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赫兹 >

第2部分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赫兹-第2部分

小说: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赫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自然法则断定,既然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磁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规律,那必须 

会存在与此相对应的逆效应,即磁感生电流的效应。法拉第认为,阿拉戈的 

实验正是体现了磁感生电流的效应。通过大量实验,法拉第认识到,在电流 

或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力的状态,这种力态一经改变或受到扰动,便 

能使处于这个空间的金属感生出电流。他据此圆满地解释了阿拉戈的实验: 

由于铜圆盘的运动扰动了磁针建立的空间稳定的力态,使它自身感生出电 

流,这种电流与磁针的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带动磁针运动的力;如果磁针先运 

动,它产生的空间力态不断地变化,也使圆盘产生电流,从而带动圆盘旋转。 

在研究的基础上,法拉第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达到了前人未有的认识。 

法拉第在处理电磁感应现象时已初步用到了场的概念;而缺乏对电流周围的 

空间——场的考虑,恰恰是安培理论的一个弱点。1837至1838年,法拉第 

在研究静电感应现象时,初步提出了场的概念。在以后的研究中,他又提出 

了电磁场理论。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在信奉安培超距电动力学的欧洲大陆引起 

了极大震动,超距论者不得不对安培的理论作些修改,以便能够解释他们原 

来无法解释的现象。1845年,德国物理学家纽曼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推广到 

宏观电流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试图将超距论 

电动力学与法拉第的电磁学统一起来。第二年,德国的另一位物理学家韦伯 

提出一种假说,即认为导线中的电流是由正、负电粒子在两个方向上的运动 

构成的,并在牛顿引力公式基础上建立了韦伯电作用公式。韦伯认为,他的 

电动力学可以推导出安培电动力学推导不出的电磁感应现象,因此比安培的 


… Page 6…

理论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纽曼和韦伯的理论,被称为德国电动力学体系, 

是对安培理论的发展,因此在欧洲大陆风靡一时。但德国电动力学体系和安 

培的电动力学具有相同的弱点,仍然缺乏场的概念,没有考虑电磁场空间的 

作用。 

     在远离欧洲大陆的法拉第的祖国——英国,超距论电动力学在电磁学中 

渐趋势微,出现了电磁场论的电磁学派,做出这一巨大贡献的是英国伟大的 

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法拉第的重大发现和电磁学理论,深深地吸引 

着麦克斯韦。尤其使他感到惊奇的是,法拉第虽然不是数学家,但他提出的 

电磁学概念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麦克斯韦决心用数学符号和公式将法拉第 

的场论思想总结出来,得到一种处理电磁场的动力学方法。法拉第的工作, 

成了麦克斯韦研究的出发点。麦克斯韦应用高度完善的数学方法把法拉第的 

电磁学理论“转换”成数学形式,同时使之更加准确和扩大,成为臻于完善 

的电动力学理论。1861年,麦克斯韦提出电位移和位移电流的概念,对超距 

论电动力学提出了第二次批判。在随后的研究中,他从理论上预言电磁波的 

存在,用纯数学的方法得出结论:在虚无的空间内存在着电磁波,电磁波的 

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相同。麦克斯韦用他那些著名的微分方程以最高超 

的独创性概括了许多电磁现象,开创了电的世纪;他的公式以简便和完善的 

特点,受到大多数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赞叹。 

     但是,麦克斯韦的理论最初也只是作为一种新颖大胆的假说而被人们接 

受。这种假说看来是十分可能的,并且有许多现象都有利于证明这种假说; 

然而麦克斯韦却没有能用实验的途径检验其电磁理论和光理论的正确性,并 

且这种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人们已经接受的传统观点太矛盾了,因此多数物理 

学家对这种理论是否反映事物的本质表示怀疑。但是,在德国电动力学颇为 

流行时,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却倾向于相信麦克斯韦的理论。 

                              四、名师与高徒 



     海尔曼·冯·赫尔姆霍茨是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他是医生出身,曾经研究过色视觉的规律,在研究动物生理和动物热的过程 

中独自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他首先用数学概括机械守恒定律,然后 

证明自然界的各种能量都服从这一定律,充分地阐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的普遍意义。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建立在科学和哲学上都有划时代的意 

