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 蒋玉菡之谜 刘心武-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底下仆人赶紧把贾宝玉叫来,贾宝玉来了以后还想撒谎,说这个不知琪官为何物,还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结果长史官就冷笑,就说你不要再撒谎了,你让我说出来对你也没有好处,琪官的那个红汗巾子不就后来到了你的腰上了吗?大意就是这样的话,贾宝玉一听,好家伙,这么机密的事情他都知道了,贾宝玉傻眼了,曹雪芹是这么写的,他就说贾宝玉心想这话他如何得知的呢?他即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大概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得再说出别的事来,贾宝玉很紧张。贾宝玉在这个情况下只好认头了,不但认了这个事,而且贾宝玉等于还泄露了机密,贾宝玉说,说既然这个这样的事,你都知道,那你怎么不知道蒋玉菡已经在东郊20里外的一个叫紫檀堡的一方置了地,买了房在那儿住下来了呢?你怎么不知道这个事呢?就把蒋玉菡的去向告诉长史官了,长史官冷笑着说,好,先去找一找,要找不着的话,再到你们这儿来找,这才是贾政最后叫做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贾宝玉被他父亲贾政往死里打根本原因,金钏儿投井是一个辅助的,一个火上浇油的一个原因,这个火本来就是从这儿燃起来的,读这些地方你要很仔细地读,你想想这是为什么?
大家想想,忠顺王他跟谁在过不去啊?蒋玉菡被谁勾引走了啊?真正窝藏琪官这个戏子的是贾宝玉吗?并不是,是北静王。就是王府一级之间冲突,最后七冲八撞地折射到了,冲击波折射到了贾府,折射到了贾家,是不是啊?双在争夺一个戏子,据很多红学家来分析,蒋玉菡你读蒋玉菡并不错,因为实际上它的谐音就是说的是一个玉的匣子,函就是一个匣子、盒子,双方在争夺一个盒子,这怎么回事,琪官写出这个字,是一个玉子边一个尤其的其,当然它的谐音也可以是“棋”下围棋的棋,这些字音都意味着好像在一个棋局当中双方争夺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么这个玉函后来藏在哪儿了呢?紫檀堡,一个紫檀做的一个更大的一个箱子里面,这是个什么东西呢?在红学的发展史上曾经有一派叫做索引派,索引派现在是没落了,被很多人所否定,但是我个人认为,索引派在红学的发展史上,他留下了很重要的痕迹,像我在第一讲里面提到的蔡元培蔡先贤,他就是一个索引派的大师,他们认为《红楼梦》的这个主题、宗旨就是悼明之亡,揭清之失,为明朝灭亡抱不平,对清朝统治汉族表示愤慨的这样一部书,认为它里面有很多的文字都隐含这样一个意思,他们经常从字音字义上,做一些很细微的分析,认为是把它隐蔽的内容把它检索出来了,所以叫索引派,索引派对于蒋玉菡这个人物,他的声音所包含的一种寓意这一点还是发人深省的,他们这样一个思路,我觉得还是可以参考的。就是说忠顺王府和北静王府所争夺的,一方要保、一方要夺的,就是一个最高的政治权力,就是在一个棋局当中最重要的那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玉玺,就是过去皇帝的印章。明白这个意思了吧,皇帝的章是玉做的,搁在一个紫檀木的匣子里面,藏在那里面,这个仅供大家参考,就是过去的红学研究者曾经有这样的思路,我个人是做原型研究的,我的整个研究《红楼梦》是进行《红楼梦》当中的人物的原型研究,这是我跟他们不同的地方。但是人家从索引的角度揭示出来一些《红楼梦》里面所使用的命名的方法,谐音的含义,这些我也吸取他们的这些营养,我觉得这个足资参考,我倒不一定认为蒋玉菡就代表的那么一个东西。但是双方最后在一个戏子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方是坚决不放弃,一方是坚决要把他藏起来,而且当中就牵扯到贾宝玉,那么就更值得玩味了。冯紫英是什么人呢?他为什么要把蒋玉菡介绍给贾宝玉呢?对不对啊?贾宝玉本来就跟北静王就有联系就认识,大家有印象吧,秦可卿死了以后,专门有半回书就叫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而且北静王还邀请他到府邸里面去做客,可是贾宝玉正式认识北静王所喜爱的戏子琪官,却是在冯紫英家里。冯紫英当时请他去,所谓大不幸中又有大幸,虽然没有说出口,而且后来说随便一句玩笑话,要不你们哥俩不来,实际上都有含义。就是说在《红楼梦》里面实际上我们可以影影绰绰可以看见,两个互相对立的政治集团,而这两个集团的利益冲突都牵扯到最高的统治权,那么我们可以清理一下,如果你把《红楼梦》仔细地清理一下就会发现,其中一派是北静王这派,北静王这派实际上又可以说不仅仅是北静王,他成为这一派的代表人物,这一派真正的代表人物在《红楼梦》的文本里面实际上是点出来的,叫做义忠亲王老千岁。在什么时候点出来的啊?就是秦可卿死了以后,为她找做棺材的木头的时候,薛蟠说我们家存的有木头,这个木头是出在黄海铁网山的,这个木头叫樯木,这个木头当年被人定过,有人定下来说要,谁呢?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那么这个木头定了以后,怎么就没拿走呢?因为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就不曾拿走。什么叫坏了事?这可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语。如果《红楼梦》是完全虚构的小说,完全没有生活原型,那么他点出来这个木头曾经有人定过,后来这个人不得好死,是不是啊,这个人所以就没拿走,他破产了,他没钱了,他不这么说,他用了一个虚构者万万想不出来,很难想出来的词叫做坏了事,但是在上几讲我给大家讲过,在康熙朝有没有千岁啊?在康熙朝是正正经经有千岁的,就是正式册立太子,告示天下,我康熙百年之后,这皇位就由我的儿子,我的嫡子,我皇后生的孩子胤礽他来继承,他刚一岁半,我就册立他为太子,这就是千岁。是不是啊?
