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晚霞-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苦白吃了。爷爷不同意他的说法。“一个人吃什么都不是白吃。”爷爷说。曾庆璜想
了想,认为还是爷爷说的有道理。
右派摘帽之前全国处处先是吹的摘帽风。曾庆璜所在单位领导是多年的老行政干部,
对上面的吹风有他特异的感觉。他力排众议,让曾庆璜在教研室负了个小责。最近找曾
庆璜谈话,问他对入党有何想法?曾庆璜内心心潮激荡,表面稳重地回答说我的表现离
党的要求太远。领导说你这么多年所干的都是成绩嘛,我们党还是时刻关注着知识分子,
我们就是想解决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是的,苦没白吃。
“看上去,上面希望我入党,希望我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曾庆璜看上去烦恼不
堪,一口接一口咪酒。我爷爷也自顾自喝,似笑非笑等着听他的下文。
“咳!”曾庆璜将筷子往桌上一按,脸上是推心置腹的表情,“我这个人,说实话,
我一不想入党二不想做官,教书匠只想老老实实把个书教好。您说我这思想对吗?”
“对错谈不上,想法倒朴实。”
“我就是赞赏这朴实二字。我以为知识分子们摘了帽还是应该保持本色,您说是不
是?”
我爷爷说:“您别老问我,老问我我就吃喝不成了。”
这顿酒时间不长,后来也没有了话说。爷爷说还是上次的酒喝得痛快。
人的精神面貌不同,生活态度就是不一样。尽管那个秋天的毛毛细雨一连下了半个
多月,人人都嫌烦。曾庆璜却打着雨伞东奔西跑,去古籍书店又去荣宝斋,准备在家设
计一间书房。
第二年秋天,曾庆璜的书房初具规模。两只一人高的书橱是请王憨子踩三轮运回来
的。王憨子还帮忙将书橱抬进房间。王憨子说:“曾校长,没听说你要结婚嘛。”曾庆
璜大笑,说:“哪里结婚,这是书房。一个读书人,最应该有的就是书房。”
于是,居仁里的人们都知道曾庆璜有了一间书房。这时他已被提为副校长。“迫不
得已的,他们硬要我干。”曾庆璜对我爷爷说:“形势就这么逼人,你不干还不行。其
实当个副校长有什么意思,累死累活也讨不到好。只是我们服从惯了,党叫干什么真不
好意思拒绝。您老人家修养成了个陶渊明,该不会耻笑我吧?”
我爷爷没喝酒,说话很宽容。说曾校长你好好干吧,你是应该好好干一番的。
我有幸进过曾庆璜的书房。他的书房一般不欢迎居仁里的普通居民。他怕居仁里特
有的银行铜臭玷污他的清洁之地。我从农村回城读医学院后开始发表诗歌。我知道那些
诗写得幼稚浅薄,可又没办法写得好一些。曾庆璜很热情地愿意和我探讨诗歌创作的问
题。探讨是他的说法,我是他的学生,佩服他的学识,我说曾校长不必客气,想怎么批
评就怎么批评。我和所有初学写作的傻丫头一样,斜背着书包,书包里装了一大叠诗稿,
害羞的心忐忑不安地乱跳,被老师雅致的书房惊得并拢双脚站在那儿不敢动,自惭形秽。
曾经是湖南老太婆居住过的发了霉的房间变得宽敞明亮,充满阳光。两只书橱装满
了精装书,一排排,整整齐齐,金光闪灼。大书桌案头摆着古色古香的文房四宝。一本
线装书翻开摊在桌上,上面压着一方镇纸,旁边是杯热气袅袅的香茶。窗前有一只花架,
架上一盆翠绿的文竹。与文竹遥相呼应的是一轴水墨花卉,曾庆璜自己的手笔,画的红
梅,上面有咏梅诗一首:
孤标粲粲压鲜葩,独占春风管岁华,
几树参差江上路,数枝装点野人家。
冰池照眼何须月,雪岸闻香不见花,
恰似林间隐君子,自从幽处作生涯。
在曾庆璜对我分析我的小诗时,我听而不闻地想到了我爷爷。
我爷爷的书也不少。文革毁了一小部分,隐藏保存住了大部分。最好的书用奶奶陪
嫁的两口樟木箱装着,其它装在大小不一的各种箱子里,这些箱子一律码在爷爷宽大的
床底下,而书目就装在他心里,想看哪本书就趴在地上伸胳膊进去摸,一摸一个准。爷
爷几十年就这么拿书,不知叩了多少头,他自谑为“叩头博士”。一要拿书看就说“我
要叩头了。”我爷爷一生都没有书房,因为他要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抚养他的儿女和孙
子辈。他乐意为后代分忧。
我禁不住再次赞叹曾庆璜雅致的书房。却也勾起了曾庆璜的感慨:
“你爷爷有的我没有,我有的你爷爷没有,一个人为什么不能两全呢?”
