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有时他们回家 >

第3部分

有时他们回家-第3部分

小说: 有时他们回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我不知多自卑气馁,唉。” 
可是,焉知非福,今日他可以活着吃到京王蟹。 
“那一仗十分惨烈。” 
大舅已不愿做答:“你到互联网上找资料好了。” 
子成契而不舍:“你有写信给外婆吗?” 
应太太说:“诸兄弟中,他做得最好,每月必有一信,毛笔楷书,蝇头小字,我看过那些信,印象深刻。” 
子成问:“都说些什么呢?” 
大舅这时轻轻答:“《红楼梦》。” 
子成愕然:“与外婆讨论《红楼梦》?外婆不是文盲吗?” 
应太太说:“外婆会得读书看报。” 
“母子谈红学?哗,文化高深,书香门第。” 
大舅答:“总不能同她说生活艰苦,衣破肚饿,前途茫茫。” 
子成慨叹:“你们那代真讲孝道。不像我们,从心理不正常到考试不及格,都赖父母不周到。” 
大舅说:“那些信,我预先写好,存在可靠友人处,嘱他每月一号寄出一封,免母亲挂信。” 
车厢内沉默。 
应太太说:“我记得母亲到了时候,便大早开信箱,那是我童年深刻记忆。” 
子成问:“为什么不跟着父母南下?” 
“已经长大了,应该独立。” 
“十多岁叫长大?” 
应太太握着女儿的手,“别问了。” 
“那些信还在吗?” 
“信没有了,那本绣像《红楼梦》仍然保存。” 
子成又问:“为什么都说《红楼梦》是中国第一小说?” 
大舅笑:“子成你别疲劳轰炸。” 
应太太答:“她小时有个绰号叫小人牌轰炸机。” 
子成心想:如果还有那些信就好了。 
不是每个军人都向母亲喊救命,抑或,那是因为大舅始终没去到前线。 
他们到一家中餐厅吃清蒸京王蟹。 
子成嫌烦,叫一碟子炒年糕,吃得香甜。 
大舅轻轻同妹妹说:“外国长大的小孩真有趣。” 
像他们,吃过那么多苦,经历过非人生活,最实际的是美食。 
回到家,应太太问:“怎么看舅舅?” 
“肯定是传奇人物。” 
应太太找出一只盒子,交给自成,“你的《红楼梦》。” 
打开盒子,看到一本灰色布面残旧书本,翻开,小小自描插图,最惹子成注目的是大舅少年时笔迹。 
真没想到自家就有好宝贝。 
子成把旧书放回盒子收好。 
上一代的人专喜把贵重文件装进盒子,他们这一代必定制成光碟,更易于保存。 
子成同母亲说:“我家没有一人不受战争影响吧。” 
应太太叹口气,“谈虎色变。” 
〃但你是和平后才出生的人。〃 
“战后满目疮痍,我随父母南下,过的是什么日子!举目无亲,四壁萧条,我记得租来的公寓厨厅都没有窗户,水门汀地,已经算好的了,不少人住山边木屋,连食水也没有。” 
“都过去了?” 
“但是迄今仍做噩梦,在街游荡,乘不到公路车回家,千辛万苦到了家附近,又找不到门牌,不知家在何处。” 
“可怜的母亲。” 
“孩子,你是反战的了?” 
子成答:“落实反战。” 

