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十年与二十天 >

第8部分

十年与二十天-第8部分

小说: 十年与二十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1939年9月3日至1940年2月28日,德国潜艇按照捕获法和上述不断更改的命令,总共击沉199艘商船,总(登记)吨位达701;985吨。罗斯基尔:《海上战争》,第1卷,第615页。
  B。 对护航运输队实施无限制的袭击:
  根据和平时期的经验,在这方面可望取得很大的战果。因此,在战争的头几个月中,我又反复地进行了试验,把多艘潜艇组合成群,采用和平时期演练的战术来对付护航运输队。1939年8月19日在潜艇起航时,我事先已将第2、第6潜艇支队司令另外随艇派遣到海上,以便在可能的情况下让他们充当必要的下级指挥官运用狼群战术指挥潜艇实施攻击。
  事情的真实经过如下:
  10月上半月,船厂有9艘潜艇可完工投入使用。我相信,战争开始后我们所盼望的那种机会终究会到来的。
  关于这一点我在1939年10月1日潜艇部队司令的战争日志上写道:1939年9月19日,潜艇部队指挥官改名为潜艇部队司令。
  “我方形势的特点是可供使用的潜艇数量少。
  “鉴于敌方以护航编队的方式行动,我认为不宜将潜艇以单艘为单位分散在很辽阔的海区。我们的目标必须是拦截敌护航运输队,并利用现有的少量潜艇集中力量将其歼灭。但在辽阔的公海上搜索敌护航运输队并非易事,因此,我方必须将兵力集中部署在敌海上交通线必经的海区——英国的西南部海区和直布罗陀海峡附近。
  “英国的地理位置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进军路程较近。但是英国近海基地多,戒备森严;在目前这个季节,估计那里的气候条件对我们也是不利的。直布罗陀海峡的缺点是路途远,但由于德国潜艇的进军航线与商船的航线在那里相交,因此在那里很可能会有所收获。直布罗陀海峡的另一优点在于它是海上较大的交通枢纽。那里的气候条件比北方可能好得多。敌人只能从直布罗陀港和卡萨布兰卡港派出兵力对直布罗陀海峡进行警戒,根据我们手头掌握的少量情报来看,敌人进行警戒的目的主要是维护海峡本身的安全。
  “因此,我决定派遣潜艇部队去袭击直布罗陀海峡的交通线。
  “实施方法:参战的潜艇越多,攻击的突然性越高,就越有把握取得较大的战果。潜艇是在数天之内分批出动的,它们首先占领了爱尔兰西南的一个作战区,根据迄今为止击沉的舰船数量看,该海区一直是对我们最有利的作战区。所有潜艇到达该作战区后,便在那里待命,等潜艇部队司令根据当时的情况下达起航的命令后再继续前进。作为大西洋潜艇群司令的哈特曼海军少校乘坐在U…37号潜艇上,以便在袭击护航运输队的作战中实施必要的指挥,如果他认为在直布罗陀海峡作战成功的希望不大,他有权指挥潜艇变更部署,到离敌人基地稍远的地方,沿西班牙…葡萄牙的西部近海航行,只拦截南来北往的敌商船。”
  但是,发生了出人意料的事情:因船厂误期、损失和执行特殊任务的潜艇就占去6艘,这样就只剩下3艘潜艇可用于对护航运输队进行协同作战。10月17日,这3艘潜艇在作战中取得了战果,共击沉3…4艘商船。由于鱼雷故障,没有取得更大的战果。其中一艘潜艇因鱼雷耗尽,只能撤出战斗返航,另外两艘潜艇也与有飞机掩护的敌护航运输队失去接触。
  在10月下半月和11月初,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常常因为可供使用的潜艇数量不足,而未能在公海上对护航运输队进行拦截和协同攻击。这足以证明,备用潜艇数量太少,以致于不能集中足够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因此,我决定暂时把刚出厂的潜艇一艘又一艘地派到大西洋去。直到1940年夏,才得以重新开始潜艇的协同作战。这种战术取得了重大战果,例如:1940年10月在两天之内敌3支护航运输队中就有38艘舰船被击沉。罗斯基尔:《海上战争》,第1卷,第350页。
  1939年10月初,虽然我们的潜艇数量较少,但我们在直布罗陀海峡以西袭击敌护航运输队所取得的战果表明,潜艇是能够同敌护航运输队作斗争的。在上述战斗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同敌护航运输队的战斗中,指挥官乘坐潜艇在海上进行战术指挥并不安全,而且也没有必要。这一点在后来的战斗中也得到了证实。如果指挥官为了能在水面指挥作战,而位于敌护航运输队空中掩护兵力有效活动范围之外的海域,那末他就发现不了护航运输队,也就不能得到足够的“战场感性认识”。如果靠护航运输队近一些,他就会象其他任何一艘战斗潜艇一样处于不利的防御状态中。再说在战斗潜艇数量不够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再专门指定一艘潜艇担负指挥任务,如果这样做对于保障作战成功并非绝对需要的话。况且本土也迫切需要这样的下级指挥官负责潜艇新人员的训练工作和做好赴前线参战潜艇的准备工作。
