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

第149部分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第149部分

小说: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纽约时报》的佩吉。德定和阿特金森,美联社的佩珀。马丁和斯坦,《时代》周刊的爱泼斯坦和白修德,《泰晤士报》的福尔曼,《纽约先驱论坛报》的克里斯托弗。兰德……宣传处下属的新闻科的接待室座满了刚刚赶到的美英记者,他们只有相同的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求上前线采访刚刚被日军毁灭的双辽,报道这场震惊世界的屠杀。

  做为记者的灵敏的嗅觉,他们在收听到广播后就感到了会有大事情发生,这些长驻哈尔滨的这些记者马不停蹄的就赶到了新闻科,面对他们的要求,工作人员只是让他们等候,正在就他们的请求进行商议,很快就会有结果了。这些外国记者因为大多是长驻,经常聚会,所以都十分的熟悉,以往这种场合早就开始喧哗起来,可是今天他们都只是老老实实的坐在椅子上等待。

  广播刚刚播出几个小时,人们就换下了鲜艳的衣服,穿上了灰色或者黑色的衣服,手上缠起了白纱,胸前佩带起了白花。原本热闹繁华的街道上的欢声笑语似乎在一瞬间全部消失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无法压抑的悲伤,但是在李成坤的激励下他们知道唯一可以为死难者做到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工作,支援前线的战士,这种无言的愤怒更让这些记者认清了中国人。

  他们很多人到过中国很多地方,不少人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通”,来到哈尔滨就感受到了这里和中国其他任何地方的不同,官员和老百姓都是不吭不卑,丝毫没有其他地方中国人的那种阿谀逢迎。他们不害怕记者报道任何事情,甚至希望这些记者可以报道事实,找出他们工作的不足,提出中肯的意见,把中国报道给全世界。

  李成坤政府改革中最让他们关心不是他们野心勃勃的工业计划,也不是他们的军事计划,而是他们的教育计划。他们庞大的一揽子免费教育计划让他们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他们口口声声高喊的复兴,各地的小学中学技术学校和高等学府如雨后春笋般的建了起来,他们不仅从全世界他们尽最大的努力邀请所有可以邀请的中国留学人员和科学家回国为政府效忠,还聘请大批的外国学者和科学家来中国工作。

  做为记者,他们很明白现在国家富强的根本就是工业的现代化,要实现这点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大批技术人才和科技工作者,目前中国规模小而落后的教育根本不足以托付起这个重任,然而他们显然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即使在战争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也丝毫不肯减少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这种气魄才是真正让他们感到敬畏的,他们可以预见在战争后这批学生很可能就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要比其他任何地方更容易从战争中恢复过来,要实现飞跃似的发展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配合十二年义务免费教育的是庞大的成人教育,在夜晚各地开设的夜校数不胜数,从最简单的文盲扫除班,到技术夜校和高等学府夜校,中国人很少在晚上进行娱乐活动,他们夜晚已经被各种学习占满了所有的时间。正是他们的政府向他们灌输了国家富强就必须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口号,让身处前线这里成为中国文化气氛最浓的地区。

  记者们感兴趣是他们所有学习都涉及的一门重中之重的必修课,爱国主义教育。熟悉中国的记者们发现这种教育似乎无处不透出的是,学习共产党作风的思想教育工作。他们似乎认为从百年前被英法战败中国人思想变得极度的自卑和懦弱,这种思想对欧美列强面前表现是尤为突出,他们认为中国要在世界上有所做为,必须完全的剔除这种思想,否则即使有最高的学识也无法支撑起整个中华民族。

  他们多年的教育虽然不能很快完全消除心中的劣根性,却也取得巨大的成效,尤其是最近几年老百姓和外国人相处中他们的自信越来越强烈,民族感情也随之高涨。在一再的对日,对苏等对外作战中取得巨大的成功,让他们的这种感情达到了顶峰,采访中听到最多的是:“外国人和咱中国人也没两样,也不比咱们强,只要咱团结起来有劲一块使,要实现汉唐之盛也并非难事!”

