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余世维专集 >

第22部分

余世维专集-第22部分

小说: 余世维专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常交流。员工讨厌被管理人员蒙在鼓里。没有什么比当天听说公司前途无量、第二天却在报上读到公司可能被吞并或卖掉更能摧毁一个公司的士气。
  授权、授权、再授权。如果说在管理中授权是一个最响亮的口号,那也有其原因。毕竟员工最喜欢这种授权赋能的公司。
  提供经济保障。很多人对金融市场账户和公共基金等一无所知,因此只得自己为自己安排退休费用。他们需要管理层帮助他们理财,提供经济保障。
  多表彰员工。康涅狄格州一家培训公司的总裁丹尼斯说:“你能向员工做的最有力的承诺之一就是,在他们工作出色之际给予肯定。”
  辅导员工发展个人事业。还记得你刚加入一家公司,认准发展之路便开始攀扶的时候吗?然而,稀里糊涂的晋升和部门调动已使你迷失了方向。因此,员工需要一张地图指点迷津。
  教育员工。在信息市场中,学习绝非耗费光阴,而是一种切实需求。大多数员工都明白,要在这个经济社会里生存下去,就非锐化其技能不可。
  ②如何激励员工
  口头表扬不可忽视。对于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来说,口头表扬可能是“只听楼梯响,没见人上来”,但对于追求上进的员工来说,它却意味着鼓励。口头表扬被认为是当今企业中最有效的激励办法。
  保持肯定的态度。被激励的员工是那些有问题、有想法的人,尽管他们的想法并不总切实可行,但作为管理者,你应该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他们说,唯其如此,企业才可生机勃勃。如果你对员工持肯定和引导的态度,员工们就会主动替公司分忧。
  留心身体语言。皱眉头、瞪眼睛、指东划西,而所有这一切都会被看作是管理者的权力和控制欲,而不是员工们值得依赖的小心翼翼的领头羊,其结果无疑会引起敌对情绪,合作便举步维艰。
  无需事必躬亲。一位低薪员工说:“老板有次对我说,‘这些都需在下午之前装进盒子,打上标签,装进货箱后运到车库,等你做完了,还有些别的事需要你帮忙。然后就走开了。这让我感觉自己是程序中重要的一环,老板相信我能做好,我由此得到鼓励,要证明自己能做好,不让他失望。”
  不要总一本正经。管理人员对员工们偶尔的小小违规行为若能持微笑但缄默的态度,也能缔造公司内部健康、和谐的气氛,使员工们感觉管理带有人情味而安居乐业。
    ③与员工共同成长
  保证公司员工长期有效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在员工自我发展的同时企业也获得发展,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所在。它需要企业参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管理,把员工的职业发展纳入企业管理的范畴,与员工建立融洽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个人有所奉献与组织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针对个人期望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即企业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予以满足,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希望。企业的成功来自于能够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职业生涯发展给员工,让员工成功的同时也就是企业的成功,企业与员工之间结成战略伙伴式的双赢关系。这也契合了“未来企业竞争将是人力资源竞争”的共识。
  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谋求自我发展的个人设计,但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制度体系等辅助性措施从外部加以指导。恰当地参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员工的个性化特征和职业发展动向,了解员工的需要、能力及自我目标,加强个体管理;再辅以按照员工兴趣、特长和公司需要相结合的培训发展计划,充分挖掘其潜力,使员工真正安心于企业工作并发挥最大潜能,创造出企业与员工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与条件。职业生涯规划由此也成为联系企业与员工的工具。一般说来,企业参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了解员工个人自我发展规划,寻找其与企业理念、目标的最佳切入点,以此作为企业指导员工职业发展的起点。企业和员工是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双方的发展相互依存。每个员工都会有自己的生涯设计,追求的可能是权力、财富或是工作的安定感,哪种人适合企业需要,企业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其自我目标,合作的潜力有多大,企业必须按照发展需要选择相适应的且真心在企业工作以实现自我的合适人选。
    案例
