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洪荒之六耳猕猴 >

第43部分

洪荒之六耳猕猴-第43部分

小说: 洪荒之六耳猕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他身边的谋臣便与大禹说:“大王啊,我曾闻上古之时,有天神自称妖族,俱有不可思议的大神通,人族弱常被欺凌。大王虽与人族建立万世基业,却无法与三皇相比。人族如今根基形成,若是大王定人族基业,使人族亿万年兴盛,当可如三皇一般,成仙成神,与天地同寿。”
    大禹听到后,不由大喜,问道:“如何才能让人族亿万年兴盛?难道我做的还不够吗?”
    这位大臣与大禹说道:“我曾看到过大祭酒保存无数年的古典,其曰:若要使一人得福禄寿运,便要得一件宝物随身,以改天命,镇其气运;若使一族保长存,也需一镇族之宝。今大王立夏国,划九州,统号天下,却无镇压九州之宝,使九州长保平安,气运长存。若是大王能得至宝镇于九州,或许可达到三皇成就。”
    大禹听了后,皱起眉头来。“至宝可遇不可求,我又如何寻得。此法不妥,你可另有方法?”
    见大禹不满意这个主意,大臣想了片刻后,才与大禹说道:“当年三皇历万难,才使人族大治。大王不如亲手造得至宝,以此镇压九州气运,再与上天祈祷,为天所知,说不定便可成就三皇一般的伟业。”
    大禹想了良久后,点点头,高兴的说道:“我也见过大祭酒祭祀天地时,有一宝鼎,无香可燃,实乃宝贝。不如我把各部落大祭酒传来,让他们把这位宝鼎献上,我选其中最精美的,铸九方大鼎,镇于九州之地,你意如何?”
    听到大禹这主意,大臣摇摇头,与大禹劝道:“大王不可!大祭酒能与天神沟通,乃是各部最尊贵之人,也是各部之根本,不可失礼于他们。大王若要其鼎,当拜访各部大祭酒,以显心诚,祷告的祭文还要寻找大祭酒来写。”
    所谓礼下人前。大禹也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些不妥,同意了这位大臣的提议。
    没过几日,大禹把都城各事处理完毕,就亲自到各部落拜访诸位大祭洒,参观他们的祭鼎。历时三年,大禹才选出九个大鼎,做为样式,准备铸造镇压九州之鼎。大禹收九牧之金,又招数万工匠开始铸鼎,为了亲自参与到这件关乎自己成仙的大事中,大禹还找了一位经验最丰富的工匠学习铸造之术,又与大祭洒学习祭祀神文。这祭祀神文传说是乃是黄帝期时仓颌拜异人所学,有莫测神通。
    大禹铸造九鼎之事,传于人族,被龙神所知,它便与大禹传梦。说此事乃是大功德,愿助他一臂之力,让自己的九个龙子为居于镇内,成为鼎灵,使其以镇压气运。
    这个离奇的梦让大禹大吃一惊。从睡梦中醒来,回想着自己刚才做的梦,梦中神龙有九爪,腾云驾雾,身长千丈,又无穷神通。大禹想到这个离奇的梦境,便再也睡不着了,连夜把自己的心腹大臣招来,告之他自己方才梦中诸事。
    这位大臣听后,立马跪下与高声大呼:“大禹王乃是真龙天子”。
    大禹不解其意,遂问道:“我乃是天下之主,何呼我为真龙天子?”
    大臣与他解释:“传闻龙乃神物,曾为至尊,有紫微真气万邪不侵。大王梦中得真龙相助,如今身怀真龙紫微真气,乃是天命的归。紫微真气非龙子不承,大王不就成为了真龙天子吗?”
