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21天使你信心百倍+自信的秘密 >

第6部分

21天使你信心百倍+自信的秘密-第6部分

小说: 21天使你信心百倍+自信的秘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你有权去经历错误、失败、谎言和欺骗,你可以哭泣、呼喊、懒惰、生气、自私、忠诚或进取,也可以被别人拒绝和伤害,或者用食物、药物、酒精和性爱来放纵自己。总之,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自由意愿这份神圣的礼物永远都属于你,它不要求你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正确〃只是相对你目前的意识水平而言。但是,要记住一点,你必须为你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负责。

  你已明白,你的任何决定都基于你目前的意识水平,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你可以根据你目前的意识选择只做某一件事情,这样在当前的条件下你就算做到了最好。你必须给自己犯错的机会,因为只有经历错误,你的意识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当你学会真实地对待自己的内心,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和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努力时,你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但同时,你必须为你的每一次想法、言行和决定负责,因为你将会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套用一句古老的谚语:〃如果你想要跳舞,就得先支付伴奏琴师的劳务费。〃你会在自己的言行及其后果中学习和成长。

  记住,你的任何行为都不是〃对错〃或〃好坏〃的问题,而是〃明智〃或〃不明智〃的问题。我希望随着它们从〃不明智〃到〃明智〃的过渡,这两个词的重要性也能日趋显现。

  要判断你的决定是否明智,可以在做决定之前,问自己以下问题:

  1。 这个决定是否明智?

  2。 它可以满足我的基本需求吗?

  3。 它是否会伤害到我自己或别人?

  4。 我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5。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它符合宇宙的法则吗?

  6。 我是否愿意且有能力为此付出代价并承担后果?

  通过问自己这些问题,你可以逐渐掌握自己的人生。你要知道,你将对你的所有行为负责,在明白这一点的基础上,上述问题会有助于你形成新的意识。当你在思量你将因此获益或承担后果的时候,你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第32节:改掉坏的习惯模式


  改掉坏的习惯模式

  只有改掉坏的习惯模式,你的人生才能做出重大改变。

  习惯可以塑造一个人。只有改掉坏的习惯模式,你的人生才能做出重大改变。除非你现在处于幸福、健康、平静、安宁和自立的状态,并且在各方面都已获得成功,否则,改掉那些对你有害无益的习惯模式,将是你人生的首要任务。

  许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坏习惯〃的影响。我们已将错误的响应程序植入我们的潜意识和中枢神经系,我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和行为举止都基于这些错误的程序,无论它们有多么荒谬和错误,也不管它们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多大的破坏。

  因此,我们必须将这些程序从我们的大脑里删除,改掉那些消极而有害的习惯模式。

  如果不愿意放弃,你就无法改变

  我们得乐意去忘记某些事物。

  只有当我们真正想要改掉坏习惯时,我们的意志力才能发挥作用。通常我们只是想要摆脱坏习惯带来的负面效应,而不愿意从根本上改掉它们。

  许多节食者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放弃了,原因是因为他们逐渐会产生一种被剥夺的感觉。他/她想要减肥,想让自己的形象看起来更好,却不愿意放弃暴饮暴食。他/她的脑子里充斥着食物的诱惑,想得越多,诱惑就越大,他就越想吃东西。最后,想吃东西的欲望战胜了减肥的意志力,节食宣告失败。

  我们不应该自欺欺人地认为可以单纯地通过自我约束来改变我们的人生,幻想我们可以强迫自己做出积极的改变。如果一个人真的想要减肥,他/她就必须改掉暴食的习惯,不再以暴饮暴食的方式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或弥补因需求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失落感。一直以来他/她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他/她只会让自己产生负疚、沮丧和焦虑的情绪,而在这些情绪的作用下,他/她就会抗拒改变。

  在做出改变之前,你必须充分认识到并承认你确实有不好的习惯。如果你不承认自己的毛病,你就无法克服它们。如果对你的毛病你只是嘴上说说,那你只会使它们更加根深蒂固,你做出的一切努力都会白费。自责只会加深你的毛病。正如艾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所说:〃犯错和自责,你只能选择其一,否则你会很累。〃这是一条多么伟大的建议!