  宝洁公司招聘新人时,通过一套完善的测试手段全面衡量应聘者的领导素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所聘员工在最大程度上接近公司用人指标,便于进一步培养使用,这样员工与企业才可能真正达成“心理契约”。当员工加入到企业时,对其灌输以企业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行为观等企业规范,使其尽量按照企业所提供的职业方向、路径向前发展,融入团队,这便成为企业对员工实施职业发展管理的开始。
  点评:只有使员工与企业一起发展,使员工不断提升,企业才能像宝洁这样屹于不败之地。
    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以培训进修、轮岗锻炼、工作加压等手段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提高,同时予以及时评价,使员工认识自我、修正自我,进而产生与企业同命运、共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创新能力。员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合理的职业管理。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关键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创造出进取、和谐、平等的企业精神氛围,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理念层次达到企业内部和谐一致。企业首先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同时善于引导,让员工在企业中能够找到一条发展道路,把全部身心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奉献全部智慧。员工谋求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以企业为主导的培训应成为辅助员工职业发展的有力工具。重视通过有效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和工作能力,变利用员工能力为开发员工潜能,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
    案例
  西门子公司实施的“员工综合发展”计划,以员工业绩和所具潜力为基础,系统地使用技术和管理培训、工作轮换、国际化派遣、职务提升等具体发展手段,每年为员工制定短期和长期的职业发展计划,使员工跟上时代与公司发展的需求,潜能得到更大发挥。同时做好与员工的双向沟通,及时发现员工的新思路、新想法,了解其对企业管理的反应和要求,传达对员工的新期望,增加其对企业管理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对于员工来说,与管理者的交流也可以使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我,认清自身的长处与不足。
  点评:西门子的“员工综合发展”计划使员工的潜能得到了激发,使员工能够进行更好的自我认知。
  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为员工提供工作机会和发展阶梯的必要保障。企业运行机制的核心是人的激励与约束,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与发展机制,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得不到发挥。管理者首先应当明确员工的职位升迁不是企业对员工的酬谢或赏赐,而是双方共同的目标。员工的自我实现通过横向的(如金钱)和纵向的(如职位)发展来体现,企业须提供相应的、可以证明其自我实现的内部条件如职位、权责、待遇、福利等,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尊重员工发展需要、帮助员工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人性化与理性化相结合的职业提升方案,让其持续拥有向前发展的希望,从而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动。外资企业中,在设置管理职位的同时会留有充裕的、平行的非管理职位,以避免员工职业通路的堵塞,使每位员工都有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工作的动力。
    案例
  IBM公司鼓励员工向自己的潜能挑战,给每位员工发挥所长及潜能的机会,并辅以完善的内部晋升机会让其实现自我价值。每一位IBM员工都可以拥有两条职业发展道路:一条是专业发展道路,如技术工程师等,以多种培训助其在专业道路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培养其成就感;另一条是管理道路,提升其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水平,最终发展成为合格的职业经理人。通过这样的制度和努力,让员工认识到在 IBM可以拥有很多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可以拥有实现自我的广阔舞台。
