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大道无为 >

第23部分

大道无为-第23部分

小说: 大道无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在自己人生的因缘聚散、因缘合和中,观“八苦”与“心”的关系,观“心”中的“九结”、“十使”。最好每日都有一定的时间来做“观心”这一课,久久坚持下去,终有一悟。

  这一课的目标是:观察到“心”被“物”、“境”、被“因缘”、被“欲”所系缚的真相,以及观察领悟到这些系缚对人生产生的实际影响,达到了悟“系缚”而了悟“解脱”,从此进入对美好人生的营造阶段。把“心”和捆绑它的因素分解开,见到“本心”。

  佛学认为,人的“本心”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无苦无乐,安宁圆融的。“心”之所以坠入苦海,只是因为“心”被迷惑,迷于物,迷于欲,迷于境,迷于贪恋,迷于因缘,迷于不知本心等等,只要这些迷惑一破,“本心”又可重现,即佛学所讲的“见性”。按禅宗观点,见性即是成佛。人生的价值由此而得以提升。

  另外,佛学当中有一种相当智慧的方法,可以为我们“观心”一课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这种方法的核心关键是:把“八苦”当作“大师”,从“八苦”中学习。据我的体会,这种方法,使人进步很快,觉悟很快。具体做法,也是“观心”,观“八苦”与“心”的关系,观“八苦”凭什么障住了“心”,最后,观怎样将“心”与“八苦”相分离。解脱那“心”。然后,进入对“心”的营造与维护,把握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③观“心”与“行”,知“有心必有行,有行必有果,有果必有报应”,进而知“心不能不正,不能不修”。

  这一课的重点是观察“心”与“行为”(包括动作和言语)的关系。这种观察可以是反省式的、现在式的,也可以是未来推测式的。方式方法没有限制;总之以“心”与“行”的关系为观察的重点,而观察的焦点可以延展至“行为”与“后果”、“后果”与“报应”之间关系纽带上。等等。

  通过这一课,要明白:一切行为都来源于心,一切行为都有一定的后果,一切后果都有相应的报应。进而要警醒:人生不能不对“心”实施管理;为使人生具有意义;使人生具有价值,不能不在“营造美好心灵”上面下功夫;明白“正心”“修心”“营造美好心灵”,是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这件事别人无法代替,一切全靠自己。

  这一课的具体内容因人而异。但总地讲,不外乎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观审那些“好的”过程:好心——好行为——好结果——好报应;二是观察“坏的”过程,坏心眼——坏行为——坏结果——坏报应;三是观审那些“被中断”的过程,那些经过“内心斗争”而没有付诸行动的过程,重新给予审视判断。。。。。。

  总之,透视“心”与“行”的关系,并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结合其它课程,想想该建设什么样一颗心。

④.观“心”与“业”谁支配谁。观“心”所造“业”,知“业可缚心”,知“心可造业”,知“美好事业,出自美好心灵“,知“恶业”出自“恶心”;“善业”出自“善心”。

  彻悟掸师语录中说:“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

  我们在观“心”与“业”的关系时,可将彻悟掸师的这条语录作为“观”的线索,依次修“观”。即:首先观“心”能否“造业”、“转业”;“业”是否由“心造”、是否随“心转”。这里需要解释一点,佛家所言的“业”首先是“作为”“作业”“行为”(包括言行)这个中性含意,然后是“业”中分善恶,分出“善业”与“恶业”;彻悟惮师这里所讲的“造业”和“转业”当作中性讲,即:包括“造善业”和“造恶业”。另外,佛家所谓“业”,大到可指国事,小到一言一行一个眼色,都是“业”。

  我们可根据自己不同的亲身经历,“回观”我们曾经做过的“善业”或“恶业”,在我们的“回观”之中,重新带着审视的目光,看看我们当初“造业”时,“心”与“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如彻悟禅师所说的那样。这样的回观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步骤的作用,也在于帮助我们对“心”有一个基本而全面的认识,以便最终我们在“营造美好心灵”时,能够得心应手,能够顺理成章,能够驾轻就熟。

  另一个重要的“回观”内容是“转业”问题。“转业”这里当作“心”对“业”的支配来理解。如果,“心想事成”在我们自己那里不是一句来自别人的空泛的问候,而是我们经历的事实的话,可以说,我们的“心”确实达到了能“转业”的地步,同时也印证了彻悟禅师所言的“业随心转”这一层。

