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延河 编辑部门-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延河》编辑部门
问:你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过许多艺术形象,你能向读者真实地描述一下你自己吗?
答:自己很难描述自己。其实,我在我的作品中已经自觉和不自觉地袒露过自己。从一
切方面说,我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和大多数人一样对生活抱有最实际的想法,并且根据自
己的条件发挥自己的长处,争聚获得某种成功——对我来说,这往往得通过一连串的失败才
能达到。从来都轻视机遇,而把一切希望建立在自己切实的努力之上。只有诚实地劳动,才
可能收获,这是我的生活信务。当然,在生活历程中,也还和常人一样犯各种错误。
我的最大爱好是一个人苦思冥想。思考的问题和事物广泛而庞杂。当然不都是文学问
题。内心越是活跃和激烈,外表却越是平板和慵懒。相反,外表活跃的时候,内心却在处于
一种相对松弛的状态。思考激烈的时候,路遇熟人,往往忘了礼貌性地打一声招呼,为此总
给别人得出骄傲的印象。加之眼睛近视,平时又不爱戴眼镜,经常遭朋友们抱怨,说在街上
和他们擦身而过竟然视而不见。有时候为避免失礼,行进中如觉有迎面走来,不管是否熟
人,脸上慌忙先做出笑容可掬状。我喜欢生活和艺术中一切宏大的东西,如史诗性著作,交
响乐,主题深邃的油画,大型雕塑,粗犷的大自然景象,未加修葺的古代建筑和观看场面狂
热的足球比赛等。生活习惯随便,几乎到了某种散漫的程度。吸烟无节制,已经到了一种不
可收拾的地步。晚上读书常引起失眠症,但治疗失眠症还靠读书,一直读到书从手中自动失
落为止。
还是开头那句话,自己很难描述自己,正如摄影师给别人照相时,很少顾及自己的形
象。自己的形象最好由别人来描画。
问:你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在此以前,你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答:我一九六六年初中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丧失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以后的岁月
是在动乱之中度过的。在这些年月里,学习理工科是没有条件的。但文学书籍还总能找到一
些,于是捉住就读,这样便产生了爱好。要在一种事业中取得某些进展,首先得爱好这种事
业,这可能是一个起码的要求。但这还不够,要搞出点名堂,需要扎扎实实地去努力。首先
应该明了,在自己所从事的这一项事业中,前人已经达到了怎样的高度。这就要求大量地阅
读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和其它方面的典籍。读文学作品,在文学史的指导下阅读是一个好的
方法。因为你不可能把前人所写的书都读完,实际上也没有必要。根据文学史所提供的线
索,你就会读到中外历代一些最著名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的总和代表了整个人类历史文化
的面貌和水平,有了这个了解,你就再不会犯狂妄的毛病。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最容易
犯这个病,而这个病往往会断送你在文学事业上的前程。当然,读这些经典著作,不仅仅是
治狂病,最主要的是它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营养。任何时代有成就的作家都得首先吸取前
人的乳汁,才能使自己成熟并把自己的乳汁再留给后人。另外,应积极地投身于火热的社会
生活中去,寻找困难,主动体验生活中一切酸甜苦辣的感情。丰富的生活经历和阅历,丰富
的生活体验和感情体验,这是搞创作的基本财富积累。没有这个积累是绝对不行的。不要让
生活来找你,而自己应该投身于生活,并主动去寻找那些丰富的、严峻的、能给人以磨练的
生活去实践,去体验。当然,心理状态应该是这种生活的一个自然的成员,而不是仅仅抱着
写作的目的才去生活的。有些青年人常常抱怨自己没有所谓“曲折的”生活经历。实际上生
活要靠自己去寻找,去创造。
读书、生活,对于要从事文学事业的人来说,这是两种最基本的准备。这就是我对以上
这个问题的回答。问:当你发表第一篇作品,或创作取得初步成功之后,想得最多的是什
么?
答:想得最多的是:最困难的工作将在下面。
问:你在创作上遇到没遇到困难或挫折?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你是怎样坚持下去,并终
于取得突破的?