曾庆璜的感伤顷刻间就过去了。他用一个副校长的矜持挥手砍断话题,将谈话引到
其它方面。“我这儿算什么雅?你见识太少了。一个文人真正的雅那应该是‘樗蒲锦背
元人画,金粟笺装宋版书’啊!”
这一天,曾庆璜给我学习文学创作的指导有四个字:读书、生活。所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又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请教该读哪些书?曾庆璜给我开了个书
目,一页材料纸全写满了。
我十分珍惜地拿回这页材料纸,爷爷看了捧腹大笑。
“依我看,”他说,“看完这些书你都成蛀书虫了,还想写什么作?曾庆璜真是个
知识分子呵!”
我顺手将材料纸夹进了上海的《朝霞》杂志里,后来竟忘了带走。奶奶将杂志和旧
报纸一块收藏在阁楼上。几年后我在一次大打扫时发现了被老鼠啃成了巴掌大一块的这
本《朝霞》,里面材料纸上还能看清两本书的书名,一本是《删补唐诗迭脉笺释会通评
林》,明代周延著;一本是《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清代王锡祺编。出于对“小方壶斋”
的好奇,我去了省图书馆,阅读到这一张卡片:全书正、补编各十二帙,再补编十二帙,
自一八七七年始至一八九七年编刊完竣,历时二十一年。为清代地理著作汇钞,包括地
理总记,各省考略,旅行纪程,山水游记,风土物产兼及少数民族风俗生活,还有日本、
南洋、欧美各国见闻等等。
10
我曾对曾实说:“你爸爸很有学问。”
“他有狗屁。”
在座的还有王小憨、俞英、茹飞燕、郝建。除了王小憨是居仁里的老朋友,其他三
人都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都爱好文学,我对他们常谈到曾庆璜的学问,王小憨也同意
我的看法。
我说:“曾实你不能这样,你不喜欢他就全面否定他。”
“我当然不会那样偏颇。但我爸爸不过是读死书罢了。现在我读的书越多就越看透
了他,说他腐儒吧?他还不够格儿。他还挺会见风使舵就地拐弯。你还不会看人。还不
会。”
我就无法再与曾实交谈下去。他这一点使我特别伤脑筋。
曾实大学毕业继续求学,考上研究生。又来笨拙地试探我:“你认为我读研究生合
适吗?”
“你自己最清楚。你怎么会听别人的意见?”
“可我愿听你的意见。”
“算了吧。”我放慢说话速度以引起他的注意,“曾实,你怎么唯独在这个问题上
如此糊涂?我们是朋友,但不是其它关系。我一点都不想干涉你的生活、事业,等等。”
曾实说:“原来如此。为什么?”
我想我应该告诉他真实原因,“你从来不容忍别人,记得我们看《卖花姑娘》的事
吗?”
“嗬!”他说。
我如释重负。不过我没料到曾实会报复我。他不放过他认为伤害了他的任何人。在
今天竞争性越来越强的社会里,或许他是对的?
一个穿着十分考究的中年妇女来学校找我。我好一会儿才认出她是苏玉兰。我叫了
她一声“苏阿姨”。
我陪着苏玉兰在大操场的跑道上一圈圈散步。
苏玉兰说:“你是个聪明女孩,明白我为什么会坐三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来找你。”
我不明白的是她怎么会了解我和曾实的事。曾实绝不会告诉她也不会告诉曾庆璜。
我只有笑而不答,茫然望着远方的大树。心里想的是这个女人到底为什么宁可不要儿子
而要离婚,可她又并没有再婚。
苏玉兰说:“我不是作为黑皮的母亲来劝你嫁给他的,你知道我们的关系,我也不
指望哪一天他能叫我声妈妈。我是想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提醒你,这世界上像曾庆璜这
样的庸人比比皆是,而像黑皮这样的男子凤毛麟角。黑皮前程远大,一定会有出息,我
绝不会看错。”
我承认曾实论学业论人品都算是出类拔萃的,但家庭生活还需有许多其它东西。
苏玉兰懂。她懂我指的什么。
“这就是你错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男人。男人都得三七开。七分优点就
行了。就算你有运气,遇上了一个公认的完美男人,但他忽略你,不重视你,对于你,
这个人也不算完美了。你将为他痛苦一辈子!”