  根据海上实施战术指挥的上述不利因素,得到了这样一个正确的认识:我在本土也许能够担负对敌护航运输队作战的全部战术指挥任务。这项任务主要是:将各个情报部门提供的敌情资料通报给海上所有潜艇,以纠正他们所得到的不确切的甚至相反的情报,确定某些潜艇或潜艇群的配置位置,调派潜艇与敌人保持接触,在它们与敌人失去接触时,帮助它们采取坚决的措施。因此,指挥工作到潜艇发起攻击时为止,而对攻击过程中的作战行动则不加干预。在攻击中,由每个艇长独立指挥战斗。按我的意图进行的作战能否取得战果,取决于各艇长的才能、主动性和坚韧不拔的斗志。他担负着战斗的重担,因此取得胜利的荣誉当然也应属于他和他的艇员。所以,培养这些艇长具有独立作战和灵活机动的能力是潜艇训练最重要的目的。
  我的“战场感性认识”和对于大西洋形势的了解要比预料的还好。每次作战之后,我都让各艇长亲自向我详细报告作战情况。通过这些报告以及各艇长给潜艇部队司令的参谋部人员就某些专门问题提供的补充报告和各艇长的战争日志,使我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对海上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在对护航运输队作战时,根据天气预报和各参战潜艇发出的无线电报,使潜艇部队司令的参谋部也能很快地掌握敌方的特别情况。由于潜艇通信采用短密码,使敌人很难甚至完全测不出其所在的位置,这一点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当我的“战场感性认识”有不足之处时,我就在指挥所用无线电询问,半小时内便可得到答复。当我需要详细了解战场某些情况以利于作出特殊决定时,我便按照事先与某一艇长约定的时间亲自用无线电向他交代。这样我对自己的指挥任务就一清二楚了。不过,这种做法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
  一般说来,我的海军总参作战勤务军官经过军事学院总参业务训练,在海军各总参谋部和其他高级参谋机关工作的军官,称海军总参勤务军官。他们不同于一般的海军参谋军官以及派去专门负责同敌护航运输队作战的军官都是一些经过考验的富有实战经验的潜艇艇长和战斗员。厄尔恩海军少校、黑斯勒海军少校和施内海军上尉曾长期在潜艇部队司令的参谋部里担任职务,充分具备完成任务的前提条件。我的参谋长戈特海军少校反应迅速,思路特别敏捷,这非常有助于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因此,只要有可能,陆上的潜艇部队司令与前方同护航运输队作战的潜艇艇长就应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统一思想和行动。
  总而言之,在战争时期,前线和作战参谋部之间犹如一个共同的血液循环体,相互之间及时交流思想和观点是十分重要的。
  C。 潜艇布雷:
  在战争开始时,由于潜艇的活动受到各种命令的限制,加之潜艇数量又少,因此我对经济战的成功的可能性没抱很大的希望。当时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在离敌岸3海里的领海区内对敌人进行破坏,也就是说要尽量在敌港口附近和航运频繁之海域打击敌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选用了两种沉底水雷,一种是TMB型,装药400…500公斤,可布设在水下25…30米的深处。从1940年初开始,我们采用了TMC型水雷,装药1000公斤,最大布设深度达35米。这些水雷都由过往舰船的磁场引爆。这两种型号的水雷技术性能良好。它们是罗特尔海军中将领导的主管水雷与障碍物研究工作的监察部门作出的杰出贡献。
  在敌国领海布雷而不事先发出警告,这是国际法所允许的。再者,在紧靠敌港口附近对敌舰船实施鱼雷攻击的成功希望也较大。
  在敌港口附近和交通枢纽附近海域使用潜艇布雷,要求潜艇艇长具有卓越的才能和坚强的信念,因为那里水浅流急,敌人戒备森严。艇长们表现得非常出色,经受了极大的考验。
  起初大家都认为这种虎口拔牙的布雷作战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动。艇长们认为,我在和平时期根据动员计划拟订好的相应的作战命令难以贯彻执行。但后来事实证明,计划中的布雷行动几乎都能付诸实施。在战争的头几个月中,敌人的防御尚处于建立阶段。
  这样的布雷行动共进行过34次,只有2次(一次在克莱德,一次在多佛尔)遭受损失:U…16号(艇长韦尔纳上尉)和U…33号(艇长冯·德雷斯基上尉)潜艇被击中。其它的潜艇都凯旋而归。