答:困难或挫折是经常性的。这种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为自己专意设置的。追求的
目标越高,困难和挫折的系数就会越大。但是没有追求,就不可以产生像样的作品。为了
“顺利”而回避困难,实际上等于自己欺骗自己。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困难的事业,一切都是
在不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中进行的。因此,具备顽强的毅力对作家来说是一个先决
条件。有时候,一个作品到了关键的时候,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搞好,而这时候往往是作家
最感吃力的时候。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好比登山到了最后几十米,每一步付出的代价比当
初不知要大多少倍。没有比这更惊心动魄的了。这时候一般的紧强还不够,需要一种特殊的
坚强,那就是,只要腿还能迈动,就继续迈动;即使倒下来,也应该往前爬;即使爬不动
了,失败了,意识和灵魂也应该继续攀登——这是为了下一次攀登而应保持一的一种精神状
态。要知道,一次壮丽的失败就可能产生一次辉煌的胜利。最为悲哀的是永远倒在一个失败
的终上——要认识到,这决不是终点,完全可能是通向目标的一个连接点。要在困难和挫折
中突破,首先要战胜自己。
问:你是一位有追求的作家,请谈谈在这个问题上的理性思考。
答:所有作家都追求。所谓追求,就是不满足自己已有东西,力图在生活和艺术中有新
的发现。但关键的问题是追求什么。关于这一点,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理解,我不喜欢利用
生活中的一些偶然的事件而制造故作惊人的作品;我喜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实际上是
真正惊人的东西。有些巨大的东西往往在日常细碎之中。河流越是宽阔,表面上越是看不见
波浪。你在生活中发现的新现明,新因素,新品质,这是生活本身的发展和创造所带来的,
并不是你自己创造的。因而这种新的发现才能够引起最广大读者的共鸣。你在艺术上的新发
现和新创造也正是这种生活的一种自然的要求,而不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别出心裁。相反,刻
意去追求一种时髦的、商业性的、刺激性的,甚至举办一个生活的怪胎展览会,而标榜自己
有新追求历史将证明这种“前进”充其量不过是脸朝前而两条腿实际上倒退着走罢了。
问:请以你的作品为例,谈谈你是怎样从生活中获取题材的。
答:我曾经一再说过,我最为重视自己生活中的体验,而不重视那些道听途说的生活故
事。自己对所表现的生活缺乏一种深切的体验,故事再生动。也不可能写生动。文学作品光
靠曲折甚至离奇的故事,可能有某种吸引力,但很难打动人心。真正的艺术作品的魅力,正
在于作家用生活的真情实感去打动读者的心。因此,生活首先要打动作家的心,作家才有可
能用自己所描写的生活去打动读者的心。我常常选择我自己体验最深的生活题材来表现,比
如《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生》等作品,如果我没有困难时期在学校的那段生活体验,我
就不可能进行《在困难的日子里》的创作。如果我没有从农村到城市这样的生活经历和这个
经历过程中的各种体验,我也就不可能写出《人生》。实际上,作为故事来说,我听过无数
比这两个作品更为有趣的故事,但这些故事中的生活我没有深切的体验,因此这些故事再绝
妙我也不可能写好。当然,不是自己所有的生活体验都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应该把自己的
生活体验,放在时代的、社会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中加以思考和检验,看其是否具有时代意义
和社会意义。不能将自己的思想情绪误认为时代的思想情绪。一定要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寻
找到广阔而深刻的社会生活的内涵。总之,还是那句老话: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但仅此还不
够,应该把自己熟悉的生活上升到时代和社会和高度去认识。问:能否向读者介绍一下你的
创作习惯?