义,它不仅是辩证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而且是物理学乃至全部自然科学 

的基石,是自然界少数几条最基本、最重要的自然规律之一。虽然为发现这 

一自然规律做出了贡献的科学家有许多,但赫尔姆霍茨无疑是其中的佼佼 

者,因此赫兹曾称他是“德国的第一个自然科学家”。从1870年开始,赫尔 

姆霍茨运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研究电磁学,并着手统一纽曼、韦伯与麦克 

斯韦的理论,但他很快就发现,韦伯的理论与能量守恒定律相矛盾。随后, 

赫尔姆霍茨与韦伯之间展开了论战,欧洲大陆的电学家们也由此逐步熟悉了 

麦克斯韦的理论。 

     就在这种情况下,亨利希·赫兹进入了柏林大学,成为了赫尔姆霍茨的 

弟子。 

     柏林是当时德国的政治、文化和科学研究的中心,是求知者的圣地。赫 

兹怀着激动和崇敬的心情来到这座科学的圣殿里,像一个虔诚的信徒,深深 

地为这里的学术气息所折服。他在给父母的一封信中说:“人们怀着敬畏的 


… Page 7…

心情看待本地的博士们,我也总觉得他们不同于其他任何地方的博士。”他 

还在一封信中向父母生动地描述了柏林大学浓厚的学习气氛:“教授们在过 

于窄小的课堂中讲课(想必是没有大的课堂),这样,经常是课堂拥挤,座 

无虚席,还有许多人站着听课。大家见过铁路售票处常常排成三列纵队,而 

在我们这里人们不得不排成十列纵队通过大学的前厅挤进课堂。” 

     在这种环境里,赫兹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起来,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赫 

尔姆霍茨和其他老师传授的知识。 

     赫尔姆霍茨不仅善于发现科学规律,而且善于发现科学研究人才。他很 

快以科学家的敏锐眼光发现了赫兹身上具有的非凡天赋和卓越才能,决心尽 

自己的努力帮助他、培养他。当时,赫尔姆霍茨正好接受了一项为哲学系的 

大学生们出物理竞赛题目的任务 (那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科学家的 

许多重大发现都是在哲学的指导下完成的,哲学的许多原则也是在物理学发 

现的基础上确立的),他选择了电动力学的问题。在当时德国的电动力学领 

域内,韦伯的观点占据着统治地位。韦伯认为,电的流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惯性,这种惯性和固体所固有的惯性相类似。赫尔姆霍茨对此持怀疑态度。 

他针对韦伯的观点提出了竞赛题目:用实验证明,沿导线运动的电荷,作为 

电流来说,到底是否具有韦伯所说的惯性。赫尔姆霍茨对这次竞赛的实验还 

是很重视的,因为一旦证明韦伯的理论有误,将对确立法拉第—麦克斯韦的 

电理论具有积极意义。令他高兴的是,新入学的赫兹对这项工作表现出了极 

大的兴趣。于是,在赫尔姆霍茨的支持下,赫兹参加了这项竞赛实验。 

     赫兹的工作地点,是位于国会大厦附近的物理研究所,该所是按照赫尔 

姆霍茨的计划兴建的,拥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在这里,赫兹初步感受到了科 

学研究的神圣和乐趣。为进行研究工作所必需的全部仪器设备都由他支配; 

研究所的领导亲自照顾他,向他提出建议;赫尔姆霍茨每天都到这里待几分 

钟,了解一下工作的进展,做一点简单的指导,但又从不把自己的思维方式 

强加于他。真是名师出高徒,赫兹顺利地完成了哲学系的竞赛任务,但实验 

并没有发现根据韦伯理论本应发现的那种形式的惯性质量,这种结果是与当 

时占统治地位的电动力学相矛盾的。 

     赫兹的实验结果让赫尔姆霍茨感到高兴,尤其令他高兴的是,赫兹在研 

究中并没有局限于竞赛题目,而超越了竞赛的范围。赫尔姆霍茨认为,这些 

实验向赫兹显示了前所未闻的电的流动性,并帮助他找到了一条即将引导他 

通向重大发现的道路。以后的事实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1879年夏季学期期末,在柏林大学的大礼堂内举行了一次隆重的授奖仪 

式。为了表彰赫兹在物理学竞赛中取得的成就,柏林大学校长、唯心主义哲 

学家爱德华·策勒尔教授将一枚金质奖章授予了他。这是赫兹得到的第一个 

科学奖赏,也是他成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迈出的成功的第一步。 

     不久,根据赫尔姆霍茨的倡议,柏林科学院以“用实验建立电磁力和绝 

缘体介质极化的关系”为题,展开竞赛。这次竞赛的目的是为了证明麦克斯 

韦的位移电流的存在。要完成这一命题,必须证明如下三个假设的成立,即: 

