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娱乐帝国 >

第4部分

重生之娱乐帝国-第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娱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饰设计的话,说不定将来还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顶级的服装设计大师呢。
    当然,这也就想想罢了,他穿越前也不是服装界的人,对这个并不是太了解。
    看到宗无上和杨清泉两人,方俊华似乎也正好和张卫健说完,笑着听了下来,对宗无上道:“你来了,正好,先过过你的戏份,看看情况。”
    “导演,这是?”张卫健奇怪的看着宗无上,问方俊华道。
    “哦,对了,跟你介绍一下,这是宗无上,今天新来的,待会就演那个招呼你们的店小二。宗无上,你也认识一下吧,这是张卫健。”方俊华解释了一句后,也对着宗无上说了一句。
    “你好,我是张卫健。”张卫健主动上前说道。他没有自恃身份,也并没有因为宗无上是个跑龙套的而起轻视之心。
    宗无上立即上前道:“你好,我叫宗无上,龙套一个,还请建哥以后多多关照。”
    他这会,心里还是有些感慨的,张卫健这个时候正是不如意的时候,穷迫潦倒,唱片没人肯出,演戏都是插科打诨,就差和龙套相提并论了。这个时候,他的心态想必是摆得极低的了。而要是换做在八四年的时候,张卫健估计就不会对他这么熟络了,那个时候的他,歌唱大赛冠军,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虽然未必会有什么轻视之心,但肯定是没有现在这么主动的了。
    接下来就是简单的试戏过程了,方俊华也没有什么废话,直接说道:“阿上,你就直接照着剧本上的演一遍给我过过眼,先看看。”
    说话的时候,方俊华并没有掌机,看来是直接目测了。也是,宗无上这么个纯粹的龙套,要是一个演不好,那就白白浪费了胶卷,那可是钱啊。花钱不待这么花的,要花,那也得花在主角上,他可没那么多经费去糟蹋了。
    宗无上应了一声,随即按照剧本的内容,一板一眼的演了起来。
    一路上他可是一直都在准备着,心里不住的揣摩,依照长久以来看电视看电影后形成的一些剧里面的人物应该具有的行为,在和剧本不住的对比。而且这个戏也不太难,镜头面前也就一晃而过的功夫。
    宗无上还有有些把握能通过的。
    而看着宗无上接连串的几个招呼客人的动作,方俊华的眼神不由亮了一下,闪过一丝赞赏的意味。他发现,宗无上的演技是非常的青涩,也有些僵硬,但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尤其是那个神态,低眉顺目,充满了喜气的笑容,让人眼前不由一亮。配上店小二的角色,那是拿捏到了最佳!
    “不去当侍应生浪费了。”方俊华心下有了些令他自己都感觉啼笑皆非的胡想。
    “好,就是这个样子。阿上,看来你还是挺有演戏天分的,不错,真是不错。”方俊华不吝自己的喜色,夸赞道。
    有的人天生就懂得演戏,看来并不是空穴来风,每个人的天分都不一样,有的人同样是第一次演戏就能很好的驾驭角色,但是有的人只会演出面目僵硬的效果,比如很多台湾的偶像剧,为了节省成本大量使用新人,将一个好好的角色演的面部僵硬,生生毁了,若流星花园不是赶上了好时候摊上一个偶像剧始祖的名头,若是晚几年只怕会扑街的不能再扑街了。
    宗无上这点演技,演个主角肯定是不行的了,不过演这个店小二还是绰绰有余的。如果不是角色全部满员了,方俊华这一刻甚至都有了让他出演一个戏份还算可以的配角的想法。
    “厉害,一个新人就这么厉害了,而且长得这么帅,看来以后我们这些插科打诨的所谓前辈都要让路了。”张卫健笑嘻嘻的竖起了大拇指。
    杨清泉这个时候也是大喜,没成想事发突然紧急找来的一个人有这份功力。张卫健的称赞不提,但方俊华这个导演的称赞不可谓不重要,这说不定就是一列直通车,从此青云直上啊。
    要问杨清泉现在这个心态是什么,那一定是庆幸,同时还要感谢感谢老天爷,这可真是走了狗屎运!
