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洪荒之六耳猕猴 >

第70部分

洪荒之六耳猕猴-第70部分

小说: 洪荒之六耳猕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士微微一笑,丝毫不介意汉子的话,说道:“你也知道我也是算命道士,你没有付钱,我又如何告诉你你想要听的呢?”
    “你……”汉子被道士的话弄的脸色发红,他强忍怒火掏出秦国惯用的钱币扔在桌子上道:“好!现在你可以告诉我,我以后的运势了吗?”
    道士对汉子的怒火丝毫不见,收起桌上的钱,说道:“其实我已经说过了,你的运起不错,只是你额头间散发着一股凌厉的杀气,可以预见,你的一声必定会和杀伐纠结在一起,且可一飞冲天,达到一下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然而你杀伐中隐藏着一股晦涩的气息,也就说你日后必有一场灾难。”
    灾难?汉子微微皱眉,看着道士的目光有些游移不定。他不知道该不该相信道士的话了,从一开始这道士就说的非常有理,最重要的是他所说的自己一生会和杀伐在一起,因为汉子在不久前才刚刚接到朝廷的文书被任命为左庶长,也许不久后他就要领兵作战了。可是他也知道,算命道士一般都会给别人摆出一幅大好的人生蓝图,而后又加上你有灾难这么一句,让人恶心。而道士贪财的样子,显然让汉子把他归类为那些贪财的道士中了。
    “那我再问你,不久后我就远行,不知我此行是否顺利?”汉子再次开口,显然他想要在确定一下道士是否真的有算命的本事。
    道士笑笑没有说话,而是看了眼自己手中的铜钱,汉子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冷哼了一声,不过还是掏出铜钱丢在了桌子上。如此道士才开口说道:“我已经说过了,你的运势很好,一些小灾小难也对你构不成什么威胁,此次你出行必定不会有什么大麻烦的。而我所说的灾难,只是在你人生的后期罢了,那将是一场你无法躲避的灾难。”
    “哼!你老说灾难,那你可否告诉我,我的灾难到底是什么?”汉子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而此时他和道士都已经把周围的人视作无物了,完全不管周围人的反应。
    道士并没有再开口,他只是叹了口气,拿出了一本道书,道:“天色不早了,我却是要回去了。你是我的第一个顾客,就可以留下一份见面礼吧,想来你会喜欢的。”
    说着也不顾汉子反应,当即就起身离开了。说来也怪,道士的速度好像并不快,而且还是处于人群之中,然而他周围的人竟然无法拦住他的步伐,似乎只是眨眼间,道士就是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汉子心头大惊,他知道自己遇上高人了,可再想要寻找,那还有那道士的身影,只能把目光移向一旁道书之上。
    '  '
一百二十六章 杀神白起 悟道初动
    说时代变迁,这凡间大地,也从春秋之时,渐渐的步入了战国的时代,如今已是“只知大国雄,不知周天子”的年代,百家争鸣,英雄辈出。经过不停的征伐,在那华夏大地诞生了七个强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他们是中原当时的霸主。
    许多年前悟道化身入世,传铁血之道,以血性之歌出世,如今他入了大秦,化作一名仙风道骨之人,自称大魔,助秦国锻造铁血雄狮,传下无上兵书。
    秦国秦昭王在位时,派上将军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当时赵国派廉颇领兵作战,与白起对持甚久,两人都奈何不了对方。
    只是这白起便是当年秦国内的那个汉子,而他自从得到那算命道士留下的道书后,也算步入了修行之列。只是,他修的不是仙,而是魔。因为那本道书就叫血屠魔录。
    到最后此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士兵,成就了他“杀神”地绝世凶名。
    白起似乎也知道自己做的有点过了,只是为了修炼,达到书上所说以杀成就我无上魔身的境界,他当时却是有些不管不顾。后回到秦国,白起为了帮助秦王完成统一大业,以假死隐退,实际上却于暗中帮助秦王统一六国。
    白起的杀伐虽然随着他的假死而降低了影响,但四十万军人的死造就了浩大的怨气,此人族还不觉得什么,可天界却感到人间界怨气冲天,被搅得不得安宁。玉帝马上命人彻查此事,后知道白起之事,也知道他竟然还没死,马上派人下去捉拿,并消失人间怨气。
    然而事无绝对,天界现在虽然很强,其更是派出了勾陈大帝雷震子,只是他们遇上了白起这个怪胎,几万天兵天将都被白起打杀干净,雷震子更是被重伤逃走。
    一时间,白起凶名传遍七界。
    而在这个时候,统一了天下的秦始皇犯了色心。
    在骊山有女本为斗姥之身,即先天元始阴神,又名先天道体。因此骊山女非常适合修炼,修炼起来,也就进步神速了。她本身就美貌非凡,成仙之后仙气缭绕,更是天姿绰约、风华绝代。那始皇帝一统天下后云游至此,闻得她的美名,便趁机拜见。
    岂知道一见到骊山女后,嬴政惊为天人,竟然出言调戏于她。
    骊山女大怒,施法惩处了嬴政一番。其后,她怕自己的美貌不利于讲道说教,便化作一位老妪,并自称骊山老母。这天,骊山老母正在布道,突然心神一动,便停止了讲道,并且让那些弟子门人退下。门人都下去后,骊山便出了山边,见空地突然降落了一道人影。两人放眼望去,却是一个身穿帝皇锦袍的威武男子,华贵而不失威严。骊山立即断定这人这男子不凡。先不说其他,就说她的一身法力远比她高强,应该是天界大帝降凡。
    骊山老母一见他看着自己,似乎有事,就开口问道:“请问是天界哪位大帝降凡?不知找骊山有何要事?”
