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刚-财富命案-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很多夫妇之间发生的争吵,经常是因为吵架的内容并不是与外面的事情有关,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有一方说了不合时宜的“实话”,来自于亲人的伤害甚至会毁掉彼此的感情,而说“实话”的一方还抱怨,你不就是听不进去这些话吗?我也是为了你好啊。我认识一对夫妻,男的很早就去了美国,经过尽十年的适应磨合,在语言上已经能够与美国人自由交流,无论发音、语法,甚至一些俚语和粗话都能运用自如,女的因为晚几年出国,由于那些年中国在英语教育上的欠缺,虽然论学历、素养,都很优秀,但是在语言的使用上却不免显得有点拙嘴笨舌,尤其在一些发音的习惯上,与美国本土的语境相去甚远。这样在很多家庭聚会的场合,就会因为语言的问题而影响交流,男的当然也是出于好心,每次活动结束,都要认真的向女的指出,说你虽然学历很高,托福和GRE也考得很好,但是我要严肃地告诉你,在这一句话语的语序上,或者在这一个词的发音上,你的毛病的确很大,你一定要重视起来,我是你老公才会说你。开始,女的也很诚恳地接受,但是,久而久之,就感觉他老这样说我,而且作为一家人,当然也是为了我好啊,那么是不是我的语言真的差距很大,慢慢地,不但没起到积极作用,反而弄得这女的信心大减,连话也不敢说了,尤其夫妻两人同时与外人打交道的时候。其实我们知道,英语这玩意儿就得大胆开口,说多了,毛病就自然改过来了。但是,在这个女的心理上已经投下了阴影,最后干脆选择两人分开,男的在新奥尔良,女的去了底特律,没有了亲人的“关心”,打交道的都是外人,说起话来也放开了,全然无所顾忌,口语水平倒是突飞猛进,毕竟受过的教育底子还是要比男的高,一旦适应了这样的一种转换,不出一年,男的反而赶不上这女的了。
因此我说,人有的时候需要一点一意孤行的决绝,一种孤傲前行、充耳不闻的硬汉精神,倒不是说不听朋友的劝告,实在是因为一个人的底数,另一个人,即使是亲人、密友,也未必会完全了解,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判断去提建议,其实可能并不适合另一个人,反倒有可能会干扰另一个人的心态和意志,更别说还有那么一些心怀叵测的“好友”,打着关心的旗号而施展的摧心大法。
好消息不是问出来的
这个章节从题目看似乎有一些轻,对于一个消息的获知方式也许比起前面的那些需要遵循的做事原则来说,有些份量不够,但是,如果不注意的话也有可能会败坏大事。在我们做事情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刻迫切需要等待一个好消息的到来,说实话,往往这个时候心情都很着急,总是会忍不住想办法去打听,而我想要阐明的是,好消息不是问出来的,正如那句名言,有的时候,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一位做风险投资的海归派朋友告诉过我两个对比强烈的经历,他回忆说,一个是上初中的时候,暑假里到乡下的亲戚家做客,表哥们准备了刚掰下来的新鲜嫩玉米和刚从地里刨出来的红薯招待我们,架起大柴锅开蒸,表嫂说半个小时后开锅就能吃了。我们在屋子里打牌等待,但是闻着阵阵的诱人香味儿,过不了2分钟就忍不住要派一个代表去侦察一番,表嫂每次只好无奈地揭开锅用筷子戳一戳,说还没熟,这一开盖儿,又得多等5分钟。就这样,在一遍遍的探查中,开锅的时间被一再的延长,足足过了快一个小时,我们才吃上了本该甜香宜人的嫩玉米和甘甜如栗子般的秋红薯,也许是饿过了劲儿,入口的滋味并不像期待的那样美好。
他说,再有就是考完GRE申请全奖出国读研的时候,那一阵子正好赶上有一个朋友做期货的公司需要我帮忙,我除了做一些经纪人的工作,还得兼任翻译,有时又得充当办公室主任的角色,整个忙得不可开交、天昏地暗的,脑子里反而忙了出国的事儿,那种等待中的焦虑和不安在忙碌中被抛在了一边,似乎就没有过要出国的计划,这期间一直也没有试图通过什么渠道去打探打探。其实我自己明白,当时申请全奖是多么的难,而出去对我来说又是多么的重要。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深夜当我累得拖着疲惫的双腿刚进家门,突然有电话告诉我,我被录取了,全奖。当时我被这莫大的喜悦惊呆了,我苦心期盼的东西来的如此迅速,那种突如其来的惊喜一直在我的生命中保留着最最美好的回忆。
