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寒假共修会上开示-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实,贪图安逸,以学 佛修道之名来自欺欺人,切实记住“以普贤行悟菩提”这句教示,好好将整个身 心活活泼泼、生生不息地振作起来,勇猛精进。历久不衰地踏上这条成佛唯一的 坦荡大道。再念下一段吧!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同学们如法唱诵)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在佛教的教理上,普贤与文殊是等 妙二觉之菩萨。等是平等,即等觉之意,表示已达于与佛平等的境界,只是没有 坐在教主之位而已,另外妙觉其意亦同。等妙二觉乃是超过了十地以上的菩萨, 也就是佛。比如此世界一国皇帝的长子,日后要接掌帝位的,称皇太子,等妙二 觉也有这么个味道,因此又称法王(佛)之子,曰法王子。普贤菩萨久远劫来早 已修到等妙二觉之位,故敬称为普贤尊。我前面已经说过,普贤即普现,他无所 不在,无所不生。普贤菩萨就在你那里,甚至你本身就是普贤菩萨。华严经告诉 我们,虔诚修习普贤行愿,只要虔念普贤圣号,普贤菩萨必然现前。现在大家用 功修习准提法,只要修到某一程度,你要求普贤菩萨临坛加持,他就会一下乘著 他那只大方阔步威势凛凛的六牙白象来了。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回向的观念在佛教里是个重要的课 题,我以前也常提到这方面的道理。你们当中有人认为回向就是回转过来,虽然 修行人将所有功德善业回向某斋主或一切众生,其实这些功德善业最后还是回归 到修行人自己身上,反之恶业亦同。这个说法大致可以,但还是仅止于理上的解 释。又有人说回向就像现在流行的飞盘,用个方法丢出去后,它在空中飞行一下 必又回旋回来原处。这样讲算不错,比较生动切实些,然而仍属比量之论。有位 同学某次精诚专注念诵心经,当他末了动念以此回向给某位遭逢意外的道友时, 竟看到一道光明从自己身上射出老远,最后又回旋掉落自己身上,感到非常奇怪。 大家想想,对于回向的道理,此例一举不就有点不言而喻了吗。
回向二字,其理至深,若要详述,答案也不仅止于上述一端,其中还牵涉到 佛法许多形上与形下相关的问题,简单而言,就是整个宇宙与生命的轮回。轮回 说是三世,三世其实是同时,所以你一起心动念,一言一行,不管是善是恶,当 下便是同等的报应。你大力拍桌一下,桌子已同时分毫不差地回敬你所拍之力, 这是因果同时,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在此希望诸位特别警惕,你我日常生活上 种种贪瞑痴慢疑的表现,在第一个念头、第一个动作出去之时,同时第一个得利 或遭殃的就是自己。比如,你跟别人大发脾气,别人尚未吃亏,你自己那种意识 愤然,心神晃动,血压升高,心脏跳动加速,气息混乱澎湃的身心作用,早已大 大地伤害了自己,何苦来哉?!
因此,回向的意义也就是一念之间的果报。易有云:“无平不坡,无往不复。” 平路走了一阵,再来必定是上坡或者下坡,上坡或下坡过了,接著又会平坦之路 出现,这种反反复复的现象是自然之理,如何出去的便如何地回来,发善念则感 善果,做恶事必得恶报,这之间的因果回圈纤毫不爽,切莫将回向变成佛法上的 口头禅,有口无心。回向即是大布施,彻底布施,学佛者一天修行下来,或者一 月一年一辈子,生生世世,所有修习的善行功德,悉数毫不保留地回向给一切众 生,不求回报,甚至一切众生的苦难全都转到我身上来,无边业苦一肩挑,学佛 若能具备这么大气魄的回向力,那不得了,当下便得成就,当下即是普贤,这是 何等的慈悲与智慧呢!故曰:“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请再接唱 下面四句: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成与彼皆同等。”
(同学们如法唱诵)
四句偈的唱诵方法--软修法门,要你们注意华严字母,唱时气不要断,也 不准有花腔小调的声音。现在你们听听王凤峤老师以京戏的唱法唱四句偈,主要 是让你们瞭解什么是声明,以及软修法门的道理,和如何才能唱出安详的庄严, 清净的境界。(王老师唱一段三国志中击鼓骂曹的平剧)
佛教的梵唱完全是从昆曲演变过来,至于古代所说的鱼山梵唱,是不是这个 音呢?非常成问题。若要真正研究佛门真正清净梵唱,京戏、昆曲、南管等都要 瞭解,而且声明更要通达,然后创造出一个绝对清净,一开口就是梵音清净,令 人一听妄想杂念就没有了,有如此境界时,那这软修法门的唱念就功德无量了, 诸位好好研究,不要轻视此软修法门的方便力,同时要与华严字母的咒音配合研 究,再以观音法门的修法,回转过来自己听自己的声音,达到“入流亡所”的境 界,再进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一切感应就来,一切成就也来了,那 悟道又有何难呢?就凭观音法门就可以悟道,为什么我连唱念也要时时盯住你们 呢?其理由即在此。
世界上的人都会讲话,但没有几个声音好的,你看许多人讲话不是结结巴巴 讲不清楚,就是话一出就令人讨厌,但有些人讲话令人听起来很舒服,或者非常 庄重,或者非常有力量,这都是多生累世,口业清净修来,现在李传洪先生也来 唱一首吧!(李先生所以他以唱情歌为他的修持法门。师示:普贤菩萨比你还多 情,只要你以恭敬心清唱你的情歌,绝对有功德,你放心,普贤菩萨不会怪你的。 李先生唱一首名为“追寻”的曲子。)
