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故国行吟 作者:宋浩浩 >

第23部分

故国行吟 作者:宋浩浩-第23部分

小说: 故国行吟 作者:宋浩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干学是顾炎武的外甥,自幼就受到舅舅的指拨,而且顾炎武很多学术著作都存放在徐家,比如那本大名鼎鼎的《日知录》就曾有很大一部分手稿是存在外甥家的。徐干学是不可能不看舅舅那些花心血写的手稿的,也势必受到舅舅治学观念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现在又传到了纳兰性德身上,顾炎武提倡〃笃志经史〃,纳兰性德在徐干学的教导下也〃晚乃笃意经史〃。纳兰性德逢三六九日黎明即到徐干学府上和老师讲论书史,披星而归,徐干学必然向他讲述过舅舅《日知录》的写作方法。这本书是顾炎武的读书札记,由不连贯的条目组成,写作形式相当地灵活,字数多少也由内容来定,可长可短。纳兰寒疾好后就投入了《渌水亭杂识》的写作之中,这本书中就有很多顾炎武写《日知录》的影子,更可以窥见亭林先生的思想轨迹。在《渌水亭杂识》中的一些内容表明了纳兰先进的治学思想,一是主张博览群书,不囿于一家;二是对一些历史人物和时间进行品评,提倡忠君尽节;最为先进和难能可贵的是,纳兰还在著作中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比如纳兰对西方的龙尾车和恒升车等农业机械的研究,他认为这些机械比国内的故有之器要〃便易〃许多,更有益于农事。作为一个满族的贵公子,一般来说享受还来不及,哪会去关心民间的农业生产,纳兰性德居然有此心,可见他是相当关心百姓疾苦,而且有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非常难能可贵。这本《渌水亭杂识》更是满族笔记类作品的扛鼎之作,更是他们学习汉族文化的一个历史记录,可以说纳兰性德是学习汉族文化中最勤奋用功最深,也是悟性最高的人。我们也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出当时的纳兰性德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卓越见识,在一首《金缕曲》词中,他这样信心十足地说到〃未得长无谓!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分明在说要将银河水引下来,要将天地冲洗一遍,气势如虹,满是少年壮志书生豪气,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仕子,为大清朝建立一翻功业。 
  在告殿的三年后,也就是康熙十五年,纳兰性德补行了殿试。殿试的考试内容不外经史时务策,每道策题又对三四件国家大事进行策问,纳兰的试卷书法遒劲,条对凯切,读卷的考官看过之后都赞叹不已,最终试卷被定为佳卷。殿试的录取者分三甲,第一甲赐进士及第,有大家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位,纳兰被录取为二甲第七名。当年这一科所录取的进士人数是一百九十五名,纳兰排在第十名,这个成绩对满族出生的读书人来说,已经排得相当前了。按照清朝的惯例,在举行完传胪典礼之后,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其余的新进士还需要赴保和殿参加朝考,按照朝考的成绩结合殿试的名次年龄以及阅历等情况,由皇帝决定分别授予官职。纳兰在廷对时累累数千言,析理之谙熟甚至在一些朝廷中的宿儒之上,最后被定为难得的优秀试卷。可是康熙这个时候发话了,他知道眼前这位纳兰性德是明珠的儿子,他心里不想授予纳兰外放的官职,要〃天子嘉用〃,康熙帝要留着纳兰,让他在身边充当自己的侍卫。 
  按照当时纳兰的考试成绩和年纪,以及才能,本应该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继续深造。可是康熙帝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也许仅仅是凭了自己的兴致,根本不顾纳兰的想法就让他做了自己的三等侍卫。侍卫在满语里称为〃虾〃〃辖〃。在努尔哈赤崛起之初,这些侍卫主要由其家丁充任,负责保卫等事务。到后来增加了归附部落首领和宗室、勋戚子弟担任此职,但家丁和奴仆的地位实质上仍没有改变,他们完全没有自己的自由,任凭皇帝驱使。清初规定一等侍卫六十名,正三品衔;二等侍卫一百五十名,正四品衔;三等侍卫二百七十名,正五品衔。到了康熙年间,随着皇权的加强,又将侍卫分为御前侍卫、干清侍卫和大门侍卫。御前侍卫和干清门侍卫都由皇帝亲自来授选,没有名额上的限制,纳兰被选上侍卫就属于这种情况。