所以,从此以后,我这个朋友说,凡是遇到需要等待好消息到来的时候,比如做风险投资在等待盈利的那段注定难熬的时间里,他都坚持不在过程进行中去做太多的问讯,甚至自始至终不问一句话,因为他认为该来的一定会来,好消息不是问出来的。
这并不是什么唯心的宿命论观点,倒是有几分唯物主义的相对论的思想光芒渗透在其中。因为凡事一旦推进到了执行阶段,都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一般来讲,必要的时间过程是避免不了的,无论你问讯还是不问讯,它的绝对时间长度是固定的,不会由于探望的频率而缩短,倒是很可能因为频繁的打探使得时间显得格外漫长,使心情变得焦虑,而且太多的干涉也会间接影响到原本程序的执行,甚至会问出一个坏消息来。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一直以来都被做为一个悲壮的英勇举动为世所传颂,在当时燕国处于岌岌可危的情况之下,选择直接袭击对手最高统帅的“斩首行动”,其策划者燕太子丹也不失为胆略过人。
现在关于这次大胆的军事行动失败的原因,几乎所有的结论都认定是荆轲临阵之时出了纰漏,没有及时抓到那把见血封喉的匕首,才会功亏一篑。其实这当中可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被人们忽略了,在燕太子丹找到荆轲议定这个冒险计划的时候,荆轲的角色并不是单纯的作为一个刺客而出现的,据司马迁的考证,荆卿“好读书击剑”,“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也就是说,荆轲是一个有学问的沉稳之士,决非一介山野莽夫,在刺秦王之前是否操过杀人的营生,历史上是毫无记载的。《战国策。燕策》中的相关记载也说明,荆轲根本就不是一个擅长打斗的武士。
燕太子丹首先找到的是田光,田光因年老力衰,杀不动了,才推荐了他门下的荆轲。荆轲当时就提出还要等一个能助其一臂之力的朋友共赴秦国,我们推测大概这个朋友才是荆轲计划中在秦庭之上抓匕首刺杀嬴政之人,也就是说荆轲是前敌指挥官,这个朋友才是执行刺杀任务的死士,荆轲为什么开始婉拒太子丹让他刺秦的要求,后来又一拖再拖,他就是在等一个真正的刺客,一个有能力行刺的武士。
然而可惜的是,燕太子丹虽然制定出了这个无甚疏漏的计划,牺牲了秦王恨之入骨的叛将樊于期将军的人头,再加上秦王梦寐以求的督亢地图,又重金购置了淬有剧毒的锋利匕首,可以说计划已经相当严密的时候,却犯下了心理上沉不住气的错误,一再的催促荆轲启程,甚至把一个可能荆轲根本不愿意接受的只是在市井中杀过人的小角色秦舞阳,强行组合给了荆轲,以致于后来行动的失利。原因并不在于荆轲的手慢,抢到匕首时秦王已有所防范,只勉强刺破了秦王的衣袖,而是因为按荆轲的设计,抓匕首的人应该是那个身手利落的真正刺客,而这一切的根源,则在于燕太子丹频繁的探访催促酿下的苦果,使一个足可改写历史的机会化为泡影。
东晋的谢安显然就比燕太子丹沉稳了许多,堪称是掌握了这条原则的一个大师。他隐居多年之后东山再起,第一个重大战役就是和苻坚的几十万大军打淝水之战,此战的意义自不必说,事关后晋的安定和老先生一世的清明以及证实给世人看的实力。谢安安排好子侄们阵前迎敌之后,自己和老朋友张玄则在后方摆开了棋盘,神色间好像根本没有打仗这回事,期间也没过问过战争的进展情况。突然间战报送达,赢了,谢老先生兴奋的跨过门槛的时候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就急着跑出去看战果,嘴上还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
这当中固然有“运筹帷幄 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深厚谋略垫定了获胜的基础,但也包含着不去干涉,让部下放手施展的大将风度在里面,因为谢安深知,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如果反复的打探消息,有可能使得将领们反而束缚了手脚,影响了临阵调度,最后很可能问出个兵败山倒的坏消息来。
然而,蒋介石蒋先生显然在部署辽沈战役的时候犯了大忌,不但要求东北战场的守将详细汇报用兵情况,还频繁的亲自飞到沈阳城内,用美国顾问嘲讽的话说,蒋先生之所以最后战争失利,就是因为他比毛泽东多了一架“美龄号”专机。结果,过多的探视反倒造成了军心不稳,将领们自己乱了阵脚,以解放战争中第一个至关重要的战役失败而告终。