  看看广播后哈尔滨的中国人的表现,再想想以前从其他地方看到的麻木不仁的中国人和残暴腐化的政府,难以想象这就是同一个国家下的老百姓。做为欧美强国的记者他们内心虽然很享受在中国其他地方的那种高人一等,有种做主人的感觉,却丝毫不对他们抱任何的好感,甚至对那些政府和那样的老百姓有一些鄙夷。在这里享受不到任何优惠的待遇,却让他们感受到了这个民族的可敬,从内心接受了他们平等地位。毕竟和同样是主人的人共同语言要远比和下人的共同语言要多;认同也更多,虽然内心很享受下人的服务。

  在他们的报道下,为中国这个最开明的地方政府赢得民众的巨大的好感,相比那些草菅人命贪污腐化的中国政府官员和那些麻木不仁的中国老百姓,那些外国人更喜欢的还是这里。犹太人和海外的华人冒着战乱的危险,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工厂,不仅是因为中国人给他们提供的优惠条件,更重要的是犹太人要照顾这里从各个途径辗转到这里已经近七十万的同胞,华人却希望帮助自己的祖国赢得这场民族的战争的胜利,甚至是付出他们终身积累的财富也在所不计。

  犹太人给中国人带来了先进的商业知识,犹太人就是天生的商人,懂得如何把握商机,但是要教会这些北方的中国人还是很费了一番功夫,但是还是很喜欢中国人。原因是因为这些中国人性格的爽快,开朗,对这些远来的经历了悲惨遭遇的客人十分友好,同样是因为这些中国人具有犹太民族一样重承诺,他们也和犹太民族一样的多灾多难。

  这些犹太人除了他们在中国人强烈要求下携带的书籍,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德国人收缴了。他们来到中国后所有衣食住行全部都是中国政府给予的,中国人需要的是他们的学识和天生的商业头脑。他们需要的建立一个庞大商业帝国,从他们接触的计划来看就连一向在商业上号称天才的犹太人被吃了一惊奇。

  中国人给他们带了生命的希望,需要的只是要求他们帮助参与管理中国的企业,把他们先进的商业知识通过学校传授,通过在工厂的指导培养一大批不仅可以在中国,也可以在世界发挥巨大作用的商业人才。大批的科技人员也发挥了他们巨大的作用,将各个研究所塞得满满的,他们的食物和中国人并没有任何的差别,只是按照他们的习惯换成了西餐。

  饱经动乱之后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是心存感激的,更何况他们受到了中国人热情的招待,享受的是中国其他地方的中国人都无法享受到的优待。食物不是非常丰盛,却能保证足够食物来保证工作和学习,尤其是对孩子的照顾让他们内心的感动无以复加,在全世界都抛弃了犹太民族的时候还有个地方如此大无私的接纳了他们,这一切都让他们感受了和这个民族的血肉相连。

  犹太人在传授中国人各种知识的时候,看到的是上进的中国人几乎把所有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感受到这种热气,他们毫不犹豫的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传授给这个好学的民族。他们在传授中国人各个知识和语言的同时,也大力学习汉语,在短时间内很大一部分人都能和中国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了,虽然写起来还是有些困难。在犹太人到来前,交流还不是非常困难,毕竟大多数来自于德国,说的都是德语。

  可是看见,目睹了在德国发生的一切,激发了犹太人心中的最深的那种伤心,二千年来犹太人如无根的藤散布于全世界,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园,他们无数次的梦想回到自己的家乡组建自己的国家。全世界的犹太人说的语言高达一百多种,二千年来犹太人已经没有自己的语言,要交流都困难,要组建国家谈何容易。

  可是在中国后,他们开始有机会思考这个问题,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他们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并且经过了全民的表决,同意把二千年千犹太民族驱逐流放到世界各地前使用的希伯莱语做为犹太民族的语言。虽然二千年未曾使用,但是在流浪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心中都有很大的认同感,二千年的流浪中古老的希伯莱语被完好保存在犹太人的智慧经典中。

  一百年前一个叫本尼·;胡达的俄国犹太人,他决心挽救二千年未使用已经死去的希伯莱语。一个人开始编纂希伯莱语字典,创造现代新希伯莱语词汇。他还动手办希伯莱语报纸,用希伯莱语写书,办希伯莱语学校,教授现代希伯莱语。他的行为带动了很多犹太人,希伯莱语开始在很多犹太人中流传,一百年来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学习了自己民族古老的语言,这也为学习希伯莱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犹太人是非常擅长学习语言,每个人都至少可以掌握几门外语,犹太人的信条是:“你会几门语言,你就有几个人的价值!”这做为商人是很优良的习惯,在犹太人的言传身教下,中国人也感受到要融入世界很有必要多学习一下外语。在犹太人的指导下,开设了许多的外语学校,义务教育中的外语教育也提上了议案,考虑到以后需要,经过政府激烈的讨论后,教育处批准了这个议案。