作为侍卫,皇帝在京时必须随时听从差遣;皇帝出巡时则随扈保驾;皇帝驻跸行宫也要戒备守卫;皇帝行围狩猎,更要执弓执矢,一边要射击猎物取乐皇帝,一边还要保护皇帝不受野兽侵袭;皇帝要检阅八旗官兵操练时,还需上场给他们表演示范,甚至与各营将领比武演练,来激发兵士的热情;有时侍卫还要担当皇帝的特使,被委派去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比如到军前探询敌情,由于侍卫多,一般的人还不一定能摊到这些稍可自由的特殊任务,平时的工作只能围在皇帝周围宿卫扈从执事当差。纳兰在这些侍卫中是五品衔,比状元榜眼所授的翰林院修撰、编修还要高一级,每年的俸禄自然很多,而且和王公大臣一样,有园田分,要是在一般读书人眼中,这是个巴不得的差职。可是纳兰性德出生满洲贵族,视金钱如土,把物质看得根本不重,至于那点侍卫的俸禄更是对他丝毫没有吸引力。可是作为侍卫得处处体察皇帝的意图行事,一言一行必须惟皇帝意旨是从,有些事还不能让皇帝明言需要侍卫体会,即使这样一意奉承还是难免疏忽,稍有闪失就被降黜,重者流放充军,甚至头颅落地。纳兰觉得这侍卫的头衔像是给他套上了金枷玉锁,让他痛苦万分,在给好友的一封信中这样流露到:〃鄙性爱闲,近苦鹿鹿。东华软红尘,只应埋没慧男子锦心绣肠。仆本疏庸,那能堪此。〃,对于才华横溢的纳兰性德来说,那副锦绣心肠自被庸碌的侍卫生活所埋没。可是要是世俗之人,还巴不得能亲近皇帝,又有脸面又实惠,只要把皇帝哄开心了自己肯定飞黄腾达,可是纳兰不是俗人。人各有志,纳兰现在希望做的事是留在翰林院攻读经史,著书立说。对于有创造性思维的词人纳兰来说,侍卫简单乏味的工作占去了他绝大部分的精力时间,这无异于将超凡脱俗的宛马置于〃凡材〃之中。对于有着宏远抱负,不愿枉活一世默默无闻的大才子来说,低声下气的侍卫工作非常容易让他产生屈辱和厌恶的感觉,他觉得一身才华学识无处施展,象囿于笼中的飞鸟,根本没有自身的价值可言。 
  三   
  纳兰虽是贵族子弟,却相当勤奋,凭借他的才能,去当个侍卫自然是绰绰有余的,在闲暇的时候,纳兰不甘浪费时间,总是挤出一些时间读书写作。侍卫的活动范围虽然受到限制,总还是有一点点时间让纳兰来支配,所以开始时这段侍卫生活他还可以忍受,可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伴君如伴虎的忧虑,以及自己的上司还是父亲政敌的双重压力,让纳兰性德郁郁寡欢。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几个君主之一,几千年的那种王权专制的体制不可能改变,皇帝仍旧有着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权利,处理问题多凭自己的喜好,不顾臣属的意见,随意而善变。 
  清朝的侍卫一般是从荫生中挑出,纳兰性德作为新科进士而去充任侍卫,这在清代历史上也是个特殊的例子。用非所长,高名低就,纳兰性德怎能不失落彷徨,忧郁颓丧。而且伴君如伴虎,提心吊胆的感觉让他如坐针毡,比如纳兰的同学和同年徐元梦本来非常受康熙的赏识,让他教皇子们读书,可是就因为不能拉硬弓受到了康熙帝的斥责,徐元梦当面解释了几句,就被康熙帝命人拖出去痛打,并要抄他家,可是到了晚上,康熙帝觉得怒火平息了,反令御医去给他治伤,第二天还是让他教皇子门读书。在帝王的眼中,一切权利都有他独揽,同样一件小事,愤怒时和高兴时处理的方式却完全相反。臣属在他面前完全没有独立人格可言,言行稍不慎,就可能获罪,被冤枉了还不能辩解,更不能怨恨,只能以诚释疑,这样动则得咎的日子,让纳兰惶恐不安,几乎时时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中,郁郁寡欢。才子皆善怨,纳兰自然不在例外,当然作为康熙身边的人,纳兰不可能把怨恨的矛头直接指向康熙帝,不过诗文中透露的情绪则是说明他对康熙抱有怨气的,纳兰借嵇康言志说: 
  予生实懒慢   
  傲物性使然   
  涉世违世用   
  矫俗迕俗欢   
  《嵇叔夜言志》   
  诗中〃涉世违世用〃说的就是不为世所用,实际上是抱怨康熙帝不给他发挥才能的机会。在给他的朋友严绳孙的信里面,纳兰也这样抱怨到:〃发已种种,而执殳如昔,从前壮志,都已毁尽。〃,从前的豪情壮志,已经毁灭了,那么谁让纳兰如此失落颓靡的呢,只有康熙帝。纳兰觉得,只要康熙帝真正赏识信任自己,完全可以委以重任,甚至康熙也是他最可靠的后台,那样就可以为国家出力办事了,总不至于今日一事无成,想到这里纳兰时常抑郁不平: 
  世无伯乐谁相识,跸骝日暮空长嘶。我亦忧时人,志欲吞鲸鲵。请君勿复言,此道弃如遗。   
  《长安行》   