  然而,如果“回观”之中历历在目的是“凡心所想,均无有成”的话,那我们“回观”所要印证的是以下两个层面:其一,观察体悟“心”无力转动事业反被“业”所缚的状态,并从中省察“心”与“业”的关系;其二,观察体悟“业不随心转”的现象,省察为什么“业不随心转”时,“业”就具有“能缚心”这一特征。

  以上“观心”内容,每个人最好引入自己亲自的经历来进行,那样一来生动,二来贴切,三来体会较深,四来便于觉悟。例如,曾经从事过企业经营而今已倒闭、散伙或:“休克”的当事人,就以自己当初经营的前前后后为“回观”区域,回观那时的“心”与“业”怎样相互作用,回观“造”“转”“缚”三个焦点。另外一些曾经成功地从事过企业经营,或曾经在事业上所有建树的人,则可将自己的光荣历程作为“回观”区域,观审成功的前前后后,“心”与“业”的相互关系,省察、体会“造”、“转”、“缚”(或“无缚”)几个焦点。如果有的人尚未从事过较大的“业”,则应以较小的“业”作为回观对象,实在没有太多人生经历,而又想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观心”的,起码可以将“学业”或其它一些“小奋斗”、“小事件”作为“回观”的案例。

  总而言之,通过观“心”与“业”关系,应达到以下目的。 

  (1)真正体悟到一切业均由心造;(如果能体悟到连最小的过失实际上也是由心造那就更好);

  (2)真正体悟到:心可支配业,业也可支配心;(如果能清算出自己一生中的“心”由哪些“业”所缚、所捆绑更好);

  (3)真正体悟到,坏心眼只能“造恶业”和必然“造恶业”,无论怎样伪装、修饰,结果所造的还是恶业;

  (4)真正体悟到:恶业终究难成,反成为“缚心”的枷锁,使人生走不完的曲折,甚至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也没有回头的路,(这一点可以从报刊杂志上一些生动的治安案例和人生悲剧中,寻找“移观”或“旁观”的对象,将心比心去作对“心”与“业”的观照,从中省悟);

  (5)真正体悟到:“善业”只会出自“善心”(哪怕是所谓“恶人偶然行善”,其实也是由他“一念向善”所为,正如“好人偶然作恶”,其实也是“一念不善”所致);

  (6)真正体悟到:美好事业,美好人生,只能出自美好的心灵,此外再无别的根基;

  (7)真正体悟到:应当以彻悟人生为人生第一要“业”,以在此基础上营造一颗美好的心灵为第二要“业”。

  总地讲,观心是我们了悟自心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了悟自心,又是了悟人生的极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可以说:观心是我们“人生经营”中的一项基本的日常操作。从观心开始到真正了悟自心,其间也有一个过程。有意于“营造美好人生”者,应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发下大愿,不见真心不罢休。日常里不急不缓,诚意观照,总有了悟之时。悟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替代。但愿人人都能“见性成佛”,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佛学著名经典《五灯会元》上有一则故事,记述于此,想必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帮助。故事里讲的是慧可有一天去向达摩大师请法,慧可对达摩大师讲“我心未宁,乞师与安”。意思是说自己心里很烦乱,无法安宁,想请达摩大师帮助其安心。达摩大师听后答到“将心来,与汝安”。意思是说,要为你安心可以,请把心拿来,我为你安。慧可听了蓦地一怔;寻思良久,终于答道:“觅心了不可得。”意思说,刚才我暗暗寻找心在哪里,可是终归是不可得。达摩大师微微一笑,说:“我与汝安心竟(毕)。”意思是说,安心完毕,我助你安心完毕。

