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下卷-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十四大”。实际上,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形势仍然不满,正积极准备
武装干涉。
苏军武装干涉 8月20日深夜,一架飞临布拉格上空的苏联运输机突
然向布拉格机场发出信号,说飞机路过发生故障,要求准许紧急降落。机场
指挥部按国际惯例准其着陆。岂料当机舱门打开后,几十名全副武装的苏联
空降兵直奔指挥塔。紧接着,巨型苏联运输机一架接一架在机场降落,送来
了配备轻型坦克、装甲车和反坦克炮的苏军空降部队,并立即开进布拉格控
制了全市各战略要地。同时,苏、波、匈、保、民德5国部队共约50万人又
从北部、东部和南部强行越过捷境,分别奔向各自预定的位置。不到24小时,
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已被外国军队占领。
苏联等华沙条约入侵国在采取这一行动时发表声明,说他们的军队“进
入”捷境,是应捷克斯洛伐克“忠实于社会主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请求”,
以及根据他们“在布拉迪斯拉发会议上承担的集体义务”而作出的决定。同
时,苏联塔斯社公布了一份未加署名的捷部分领导人“请求”苏联干预的呼
吁书。
面对苏联等5国大军的突然侵袭,21日,捷共中央主席团发表了《告全
国人民书》,抗议5国军队“越过”捷境“违反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
基本原则,破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说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事前“对
此一无所知”,党中央现正在开会,“以便应付业已形成的局势”。号召“全
国公民保持平静,不要抵抗前进中的外国军队”。但是,捷克斯洛伐克广大
群众无法平静,他们纷纷涌上街头,高呼“俄国佬滚出去”!一些群众还包
围并焚烧苏军坦克。22日,提前秘密召开的捷共非常“十四大”也通过《告
全国人民书》,严正抗议5国侵略,要求占领军立即撤出。23日,全捷劳动
群众响应大会号召,举行了一小时抗议性总罢工。
苏联等5国出兵侵捷也受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中国、南斯拉夫、阿
尔巴尼亚等国以及亚洲13个共产党对此都提出了严正抗议。联合国安理会还
召集紧急会议,讨论捷局势和谴责军事干涉的问题。
入侵苏军立即将捷共主要领导人杜布切克等挟持去苏,并企图扶植听命
于苏的新政权。23日,斯沃博达飞往莫斯科与苏领导人“谈判”,杜布切克
等人也参加了会谈。26日发表了《苏捷会谈公报》。公报说:双方“就旨在
使捷克斯洛伐克的局势尽快正常化的措施达成了协议”;苏方声明,“暂时
进入了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的盟国军队将不干预捷克斯洛伐克的内政”;捷方
告知,捷克斯洛伐克已命令自己的部队“不允许发生有可能引起破坏安宁和
社会秩序的事件和冲突”,并要求联合国安理会 ‘从议程上撤销”讨论捷局
势问题。10月16日,苏捷双方在布拉格又签署了《关于苏联军队暂时留驻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条约》。条约规定,除一部分苏军暂驻
捷境内以外,其他四国的军队即将撤离。
在“苏军暂驻”的条件下,1969年4月17日,捷共中央全会选出了由
11人组成的新主席团,胡萨克取代杜布切克当选党中央第一书记。以胡萨克
为首的捷共新领导中止了“布拉格之春”实行的许多改革措施,这显示出捷
… Page 155…
克斯洛伐克的历史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三、罗苏矛盾与妥协
6O年代的罗苏关系 在东欧国家同苏联的关系中,罗苏关系也很引人
注目。一方面,罗马尼亚始终是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另一
方面,罗马尼亚自60年代起明显地执行着一系列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决
反对外来的干涉与控制,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和苏不同的立场。
罗马尼亚和多数东欧国家一样,也是苏联帮助解放的,因而战后初期,
罗马尼亚在内政外交方面都紧跟苏联。但这时期在关于罗苏领土纠纷,即关
于比萨拉比亚的归属问题上和关于战争赔款问题上,罗马尼亚对苏联的表现
感到失望。
斯大林逝世后,由于罗马尼亚领导人适时地对国内外政策进行了一定调
整,并对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持回避态度,使来自苏
联的冲击波未在罗马尼亚引起大的振荡。但 1956年波匈事件的爆发,却使罗
马尼亚对苏军驻罗境内甚感忧虑。这年10月30日,苏联发表《关于发展和
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罗马尼
亚乘机向苏联提出撤军要求。经罗马尼亚多方努力,终于迫使苏联于 1958
年10月1日将驻罗苏军撤出。
进入6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苏分歧的加剧,罗马尼亚
在对外政策方面更趋于独立自主。1964年4月,罗马尼亚发表《罗马尼亚工
人党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所持立场的声明》,第一次明确地阐
述了罗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声明针对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强调
兄弟党和兄弟国家之间独立自主和平等的原则,指出“任何党不能把它的路
线和意见强加于其他党”;针对苏联正准备召开一个旨在攻击中国共产党的
世界各国共产党会议的筹备会议,罗马尼亚表示坚决反对,并主张这样的会
议应包括所有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经互会组织问题上,它反对建立经济联
合和一体化的超国家机构;在华约组织问题上,主张取消所有军事集团,同