  犹太人是天生的教师,那些犹太妇女和担负不太重要的犹太人很快就找到了新的事情做。大批学校急需的外语教师,他们在中国的时间内就已经掌握了日常汉语交流,对于这个工作他们都表现了高度的热情,教师是在这个地区除了军人外最受尊重的职业,在它之后就是提供免费医疗照顾民众身体健康的医生。

  犹太人传授语言的技巧无疑是高超的,在他们要求下学校和社会都营造了很好的学习语言的环境,让那些学生很快就能够上手。中国的学生也是世界上最认真的学生,但无疑犹太人的到来让这些孩子感受到了另一种学习的方式,对除了他们需要传授的语言外。犹太人还在课余向学生们传授掌握的其它语言,这也导致了战争结束后往往大多刚刚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都可以流利说出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们把中国的影响传到了整个世界,拉近了和世界的联系。①

  这次广播虽然是汉语的,可是大多数人都听得明白,这几年的时间,很多犹太人已经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园,和中国人是有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心中的悲伤并不下中国人。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死者的悼念,在他们眼中日本人已经变成了和纳粹党一样甚至更加凶残邪恶,他们的天皇比希特勒还要残暴。

  ………………………………………………………………

  ①其实我也不喜欢学外语,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外语还是有很大用处的,日本战后的复兴和他们耗费极低的代价引进了外国的数万亿美元才得到新技术不无关系。要融化吸收以及其后的商业扩张中都必须大批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日本现在大多数人都可以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的。前段时间看到有个新闻,我们和老毛子搞研究,我们研究员看不懂俄语的材料,最后老毛子取得成果后自己卷了图纸回国了,咱白搞了几年。现在引进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都需要有语言方面的知识才行。

  又看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次,人生一世能得人民如此,能得世界如此,方不枉白来世间一回。不管怎么说,那时候大多数中国人是骄傲的,是自豪的,用我们家乡话说是穷也穷的硬走,穷得有骨气,有些东西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

  ……………………………………………………………………………

  新的一年里,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好书尽在cmfu





  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屠杀8

  (起7O点7O中7O文7O网更新时间:2005…2…20 6:58:00  本章字数:4322)

  就在李成坤广播的第二天,全国爆发了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游行活动,全国各大城市的工人,学生,商人,教师甚至军人警察都走上了街头,手带黑纱,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抗日口号,高唱抗日歌曲在大街上,群情激愤。要求政府立刻对日本宣战,一学耻辱,为死难同胞复仇。这次军警受到了上面指示,只要没有发生暴乱的可能就不要去干涉他们,这也大涨了游行者的士气。

  蒋介石多年的宦海沉浮和多年的征战经验告诉他,既然李成坤把事件大张旗鼓的抖了出来,就没有后路可言,若此时退让不仅得不到任何的好处,更会让自己的名誉扫地。既然不可退让,那么就不如利用这顾潮流更多为自己服务争取民心,这一套也并只有共产党人才会,在他的刻意的指示下,不少的政府官员也走上街头为死难者默哀。

  在中国大多数的地方官员和蒋介石眼中,中国死上几万或者十几万人并没有什么值得惊叹的事情①,每次打仗死的人数都要比这多得多,那么多的人在他们的眼睛中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已。这点在军队中表现尤为突出,军官们大多都有吃空缺的习惯,不管是主力部队还是地方部队,这种现象都十分普遍,更为突出的苛扣军饷,倒卖军用物资。

  军官们把士兵当做炮灰,并不注重他们是干什么的,看见了壮丁就抓进了部队。在他们眼中只要保证一定的数量的炮灰就可以,士兵大多是强迫抓来,还有部分是没活路只好当兵吃粮,他们心里也只是来混日子的。军队的成分相当的复杂,不说国家,就连部队中小到连队级别的作战单位都无法有个稍微比较正规点的花名册,战死了除了几个好友和同乡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中国军队中医疗力量极为薄弱,大部分的伤员都得不到及时的救助,极端缺乏的是医护人员和医药品。很多受伤并不严重的伤员,却因为医护人员的不足,延误了救助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