  我们必须形成新的、积极的习惯模式,用积极、有价值的思想和行为来代替消极的习惯模式。小时候,当父母从我们这里拿走某样东西时,他们通常会拿另一个东西来代替,这样你便会很快忘记之前被拿走的东西。

  我们得乐意去忘记某些事物。这是因为,我们原本以为它们很重要,后来却发现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你之前越是看重它,你就越愿意行动起来。
第33节:养成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

  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要将我们的思想集中在我们关注的领域。

  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改掉坏的习惯模式:

  步骤一

  你想要改掉什么坏习惯?

  你想要形成什么样的好习惯?

  你打算采取怎样的行动来改掉你的坏习惯?

  要做到这一点最容易、最合理的途径是什么?

  步骤二

  想象自己已经成功改掉坏习惯。

  看看自己有多喜欢新形成的、积极的好习惯。

  用肯定的态度坚信这个幻想(下文会有详述)。

  步骤三

  观察自己的行为举止,记住每一次你对自己失言的情景。

  记住,不要责备或咒骂自己。

  只是客观地观察,然后尽量纠正。

  步骤四

  至少连续记录21天。

  在你自觉地选择了一个新的、积极的习惯模式之后,这四个步骤会有助于你将它牢牢地植入你的潜意识。然后,这个新的习惯模式会逐渐变成自动反应。

  如果你已建立起消极的响应模式来面对人生境遇,那么你理解事物的方式和你的行为举止会完全基于这个既成的自动机制。

  我建议你通过下面的〃三步原则〃来观察你的响应或习惯模式:

  1。 消除你生活中所有对你无益的习惯模式

  2。 找出对你有益的习惯模式,继续保持

  3。 增加你认为对你有益的新的习惯模式

  将这个〃三步原则〃运用到你余下的人生中,你会发现你不但能够树立自信,你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成功。

  记住以下有助于改掉坏习惯的小贴士:

  1。 承认你有坏习惯的事实,不要对自己做价值评判。

  2。 在着手改掉坏习惯之前,衡量因改掉它而可能带来的好处与为克服它而要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利弊。

  3。 明白一点:只有当你真正想要摒弃你的坏习惯时,你的意志力才会起作用。

  4。 你必须相信,改变的结果会满足你的某个需求。

  5。 不要因为目前的状况而感到负疚或责怪自己。到目前为止,你的所作所为都在你意识水平允许的范围之内。

  随着新的习惯模式的逐渐深入,我们受旧习惯的影响会越来越小。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要将我们的思想集中在我们关注的领域。
第34节:关于道德


  Secret5

  不要感到自责

  完美或其等同物,都是相对而言的。

  自责是操纵者最有用的武器。

  自责(Guilt,也作〃内疚〃)是最常见的社会压力之一。这个星球上满是饱受自责折磨的人。如果你不属于已经克服这种破坏性情绪的极少数派,那么你很可能是那些庸人自扰的绝大多数人之一。

  我们很多人都习惯自责。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变成了因家人、朋友、社会、学校、爱人和宗教信仰而感到自责的〃机器〃。小时候,大人们会不断提起我们干过的所谓的〃坏事〃,让我们因为自己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说了什么或没说什么而感到自责。由于很多人都习惯于依赖别人的认可,所以每当外界让我们感到自责时,我们就不能妥善地处理这种情绪。

  自责是操纵者最有用的武器。操纵者的主要任务是使我们感到自责,让我们迫切地需要尽快重回他们宠爱的怀抱。许多人在自责情绪的操纵下,会不惜采取一切行动来弥补。

  为什么我们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因为人们总认为自责与在乎有关,如果你不在乎,你就是一个〃坏人〃。而事实上,自责与在乎一点关系都没有。更确切地说,自责是神经质行为的一种表现,而这种行为尽管非常奇怪,却被多数人看作正常。也就是说,为了证明你在乎,你就得感到自责,如果你这样想,你就是不在乎。许多人的生活都受到了这种错误推理的控制。

  有趣的是,当我告诉我的学生说,一个人永远不要感到自责时,总会有人举手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不应该对任何人任何事感到自责吗?〃当然我明白他是在说,他一直都习惯于自责,所以如果突然让他停止自责,他会为此感到自责。

  关于道德

  世上没有支持自责的宇宙法则。

  某些个人、社会大众或宗教团体给许多行为贴上〃善〃与〃恶〃的标签,但这只不过是他们根据自己的意识水平所做出的价值评判而已(兴许还是错误的价值评判)。今天对你来说是对的、合乎道德的,也许明天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个特定的时间它又变成了错的、不合乎道德的了。因为,道德判断会因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说得很好:

