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跟央视名嘴学口才 >

第8部分

跟央视名嘴学口才-第8部分

小说: 跟央视名嘴学口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际,指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往来接触。简单地说,就是和别人打交道。而友善的言行、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的通行证。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如果不能打动对方的心,那交往是失败的。而在交际中,语言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交际场合游刃有余的人,在口才方面都是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的。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水均益被称为“名人圈子里的‘交际家’”。因为他采访的人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政治人物,比如联合国秘书长、美国总统、欧盟主席等,还包括一些取得非凡成就或者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比如基辛格、索罗斯等。他采访过的这100多位外国政要和世界知名人士,每一个都是呼风唤雨的人物,和他们打交道,没有真本事是办不到的。

  水均益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当有人问他“怎样当一名合格记者”时,他颇有感触地说:

  “十几年下来,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一名记者首先要是一个善于待人接物的活泛人。用南方人的话说,就是要‘灵光’。作为一名记者,如果不会和人打交道,不会说话,不会办事,不会察言观色,不会结交朋友,那这个记者恐怕麻烦就大了。”

  这是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要想做出大的成绩,这些基本的素质显然还不够。还需要一些特别的素质,水均益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圈子里的‘交际家’”,正是因为具备了一些特别的素质。

  水均益生长在一个真正的教授之家,学问之家:祖父是教授,原民国政府西北教育总署署长;伯父是留美博士、教授;父亲是兰州大学外语系俄语教授;三叔、四叔、姑母也都是教授……生长在这样的家族之中,水均益得天独厚,从小广猎知识,加上天资聪敏,博闻熟记以及能说会道的教师遗传基因作用,奠定了水均益良好的口才表达能力。

  而水均益在新华社的近10年国际部记者的工作,使他大开了眼界,大长了见识。特别是中东海湾战争期间,身为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的记者,水均益目睹了20世纪末最大的现代化高科技战争场面。正因为有此独特而丰富的经历,才使得水均益无论是采访还是端坐于演播室里主持节目,都另有一种综观世界风云后独有的沉稳与大气!

  水均益的文采和口才在很多节目和场合中都得到很好的展现,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尖锐,有棱有角。

  为了采访基辛格,水均益在采访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深知,对基辛格这样的来自美国的睿智型人物,在采访提问中,如果不能适时适度,一针见血,他是不会当回事的。为此,水均益设计了三个问题:

  “您认为:中美两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美国人习惯当国际警察。作为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您认为美国该不该当这个国际警察?”

  “美国议会经常通过制裁别国的决议,这是否是一种爱好?”

  如此尖锐、有棱有角有难度的问题,使这位一向不太重视记者采访的美国前国务卿,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位青年记者。



  2?机智,出奇制胜。

  1993年中国奥运申办团离京,国务委员李铁映到机场送行。当时机翼下,舷梯旁挤满了记者,但一道隔离绳将各路记者拦在离中央领导七八米远的地方,许多人对此都是手足无措。而刚刚借调来中央电视台的水均益想完成一次采访,但是看眼前的情况,正常采访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当李铁映同志背朝自己、频频向舷梯上的代表团成员招手致意时,水均益突然喊了一声:“铁映同志,您好!”铁映同志自然本能地回过头来。“我是中央台的记者。”水均益赶忙说。铁映同志点点头,冲水均益这个方向笑笑。这时,水均益毫不犹豫地跨过前面的隔离绳,手拿话筒,一边向铁映同志靠拢,一边向他提问:“铁映同志,请问你在23日奥委会宣布的时候会看电视转播吗?”在铁映同志微笑着回答水均益的问题的同时,他身边的警卫也只好默许了这次采访。

  其实看上去很普通很简单的开场白,没有丝毫的惊人之处。但是要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铁映同志,您好!”简单的问候既亲切又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其次,“我是中央台的记者。”表明自己的身份,对这样大的活动,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央电视台还是占有很大的优势的;最后,“铁映同志,请问你在23日奥委会宣布的时候会看电视转播吗?”这句话很重要,因为这看似问了一个全中国人都知道答案的问题,却成功地开启了采访的序幕。