    “那就这样吧,待会就开拍。”方俊华一锤定音,随即又上前拍了拍宗无上的肩膀,笑着道:“后生仔,我看好你,有机会就给你加戏。”
    “谢谢导演!谢谢导演!”宗无上抑制不住心中兴奋的道。
    方俊华和张卫健,还有杨清泉,看着宗无上的笑意,无不发出了善意的微笑,每个新人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想当初他们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么。
第七章 赚第一桶金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宗无上虽然欣喜第一天上班就获得了一个有台词的戏份,但其实并不怎么重视,只高兴自己的第一桶金即将到来,虽然少得可怜的第一桶金着实有些掉穿越者的面子。
    他现在虽然混得穷困潦倒,但还是坚信,穿越者为大,他一定能够功成名就的。一个小小的角色,并不能值得他太太过高兴,这只不过是又多了一个目标选择而已。发家之路选择到了影视行业上而已,仅此而已。
    而要问他现在希望的是什么,那一定是希望这次的酬劳能够支付他办好身份证。
    这个时候不像后世,这个时候的香港人,拥有的身份并不是原本的中国籍,而是英国籍,所以应该叫英国人,而不应该叫香港人。他这个外来客,虽然有胡龙介绍,但要办张身份证还是需要上下打点一番的。
    这个时候的香港,还是有些混乱的。
    也只有有了身份证之后,他之后的行动才能够继续。不然他就将会是唯一一个困死于身份问题的穿越者了。
    既然初演通过了,那接下来的便是开拍。
    方俊华雷厉风行,当即就安排了这个镜头的拍摄,两个主演张卫健、郭晋安,演女主角的刘玉翠,外加演店小二的宗无上,四人当即被喊道“各就各位。”
    这个细目是在客栈里进行的,除了他们四个之外,另外还有一些进进出出客栈的群众演员,和在客栈里装模作样就餐的龙套们。
    “Action!”
    随着方俊华喊开始,一行人顿时行动了起来,先是张卫健郭晋安还有刘玉翠三人走到了这件客栈,接着宗无上低眉顺目的出来迎接,笑嘻嘻把他们迎了进去。
    依照剧本,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延续了下去。
    这几下动作,连贯非常,宗无上总算经过穿越的离奇事情,这个时候是蛋定多了,丝毫不见有拖沓和紧张的情绪。另外先前的一些僵硬表演,最后也在导演的指点下改正了过来。总得来说,虽然够不上挥洒自如,但也有那么一股气势了,顺利通过。
    完成了细目,宗无上从后面溜了出来,方俊华的态度看不到,不过看他没有停机的样子,也知道刚才是通过的了。再转头看到杨清泉的时候,正发现正好向他看来,一脸笑意。
    “演得非常棒!”杨清泉走了过来,竖起了大拇指。
    他虽然只是个场务,但也是有点眼力的,一些二线一线演员的演戏他也是看过不少。宗无上总的来说非常不错,起码是大出他意料之外。竟然第一次面对着镜头,就能完全的忽视它,并一次性的演完整个戏份。
    要知道,在人面前表演和在镜头面前表演那是完全两码的事,经常一想到是面对着镜头的,将会有许多人观看,不少人都是紧张得不行。其中二线甚至一线的明星也会有这样的情况。
    宗无上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不可谓不漂亮!
    “泉哥取笑了。”宗无上只腼腆一笑。
    由于杨清泉还需要在一旁帮衬,两人也没再聊,只道了句下班后再一起聊聊后便即散了。宗无上是直接走出了戏场,去找胡龙。
    “怎么样,泉哥说你演得怎么样?”胡龙勾肩搭背的挽住了宗无上的肩膀,笑嘻嘻问道。
    “那还用说,我是谁?在我面前,神马都是浮云。不就演个店小二么,那是易如反掌。”宗无上故作牛皮哄哄的笑道。
    出来没多远,他就遇上了胡龙,因为这个时候胡龙也刚拍完属于他龙套的人物,正在一旁休息的龙套大军中朝他不停张望着。
    “神马都是浮云?哈哈哈,小上,你可真有一套。”胡龙大笑了一声。
    一旁的人尽管不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但却不妨碍能够体会其中的调侃意味,无不意会的大笑了起来。
    “你看,小上,连泉哥都说了,小上你是天生干这一行的料子,不混娱乐圈是太可惜了,是你的损失。我琢磨着啊,小上你有天分,又语出惊人的,摸不准进了娱乐圈后能达到周天王那样拉风的程度。”胡龙再次提起了这个事情,一本正经的道。
    不过宗无上怎么看怎么是在怂恿他呢。
    他知道胡龙在这里说的周天王正是周星驰。话说,周星驰转战无厘头风格后,一路大红大紫了起来,到现在已经有了“周天王”的叫法。而且貌似明年,也就是一九九二年,这一年将会连上几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每一部都票房大卖,每一部都坐上了十大票房排行榜,更是气势如虹的包揽了前五名的位置。
    而这一年,也被称之为“周星驰年”。
    “周天王”“周星驰年”,可见周星驰气势之盛!