这些有生命消亡的战例残酷地证实了,好消息不是问出来的这一条规则,不仅仅有着相对论般的心情上的感觉,更有其重要的哲学思想内核。不去问消息并不是表示不关心,而是不要为了消解内心的焦躁而去做无谓的干涉,如果放在领导者身上,盖如燕太子丹和蒋先生,会弄乱了属下的部署计划;如果放在执行者身上,会反过来干扰领导的决策心态,同样收不到好的效果。
后记
七条戒律写完,放笔反思良久,自觉虽然稍有言语上的尖刻及些许不肯饶人的刻薄,但是基于一个心理保护膜的炮制,亦感未有太多不妥之处,如果防身的软猬甲连几根毛刺都没有的话,又怎么可能防护身躯的安全呢?宁肯满身铁甲连环在事发之先,或可免受大不快于事出之时。
最后再阐述一下写这本小册子的另一个动因,因为看多了那些教诲人生、指引方向的文字,总是在教导我们要学会一些东西,进而怎么样如何的去实施一些什么什么的计划,比如“做一个成功者要做到的N件事情”、“一个高效率的人生必须具备的N种素质”、“马上开始做的N项准备”等等。我已经临近不惑,虽然距知天命的年纪尚有一段的时间,但自思惭愧间所经历的世事也可以印证一些基本的道理,看到这些言之凿凿、闪烁其辞的理论,总觉得著述者不够厚道,我粗粗地计算过,别说N件要做的事情,单把其中的一项完全化为自身的素质,就几乎接近于世间少有之人了。
相信看过这类文章的你我都曾试着按照著述者指引的方法训练过自己,但真正把它固化下来,融入心灵深处的,恐怕没有几个人做得到,打个玩笑的比方,有几个失眠的人是靠数数儿睡着的?因为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一种人格品性的具备,或者一个好的做事方法的培养,比读完一门博士专修的功课还要难,仅仅知晓了一种的好的素养并不等于就会自然归属于你。人的一生,顶属学东西最难了,80年代中期,随着电影《少林寺》的热映,刮起过一股练武风,我们这些半大小子都偷偷地买了诸如《武林》、《武术健身》之类的杂志,按照上面的图画比划着练什么醉拳、地趟拳,当然最后没有一个人真正靠看图画练成功夫的。直到有一天,我跟一个父亲世交的儿子,一位练习“伏汉拳”多年的大哥学习武术,才明白一招一式没有几年的功夫是不可能学会的,“功夫”的含义就在于此,绝对不存在明白了拳理就能成为拳师的捷径。
上中学的时候,我有一位同学得到了一本美国什么教育心理专家写的关于行为训练的书,便视为秘笈一般,开运动会的时候,我们都很活跃地参加比赛、喊加油,他一个人用衣服蒙着头认真地读这本书,还同时做着笔记,仿佛一旦修炼完毕我们就都不是他的对手了,书读了一周,笔记也记了密密的好几本,但似乎后来也没见他有什么惊人的表现。所以我说这些文字其实是不太负责任的,更多的效果只是宣扬了自己的观念,而阅读者基本上是无法做到的,说重一点儿有误人子弟之嫌。
我所列出的七诫律与那些指点人生的行动理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容易操作,也可以说根本不必去操作,它不是一本关于行动论的书籍,因为同那些理论总在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去做什么相比,我所想表达的则是告诫自己尽量不要去做什么东西,仅仅在欲念上加以控制而已,孰难孰易,相信分辨起来简单之极,正如压下不花钱的欲望总比实际去挣钱要容易些。
我本人不信教,但我对一些宗教当中所推崇的精神境界是有所认同的,我知道每一种宗教信仰里都包含有自己的清规戒律,而每一种教义能得以数百年的存在来维持信仰的延续,就是缘于这些调适内心的清规戒律,因为只要认同了这个宗教的理论体系,它是靠自身的思维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并不需要去借助外力。比如我们都知道佛教要求不要杀生,基督教要求不要说谎,这些自身都可以做到。佛祖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思想的时候,也并不是做了什么有形的工作,而是在菩提树下静静的思考了许久,心里通透了,佛学也随之诞生了。
当然我这些粗浅的感悟是不能与这些盖覆天地万物的高深理论相提并论的,不过基本的出发点应该是相通的。我大概知道每一种宗教的教义也都不是为了塑造出类拔萃的超常人物,都是号召大多数人追求一种平和沉静的人生态度,而我想表达的观点也不过是简单的把心灵包裹一下,能够在艰辛的人生之路上较为顺畅地通行而已。
所以在这样一个不复杂的想法基础上,写下了以上的文字,也许失之偏颇,缺乏深刻,谨望智者指点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