  没有一个伯乐能给予纳兰自由,除了康熙,可是康熙又怎么样呢,他不仅用人完全凭自己的喜好兴致,丝毫不注意纳兰的个性以及爱好,根本就没想过让他施展才华,反到处处控制钳制着他的命运。而对纳兰来说,康熙作为帝王,生杀予夺的权利在他手中,他的命令差遣又只能绝对服从、无条件地服从。这个时候只有好朋友严绳孙等人能给纳兰安慰,后来严绳孙在回忆纳兰时说每次叙谈时都〃语有所及,怆然伤怀。久之别去〃,在送严绳孙回家的路上〃亦终无所复语。然观其意,若有所甚不释者〃,这才是真正的隐痛。一般的难过伤心只要说出来也许就消除了,可是纳兰的痛是发自心里的,别人无法深刻地理解,也无法拯救他,象一只被囚禁在金丝笼中的鸟,〃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无法逃离,也无法反抗,只有默默忍受。 
  让纳兰时时忧虑的还有自己在朝中身居高位的父亲。纳兰的父亲明珠已是武英殿大学士,位尊权重,一般人觉得有这样的父亲做靠山一定能在官场上畅通无阻。可是物极必反,明珠在朝中权势越大,觊觎的人就越多,处境也就更加危险,父亲的高官没有给纳兰带来多少便利,反给本就敏感的纳兰徒增了不少烦恼。在平定三藩中,明珠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是康熙得力的重臣,可康熙是历史上少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之一,他非常善于驾驭臣属僚佐,非常懂得平衡之术。这种政治平衡术是当某一重臣及其派系势力渐渐强大时,他就去扶植与之对立的派系,这样来保持朝臣权利的均衡,便于自己王权的集中,而且也利于操纵控制。当年螯拜飞扬跋扈,专横暴戾,康熙就扶植索额图。索额图是四朝功臣索尼的儿子,康熙帝孝诚皇后的叔父,清除螯拜集团之后担任大学士多年,后来权倾朝野,持功骄纵,周围集结了大批满族贵族和汉族文人。康熙这时又支持起明珠,现在明珠权势大增,朝臣纷纷向他靠拢时,康熙又去扶植台下的僚属予以牵制。这一平衡术的运用,康熙已相当娴熟。作为皇帝,他要求臣下对他绝对地服从和忠诚,却常常不表露自己的好恶,让臣属猜测不透他的心思,比如他虽然罢免了索额图的大学士之职,但并没完全信任明珠,仍利用索额图的残余势力来牵制明珠,让明珠不得不处处小心,时时探听康熙内心对自己的看法。供奉内廷的高士奇当年就是由明珠推荐入南书房的,高士奇每次从宫中回家,明珠都和他交谈良久,打探康熙的情绪变化,尽管明珠这样绞尽脑汁地猜度康熙帝的意旨,仍不能完全让康熙满意,而外围的人见明珠每有疏漏,就起来挑拨。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明珠对康熙帝的辅佐作用已经渐渐失去,这也预示着他的处境非常危险。朝堂中的明枪暗箭一直没有停过,他们中有些人对明珠接替自己的后台索额图甚为不满,十分忌恨,常常无事生非。一次大旱,索额图集团的德格勒说那是因为有小人作怪,所以天故意不下雨,要是把小人去掉,天马上就会下雨。康熙随即问他小人是谁,德格勒毫不讳饰地回答说是明珠,无事也这样倾轧,不要说遇到一些实际矛盾了。朝廷中,政治斗争的矛头都对向了明珠,那么作为他的儿子,纳兰自然为父亲险象环生的处境担心,敏感的心灵也越发为之愁苦。 
  纳兰性德作为侍卫,归侍卫衙门管,长官为领侍卫内大臣和内大臣。索额图的胞兄噶布喇,自从康熙元年起,直至康熙二十年去世,一直担任领侍卫内大臣,任久权重,党徒盘根错节。他的女儿赫舍里氏是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所生的保成,康熙非常宠爱,后来曾被立为太子。就凭这一点,无论从爵位还是从皇亲上来说,噶布喇在侍卫衙门都无人可以和他相比,自然成为核心,纳兰性德入仕前也就最畏惧这位上司。另外索额图还有一位弟弟叫法宝,他直袭父亲辅政大臣索尼的一等公爵,担任内大臣的时间虽然不长,同僚们没有不敬畏他的,这对纳兰性德是很大的威胁。纳兰在他父亲的这些政敌手下做事,如芒在背,那些索额图集团的人必定要对纳兰吹毛求疵,这也就使他时常感到莫名的恐惧,让他痛苦难耐。明枪暗箭对于一个俗人来说,说不定还能周旋开来,但他是纳兰性德,纯粹的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他自然缺少一些应变的能力,这也更让他越发地忧虑起来。纳兰有他的难言之隐,对康熙帝的畏惧是其一,父亲政敌的嫉妒和明枪暗箭是其二。他感于这种困境,在诗中表露了自己对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向往,不愿意和这些人争名夺利,想超脱这个环境,但是身不由己,他父亲的地位太特殊也太显赫了,必然地要党同伐异,纳兰想逃脱干系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庇护他的地方,也没有人能给他自由,这也是他忧虑而转为无奈的原因。 
  四   
  纳兰的会客室叫做渌水亭,这是唯一能让他得到快乐的地方。因为这里是文人墨客雅集的场所,文酒诗会经常在这举行。渌水亭位于京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