如果位移电流存在,必定会产生磁效应;变化的磁力必定会使绝缘体介质产 

生位移电流;在空气或真空中,上述两个假设同样成立。赫尔姆霍茨后来考 

虑到第三条证明太难,就把它删掉了,只要能证明前两项便算成功。赫尔姆 

霍茨仍寄希望赫兹能顺利获此奖项,但赫兹通过近似的计算确信,目前要解 

决这一问题困难太多,便没有接受这一攻关任务;况且赫兹当时手头上也有 


… Page 8…

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准备博士论文。 

     1879年后期,赫兹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自己的博士论文《旋转球体中的感 

应》上。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做完了完验,并写出了总结实验结果的书面论 

文,然后呈送给了论文鉴定人赫尔姆霍茨和基尔霍夫二人。很快,论文获得 

了肯定。赫尔姆霍茨认为:“它表明,作者善于满怀信心地和机智灵活地进 

行艰难的数学物理研究。”他将论文评定为“优”。基尔霍夫对赫尔姆霍茨 

的评定表示赞同:“我同意给这篇论文以肯定的评价,并提请让这位博士候 

选人进行考试。”所谓考试,即进行答辩。 

     1880年2月5日,柏林大学考试大厅里灯火通明,气氛严肃,亨利希·赫 

兹的博士考试就要在这里举行了。主考人席上除了赫尔姆霍茨和基尔霍夫 

外,还有哲学家策勒尔教授和数学家库莫尔教授等。 

     获得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生中的大事,因此参加 

博士考试也就难免会紧张。当考试开始后,赫兹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生怕考 

试不及格。但很快他的紧张情绪便消失了。主考人都是爱惜人才的学者,他 

们也都了解赫兹的才华,因此都无意难为他。当赫兹表现出紧张和信心不足 

时,他们就急忙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来鼓起他的勇气和信心。赫尔姆霍茨从基 

础课开始提问,问到通过实验观察所发现的事实。赫兹对他的提问作了清清 

楚楚的准确的回答。策勒尔教授询问了有关苏格拉底以前的及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的哲学,赫兹侃侃而谈,使策勒尔教授深表满意——不过赫兹内心里 

倒有些不满意。他系统学习和研究过哲学问题,策勒尔的问题对他来说过于 

简单了,使他在哲学方面的许多知识都没能显示出来。基尔霍夫提了一些课 

程方面的问题,赫兹自然对答如流。库莫尔教授提出了力学及其应用方面的 

和曲面理论方面的一些问题,赫兹也给了他满意的回答。就这样,经过两个 

小时,考试圆满结束,主考人认为赫兹“几乎在这些课程的所有方面都是知 

识非常丰富的”,对这次考试总的评分是“良”——这在当时的柏林大学中 

是少有的好成绩。 

     赫兹对考试的评语也深感自豪,马上写信把这一喜讯告诉了父母:“本 

地大学只有屈指可数的博士获得了我这样的评语,特别是在赫尔姆霍茨和基 

尔霍夫的主考下,得到这样评语的人更是廖廖无几!”1880年 3月15日, 

赫兹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证书,这时,他刚刚23岁。 



                             五、从柏林到基尔 



     赫尔姆霍茨以欣喜的心情注视着赫兹的成长与进步,并以科学家的良知 

尽力扶持与帮助他。在赫兹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赫尔姆霍茨把他招到自己 

领导的物理研究所里,使他成了自己的助手。 

     在研究所的时光是非常愉快的,赫兹可以更多地接近他所尊敬与崇拜的 

导师,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那时,赫尔姆霍茨被人们敬称为“帝国的科 

学首相”,青年科学家对他的崇拜就像当世对“铁血首相”俾斯麦的崇拜一 

样虔诚;更重要的是,赫兹得到了一个绝好的学习机会,他通过赫尔姆霍茨 

的指导,对法拉第—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领悟。赫 

尔姆霍茨也非常喜欢这位知识丰富、创造力旺盛的年轻弟子,经常邀请他到 

自己的豪华住宅中喝茶聊天。当然,这种聊天多是探讨一些学术问题,因此 

对赫兹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事;但有意义却不等于是亨受,有趣的是,这种有 


… Page 9…

意义的聊天有时甚至是对赫兹的“折磨”。赫尔姆霍茨是一个古板的人,即 

使平时的交谈也保持着科学家的严谨缜密,而绝少有艺术家的激情,讲起话 

来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再激动人心的话题,从他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