  我发现许多学者和圣人们,因地域和年龄的不同而各具特征,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绝大多数都不赞同所谓的〃纯粹道德〃的说法。

  基于道德的法则并不是宇宙法则,因为后者是亘古不变的。宇宙法则的数量有限,通俗易懂,随处可见,且通常是自动进行的,不受任何团体、宗教或个人的干涉或道德评判。世上没有支持自责的宇宙法则。记住,自责是你后天学来的情绪反应。
第35节:自责的七大类型(1)


  自责的七大类型

  满怀自责并不会助你树立自信,它只会让你变成过去的俘虏。

  父母让子女产生自责

  小时候,周围的大人尤其是家人常常让你感到自责。他们认为自责是不错的表现,所以你理所当然应该这样。如果他们不喜欢你的行为举止,他们会说你是个〃坏孩子〃。他们对你本身做出了价值评判,而不是针对你的行为。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五岁之前这段时期,你习惯性地对〃好坏〃和〃对错〃产生反应。奖惩措施强制性地让你产生自责感。就是在这个时候,你开始被他们同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的〃或〃不好的〃。

  父母不知不觉地将自责当作控制孩子的工具。他们告诉孩子,如果他/她不做某件事,他们就会不高兴。他们常常用类似这样的言语作武器,〃邻居会怎么想?〃〃你让我很尴尬!〃〃你太让我们失望了!〃或〃你怎么这么没礼貌?〃等等。每当你让他们失望时,就是他们跟你玩自责游戏的时候。久而久之,你慢慢形成了通过取悦他人来避免产生自责感的习惯模式。他们希望你说什么做什么,你都一一照做,生怕却之不恭。你的惯性思维使你深信,顺从是取悦别人最好的方法。从而,你形成了一种永不停止的、想要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迫切需求。

  子女让父母产生自责

  跟上面的类型相对的是,孩子也频繁地利用自责感来操纵父母。许多父母希望被别人看成是〃模范爸爸〃或〃模范妈妈〃,如果孩子认为他们不爱他/她,他们就完全没有办法接受。孩子常常通过这样的语言来威胁父母,〃你根本不爱我!〃或〃某某人的爸妈就不会这样对他/她!〃等。他们还常常提起父母曾经做过或没做的事情,他们凭直觉知道,这些可以让父母感到自责。

  孩子们这样的行为是从大人身上学来的。他们不了解这里面的奥秘,却知道这是得偿所愿最有效的方法。操纵别人是我们在孩童时期最关心的事,因此根本不用花很多时间去专门学习。

  前面我们说过,自责是后天学来的反应。它不是孩子的自然行为。当你的孩子试图通过让你感到自责的方式来操纵你时,你应该明白,这是他从你这个好榜样身上学来的战术。

  爱情关系里的自责

  〃如果你爱我的话……〃这句话是男女朋友之间频繁用来操纵对方、让对方产生自责感的最有效的语句之一。当我们说:〃如果你爱我的话,你就会答应我……〃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如果你不做就得遭受内心的不安!〃或〃如果你拒绝,说明你根本不在乎我!〃

  由于我们已经习惯性认为我们必须表现出在乎对方,所以,我们常常很容易就受到这些言语的控制。如果这些话不起作用,我们常常会借助其他手段来达到目的,如冷战、拒绝亲热、伤害感情、生气、哭泣或发脾气等。

  自责在爱情里的另一个作用,是当对方的行为违背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时,用来惩罚对方。我们不断地提起对方过去的行径,提醒他曾经犯过多么严重的错误,有多让我们失望等。只要能将自责的游戏继续玩下去,我们就可以让对方言听计从。当对方违背我们的期望、价值观和信仰时,我们就会利用自责感去〃纠正〃他们。这只是自责在爱情关系中运用的几个方面。

  社会使我们产生的自责

  它始于学生时代。当老师跟你说你本来可以做得更好,或你让老师很失望时,这个时候自责的情绪就开始在你心底萌芽。老师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源(即学生的错误意识),仅通过简单的责备让学生感到自责,这样不但为自己省下了不少工夫,也掌握了控制学生最有效的手段。

  人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