋律的骨干。他也常用完全和弦的主题和转位法(inverting)。但音阶。完全和弦。基调的基础;都是一个音乐家所能运用的最简单的原素。在旋律的主题(melodic theme)之外;他亦有交响的主题(symphonic theme)作为一个〃发展〃的材料;但仍是绝对的单纯:随便可举的例子;有《第五交响曲》最初的四音符;sol。。。。。。sol。。。。。。sol。。。。。。mib。或《第九交响曲》开端的简单的下行五度音。因为这种简单;贝多芬才能在〃发展〃中间保存想像的自由;尽量利用想像的富藏。而听众因无需费力就能把握且记忆基本主题;所以也能追随作者最特殊最繁多的变化。
贝多芬的和声;虽然很单纯很古典;但较诸前代又有很大的进步。不和协音的运用是更常见更自由了:在《第三交响曲》;《第八交响曲》;《告别奏鸣曲》等某些大胆的地方;曾引起当时人的毁谤(!)。他的和声最显著的特征;大抵在于转调(modulation)之自由。上面已经述及他在奏鸣曲中对基调间的关系;同一乐章内各个乐旨间的关系;并不遵守前人规律。这种情形不独见于大处;亦且见于小节。某些转调是由若干距离远的音符组成的;而且出之以突兀的方式;令人想起大画家所常用的〃节略〃手法;色彩掩盖了素描;旋律的继续被遮蔽了。
至于他的形式;因繁多与演变的迅速;往往使分析的工作难于措手。十九世纪中叶;若干史家把贝多芬的作风分成三个时期;大概是把《第三交响曲》以前的作品列为第一期;钢琴奏鸣曲至作品第二十二号为止;两部奏鸣曲至作品第三十号为止。第三至第八交响曲被列入第二期;又称为贝多芬盛年期;钢琴奏鸣曲至作品第九十号为止。作品第一百号以后至贝多芬死的作品为末期。这个观点至今非常流行;但时下的批评家均嫌其武断笼统。一八五二年十二月二日;李斯特答复主张三期说的史家兰兹时;曾有极精辟的议论;足资我们参考;他说:
〃对于我们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仿佛云柱与火柱;领导着以色列人在沙漠中前行;。。。。。。在白天领导我们的是云柱;。。。。。。在黑夜中照耀我们的是火柱;使我们夜以继日地趱奔。他的阴暗与光明同样替我们划出应走的路:它们俩都是我们永久的领导;不断的启示。倘使我要把大师在作品里表现的题旨不同的思想;加以分类的话;我决不采用现下流行按系指当时而为您采用的三期论法。我只直截了当地提出一个问题;那是音乐批评的轴心;即传统的。公认的形式;对于思想的机构的决定性;究竟到什么程度?
〃用这个问题去考察贝多芬的作品;使我自然而然地把它们分做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公认的形式包括而且控制作者的思想的;第二类是作者的思想扩张到传统形式之外;依着他的需要与灵感而把形式与风格或是破坏;或是重造;或是修改。无疑的;这种观点将使我们涉及'权威;与'自由;这两个大题目。但我们毋须害怕。在美的国土内;只有天才才能建立权威;所以权威与自由的冲突;无形中消灭了;又回复了它们原始的一致;即权威与自由原是一件东西。〃
这封美妙的信可以列入音乐批评史上最精彩的文章里。由于这个原则;我们可说贝多芬的一生是从事于以自由战胜传统而创造新的权威的。他所有的作品都依着这条路线进展。
贝多芬对整个十九世纪所发生的巨大的影响;也许至今还未告终。上一百年中面目各异的大师;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李斯特;柏辽兹;瓦格纳;布鲁克纳;弗兰克;全都沾着他的雨露。谁曾想到一个父亲能有如许精神如是分歧的儿子?其缘故就因为有些作家在贝多芬身上特别关切权威这个原则;例如门德尔松与勃拉姆斯;有些则特别注意自由这个原则;例如李斯特与瓦格纳。前者努力维持古典的结构;那是贝多芬在未曾完全摒弃古典形式以前留下最美的标本的。后者;尤其是李斯特;却继承着贝多芬在交响曲方面未完成的基业;而用着大胆和深刻的精神发现交响诗的新形体。自由诗人如舒曼;从贝多芬那里学会了可以表达一切情绪的弹性的音乐语言。最后;瓦格纳不但受着《菲岱里奥》的感应;且从他的奏鸣曲。四重奏。交响曲里提炼出〃连续的旋律〃(mélodie continue)和〃领导乐旨〃(leitmotiv);把纯粹音乐搬进了乐剧的领域。
由此可见;一个世纪的事业;都是由一个人撒下种子的。固然;我们并未遗忘十八世纪的大家所给予他的粮食;例如海顿老人的主题发展;莫扎特的旋律的广大与丰满。但在时代转折之际;同时开下这许多道路;为后人树立这许多路标的;的确除贝多芬外无第二人。所以说贝多芬是古典时代与浪漫时代的过渡人物;实在是估低了他的价值;估低了他的艺术的独立性与特殊性。他的行为的光轮;照耀着整个世纪;孵育着多少不同的天才!音乐;由贝多芬从刻板严格的枷锁之下解放了出来;如今可自由地歌唱每个人的痛苦与欢乐了。由于他;音乐从死的学术一变而为活的意识。所有的来者;即使绝对不曾模仿他;即使精神与气质和他的相反;实际上也无异是他的门徒;因为他们享受着他用痛苦换来的自由!