    那帝皇男子看着骊山女,赞声道:“骊山仙子果然不凡,仪容修养双绝。我乃天庭真武大帝,今人间有杀神白起襄助人皇嬴政,大练凶兵,其先坑杀四十万人间大军,又设计杀死我天界三万大军,我与勾陈大帝相继降下凡尘,为的就是不让白起祸乱三界苍生。”
    骊山女听得是天界荡魔真武大帝到来,不禁肃然,但却是不知真武为何到得这里来,于是问道:“两位大帝降下凡尘斩妖除魔,想来现在应该和白起战斗才是,恕小仙多问,不知又为何大帝不再与那白起争斗,却来到此骊山,可有什么见教?”
    真武大帝道:“之前我们已经于他斗了一次,勾陈被其重伤,我此来正是要请仙子相助一下,一起降服白起。”
    骊山女很是疑惑,道:“帮助大帝降妖伏魔原是我辈责任,但骊山道行法术与两位大帝相比有如天地之别,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真武笑道:“这却也不打紧,今次下界,我向女娲至圣娘娘求得无上灵宝山河社稷图。便是为了降服那白起。今我把山河社稷图放你这里,然后我引那嬴政、白起等人到来,你用山河社稷图把那一干人等收了起来就行了。”
    骊山女沉思了一会,然后道:“既然如此,便依大帝之言行事就是。”
    她自是知道真武为何如此有把握骗得嬴政等前来。原来那嬴政对骊山地美貌念念不忘,总是想着长生不老与她相爱厮守,更是让白起日夜研究修炼之道,盼望哪天也可以成不死之身。只要骗得嬴政到得骊山来,那他的一干属下肯定也会跟着到来,到时便一网成擒。
    千古一帝秦始皇帝嬴政乃是古今少有的一位人间帝皇,只可惜他虽然雄才大略,但毕竟是个凡人,有生老病死之厄。嬴政留恋人皇权柄,却没有不死之身,欲求千秋万载一统天下。那白起的修炼给了嬴政一个长生不老乃至替人族伐天的希望,但却又没法让他切身体会到那种好处,使得嬴政随着年纪的增大越来越少了那种无所畏惧的雄心壮志。
    在看到骊山女地那一刻,嬴政发现他虽然尊为人皇,却远远没有那种主宰大地的无上权力,连想拥有一个小小的女仙都无法做到,他终于决定不再空耗年岁等待白起那个数十年都没法实现的希望。嬴政决定求仙修道,以求获得不老仙丹。
    恰恰之时,真武降下凡尘,在人间界化作一个修道术士,取名徐福。徐福一出现俗世,就因除去咸阳城河上游的作恶水怪而出名,再加上他算命问卦准确无比,不久就惊动了皇宫里的嬴政始皇帝。嬴政正在为手下没有修道高人而犯愁,更是变得喜怒无常,不顾治下生死疾苦,今时听到徐福的大名,忙宣他觐见。
    真武早就知道白起为了嬴政能够长生不老,正在研究修炼之道,白起不在嬴政身边护卫,却是个难得地机遇,真武因此抓住此次机会接近嬴政。
    当下在皇宫里,真武显示了一下自己地神通,便取得了嬴政和他属下的信任。真武知道白起现在正和勾陈大帝等人相斗,于是蛊惑嬴政,言上古洞天福地十洲三岛中的蓬莱仙岛有修道真法及长生不老药。嬴政听闻后大喜,道:“道长真乃朕的福星啊!若是真个能求得长生不老药,让朕千秋万载一统河山,道长有何要求都可提出来,朕必定全力满足于你。”
    真武笑道:“贫道能受陛下礼待,自当为陛下分忧解难。”
    真武道:“如此,便请陛下降下御笔亲诏,让徐福全权命事。”
    嬴政听得徐福答应自己,去求取仙丹,不由得欣喜万分,赶忙写下御书。在之前,真武就按原计划以骊山女为引,骗嬴政到那骊山去,嬴政到了骊山,又让白起得知,白起怕事出有变,也就跟着赶去,便被骊山用山河社稷图给封了起来。
    那山河社稷图乃是女娲至圣娘娘随身至宝,内另有天地乾坤,妙用无穷。一舒展开来,便覆盖整个骊山,那白起不知究竟一头闯了进去,顿时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有如没头苍蝇般胡乱撞转。骊山见得白起进入图中世界。就将山河社稷图卷了起来,白起便被彻底封死。
    随后,真武大帝赶来,将山河社稷图带到白起的练兵之处,打算将白起镇压其中。
    只是事与愿违,不知怎么回事,山河社稷图于此时却是发生了剧烈震荡,真武大帝大惊,然还不等他动作却见里面飞出一血色书籍,那封页上赫然是白起画像。
    书籍突破山河社稷图的防护,把真武大帝给打飞了出去,后却是直接离去了,这让真武惊骇不已,然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于此同时,于人间界的悟道化身却是微微一笑,也不见他有什么动作,手中突现血色书籍,上面赫然印着白起的样子。