他唱这首还满有意义,就是要大家去追寻永远的光明,我们要追寻永远的光 明在哪里呢?所以普贤行愿品的偈颂,大家要好好研究,如何去追寻唱出最清净 的梵音,“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这要注意的,现在继续讲经文 的偈颂。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普贤菩萨的愿力是学佛必须跨出的第一步,说是第一步,其实真跨得出,一 下便达佛法的究竟处。普贤在哪里?就在诸位的生命上现,看看你的眼睛是否流 露慈悲喜舍的光辉,看看你的举止是否时常散发庄严安详的气息,这便关系到当 事者的身口意三业清净与否,有几分清净使现几分普贤。并且所谓清净,乃是连 这一念清净之心都清净,这便是佛的境界,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切行为清净,十 法界所有的尘尘刹刹悉皆清净。
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等诸大菩萨的清净愿行所成,我们这 个娑婆世界则是我们这一群众生身心行为的业力所成,只因大家心不清净,行止 不平,故有高山、平原、川海、谷壑等差别现象。
今天下午吴老师曾经告诉我他羡慕大家能有此份福报,安然在这里的禅堂用 功办道。这是世局诸种因缘机遇使然,留下这片“净土”,大家千万要善加珍惜, 好好把握时节因缘用功。还有这个禅堂也是一个刹土,不离因缘和合之理,其中 一个大因缘便是从智法师一心要为佛教做点事的愿力,几年来一直坚持不变,他 这一念心就是宝贵的普贤行,也构成了这个“禅堂刹土”。所以说一念一刹土, 这是绝不虚妄的。
另外,有关学佛行善,须要以智慧为前导,这是我每次讲演都强调的,智慧 即般若,般若为诸佛之母,学佛的成就是智慧的成就,同一件事有智与无智分别 做起来,差异很大,当然果报也成天壤之别。普贤说是普现,现个什么?--智 慧。这些早就谈过很多,不再赘言。以上简单说明“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上 亦复然,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再来接读下文:
“我为这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披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同学们如法唱诵)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在佛教里文殊与普贤是同等并称的 两位等妙二觉大菩萨,文殊表智,乃七佛之师,一切智慧之师,而普贤则象徵智 慧的实行。普贤菩萨在华严经有现在我们念诵的十大行愿,文殊菩萨在“大宝积 经”和“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也有崇高伟大的十大行 愿。大家想要打好大乘道的基础--普贤行愿,非得修学般若智慧不可,这就要 将普贤与文殊两位菩萨的深妙法门一体同修了。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上一句的“彼”字指的就是文殊与 普贤,学佛要得究竟成就,先须将他们两位前辈种种礼佛赞佛与济世利生的事业 圆满完成,圆满了文殊与普贤的事业,亦即圆满了自己在佛道上的修行,说得干 脆一点,不管是一开始或者到头来,文殊、普贤就是我们自己,愿力的发起与智 慧的观照缺一不可。
大家到这里来,一开始我便希望每个人都由普贤行修起,所以常常半开玩笑 地说:只怕你不成佛,不怕你没有众生度。我们现在唯一的事业是成佛度众生, 既然出家学佛,这个志向乃是本愿,为什么不好好地将它澈澈底底地贯彻到底、 实现到底呢?不然认清自己的动机意愿,知道自己心不在此,乾脆收拾行李回家 睡睡大觉、看看电视,不再自欺欺人,那也很好。也许你会说:这些我是已经在 修在做了啊!那么,请问你百分之百尽心尽力了吗?是否有时生起疲倦之感?学 佛一事的标准是要做到“尽无余”和“恒无倦”,事无大小,一切的一切圆满成 就,绝无遗漏;三际平等,无穷的未来如同目前,永不疲厌。虚空有尽,我愿无 穷,即此坚固一念,天长地久,海誓山盟,生生世世投注身心性命,毫不保留, 这样才是奉行普贤行愿品的真行者,才是真普贤。请再接唱下四句: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同学们如法唱诵)
所谓修行,其实就是彻底修正自己的心性行为,由里至外,巨细靡遗,完全 加以确确实实的检点与改善,此即是做为一个修行人至死不渝的生命主题,必须 永远追求达成的生命事业。佛法无量无边,修行人的学佛事业也无量无边,大家 想要做点好事,但须知道善行永无止境,若是平常做了一点,甚至不少,便自以 为善行累积很多,不得了。这么想法就未免显得小气了。
学佛者最宝贵的是心量无限宽阔,容得下天地万物,做人处事皆以利益他人 为出发点,即便做了一辈子的善事,此亦义所应为,理当如此,岂足挂齿,觉得 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人活著就是要为别人好,难道你是出生来干坏事,惹人讨厌 的吗?或者是来当个饭桶,无所事事,一点利益他人之事都没有?