“别放过曾实。否则你将来会后悔的。”
我没有被苏玉兰的预言所吓倒。她那母仪天下的仪态是从何而来——一个一辈子的
银行小职员。
曾实的报复是几年之后突如其来的。那时候他已经在某个无线电研究所工作。从报
纸上可以看到他的成果。报纸称他为“年轻的科学家”。忽一日,我收到了他的婚礼请
柬。
酒宴设在汉口著名的湖北菜餐馆老会宾。我还顺路买了贺礼。一只滑稽可爱的长毛
绒小猴。
然而当我按请柬上注明的第十三桌落座之后,我发现事情似乎不大对劲。大厅里有
几十桌酒席,第十三桌被安排在最偏僻的角落,同桌人全是老弱病残乡下亲戚。曾庆璜
穿戴一新,神色焕发,在新人身边忙得团团转,引导他们迎接这个伯伯那个叔叔,全是
腆肚挺胸一脸矜持假笑的官场人物。曾实居然很乖,面含微笑热情应酬,时时刻刻不忘
搀扶照顾一下他的新娘。曾家都好像没看见我一样。
新娘子季晓春可以说是非常非常漂亮。且还是武汉市某区区委书记的千金小姐。整
个大厅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宾客们不住口地赞美这对才子佳人,目光都随着他们转动,
好像怎么也看不够。
在新郎新娘挨桌敬酒的时候,曾实对我客气得就像我是他从未见面的亲戚。他轻轻
揽着新娘子的肩,替她喝下了大家敬她的酒。新娘子细声娇气地提醒他别喝太多了。他
扬声大笑,说:“不多不多。人生得意之事不过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都得到了,
能不开怀畅饮?想当初我一个右派的儿子,总是被人瞧不起。今天我就是要他们看看!”
我不吭声,也用陌生的眼光看他。他这番话针对我说实在是无聊,卑劣。因为我没
有瞧不起他。
我再次为曾实的做法所震惊。前一次是在农村蒙面劫持那青年。这次是他为了当面
洗刷自己的心头怨恨,竟不惜与他父亲合作,豪办这种趋炎附势的婚筵。曾庆璜的谄笑
持续到送走贵宾。据说他正在向教育局局长的位置运动。
我没有去闹新房。新房设在曾庆璜的三居室里。曾庆璜从居仁里搬到副局长待遇的
三室一厅公寓之后,我没去过他的新居,尽管他邀请过好几次。
我顺路又进了买礼物的商店,把小猴放在柜台上,说“我不要了。”
售货员恼火地说玩具出柜概不退换时,我已经走出门。
11
年轻的时候,曾庆璜少年得志,也并没有想到仕途。那时候他的人生理想是做个教
育家,新中国的第一代教育家,将来手扶拐杖,身穿呢大衣,银发飘髯,“咔嚓”一声
拍照,载入中国历史史册。
在曾庆璜从农村回城,重新登上讲台时,他意识到了自己从前的幼稚。他并不是靠
坚持从事教育工作而得以崛起的,他在乡下谢绝教书,顽强地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
就是这样,他比别人早回城好几年。当后来大批人摘帽回城时,曾庆璜已经是教研室主
任,副校长。
从副校长升为校长,又从校长升为教育局副局长这一连串的三级跳远中,曾庆璜的
竞技状态逐渐进入最佳状态。尤其是从校长到副局长这一级,曾庆璜发现了自己是个从
政当官的料。副局长这个缺原来内定的是另一所中学的刘校长。刘校长是个迂腐老头,
在“反击右倾翻案风”时和教育系统领导拍桌大吵,认定自己抓教学质量是绝对正确而
“反击”是绝对错误的。曾庆璜同意刘校长的看法但他藏在心里没有表达,作为教研室
主任的他立刻写了检讨,取消了作文竞赛等计划,带学生们去工厂向工人阶级学习。其
实这一招很有效果,上级又很满意,学生也很满意。学生们在工厂与实践相结合,作文
水平提高很快。
后来的形势支持了刘校长,大家承认刘校长是正确的。然而他撞上了南墙不回头的
倔模样,出言不逊,唾沫四溅的坏脾气仍留在人们的印象中。相比之下,曾庆璜的政治
水平就突出出来。他创造的这一套“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深为领导欣赏,首先是在本市
推广,继而引起了全国注意。
一个人就是要设法到达一个高峰。上去了以后再下来也无所谓。人们还是记得那座
高峰。对他的平庸会理解为酝酿攀登更高的高峰。曾庆璜就在人们的这种认识惯性中步
步高升。从而挤掉刘校长,当上了副局长。
一系列事情发生的时候,曾庆璜当事者迷,只有一种被大浪裹挟的感觉。时间让他
清醒冷静,在一个寒冷冬天的深夜,他坐在冰冷的书房里,看书看得他心神不宁,他问
自己:你不想看书?你想干什么?想干什么就干吧。结果他从镂花窗帘上隐约看见了自
己将来的形象:一个富态的文化官员,戴贝雷帽,穿中式棉袄,准备出访欧洲。
第二天出门上班,明亮的太阳使他以为昨晚自己是做梦。到办公室以校长身份忙碌
了一上午:开了三个短会;找全校最调皮的学生谈了话并将他们感动得流了泪;布置了
本周几堂大型公开课,之后,曾庆璜端起浓茶深深喝了一口,知道自己昨晚没做梦。
他的茶是小李子泡的。小李子泡得很好。新分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