    '  '
一百二十七章 孔子成圣 关尹得道
    “仁;亲也。”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上下相亲谓之仁。”
    “温良者;仁之本也。”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浩浩荡荡三千里至仁至爱清气汇聚成一股洪流,不知其宽,弥漫周天,随着孔子抑扬顿挫的念诵《诗经》而不断掀起朵朵浪花。
    势连天界,名号火云;青青翠翠的乔松,龙鳞重叠;倚猗挺挺的秀竹,凤尾交稍。
    丹壁上更有些分分明明的金碧影,低涧中只见那香香馥馥的瑞莲花;洞府中锁着那氤氤氲氲的雾霭,青峦上笼着烂烂缦缦的烟霞。
    碧水跳珠,点点滴滴,从yu女盘中泄出;虹霓流彩,闪闪灼灼,自苍龙岭上飞斜。
    三皇于同一时间睁开了久闭的双眼,互相都能够从对方眼中看出自己的惊愕,“这气息纯正清澈,中正平和,满含耿耿忠心,为民请命之赤胆忠心,没有想到那人竟如此之快就成就圣人之位。”
    人族是奇特的,因为他们的修炼速度之快让无数大神吃惊。可是如今孔子于人间成圣,耗时竟是不到一百年,这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天空中一个巨大的虚像震惊漫天神佛,一鹤发童颜、白须三尺的老丈手握竹简,郎朗出声,一时间漫天寂静,除了读书声没有丝毫其他的声音。
    漫天的瑞气随着读书声越来越浓,七彩的霞光布满了天际。孔子成圣,这绝对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看到的,可他们此时已经无法阻止,又或者他们此时心中充满了嫉妒吧。
    空中孔子虚像肃然,朝天一拜,朝万民一拜,敬天为民,头顶《论语》书简徐徐展开。
    “仁者必有勇!”
    轰,其声如雷,天地震动,空间震荡如潮。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一步踏出,天崩地裂,大地裂开,裂缝大如鸿沟,天光初现,雾霭始霁。
    “夫民,神之主也”
    虚空孔子之语骇人听闻,天地有感,神仙震怒,万民振聋发聩,大陆浮现,正气长存。天庭威压袭来,迫使空间不稳,开始变形。孔子屹然不惧,九尺身高傲然挺立。
    “克己复礼为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的话就似像漫天神佛挑衅一般,让众人都大怒不已,尤其是天庭的昊天,更是破口大骂,只是此时孔子成圣已成必然,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阻止。
    同时,位于秦国的悟道却是一脸骇然,脸上充满了惊疑之色。
    自古修炼者视平民为蝼蚁,圣人视众生为蝼蚁,此便是天道,而鸿钧所传就是天道,讲究无情,无为。可此时老子却巅峰了所有人的思想,他讲自强、自立,对天地有情,对万物有情。这在漫天仙佛看来绝对是大逆不道,因为他不仅挑衅了漫天神佛,还挑衅了漫天圣人以及背后那位天地的掌控者。
    当然了,悟道惊疑的不是这个。悟道来自后世,后世中最出名的修炼就是什么无情之道和有情之道的划分,但这在悟道看来却是天道与人道的划分。天道公平,故而无情,只看因果,不看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人道有情,视情为生命,如亲情、爱情、友情等,人都可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而在人看来,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
    孔子言出法随,茅草屋顶悬浮起一石匾,银钩铁画,正气凛然,巍然曰:“春秋阁”
    孔子满意地点点头,手握书简,脚踏丹青而入。看着外面浓浓的雾气,毫无规章制度,聚散无依,喟然长叹,抖一抖书简,飞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