    见大禹还是不明白,又与纠述三皇时的典故:传闻黄帝当年与九黎部大战,有龙神名为应,出世相助,仓颌造字曾得龙族相助,与其许诺四海河流湖泊水域以龙为尊,人族便崇拜龙为图腾,凡得紫微真气都便是天命所归。
    听到此,禹大悦,遂命大臣传拨天下,要铸九鼎使人族得万世之基。大禹开始了铸鼎之事。
    九鼎铸成后,大禹又选大力士把它们分别安放于九州之地。后,大禹又筑一坛,把中心鼎放于天坛之上,带领百官沐浴三日,与天坛祭文告天。
    时天降功德,于九州之地。天地之间生一胎膜,成为结界,叫做九州结界,以护人族安宁,不使外邪来九州侵害人类,不让仙神轻易下得凡间。
    大禹铸九鼎,以镇九州气运,与人族有大功,上天又降功德,落于大禹之身,可却没有使大禹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与天地同寿。大禹由此心郁成结,再不复先前强壮。身体一天天衰弱起来。
    在禹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近臣见之,提议大禹巡视天下,以排胸中郁结,大禹应之。带百官行于会稽后,封禅于天,并在那里死去。死前把天下传给益,取国号为伯,人皆称其为伯益。
    大禹有一子名启,不服伯益继承人皇之位,遂勾结大臣夺取了伯益的皇位,并将伯益流放。自此,人族开始了家天下之传承。
    '  '
第七十八章 商汤代夏 瑶姬思凡
    大禹死后夏启继位,他得了天下后,废除自人族流传至今的禅让制,改为世袭制,以使天下子自己后代继承,妄想使夏万世流传。
    不过夏启虽然由武力得了天下,打破了人族的传统,为各部落不喜。但是他还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为了扰络各部落,夏启招集各部落领,许诺只要他们拥护自己为王,便把九州分封诸郡,让他们代代相传,惠及子孙。
    当时,人族各部落领也实行推选禅让制,一旦失族长卸位,不过数世子孙便生活窘迫。诸部领为夏启之法所喜,纷纷拥立其为夏王。
    夏王朝由此而建。后夏启病死,将帝个传于其子太康,再传仲康、相、少康、予、损、芒、泄、不降、扁、胤甲、孔甲、皋,再传至桀。
    自启至祟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
    夏桀是个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的君王。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关龙逢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一时间,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
    他建造许多豪华宫殿,无休止地征百姓,强迫他们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桀还自比为太阳,以为可以和太阳一样永存。老百姓恨死他了,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桀力大无穷,能空手拉直铁钩。他仗着这股蛮力,经常无端伤害百姓。他为政残暴,破坏农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勒索小邦。
    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咋,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
    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夏桀却丝毫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
    到予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
    曾有诸候汤使人哭之,桀王怒,囚汤於夏台,缓汤得释而归国。出郊,见人张网四面而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罹吾网。”
    汤解其三面,止置一面,更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网。”
    汉南闻之曰:“汤德至矣!”
    伊尹乃是汤的妻子的陪嫁奴隶,见夏桀不得人心,便离朝还乡。汤差使他在厨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为了让汤发现自己,故意有时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却或咸或淡。
    有一次,汤就此事责问他,他就乘机向汤谈论了自己对治理国政的见解。汤大为惊奇,知道他是一个贤才,就免除他奴隶的身份,任为右相。
    自此,在伊尹的谋下,汤开始积极准备灭夏。
    汤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强大起来。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
    汤以仁厚收揽人心,争取人民的支持。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见一人在树上挂起一张网,然后喃喃自语说:“不论天上来的,还是地面来的,凡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鸟,都飞进网里来。”
    想到自己当年自夏逃回的路上见一南汉也与他一般,汤便对此人说:“你太过分了吧,怎么可以这样网尽杀绝呢!你撤掉三面,留下一面的网就可以了。”农民依言照办。
    汤又对鸟儿说道:“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的就往左,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听我话的鸟儿,才飞进网里来。”
    汤网开三面,恩及禽兽的事传开后,人民都称赞他对待百姓宽厚仁慈,纷纷拥护,汤的势力进一步壮大。
    经二十年治理商族,积蓄实力,最后汤觉得自己实力已经很大了,遂决定起兵。商汤经过十一次征战将韦国、顾国和昆吾灭掉的,基本上剪除了夏朝的羽翼,占据了充、豫大平原。
    最后商汤带兵直逼夏的重镇鸣条。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两军交战,桀登上附近的小山顶观战。忽然天降大雨,桀又急忙从让顶奔下避雨。
    商军在后紧追,桀不敢久留小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登上一艘小小船。渡江逃到南巢,后又被汤追上俘获,放逐在这里。自此,大夏亡!
    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
    话说另一头,当初天庭之主昊天上帝派九天玄女下界相助人皇轩辕,玄女功德圆满后回归天庭,在天庭之上与仙女们讲述凡间之事,可却被昊天之妹瑶姬听到。
    这瑶姬出生后便被昊天带入天庭,就如一个初生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在过了上千年的无聊天庭生活后,更是对下界充满了好奇。如今从九天玄女听到人族中事情,便忍不住偷偷下界。
    在人间界,瑶姬爱上了一个凡人书生杨天佑,每过多久两人便结婚,可谓恩爱无比。两人曾生下两子一女,分别为老大杨震、老二杨戬、老三杨婵!
