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疏(明)海瑞-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馈#191)熏为太和——形成一片和平气氛。(192)这句是运用《礼记。中庸》上的话。意思是说:天地是化生万物的,人也有帮助天地化生的能力,可以与天地并列而为“三才”。(193)命由我立——命运由我自己掌握。(194)旋至——一转身就达到。(195)不终之药——不死的药。(196)轻举——成仙升天。(197)切切然——忙忙地。(198)竦(耸sǒng)——紧张。(199)悬思凿想——发空想。(200)持禄——保持禄位。(201)昧死——不怕犯死罪。(202)惓惓——一片真诚的样子。(203)反情易向——改变心思,转移方向。(204)宗社——宗庙社稷。指国家。
海瑞(1514—1587),号刚峰,明广东琼山(今海南岛海口市)人,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四岁时父亲去世,只留下十多亩田产,靠母亲做些针线补贴过日子。幼年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嘉靖二十八年(1549)中举人,三十二年开始做官。历任福建南平县学教谕(校长)、户部主事、应天十府(现在苏、皖大部地区)巡抚(地区行政长官)和右都御史(中央监察机关长官)等职。
海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和好官。他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清廉正直,节俭朴素,言行一致,关心人民疾苦,不屈不挠地和贪官污吏、大地主恶霸进行斗争,连皇帝也不例外。在地方官任上,他拒绝向上司行贿、取消知县的额外收入,改革赋役,清丈田地,勒令大地主退还侵占的民田,兴修水利,昭雪冤狱。在吏部右侍郎(中央人事部门副长官)和右都御史任上,下令取缔南京各衙门无偿要求市民供应物资的陋规,建议恢复贪赃满八十贯(千)处绞刑的法律,等等,的确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博得当时广大人民的歌颂和支持。他打击豪强的故事,直到今天还在民间广泛流传。海瑞的这些措施,直接触犯了官僚、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受到他们猛烈的反对、攻击,好几次都落得调职、罢官的下场。直到最后任右都御史时,还受到大贪污犯提学御史房寰等人的诬陷。
不过海瑞反对坏人坏事的斗争;始终是在不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当时人民,却并不能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当然,这一矛盾也不是海瑞的时代所能解决的。
这篇文章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海瑞任户部主事时写的。海瑞写这篇文章的时代,明王朝已趋于衰落,土地大量集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军备不整,俺答(鞑靼族首领)、倭寇不断侵扰,官吏贪污成风,百姓困苦不堪,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明世宗朱厚熜,却一心修道,不理朝政。海瑞眼看这种情况,怀着满腔愤激,写成这篇历史上出名的奏疏。
在封建时代的奏疏中,象这样措词尖锐、大胆揭发统治者罪恶的,并不多见。首先,他指责朱厚熜迷信道教、妄想长生、错聩误国的过失,指出天下弄得“吏贪将弱”、“民不聊生”,都是由于他的“误举”所致。甚至讽刺他的年号“嘉靖”,意味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另一方面,对一般官吏阿谀逢迎、只顾个人身家禄位的卑鄙自私行径,也尽情地加以揭露。最后提出自己改革政事的具体意见,希望采纳。文章充分表现了海瑞关心百姓疾苦,敢于向坏人坏事作坚决斗争的优秀品质。虽然文章同时也后映了海瑞把君主视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的地主阶级立场,以及浓厚的忠君思想,但他敢于直言的基本精神是应该肯定的。
海瑞估计到朱厚熜是一位暴君,朝臣中凡是敢于说直话的,都受到杀害或其他酷刑。因此,他在上这篇疏奏时就托人购买了棺材,准备后事。后来朱厚熜果然把他逮捕下狱,问成死罪。幸得朱厚熜不久就死了,他才被释放出来。由此也可看出他为了坚持正义斗争,具有何等的勇气和决心!
本篇字句各种刻本略有不同,现用文字比较明白通顺的《丘海二公集》合刻本参酌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