  3?妙语,争取主动。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遇刺身亡,成为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心中永远的痛。拉宾为中东地区的和平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是,这位伟大的和平缔造者,不喜欢和新闻界打交道,很少接受采访,即使接受了,也从不多说一句话。然而,水均益的攻心策略,却成功而巧妙地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采访时,水均益的第一个问题是:“总理先生,1000多年前,一些犹太商人和拉比(犹太教士)带着商品和在羊皮上写成的圣经卷宗来到了中国的黄河岸边。从那时起,犹太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了第一次良好的交往。今天,您作为第一位犹太国家的领导人又一次来到中国,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这句话既点出了中以两国的长久友谊,又表明了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熟谙,以及对拉宾的热切期盼,期待他的到来能够揭开新的一页。

  这个问题正中拉宾下怀,他针对这个问题真诚而愉快地谈了7分钟。对向来不苟言笑的拉宾而言,这是破天荒的。

  在采访基辛格时,他一上来先介绍说:“我们的节目有10分钟长,是中央电视台最黄金的节目之一,收看我们节目的观众有4亿!”



  有意的夸大目的是引起基辛格对中央台的重视,同时也是为了使对方的收费念头不打自消。

  接着,水均益又说了一句温情脉脉、暖人肺腑的话:“基辛格博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很多中国观众都非常希望了解博士的近况。”

  每个人都有怀旧心理,而此时的基辛格已经年过古稀,水均益的话就像一个温柔的陷阱,让基辛格博士舒舒服服地掉进去了。结果不难预料,他很高兴地接受了采访。

  4?听出弦外之音,把握良机。

  就像人们喜欢了解一些知名人物的消息一样,对媒体来说,采访知名度更高的人,这个新闻采访的价值也就更高。所以,作为记者,总想采访名人。但是名人,尤其是那些政府首脑人物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接近的,但水均益却成功地采访了许多的世界名人。这固然有其他的因素和便利条件,但是他本人的努力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这其中,善听弦外之音,使他把握住了很多次稍纵即逝的机会。比如,他采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是很好的一例。

  尽管水均益早就有采访克林顿的念头,但美国方面虽一直表示考虑此事,却不肯明确表态,弄得水均益心灰意冷。正准备放弃努力时,美国使馆的新闻官保罗给他打来电话。一开始,保罗就声明:“我没有任何消息给你,也没有得到白宫的答复,不过,我现在要问你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最后,保罗又说:“水先生,我个人非常希望你们能得到这次访问的机会,我祝你好运。”尽管保罗的这番外交辞令显得滴水不漏,但水均益还是从中听出了弦外之音——采访克林顿有指望了。因为若对方无意接受采访,是不会问诸如节目播出的具体时间、节目长度、收视率情况等技术性问题的,更不会随便表明个人的态度。

  于是,他马上积极准备、严阵以待。果然,当天晚上,美方正式接受采访。

  从美国使馆新闻官保罗的话中,我们看不出任何答应采访的信息,但是,他打来电话的举动事实上就暗示了他们答应的态度,否则,不接受采访自然就没必要关心节目的技术细节,细心、敏锐的人才能看透这其中的玄机。

  外交辞令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一般情况下你从这些外交辞令中是看不出对方的任何表态的,但是和外国的政要打交道,就必须学会听懂这些外交辞令的话外音,否则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水均益却能领会每个字背后的具体含义,他分析认为:

  “我们常常听到某个会谈是在什么什么气氛下进行的,而不同的这个‘什么’其实就反映了关系的远近亲疏。比如,说会谈是在‘友好的气氛下进行的’,就意味着关系很近;说是‘建设性的’,就可能意味着关系一般,但有发展前途;说是‘坦率的’就可能意味着关系很一般,双方甚至在有些问题上还有分歧,各说各的。”



  听懂了这些外交辞令,也就弄明白了对方的真实想法,就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自信中的坦诚

  一个自信的人是能够做到坦诚的,因为他们敢于、勇于面对各种批评和赞扬,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他们丝毫不会隐藏自己。这种不掩饰缺点和内心的做法正是一种自信心的体现。自信的人总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看着他人的面孔说别人想听的话。

