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芙蓉-2003年第2期 >

第47部分

芙蓉-2003年第2期-第47部分

小说: 芙蓉-2003年第2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1'何京颉:《心中的郭路生》。 
   '22'多多:《1970—1978:被埋葬的中国诗人》,载《开拓》1988年第3期。 
   '23'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载《诗探索》1994年第4辑。 
   '24'参见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93页。 
   '25'阿城《昨天今天或今天昨天》,载《今天》1991年第3期。 
   '26'李恒久:《郭路生和他的早期诗》,载《黄河》1997年第1期。 
   
  导师龙泉明的评语: 
  李润霞的博士论文《从潜流到激流——中国当代新诗潮研究(1966—1986)》把朦胧诗研究的一般视点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向前推至文革开始的1966年,这不是简单的时间变换,而是把以朦胧诗为显在标志的中国当代新诗潮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探讨中国新诗潮从潜流到激流、从文革“地下诗歌”到朦胧诗的历史演变过程,这就在一定层面上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与突破性的贡献。作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文革“地下诗歌”上,以此充分地揭示新诗潮的酝酿与萌芽的历史状况及其原因。作者在充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深入考察新诗潮的历史源流,抉发其内在嬗变规律。材料的可靠性与丰富性不仅为论文的历史描述和理论阐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其本身就是对“重写文学史”的一个贡献。作者对“重写文学史”有着自己独到深入的思考,并且从理论上对重写文学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在思维上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的见解。 
  作者全面系统地展开文革“地下诗歌”的研究时,将理论阐发与作品分析有机结合,既生动灵气,富于文学色彩,而且也有相当的理论含量,论文由于有充分的材料和深入的理论思考作支撑,因而显得透彻深刻、扎实厚重。 
  论文对朦胧诗与文革“地下诗歌”的关系还可作进一步发掘,对文革“地下诗歌”还可在进一步发掘材料的基础上论述得更充分一些。 
  总之,这是一篇在材料上有较多发现、具备独特的学术眼光和新颖的学术见解的优秀博士论文。 
   
  答辩委员会决议: 
  李润霞的《从潜流到激流——中国当代新诗潮研究(1966—1976)》选题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发掘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甄别梳理,为历史描述和理论阐发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作者把考证的方法适用于文革“地下诗歌”的研究,既是对研究对象作钩沉烛微的发现,又是对历史情境进行“还原”;在诗性感悟的基础上,以“细读”法对代表诗作加以比较阐释,多有发现,澄清了现有研究成果中的一些舛误;通过对“先行者”、“一个诗群”、“一个刊物”和“一场论争”的描述和阐释,建立起了新诗潮的谱系。作者对“重写文学史”所涉及的一些问题有较充分的论述。但论文对“归来者诗歌”与“朦胧诗”的关系尚可作进一步阐述。论文达到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答辩合格,同意授予博士学位。 
  论文于2001年6月通过答辩。 
   
  校外专家评阅书: 
  谢 冕(北京大学教授)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朦胧诗争”,学术界对于中国新诗潮的研究日见深入,出现了不少有质量的专著和论文,这些著作为当代文学史和当代诗歌史的研究作出了贡献。李润霞的博士学位论文,《从潜流到激流——中国当代新诗潮研究(1966…1986)》是这些著作中后来居上的、引人注目的一部。 
  李润霞的研究把学界关于朦胧诗研究的一般视点,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向前推进到文革开始的1966年,这不是简单的时间的移动,而是论者一个重要观念的体现,这就是她对文革阶段的历史、文学重新省思的结果。李润霞响应并支持了当今学术界对文革“空白论”的质疑,认为突发性的政治事件没有、也不可能造成历史和文学的中断,它只是使一些文学现象从表面上消隐而转入了“地下”状态,并由此孕育和产生了文学的新质,导致一些新的文学现象浮出地表。她的立论基础在于“特殊的历史诞生了特殊的文学”,在诗歌界,“隐匿的是真正意义的诗人”,这种“隐匿”只是诗歌发生的一次“地域转场”。她以非常明确的语言指出这种“地域转场”同时也是“精神的转场”,即文学从虚空的贴着标签的状态转向了“精神层面的独立思考”,这是李润霞论文中最精彩最具创新意义的论断,它的意义不仅仅为新诗研究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也为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普遍的启发性的意义。 
  论文作者令人信服地指出,新诗潮的“新”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学史的渊源。为印证作者的这些论点,她考察了北京、贵州、上海三个地域的“地下诗歌”创作的实况,以及新诗潮的两位先行者的创作的实况,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论文作者有着非常丰富的也相当全面的史料的搜集和引用,这些论述中关于上海一地的材料尤显得珍贵。 
  李润霞的论文选题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是我所谈到的同类著作中最有准备的一部著作,它系统而全面地对产生在中国动乱环境中的诗歌发展作出了清晰而科学的描写,这些描写具有很强的历史感。李润霞学风严谨,文风朴素、平实,占有资料丰富,各项注释详明、充实,是一篇相当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文中提到了“归来者”的诗歌,希望能就这类诗歌与朦胧诗的关系作进一步的阐明,如“归来者”的创作是否属于“新诗潮”,二者是如何互动的,等等。 
  同意该论文参加论文答辩。 
  论文等级评定:优秀 
   