  点评: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有用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路。与员工共同成长,是管理人本主义的体现,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只有适应新趋势,赢得人力资源,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优势。
  6纵容能力不足的人
  每个企业和组织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能力不足的人,接受能力不足的人,在每个组织里是必然的一种现象,但是决不能纵容这些能力不足的人。企业管理里中提到人力资源错误,就是把一个错误的人摆在一个错误的位置上,这就是所谓纵容能力不足的人。尽管环境造成人力不足,尽管组织要保护社会要以就业安定为原则,但不能为此将不合适的人摆在不合适的位置上。
  (1) 处理员工八个不要
  不要让情绪主导。管理者通常在情绪激动时批评和责骂员工,这是没有意义的,你想表达的正面信息根本就表达不出来。无可否认,你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调整一下情绪后,才开始对员工的训斥,效果会更加理想。
  不要拖延处理。这点好像与第一点有矛盾,但绝对不是。管理者得悉问题后,应先冷静下来,然后直接告诉员工问题的所在。快速处理纪律问题是很重要的。你不告诉他问题所在,他会视为理所当然。很多管理者都不敢直接与员工倾谈,这样是不行的。
  不要只说“有问题”。管理者处理纪律问题应直接指出症结所在,让员工知道他应该要改善的地方。只说“你有问题”对员工没有实际的帮助。
  不要用电话处理问题。请安排时间与你的员工面对面讨论他的问题,让他知道你是十分重视的,你会发现这些时间是值得投资的。
  不要“一步登天”。没有一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除掉十个坏习惯。让他专注一至两个方面,从而做出改善,会收到比较良好的效果。
    不要偏私。正如你要求你的上司赏罚分明,你的下属同样要求你不要偏私自任。切记不要在你的公司营造不稳定的气氛,也不要让你的员工对你投出不信任的票。
  不要歧视。这是常识,不要拿员工的个人情况来针对他。
  不要将自己塑造为不会犯错的神。其实,任何人都会犯错,任何人都有恶习。在你批评员工的时候,请尽量以帮助他解决问题的姿态,详细与他讨论。不要把自己塑造成不会犯错的神,这样,员工会更愿意听取你的意见。
  (2) “惩罚”员工不是苦差
  处理员工的技巧是每个管理者必须掌握的,更是出色的管理者必须驾驭的。美国心理学Bob Turknett说:“企业家视惩罚员工为苦差,他们宁愿逃避,希望问题会自动解决。很多时候,这样做只会使问题愈来愈严重。在企业内,富有经验能圆满解决纪律问题,使其对企业、对员工都有良好的影响。”
  逃避的企业家普遍会干脆解雇那些问题员工。不过,Turknett认为,这个做法对企业有一定程度的伤害:“除了损失一个有生产力的员工外,企业内的人才流失、创造力及员工归属感都会萎缩。当然,在你盛怒的时候,解雇他看来是最好的做法,可是,你怎能担保,能聘回一个比他更好的人?”其实,即使可以,你和你的企业都不免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年代,人才是企业重要的资产。
  ②认清惩罚真谛
  “惩罚不是负面的事情,而是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惩罚有时候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Turknett说。
  Argosy Education Group Inc.的行政总裁Markovitz则表示:“处理这类问题,先要有一个目标通过惩罚或训斥,你希望员工学习到什么?确立了目的,再定出惩罚方式。这样,惩罚对员工来说,会变得有意义得多。”的确,要员工罚抄一百次“我以后不会迟到”是没有意义的。
  ②给予解释机会
  The Growth & Leadership Center Inc.的行政总裁Hollands指出改善员工行为的重点是:“他们不改变,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改变。在讨论时,管理者应先征询他们是否有好的改善方法。不过,管理者必须事先有一个帮助他的大致方案,此举会使员工感到,你的确关心他的问题。因此,员工会欣赏你,并愿意改变。”
  但是,作为管理者的你,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人们面对批评时,其反应多是维护自己,无论实际上他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好的管理者应坦然接受解释。”Hollands道:“给他五分钟时间。仔细聆听,然后告诉他问题所在以及解决的办法。”
  ②“威迫利诱”跟进问题
  要确保员工切实地改善纪律问题,管理者还需要清楚员工的“死穴”所在。所谓“死穴”,便是员工在工作上最关心的地方。在讨论时告诉员工,如他不能在限期内改善他的纪律,他将面对什么后果。例如员工最关心自己在公司中的晋升机会,便可告诉他“如不能改善的话,你两年之后晋升可能会有很大障碍”。这样做,目的是鼓励员工努力做出改进。另外,在处理纪律问题时,管理者常犯的错误是没有对问题做出跟进。“请在一星期内,安排下一次会面时间。”管理顾问Hessler Kay强调,轻视跟进工作,只会显得管理者不重视问题,员工也同样会敷衍了事。不过请牢记,如果在下次会面时,员工确实有了明显改进,切勿吝啬你的称赞。
  “适当的称赞,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