    杨二郎生来不凡,铜皮铁骨,额头孕一道神光,形成一道额饰。等他长大后,当真是俊秀不凡,虎背蜂腰,百里之间皆闻杨家二郎俊朗,又有一神力,能生裂虎狼。杨戬十五岁时,突然天空一道一儿下,其母瑶姬竟然被金光带走,今十余年不曾寻到。
    杨天佑中年失妻,每日里生情抑郁,思念成疾。好在有三个好儿女,一家人才能过活。
    这一日因为人族征伐之事,天**的神仙们再次把目光放在了人族身上。瑶姬多年来思念丈夫儿女,今日见守卫自己的人竟然少了许多,也松懈了很多,马上就再生出下凡的心思。
    此念头一出,就像一团火苗一般,在瑶姬心里滋生了起来。时过三日,她却是再也无法忍耐思念,当即就再次悄悄下凡。
    天庭十几天,可人间已经十几年。再次见到自己的丈夫和儿女,瑶姬却是发现杨天佑已经廉颇老矣,且病入膏肓,眼看就要不久于人世。而自己的三个儿女也都长大成人,两个儿子都俊朗不凡,女儿也生的靓丽无比,可谓是成立难得一见的俊男美女。
    可瑶姬却是非常难过,看着床上随时都会断命的杨天佑,她马上运起法力对其施救。
    清凉的气息让杨天估迷迷糊糊的睁天眼睛,口中梦呓般的喊着:“瑶姬,瑶姬……”
    正在为杨天佑治疗的瑶姬一听,马上把他扶了起来,带着一脸苦涩的笑意喊道:“天佑……”
    正迷糊中的杨天结,听到瑶姬的声音,身体突然抖动起身,竟然看到一女子跪坐在自己床边,神志恍忽。面前这副如泣如诉相貌,与自己朝思暮想的梦申之人是何其相似,一时间忘了说话,就这般看着,竟然痴了。
    杨天佑此时也分不清这是梦中,还是现实。
    正在做饭的杨婵听到父亲屋子里的响动,担心父亲,连忙放下手中活计,向父亲屋内跑去。她才网迈步跨进屋门,正要出声,突然看到一个女子跪坐在父亲床边,与父亲互相对望,一句话也不说。
    云华见到这个身影,心中不由一震,身体无法控制的颤抖起来,伸手指着瑶姬,嘴里嚅嚅着,越要说出来的话,硬是被她强行咽了下去。
    瑶姬听到身后的响动,忍不住回过头,看到一女子,正是自己女儿杨婵,手臂半伸虚指,脸色有些惨白的指着自己,似乎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的样子。
    杨天结此时才真正的清醒过来,揉了揉眼,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又看到自家女儿指着妻子,身体竟然激动的颤抖不已。一家三口就这么互相看着,竟然一句话都不说。
    “我去做饭!”杨婵从月才的震惊中首先清醒过来,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便转身跑出去。
    一家四口终于团圆,杨天结最想知道的是,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瑶姬竟然被一道光芒给带走了。对于发生在自己家里的这种异事,当初瑶姬失踪才不过十天半个月,就传遍数百里方圆。
    有的说是瑶姬被妖物摄了去,还有的说是瑶姬前世乃是神仙,落难时,曾得杨天佑相救,今世是来抱恩,抱完恩后,便回了天界。可谓众说纷纭,各种猜测多不胜多。
    不过对于家人的询问,瑶姬却是不能与他们明说。此时,与家人团聚后。瑶姬这才心情平复,想到自己私自下凡,怕是犯了大罪,怕家人担心,不敢详说,只是三语两语就应付过去。
    '  '
第七十九章 桃花山下压万年 杨氏兄妹各机
    正所谓仙凡有别,瑶姬身为昊天之妹,天庭公主,竟然私配凡人,触犯天条。让一心要树立天庭威严的昊天如何不怒?于是当即就下了格杀令。
    瑶姬一介女流,哪里是一众天兵天将的对手,而且她一心护着丈夫和子女离去,仅仅片刻便被拿住,拖往天庭。而丈夫杨天佑被杀,长子杨蛟却是被一股黑烟卷走,杨戬和杨婵也被一股大风出走。那些天兵天将发现就要追赶,可此时竟是刮起一阵恶风,吹的他们东倒西歪,晕头转向。待醒来时,哪里还有那些孩子们的身影。
    瑶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