做个笔友 

那天晚上,范朋又与子成联络。 
“子成,也许是我多管闲事,但是我想,一年后,大品回来,或者你们可以另有发展,届时,双方都比较成熟,在这段时间,你们不妨做一下笔友。” 
子成不禁颓然,“我应允过家母、、、、” 
“你以一个笔友身份与大品通讯好了。” 
“一个笔友?” 
“军人有不少笔友,都是故乡平民,逢节日寄送礼物像糖果给我们。” 
子成意外,“有这样的事?” 
“许多时候我们回信感谢,我的朋友史提夫就是这样认识琳达,他们此刻已经结婚,育有两子,结婚指环内侧刻着'永恒笔友'。” 
“多动人又完美结局的战时恋爱故事。” 
“看,有异于《魂断蓝桥》。” 
子成不禁大声笑,她问:“你们可好?” 
“美军已将注意力转向伊拉克,我么在此暂无动作,但是随时戒备,空军非常忙碌,战斗飞机呼啸之声使人耳鸣,半夜,似听见尖锐引擎划过长空,惊醒,发觉静寂寒冷。” 
子成听后十分感动,“范朋你的文字优秀。” 
“汗颜。” 
“你可有女友,抑或已婚?” 
“我仍单身,女友嫌我身无长物,三年前分手。” 
子成感慨,总是一方嫌另一方没钱。 
“今晚聊到这里为止。” 
这时应太太敲门,“子成,苏银来访。” 
苏银推门进房,“我来吃你家著名的雪菜肉丝面。” 
应太太说:“我马上去做。” 
苏银说:“伯母真好。” 
子成答:“在我未出世之前,她读过一篇报告,儿童最注意三件事:干净衣物、鲜热食物在适当时候出现、以及朋友获得尊重,多年来家母不忘实施,我所有衣物脱下她即洗净。” 
“我知道她还做得一手好劳作。” 
“小学劳作真杀死人,什么地球及月球立体模型之类。” 
苏银百般无赖翻阅书本杂志。 
子成看着她,“找我有事?” 
“我觉得闷,那些极速约会帮不了我。” 
“如果帮得了忙我才替你担心,都会里每年不知多少不够小心的女子死于非命。” 
“你不觉寂寞?” 
“我可以随时大哭。” 
“男伴真的那么难找?”苏银颓然,“很多人以为女子弱质虚荣,至今仍希望婚后幸福,可是我一先一后两个男友都因看穿我没有嫁妆而拒绝进一步发展。” 
“苏银你太多心。” 
“真的,阿陈不久娶了饼店女继承人,小王同华侨银行总裁的女儿在一起。” 
子成把报纸周刊递到苏银面前,“这又如何解释?” 
报上新闻报道:韩国三星集团二十六岁女继承人在美国公寓自杀身亡,据说是因父母反对她的婚事而感到抑郁。 
苏银看完后叹气,“我不能解释。” 
“你看她,貌美一如女明星,富有,又具学识,何故?” 
苏银转过身去,“太娇纵了。” 
“也好似只得这样解释。” 
苏问:“我在《加拿大法裔与英裔之争》文上拿一百分,男生会否因此爱我更多?” 
子成吃一惊,“你真拿了一百分?你这疯子。” 
“还有,英国历代争取民主过程及与君主之争,我取得一百零五分,另五分是奖品。” 
“他们会尊重你。” 
苏银答:“我要的是热吻、拥抱、甜言蜜语。” 
这时应太太捧着两碗面上来,“慢慢吃。” 
子成在她身后关上门。 
母亲不明白女儿的意向。 
她们并不希冀高攀,甚至门当户对,她们自有个人学历收入,她们最需要的是一双强壮手臂。 
苏银说:“要会让我笑。” 
子成答:“是,笑得牙龈发炎,笑得前仰后合,成天疯疯癫癫过日子。” 
“夏日带我云钓鱼、爬山、滑水,冬季教我溜冰、到育空云乘狗拖雪橇,春季往欧洲观光,秋季在后园做烧烤……换言之,玩玩玩。” 
子成接上:“我自己会动工赚钱,我自己有房子车子,他只需拥抱我说:‘在我眼中,你永远最好最美’。” 
苏银突然想起来,“大品不正是那样的人吗?” 
“不错。”子成双眼发红。 
“你怎可放他走?” 
子成掩脸哭泣,“我也后悔。” 
“追上去也许还来得及。” 
“他在坎达哈。” 
“世上无难事。” 
“家母……” 
苏银也食不下咽,“我晚上约了人看电影,你可要一起?” 
子成抹干眼泪。 
“是战争电影,你会喜欢。” 
子成说:“今日的战争电影再也不歌颂牺牲壮烈伟大了。” 
苏银说:“是二次大战血战班丹岛故事,这次电影分开两部分,一半由美军角度出发,另一半由日人观点拍摄,效果震撼。” 
“我想早点休息。” 
“你这般恹恹不是办法,来,我介绍男伴给你。” 
“我不喜欢盲约。” 
苏银又恢复乐观,“也许有缘份。” 
子成跟出去看电影,电影剧力万钧,美方赢得惨烈,日军输得壮烈,是一部美化了战争的反战电影,矛盾到极点,正好是一般公众看战争的心情。 
散场后有人建议喝咖啡。 
子成说:“我请客好了。” 
大家坐下来,子成才看清楚她是晚伴侣是个脸上长满雀斑的华裔青年。 
这叫他看上去特别可爱稚气。 
苏银介绍:“周曙博士在加州理工做高温物理研究。” 
子成沉默一会,终于忍不住轻轻说:“世人至今总算明白,美国何以整个世纪不惜人力物力钻研原子物理,那是因为要研制更加强大的武器吧。” 
那些活泼的雀斑忽然沉默。 
“为何在摄氏一百万度高温做物理研究?是因为念念不忘氢弹吧……先把铀原子核分裂,产生极大能量,再用高温把核子融合,引致连锁反应,这便是可怕的氢弹。” 
子成的声音极低,有点阴森,使人不安。 
当然这不是第一次约会应该说的话,她应该轻松评一下梅洛红酒与苏维浓白酒的优劣。 
子成说下去:“爱因斯坦一封致罗斯福总统的信件最近拍卖成交价百余万美元,他恳请迅速发展核弹,因为希特勒正在炼制重水,重水用途正是缓和剂原子堆中使中子减速的物质,说到底,伟大的E=MC2是杀人武器。” 
周博士回过神来,看着今晚这个清瘦秀丽的女伴,不胜讶异。 
“相反地,发现原子分裂的第一人梅纳夫人则拒绝参与曼克顿计划,几位女性科学家包括居里夫人爱好和平。” 
周曙忍不住说:“你这个题材可以写一本论文。” 
“我正想这么做。” 
“我无意讽刺,你是反战人士?” 
“我只是厌恶战争。” 
周博士微笑,“在应小姐心目中,每个人都最好成为悬壶济世的医生吧。” 
苏银诧异,“你们两人喁喁细语,谈些什么?” 
周曙笑而不答。 
“好像很投契呢,下次还有约会机会?” 
子成答:“我想不,我闷坏了周博士。” 
“不,下次我们可以谈人类学最近发表的报告《全人类始于非洲》是否可信。” 
苏银大笑,“我们去跳骚沙,可要一起?” 
子成摇头,“我累了。” 
周曙说:“我说你回家。” 
在路上,子成说:“对不起,毁了你的雅兴。” 
“刚相反,子成,你若想到我校攻读物理,我可协助。” 
子成笑了。 
“做战争研究使人气馁可是。” 
“核弹在广岛及长崎爆炸至今六十年,致癌铯元素的半生是三十年,即每三十年消失一半,至今恰剩二十五巴仙,后患无穷。” 
“这样辩论下去整晚不用睡觉。” 
子成微笑,“可惜我与家母同住。” 
“她会容忍我俩坐在书记谈论到天亮吧。” 
“我想不。” 
“那么,只好改天再约了。” 
他们才走到门口,灯已亮起,应太太的声音:“子成,与朋友进来吃出鸡汤面当宵夜。” 