    “切,怎么会是我的损失呢,应该是娱乐圈的损失。不过这个事,还是再说吧。”宗无上胡乱调侃了一句。
    “你该不会还想着靠你那本什么武侠书赚钱吧?不是我说你,写武侠小说的有几个赚钱了?而且哪个写小说的不是读过很多书?反正我只看到了金庸老爷子还有现在这个黄大侠牛叉了,其余人还不是穷得要死。当个演员,赚得比他们海了去了,而且又是非常拉风的。”胡龙不满的说道。
    “屁,龙哥,不是我说你,写小说有前途多了,你不知道而已。再一个说了,谁说的我只写武侠小说了?你怎么知道我就写不出来呢?”宗无上没鸟他,直接反驳道。
    这一个礼拜,宗无上也不是什么也没干的,他正忙着赚他的第一桶金。没有第一桶金,就算是穿越了,那金手指也开不起来。
    另外他也要趁此机会,让自己出名。
    而这些,他没有寄托在别的什么上面,正是写小说!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宗无上也不小了,早一点出名总好过慢一拍出名。而最快出名的方法,又能赚到第一笔资金的,他想到的就是写作,写武侠小说,然后投递到金庸老先生创办的《明报》上去。
    但凡在《明报》发表了文章的作者,无一不是在香港大大提高了知名度的。而且,《明报》给的稿费也算不错的了,足够做他的第一桶金了!
    宗无上前世也算个小作者了,虽然是空闲时间在网上做了个网文写手,但对于写作以及稿费之类的问题,还是有些了解的。他知道,这个时候的香港,稿费并不会低到哪里去。
    他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及了香港稿费制度的问题,说到了1992年1月的时候,行政委员会就已经制定出了稿费的标准,以每字计算,最低0。15元,中位价0。25元,较高0。35至0。5元,最高价0。6元。这里说的每字,是除去标点符号来计算的。
    算算看,这个稿费下来,一本几十万字的小说能得多少?相信只要一被采纳,光稿费那都是赚翻了!
    虽然今年标准还没定,但《明报》的稿费标准总是不会少于最小位数的。另外,他相信,他要写的这本书,《明报》还是会给予采纳的!
第八章 《昆仑》《明报》
    好的文章,终究是会发光的,虽然说有的是等到作者挂了之后或者挂了几百年之后才发光的,但宗无上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1991和2004之间只相差了十三年,文学方面的欣赏水准还是差不多的。
    而他这次打算写的武侠小说,也就是在2004和2005这两年火得一塌糊涂的新武侠代表作《昆仑》。相信看小说的水准差不多的情况下,《昆仑》依旧能红火起来。
    凤歌老大写的这本《昆仑》,严格来说是个系列,昆仑系列,是紧拉着第一部《铁血天骄》而来,是《铁血天骄》的情节继续发展。其中的精彩内容,不容置喙。还在连载的时候,就得到韩云波和有“北大醉侠”之称的孔庆东老师的推赞,被称为“承金庸之风,并有所突破的武侠新经典”。
    把《昆仑》投稿给《明报》,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说不定这个时候金庸老先生一看,还有兴趣提起笔,给他来个批准,发表一篇评论什么的,那可就发了。
    金庸的名头,那不消说,杠杠的,整个华语圈如雷贯耳,大名鼎鼎。
    不过话说,金庸老先生早在1972年的时候就已经宣布封笔,不再写武侠了。一直到现在1991,期间十九个年头没有好的武侠小说出世了。虽然在此期间另有武侠小说在出世,也在《明报》上刊登过,但终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香港人并不买账。
    而《明报》之外,却是兴起了另外一位绝世大侠,他那就是黄易。黄大侠一改过去狭小的取材范围,集古今于一体,今思与古韵相互渗透,开一代侠风。而且其书中的武功路数更是独辟蹊径,追求精、气、神的结合,处处都是功夫。
    另外特别说明的是,他还是开创穿越架空题材的鼻祖,大名鼎鼎的《寻秦记》就是了。
    而据宗无上所知,黄易这个时候已经是武侠界的风云人物,明年就将成立自己的出版社:黄易出版社,专门负责经营自己的小说。
    有此榜样在前,宗无上相信,他这个穿越人士总不会混得比他还差吧?
    而且今年也是最好的一年了,因为金庸老先生这个时候还是《明报》的董事局主席。而到了明年的时候,《明报》的控股权将会被卖给了商人于品海。天知道,到了那个时候《明报》的文风会不会有所改变?小说审核的条件会不会改变?
    穿越之前,宗无上是搞计算机互联网方面的,除了计算机和网络,另外还要再加上没有门槛的网文写手,外面的一些什么设备那是通通不会。穿越后,1991年哪里有什么计算机互联网的?就是有,那也是老古董,看都看不懂,怎么搞?因此除了写作,一时之间他还真想不到有什么办法快速赚钱和出名的。
    不要说什么编剧,写个剧本什么的投递出去,然后就等着电影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