答:第一篇作品的产生都极其艰难。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不是靠才能而是靠苦熬来完成
的。在动笔之前是漫长的构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意放纵思绪,使其达到恣意泛滥的程
度。不急于形成一种写作的格局。即使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格局,也很快双被打烂,试图
寻找更好的选择。经过许多次的反复,知道自己在这一题材领域中再没潜力可挖的时候,才
开始动笔。极重视动笔前的准备,但不拟定详细的提纲,只记下一个大的情节发展脉络和要
点。我的体验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东西首先要变成自己血肉般的一部分。头脑里记不住的,
即使记在纸上也不起作用。
写作时喜欢一鼓作气,从始至终保持同样激情。最怕写作过程中情绪被意外的干扰打
断,什么地方被打断了,什么地方就常常留下一块疤痕,即使后来精心修补,也很难再是本
来的面目。为了保持生活的逼真感,常选择和作品很相似的环境中写作,这样可以随时将作
品的细节带到环境中去印证,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即到生活中去补充。比如写《人生》时,我
住在陕北一个小县城的招待所,出城就是农村。有一晚上,写德顺凶带着加林和巧珍去县城
拉粪,为了逼真地表现这个情节,我当晚一个人来到城郊的公路上走了很长时间,完了回到
桌面上,很快把刚才的印象融到了作品之中,这比想象得来的印象更新鲜,当然也更可靠。
工作时间一般在中午到凌晨两点为最佳。上午睡觉,觉有午休习惯,吃完午饭后用一个
小时看报纸。写作时不愿读书,但每在必须详细读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
日报》、《参考消息》四种报纸。读报是一种长期的习惯,有时所处地方偏僻,读不到报
纸,但必须想办法读到。自我感觉读报是一种最好的休息和调节。因为整天在虚构的世界
里,极想看看当天真实的世界里发生了些什么事。奇妙的是,这种时候,读报往往给当天的
写作带来许多新的启发,并且对作品构思的某些方面给予匡正。
工作环境和桌面在外人看来是零乱的,但对我一说却是“整齐”的。因为一切从自己工
作方便出发,使得一坐下来就能立刻进行工作。
要求自己写作时的心理状态,就像教徒去朝拜宗教圣地一样,为了虔庄地信仰而刻意受
苦受罪。工作中由于艰难而难以忍受之时,闭目遥想那些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而艰辛地跋涉
在朝圣旅途上的宗教徒,便获得了一种力量。但我是一个绝对的无神论者。我只是说,为了
达到目标这样一个信念,就得有一种与此相符的工作精神。也有垮下来的时候,这会造成一
种长时间的痛悔而使自己追念莫及。
问:对批评家的意见重视或感兴趣吗?受过些什么启发和影响?
答:很重视。深刻的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常常使作家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些批评
家的文章看了会使人立刻产生一种创作的欲望。对国内文学批评的现状来说,使人感到不满
足的是,有些批评的立足点较低,并且视野也嫌狭窄。问:谈谈的阅读范围。
答:范围比较广泛。除过文学外,各种门类的书都读一些。对俄罗斯古典作品和苏联文
学有一种特殊的爱好。杂志中除过文学作品外,喜欢读《世界知识》、《环球》、《世界博
览》、《飞碟探索》、《新华文摘》、《读者文摘》和《青年文摘》等。
问:在中国或世界名某种中,你最喜欢谁的作品?
答:喜欢中国的《红楼梦》、鲁迅的全部著作和柳青的《创业史》。国外比较喜欢列
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肖洛霍夫、司汤达、莎士比亚、恰科夫期基和艾特玛托夫的全部
作品;泰戈尔的《戈控》、夏绿蒂的《简·爱》、马尔斯的《百年孤独》等。这些人都是生
活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他们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巨大的海洋。
问:你当前最关心的、思考得最多的是什么?
答:自己的工作如何和我们的社会改革相适应。在短短的几年里,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广阔的,深刻的,迅猛的,使人大有目不暇接之感。生活提出了许多
新的课题,需要作家来研究。文学如何反映这个大改革,已经迫切地需要作家们做出回答。
有些目光敏锐的作家已经写出了反映这方面生活的作品。有的作家正在对生活深入研究,艰
苦地做着一些准备工作。
问:社会上有人传说你要写《人生》的续集,你是否有这个打算?
答:我没有这个打算。《人生》小说发表后,许多读者就写信建议我写续集。有的人并
自己且写了寄给我看。《人生》电影公映后,更多的人向我提出了这种要求,而且许多人正
在自己写续集。我也看到了报纸上报道“万元户”要续写《人生》的报道。对我来说,《人
生》现在就是完整的。
对于《人生》这部作品,我欢迎批评界和读者、观众继续争论。但我希望争论以外的其
它宣传能够消失,这种宣传已经使我苦不堪言。我希望自己能平静地工作。问:你对办好
《延河》有什么意见、建议和要求?答:《延河》曾经是一家在全国很有影响的刊物,发表
过许多优秀作家作品。它还扶植和培养了许多作家。我自己就是通过这个刊物走上文学之路
的,因此我对这个杂志充满了尊敬的感情。
近几年来,文学杂志如林,《延河》仍然做了大量有创见的工作,成绩很大。当然,也
还存在一些不足。我觉得主要是版面反映的题材比较窄,影响了读者面。另外,对于本省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