(前文提要:子成与周曙谈得投契,并留下通讯号码。子成又与范朋联络,他称大品把子成的照片粘于床头,但原来相中女友另有其人,子成知道真该要忘记大品。翌日,柏太太介绍了作家安地加路予子成认识,他正着手写一本有关战地书信的书,希望与子成交换资料,他把一封信的影印本给予子成过目。) 
“他的军车翌日遇到路边炸弹,整架卡车爆炸,三死三伤,他廿一岁。” 
子成又低头。 
“恩尼母亲每天做梦看见独生子他对母亲微笑说‘我没事’,那位中年太太告诉我,恩尼获得铜星勋章,有时她觉得日子不定期可以过,有时坏得的整天哭泣,但永远不会同从前一样。” 
子成双眼发红。 
“我已搜集了百多封信,从一次大战到伊拉克战争,柏太太称我为作家,其实这次我没写过一个字,我找不到适当的字句,他们真得最好,这些战地书。” 
确是作家 
子成无言,稍后轻轻说:“我不再想这个报告。” 
“呵不,你必须写。” 
子成答:“我可以改写《皂剧中女主角的社会地位》。” 
“请勿放弃,让我鼓励你。” 
子成忽然对这个人有新认识,他热诚的声音,亲切的身体语言,都叫子成不再介意他的粗犷的外貌。 
她问:“你住什么地方?” 
“我是柏太太的客人,借住三天,然后回东部写作。” 
子成好奇:“你是富有作家,抑或写写稿?” 
“我人穷志不穷。” 
子成微笑,开头都那么说,可是背囊会破,肚子会饿,渐渐妥协。 
“你出版过什么书?”她看着他。 
他笑笑答:“其中一本销数还不错的叫《别忘记你的护照》,关于旅游。” 
子成一愣,“你是那个安地加路?”她看过那本精美的旅游日志。 
“朋友一直叫我路。” 
“我读过那本书,你专到战后国家,读之叫人心酸,可是简洁活泼文字,又令人觉得希望仍在。” 
“谢谢,不敢当。” 
“这是一本畅销书,《华尔街日报》推荐十大之一,你经济应当过得去。” 
“托赖。” 
“我最爱书中图片,这次你可有拍照?” 
他点点头,再从背囊中掏宝,这次取出一张照片,“这是恩尼母亲。” 
彩照中是躺在毯子上的中年太太,她身边放着廿一岁亡儿的军装照,她仍然维持尊严,化淡妆,戴着宝石耳环,可是一双眼睛悲哀莫名。 
子成叹气,“多么深刻的照片,路,请恕我有眼不识泰山。” 
路作家再展示另一张照片,正是柏太太与雷英伟合照,旁边搁着奇伟相片,相中有相,柏太太手中所拿相片,是三人在孩提时期合摄。 
子成潸然泪下。 
“你感动了,希望其他读者也同样感动。” 
子成说:“感动一种难以催生的感觉。有些写作人天生有这种能力,毋须煽情,有些无论多么堆砌经营,却达不到目的。” 
“多谢赞美。” 
子成说:“你的确是一名作家。” 
这时子成手提电话响起。 
“子成,你还不回来?“是妈妈的声音。 
子成一怔,“有事吗?” 
“子成,周曙来了,他在我们家,,他说你约了他,他等了已经有一会子,只说别催你。” 
哎呀!子成如梦初醒,“我马上回家。”看手表,已经大半个小时过去。 
作家的魅力不可估计,子成仿佛进入另一窨,不知不觉,遗忘周博士的约会。 
她对路说:“家母叫我,我先走一步。” 
加路微笑,“我们的交换条件……” 
“我会把资料给你。” 
是时候了 
她奔回家中,只见母亲把家中所有好吃的食物都摆在周曙面前,两人象老朋友一般说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