请大家千万谨记:“我所修行无有量”,修行是修无量行,此乃千秋万世的 生命事业,所要达到的是“获得无量诸功德”,所谓“获得无量诸功德”,诸位 特别注意别会错意,要点在于“无量”两字,功德是无量的,不可限量,无所执 著,有些人喜欢问我:“你做了很多功德?”我说:“我什么功德都没有。”功 德无量,岂有功德?若有功德,即有限量,不合佛法功德真义。
还有功德无量也包含绝不偏颇之意,佛法在善行的物件上是怨亲平等的,不 因你对我不好而不利益于你,不因你跟我关系殊胜而特别利益于你,心之根本所 拥有的只是一派完完全全利益一切有情的愿行,有时为了合光同尘与度生方便亦 能自然示现亲疏与好恶的差别相。只要你真正慈悲喜舍,处处利他,配合智慧方 便,那么,赞人爱人是道,骂人打人也是道,行善做恶皆是道。孩子犯错,父母 视因缘需要打孩子,你说父母慈悲不慈悲?学生懵懂,老师依教育原理骂学生, 你说老师所为是不是恶行?打骂并非不可,但须智慧驾驭,若是打时骂时动了恶 念嗔念,或是根本以恶念嗔念为之,那就与爱心大大背道而驰。另外,如果说这 个家伙很可爱,所以我凡事对他好,尽量帮助他,这并不是真慈悲,因为出发点 在于自己的喜好,表面为了别人,其实为的是自己,还是自私自利,这绝称不上 菩萨道的。
菩萨道是完全没有条件的,对你好就对你好,此乃生命本然,天经地义,不 须什么前题。善事一做便过去了、忘了,没事啦,若还要挂记著“我曾给他好处”, 念念不忘,那真自生烦恼,露出自私自利的尾巴,再也无法“安住无量诸行中” 了,又如何能真正“了达一切神通力”,证到三世请佛菩萨无量无边的大神通境 界呢?谈到神通,前面“速疾周遍神通力”我已稍作说明。不要误认得个千里眼、 顺风耳,能够听闻远地的事物,或者了知宿世因果,静坐飞升,这些才是神通, 那便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现在大家最好奇的种种超能力,还只是小神通而已, 真正大神通要向佛和大菩萨们看齐,并且,一个人能够少私少欲,天天煮饭担柴 或做其他事物,服务他人,这即是难能可贵的大神通。老实说,生命本身正是一 个大神通藏,心跳是神通,呼吸是神通,扬眉瞬目皆是神通。佛菩萨有多大的神 通智慧,一切众生也有多大的神通智慧。学佛为的是穷究这生命大神通藏的究竟 奥密,将它弄个清楚透彻,不为任何生命的神通现象所迷惑,若不如此,而以小 神小通为尚,乐而不疲,那不就太没出息了吗?下面四句请再以虔敬投注之心唱 诵: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同学们如法唱诵)
刚才我们谈到文殊与普贤两位菩萨的法门要一体同修,普贤行愿中自然涵摄 了文殊师利的绝等智慧,文殊师利的绝等智慧也自然涵摄了慈悲喜舍的普贤行愿。 什么叫做菩萨--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萨埵为有情,中文意即觉悟有情。大 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