  这则故事中,达摩大师要慧可把心拿来,就是在引导慧可进入“观心”过程,这一招来得自然而然,机锋机用,一下子将慧可引入对“心”的观照和体悟过程,可以说是直指人心的一种典范。而慧可于此单刀直入的观心过程中终发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却说已经帮他安了心了。这些表面的对话包含的深刻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看到了吗?明白了吗?心是空的,心本是空的,心本是明净的,心本是宁静的,心本是无牵无挂无染无住圆融无碍的,你那些烦乱不过是束缚你心的一些业障而已,它们不是你心。你的心是空,像天空一样是空,那些烦乱不过是因“业”而生、因境而生、因因缘巧合而生或因妄想而生的一些乌云罢了,就算乌云中还有些怪鸟吧,但它们毕竟不是你的心,它们乱飞乱腾本来于你的心毫不相干,就像云和鸟飞过哪里,天空根本无所谓一样;你之所以因它们的翻飞而觉烦乱,只是因为你执着于它们罢了。你的执持是错的,颠倒的,你若执持你的天空一样的本心,那就对了,那就不会觉着有什么烦乱了,这样,也算是我帮你安了心了,执持一变,心就安了,这是因为你的心本自安宁,众生的心本自安宁,只是因为无明而执持错了,纠正执持,执持到自己原本的真心,一切就安宁明净了。所以,实际上是心自安,心本安。此时你的心就像镜子那样,什么东西来时映照一下,去时不留痕迹,任随来的来,任随去的去,于心无损,于心无益,于心无增,于心无减。即使镜子上铺满了灰尘,镜子又有什么所谓呢?无所谓,镜子仍然是镜子,镜子仍然安宁明净,灰尘脏是灰尘脏,镜子依然本自明净。(当然最好把心比作天空,因为心本是空的,用天空作比再合适不过了——雷霆、闪电、慧星、流星……一切均于天空无损,任随来的来去的去,天守常空而已。道家在有关“天”无为而生养万物这一点上,有一种实质与佛学相通,因为道家这样讲,也是指导人们应持有一种像天空品格的心,而佛学则认为这样的那颗心才是众生本来的心。)

 ⑤.“观心”的更高层目标:生起“四无量心”

    在心灵建设中,单凭“观心”这一环,是不大可能直接生起“四无量心”的;要真能生起“四无量心”我们还需掌握本章后面叙述的内容。因为生起“四无量心”,实际上是心灵建设的最后目标。但“观心”作为最基本的一个环节,这一环做好了,才有利于我们最后达到生起“四无量心”的目标。这一目标在本章后面有专门叙述,在此只是提醒一下“观心”是最后实现目标的基础,不容忽略。而且,“观心”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可以在将来用于观察和守护“四无量心”。读者当于此处有所留心。

2·于自心上,了悟“四大皆空”“色空不二”。知自性是佛。

    为什么要把对“四大皆空”的了悟和对“色空不二”的了悟当作我们“营造美好人生”中的一项内容来谈呢?这是因为要“营造美好人生”,就得先做好“营造美好心灵”这一“生命内工程”,而“营造美好心灵”这个工程的最后标志是,生起“四无量心”,然而,“四无量心”并不是说生就能生的,也不是坚决要生就能生起的。即使有人一时间像是生起了“四无量心”,也有可能是很表面的、很巧合的,换一种场合,他又变了,“四无量心”又不在了,没有了。这种情况,不能算是生起了“四无量心”,也许仅仅是一念之慈、一念之志、一念之喜、一念之合而已。这些“念”固然是“好念”,已经难得,但它们像没有植根于土壤之中的种子,飘浮而过。虽然它们包含了向着“四无量心”发展的可能,包含了慈、悲、喜、舍四种基因,但是,作为飘浮无根的“一念”,毕竟不能与“四无量心”同语。这之间,差别在哪里呢,就在于缺乏“土壤”。这当然只是一种简单比喻,也许不太恰当,但道理确实如此,这个道理就是:四种“念”,要升华为四种“心”,升华为稳定的四种“无量”的心,还需要具备一些其它的条件。而我们认为这些条件中就有:了悟“四大皆空”,了悟“色空不二”。所以,这里将这两个问题提出来,当作我们“人生经营”中一项“基本建设”来对待。

    “四大皆空”一语在我国流行甚广,人皆有所耳闻,但其真意,未必人人尽知。多数情况下,人们知其语,而不知真意,或者大都对其意有所误解。这里,我们希望能放下成见、偏见,重新理会其原本真意。对“色空不二”也希望如此。

    佛学所谓“四大”,指的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共四大。“四大”是佛学用来说明宇宙万象之存在的四种基本构成成份。佛学认为世界是由“四大”和合因缘而成,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生,都是由“四大”在一定的、无常的“因缘”变化之中,因缘假合而成(称为“缘起”);随之又必然在无常“因缘”的离散变化中分解、消亡,从在,变为不在,剩下一个“空”,什么都没有了(称作“缘灭”),这就和这之前“空”是一样。“有”之前是空,从“有”变为“无”,又是空。因缘假合,凭空而生,因尽缘灭,终究又回到“空”。“四大”假因缘而合,在物叫“成”,在人叫“生”,未“成”未“生”前,是“空”;“四大”因“因尽缘灭”而散,在物叫“灭”,在人叫“死”,灭后死后,依然是“空”。这就是佛学所言“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是佛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