三 重要作品浅释
为完成我这篇粗疏的研究起计;我将选择贝多芬最知名的作品加一些浅显的注解。当然;以作者的外行与浅学;既谈不到精密的技术分析;也谈不到微妙的心理解剖。我不过摭拾几个权威批评家的论见;加上我十余年来对贝多芬作品亲炙所得的观念;作一个概括的叙述而已。我的希望是:爱好音乐的人能在欣赏时有一些启蒙式的指南;在探宝山时稍有凭借;专学音乐的青年能从这些简单的引子里;悟到一件作品的内容是如何精深宏博;如何在手与眼的训练之外;需要加以深刻的体会;方能仰攀创造者的崇高的意境。。。。。。。我国的音乐研究;十余年来尚未走出幼稚园;向升堂入室的路出发;现在该是时候了罢!
一 钢琴奏鸣曲
作品第十三号:《悲怆奏鸣曲》(Sonate〃Pathétique〃in C min.)。。。。。。这是贝多芬早年奏鸣曲中最重要的一阕;包括Allegro—Adagio—Rondo三章。第一章之前冠有一节悲壮严肃的引子;这一小节;以后又出现了两次:一在破题之后;发展之前;一在复题之末;结论之前。更特殊的是;副句与主句同样以小调为基础。而在小调的Adagio之后;Rondo仍以小调演出。。。。。。。第一章表现青年的火焰;热烈的冲动;到第二章;情潮似乎安定下来;沐浴在宁静的气氛中;但在第三章泼辣的Rondo内;激情重又抬头。光与暗的对照;似乎象征着悲欢的交替。
作品第二十七号之二:《月光奏鸣曲》(Sonate〃quasiuna fantasia〃〔〃Moonlight〃〕in C# min.)。。。。。。奏鸣曲体制在此不适用了。原应位于第二章的Adagio;占了最重要的第一章。开首便是单调的。冗长的。缠绵无尽的独白;赤裸裸地吐露出凄凉幽怨之情。紧接着的是Allegretto;把前章痛苦的悲吟挤逼成紧张的热情。然后是激昂迫促的Presto;以奏鸣曲典型的体裁;如古悲剧般作一强有力的结论:心灵的力终于镇服了痛苦。情操控制着全局;充满着诗情与戏剧式的波涛;一步紧似一步。十几年前国内就流行着一种浅薄的传说;说这曲奏鸣曲是即兴之作;而且在小说式的故事中组成的。这完全是荒诞不经之说。贝多芬作此曲时绝非出于即兴;而是经过苦心的经营而成。这有他遗下的稿本为证。
作品第三十一号之二:《〃暴风雨〃奏鸣曲》(Sonate〃Tempest〃in D min.)。。。。。。一八○二。。。。。。○三年间;贝多芬给友人的信中说:〃从此我要走上一条新的路。〃这支乐曲便可说是证据。音节;形式;风格;全有了新面目;全用着表情更直接的语言。第一章末戏剧式的吟诵体(récitatif);宛如庄重而激昂的歌唱。Adagio尤其美妙;兰兹说:〃它令人想起韵文体的神话;受了魅惑的蔷薇;不;不是蔷薇;而是被女巫的魅力催眠的公主。。。。。。〃那是一片天国的平和;柔和黝暗的光明。最后的Allegretto则是泼辣奔放的场面;一个〃仲夏夜之梦〃;如罗曼。罗兰所说。
作品第五十三号:《黎明奏鸣曲》(Sonate l;Aurore in C)。。。。。。黎明这个俗称;和月光曲一样;实在并无确切的根据。也许开始一章里的crescendo;也许Rondo之前短短的Adagio;。。。。。。那种曙色初现的气氛;莱茵河上舟子的歌声;约略可以唤起〃黎明〃的境界。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此毫无贝多芬悲壮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