  王富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从文革到新时期文学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根本性的演变和发展,但这种演变和发展又不是没有逻辑脉络可寻的。由于新时期文学给人带来的眼花缭乱的感觉,以及对文革后期文学创作实际的不甚了了,所以人们普遍忽略了对于这个演变过程的梳理和研究。李润霞这篇博士学位论文在此立论,颇富有理论见地,也开辟了一个新的并且是很重要的研究空间。这个论题的难度首先是对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文革后期的地下诗歌即使后来得以发表,也是分散的、零碎的。作者在这方面是花费了相当艰苦的搜集、整理工作的;其次是新时期初期的诗人后来有了各自不同的变化,如何面对历史,真实地评价他们当时的贡献,不但需要科学的眼光、艺术的感受,也需要一定的学术勇气,在这两个方面,本文作者都表现出了很好的学术素养。全文脉络清晰,语言流畅,是一篇很好的博士学位论文。 
  同意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等级评定:优秀 
   
  王又平(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新诗潮研究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相当重要却又相对薄弱的环节之一,尽管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仍少有新的突破。制约其突破的原因或许在于资料、方法、理论等方面的欠缺,另外则是由于这一研究本身可能涉及到的若干“未定性”话题。克服上述“欠缺”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而本论文在以上诸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和创新。 
  首先,本论文在资料的发掘、梳理上下了很大功夫,把许多原始材料由“不可见区域”提升到“可见区域”,从“民间”引向“学府”。论者在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甄别纠谬,取精用宏,对新诗潮这一研究对象考察其源流,叙述其嬗递,厘定其类型,臧否其得失,材料的可靠性和丰富性不仅为本论文的观点和历史描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文革文学的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民刊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材料,这也是本论文“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价值所在。 
  其次,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适应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于宏观方法论,论者所称的“考古学”方法非常适用于文革“地下诗歌”的研究,既是对研究对象作钩沉烛微的发现,又是对历史情境作抉幽发明的“还原”。于微观方法论,论者在良好的诗性感悟的基础上,以“细读”法对不同阶段、不同个人的诗作给予了细致的描述、区分、比照和阐释,其辨析、梳理、概括均作得周密、妥贴,且多有自己的发现,从而澄清了既有研究成果中诸多舛误、含混和笼统之处。宏观方法和微观方法的结合使论者通过对“先行者”、“一个诗群”、“一个刊物”和“一场论争”的描述和阐释,建立起了新诗潮的谱系,相信论者的方法和见解定会引起此后研究者的重视。 
  其三,本论文虽属当代诗歌史的研究,但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已不限于“诗学”(广义和狭义的)和“诗史”。论者不仅具备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且具备宽广的理论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论文提出的诸多观点不仅得到材料的支撑,也得到理论的有力支撑。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论者对于“重写文学史”(或“重写诗歌史”)所涉及的问题有较充分的理论准备和自己的深入思考,因而能把前人涉及或未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升到理论层面予以修正或阐发,如对文革文学“空白论”的反驳就表达得相当精彩。论者在鲜明表达自己的文学史观和文学史方法论的同时,把它们付诸自己的具体研究中,这使得本论文自身就成为“重写诗歌史”乃至于“重写文学史”的卓越范例。 
  如前所说,本论文对于文革文学研究和中国当代(文学)民刊研究是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的意义的,但更值得称道的是在这研究中体现出论者的历史道义和学术良知。作为“一个未曾经历过文革的人”选择这样一个颇有难度的课题,以此去“触摸文革”,这本身就表现出一个文学研究者对历史责任和学术责任的自觉承担,这是使我十分感动的,而这也是论者能独立从事创新性研究的原动力所在。 
   同意该生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论文等级评定:优秀 


食指代表作选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命 运 
   
  好的名誉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 
  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 
  我情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漂泊。 
   
  哪儿去寻找结实的舢舨? 
  我只有在街头四处流落, 
  只希望敲到朋友的门前, 
  能得到一点菲薄的施舍。 
   
  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 
  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 
  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的话, 
  我情愿为野生的荆棘放声高歌。 
   
  哪怕荆棘刺破我的心, 
  火一样的血浆火一样地燃烧着, 
  挣扎着爬进那喧闹的江河, 
  人死了,精神永远不沉默! 
  一九六七年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撑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痛苦,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相信生命。 
  一九六八年 
   
  食指,1948年出生,原名郭路生,男,祖籍山东,从小在北京长大,现在北京某福利院疗养。 

读者来信选登
  编者按:收到一摞摞读者意见表,如同触到一颗颗滚烫的心。我们同是上帝的孩子,我们的刊物理应有读者的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