  在中央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中,水均益是个“另类”,不同于崔永元、毕福剑、李咏、阿丘的“另类”。他的“另类”是他“专门”和那些具有国际影响的政治人物,比如联合国秘书长、美国总统、俄罗斯总统以及欧盟主席等打交道。和这些大人物打交道,没有自信那你只有闭嘴的份儿。所以,反过来,被人称为名人圈子里的“交际家”,也正展现了他自信、机智、尖锐、睿智、坦诚。

  和这么多的大人物打交道,于是渐渐让普通人觉得他不可接近,而事实上,他的坦诚告诉人们:他就是一名记者,一名普通人、一个儿子、一位父亲……

  下面是他接受央视国际网采访的一些片段:

  有网友问他:采访这些领导人的时候会感觉到有心理压力吗?

  水均益:个别的时候有,特别是在早期。我刚刚开始做电视,经验不足,在镜头前总觉得举止不太自然,后来就好了一些。但是有一件事让我特别难受,采访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女士的时候,我犯了一个错误。她进来的时候我在门口欢迎她,我说总理阁下您好,然后伸手要跟她握手。可是她根本没有理我!我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是穆斯林,穆斯林的男女之间是授受不亲的,不能够随便握手。我在中东待了很久,却犯了这样的错误。

  他自己如果不这样坦诚说出这件事,也许根本没有人会知道。但是他说出来了,他的懊悔和自责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力求上进的人,一个毫不掩饰自己错误的真诚的心。尽管话语是平实的,但是蕴含其中的真情实感让人感动。

  凤凰卫视的记者闾丘露薇深入巴格达采访战争,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水均益却撤出了巴格达,国内舆论一片哗然,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声,有网友问他:当时对你们有压力吗?

  水均益:我当时在国外上网不太方便,一些同事和朋友或者碍于面子、或者怕刺激我,都没有太多地转达。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事实,我理解网友的意见并不完全是针对我,而是针对中国新闻的处境,针对中国媒体和中国记者的敬业精神,如果中国公众有这样的意识,这是一件好事,可以推动新闻从业人员,推动中国的媒体在下一次汲取教训。至于我个人,我认为我做足了我应该做的事情,我所不能做的,换了别人也做不了。






  水均益没有直接回答是不是感到了压力,而是巧妙地借“在国外上网不方便,一些同事和朋友或者碍于面子、或者怕刺激我,都没有太多地转达”来转移话题,这看起来貌似借机开脱,却是实情。紧接着,他正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能够理解,但是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而且别人未必能做这么多。这样就巧妙地既回答了问题,又阐明了当时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己的认识,可谓一举两得。

  有网友问:据说崔永元是完美主义者,小白是理想主义者,你认为自己是什么者呢?

  水均益:我是完美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加实用主义者再加现实主义者。我的同事都知道,我做节目近乎追求完美,一个报道、主持下来,哪怕有一点小毛病就会很窝火,喋喋不休地说,觉得很窝囊,所以同事们都说我是完美主义者。我也追求理想主义的东西,比如我很渴望中央电视台让我在战争爆发和进程中一直在现场记录,在巴勒斯坦饭店用镜头迎接美军的到来,但这只是一种理想。有时我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现实不是一个糟糕的词,只是人有的时候只有一个选择,再选就意味着你要惹祸了,或者说可能会坏掉全局,这个时候我也能很快地调整自己来适应现实。从伊拉克回来后我也看了网友对我的评价,多少有些辛酸,有的网友骂我是胆小鬼,可我的哥们儿都说我是不要命的人!从伊拉克战争回来以后,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深入地谈这件事。过了这么长时间了,大家的心情都平静了一些了,我也多少借机会给自己“开脱开脱”。有些东西不是我说了算的,而是历史和事实说了算的。现实和理想有的时候是有区别的。

  水均益分别叙述了自己的完美主义表现、理想主义追求、现实主义选择,没有丝毫的高谈阔论,完全是从自己的日常工作谈起;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完全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平实得让人有些不太敢相信。最后,很巧妙地过渡到去巴格达采访战争未遂的事情,用观众的反应和朋友的反应作对比,算是正面为自己“开脱”,暗示有些现实的情况是观众所不了解的。尽管他没有明言这种现实的原因是什么,但他真诚的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