  北海的布雷行动由250吨的小型潜艇实施,该艇体积小,是合适的“潜行者”。
  到1940年3月1日止,德国潜艇布设了水雷的海域如下:
  英国西部沿海:埃韦湾,克莱德湾,利物浦,斯旺西,布里斯托尔湾,福尔兰;
  英吉利海峡的英国近海:法尔默思,波特兰,韦默斯,朴次茅斯,多佛尔;
  英国东部沿海:因弗戈登,邓迪,福恩湾,布莱斯,纽卡斯尔,哈特尔甫,内道辛,纽瓦克,克罗斯桑德,洛斯托夫特,奥福德岬,邓杰内斯,克罗马蒂,大雅茅斯,霍夫登,北欣德尔,弗兰伯勒(见图)。
  根据我们在布雷后直接截获的敌人情报来看,水雷障碍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据我们所知,英国海军部把利物浦附近的几个海区宣布为危险区。这是伦普上尉率U…30号潜艇在该浅水区布雷后几小时发生的事。英国海军部的这个措施表明,显然有舰船驶入该雷区而触雷了。最后英国海军部甚至不得不在一段时期内停止对西海岸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港口——利物浦港的使用。他们相信,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舰船的更大损失。
  从截获被击沉和受伤的商船发出的遇难信号来看,在其它港口及海上交通枢纽附近海域布设的水雷障碍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根据英国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上战争的历史著作中所公布的数字,到1940年3月1日止,英国共有115艘舰船触雷沉没,总(登记)吨位达394;533吨。罗斯基尔:《海上战争》,第1卷,第615页。
  以上是德国水雷给敌商船造成的全部损失情况。在这些战果中,除潜艇之外,德国驱逐舰也有很大的功劳,它们在海军准将邦特的率领下,于1939…1940年冬季利用黑夜在英国海岸布设了水雷。
  在直接于敌方近海进行的潜艇作战行动中,有些主要是对敌方水面作战舰艇进行的,并取得了战果。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普里恩海军上尉率领U…47号潜艇突入英国斯卡帕湾军港的战斗行动。对这次行动的周密的计划工作、普里恩海军上尉执行这一计划的果断行为和这次行动所产生的效果,有必要在此详加叙述。
  战争开始以来,我就一直想派遣潜艇袭击斯卡帕湾。但一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冯·亨尼希海军上尉和埃姆斯曼海军中尉组织实施的两次行动因在导航和航海方面遇到特大困难而遭到失败时,我就心有余悸,想放弃这种念头。
  在斯卡帕海域,主要困难在于水流湍急,如波特兰湾的流速高达10节。因潜艇的水下最高速度只有7节,而且只在有限的时间内才能保持这种高速;所以这意味着潜艇在水下将随波逐流,无可奈何。当然,我们还必须估计到,在通向最重要的斯卡帕港的入口处,敌人必定会采用防潜网、水雷和木桩以及废船和警戒兵力实施封锁。在这方面富有经验的英国海军部和本土舰队的舰队司令一定会认为这些措施是十分有效的,英国舰船将平安无事。
  这样的突袭行动可算是所有冒险行动中最担风险的了。曾记得有一天我又坐在斯卡帕地图前考虑这个问题。当时我的目光落在厄尔恩海军上尉身上,他是我参谋部中办事极为认真的总参作战勤务军官。厄尔恩用十分自信和坚定的口吻对我说:“我相信,一定能找到突入该海域的办法。”我这位总参勤务军官的断言使我定下了最后决心,一定要彻底解决斯卡帕湾问题。我准备根据调查结果再作出决定。战争一爆发,我就要求海战指挥部根据掌握的现有情报制订一份突袭斯卡帕湾港的计划。计划应考虑到在进出斯卡帕湾港的各航道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障碍。1939年9月11日,我从第2航空队那里得到一张照片,该照片拍摄了斯卡帕湾、弗洛塔以北地区、斯维萨和里沙之间海峡内英国轻、重型兵力的部署情况。此外,预先被派遣到奥克尼群岛海域的U…16号潜艇艇长韦尔纳尔海军中尉,对那里敌人的巡逻以及灯塔、海流情况作了非常重要的汇报。他认为,穿过霍克萨海峡,避开敌封锁区就能突入斯卡帕湾。于是我们请求第2航空队再对斯卡帕湾的各航道的具体设防情况拍摄一些尽可能准确的照片。9月26日,照片拍摄成功。
  经过对照片的判读,我的结论如下:
  a。 要突破霍克萨海峡的障碍是难以办到的,穿越什维萨海峡和克勒斯特罗姆海峡也无成功希望,因为那里也设置了障碍。
  b。 霍尔姆海峡已被3艘沉船堵塞。2艘横在柯克海峡的航道中,另1艘在其北侧。沉船以南直到兰伯·霍尔姆这一带水深7米,有一条宽17米的水道通向浅水区,在沉船以北还有一条狭窄水道。沿岸两旁无人居住,我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