那么义忠亲王老千岁,后来这个太子是被封为亲王的,甚至太子已经被圈禁起来以后,康熙仍然厚待太子和他的太孙,他一个是说太子的衣食供给一定不能降低标准,要保证他的丰衣足食,过得舒服,而对太子的长子,就是弘皙,他特别强调,那是要封为亲王的,所以这个义忠亲王这个字眼里面就不但包含着太子,实际上也包含着弘皙。他是这样的一种生活当中的原型人物,在小说里面的一种折射。当然主要还是指胤礽,主要指这个太子,这个太子在上几讲里面讲过了很悲惨,两立两废,他的一生是很坎坷很波折的,他都到了快40岁了,还没有当上皇帝,他的父亲仍然非常健康,本来父亲的健康应该是他的快乐,可是这个人后来等不及了,父亲的健康成为他的痛苦。
又据朝鲜的《李朝实录》,当时朝鲜的使臣,曾经去谒见过太子,那时候太子一废以后还没有二废,他就非常放肆地对外国的使臣发牢骚,说你们看看全世界的太子,有没有我这么大岁数还没当皇帝的?这当然不象话,不可以说这样的话,但是这也是他真实的心声。老千岁,这三个字眼生动不生动啊?十几岁的话不能说老千岁,是不是啊,下面有人点头,也有人摇头,说40岁不算太老,那您是今天的观点,在那个曹雪芹的时代,曹雪芹自己在第一回里面就说了,半生潦倒,就是作者用自己的口气说半生潦倒,什么叫做半生,在那个时候,30岁就是人的寿数的一半,人到了30岁就渡过了人生的一半了,半生,60岁就说明你寿数就全了,70岁就人生七十古来稀了。所以快到40岁,当时是很大的一个千岁爷了,结果后来果然就坏了事,第二次被废掉,而且彻底地废掉,他后来的岁月是在圈禁当中度过的。住在一个可能是待遇还比较好,条件还比较舒适的高级监狱里面,但是没有自由。度过他的残生,而且他眼睁睁看着他的弟弟四阿哥坐上了,本来应该由他来坐的宝座。他就在雍正二年忧郁而死。这个说明康、雍、乾三朝的权力斗争的源头,还是跟这个太子有关。所以在《红楼梦》出现了这样一个符码,叫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他坏了事,他被废了,而且被废了以后没有马上死,当然这个樯木就运不走他再要定棺材就不敢用樯木了,樯木从书里描写来说,不仅是非常优质的一种木材,而且正像书里面,贾政劝贾珍的那句话一样,非常人可想,不是一般人能够去用的,樯木说明长得直,什么叫樯,一个木字边的樯,不是土字边,就是船上的桅杆木,桅杆木,他用这个字眼它也有它的含义的。
实际上,在《红楼梦》里面,找到了一派的政治力量的源头,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北静王是向着他的,北静王这个角色太有意思了,太值得探索了,因为北静王在秦可卿的丧事后面就正式出场,而且我们就发现,描写得简直是,好像是天上的神仙一样的人物,是不是啊?那个形象光彩四射,把贾宝玉都赛过去了,是不是啊?而且我们过去受那种论调的影响,总觉得贾宝玉是个反封建的人物,他最恨国贼禄蠹,最不愿意和达官贵人交往,但是他见北静王什么表现啊?这里我不细说,你闭着眼睛回忆,只回忆五秒钟就够了,是不是啊,受宠若惊,而且是真实的,不是装出来的,这是为什么?这个人物被作家的笔所驱遣的,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写,这里面有无数的奥妙,北静王是有原型的,我在下一讲为您揭开这个人的真面目。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责编:兰华 来源: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