时赞成缔结一项华约和北约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以此作为达到取消一切军
事集团的过渡措施。这一声明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战后东欧国
家为摆脱苏联控制的斗争的又一次大胆行动。60年代,围绕着该宣言阐述的
基本原则问题,罗苏之间在多方面进行了较量。
在中苏大论战中,多数东欧国家追随苏联反对中国,阿尔巴尼亚由于坚
决反对苏联的观点和立场,与苏公开决裂。罗马尼亚则以另一种独特的态度
来对待中苏论战双方。在论战未公开之前,罗马尼亚斡旋于中苏之间。公开
论战后,罗马尼亚则多次抵制和反对苏联制造并加剧分裂的错误作法。
在经互会和华约内部,罗马尼亚则为争取平等的伙伴关系向苏联的大党
大国主义展开了坚决斗争。特别是1968年苏军侵捷事件,使罗苏之间在华约
内部的斗争相当尖锐。事件发生之前,苏联曾策划召开华约缔约国会议来干
预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内改革,罗共同捷共一起拒绝参加。不久,齐奥塞斯库
和铁托又先后访捷,以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支持。8月21日,当苏军坦克开
进布拉格时,齐奥塞斯库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广场面对10万群众发表演说,
谴责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主权的侵犯。
在同世界各国发展关系的问题上,罗马尼亚也坚持从本国的政治经济利
… Page 156…
益出发,而不再一味去与苏联“协调一致”。1961年1月,罗马尼亚不顾苏
联和民主德国等国的反对,单独同联邦德国建交。1967年6月中东危机爆发
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立即同以色列断交,而罗马尼亚外贸部长却访问了
以色列,并签订了两国的贸易协定。1969年8月和1970年10月,美国总统
尼克松和齐奥塞斯库进行了互访。
对罗马尼亚在对外政策方面实行完全独立自主,苏联不止一次地施加过
压力,但罗马尼亚都以种种方式给予抵制。当时罗马尼亚在经济上甚少依赖
苏联,加以得到中国和南斯拉夫的支持,苏联对罗马尼亚也奈何不得。
70年代以后的罗苏关系 70年代中期以后,罗苏关系转向缓和。出现
这一转机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问题。这时期罗马尼亚的石油产量逐年下降,
国民经济困难较多。为了解决能源和原材料短缺的问题,罗马尼亚开始主动
接近苏联。同时苏联也需进口罗马尼亚的农产品,并力图使罗马尼亚在政治
上靠拢自己,也愿改善关系。1976年双方领导人互访频繁,并于11月24日
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两党两国之间兄弟合作和友谊的联合声明》。此后,
两党两国关系基本正常化。特别是,两国经济关系发展很快,换货量迅速增
加,并扩大了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其中罗马尼亚还参加建设苏联境
内的一些重要项目。在罗“七·五”计划期间(1981—1985年),罗苏贸易
额比前5年增长17倍以上,大大超过了其他东欧国家对苏贸易额的增长速
度。
这时期罗苏关系虽已得到改善,但双方依然存在不少分歧。尤其是在华
约组织内部,围绕着增加军费以及军队指挥权等问题,罗马尼亚仍为维护自
己的民族利益,多次与苏联激烈交锋。
在经济上成为亲密的贸易伙伴,在政治上各持不同见解,甚至互怀敌意,
这是整个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发展在国际关系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之一。七八
十年代的罗苏关系明显地带有这一特点。
四、经互会与华沙条约组织的扩大及其内部矛盾的加深
经互会的三个时期 经互会于1949年1月成立后,初期只是一个由苏
联和东欧7国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1961年后,由于苏联和阿尔巴尼亚关
系破裂,阿尔巴尼亚未再参加经互会活动。1962、1972和1978年,蒙古、
古巴和越南相继加入,使它成了一个共有10个正式成员国、跨欧、亚、拉美
三大洲的国际性经济组织。从1964年起,南斯拉夫在专门协定的基础上参加
经互会一些机构的工作。中国在1956—1961年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经互会的
例行会议。后来,老挝、朝鲜、安哥拉、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也门民主
人民共和国、尼加拉瓜和阿富汗也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经互会的一些会议。1988
年6月,经互会同欧洲经济共同体签署了联合声明,相互承认并建立正式关
系。但随着东欧各国和苏联形势的变化,经其成员国达成协议,经互会于1991
年6月宣告解散。
在经互会存在的41年中,经互会首脑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轮流在各
成员国首都举行,由东道国主持。其总部设在莫斯科,苏联起着主导作用。
经互会的经济合作活动大体经历了经济恢复、计划协调、经济一体化及科技
发展等几个时期。
1949年至50年代中期为第一时期。这时期主要是利用商品交换和科技
… Page 157…
资料交换及技术援助的形式,帮助解决各国恢复经济的困难。当时在东欧各
国的外贸中, 70%是同苏联或在相互之间进行的,而且基本上是以货易货,
贸易结算通过“转账卢布”进行。
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为第二时期。这时期的主要合作形式是协
调国民经济计划并推行生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到 1961年底,各成员国已在
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矿物肥料和部分机器设备等方面实现了生产专
业化。
从70年代起进入第三时期,主要合作形式是推行“经济一体化”。1971
年经互会会议正式通过了发展经济一体化的“综合纲要”,规定在15—20
年内分阶段实现生产、科技、外贸和货币金融的“一体化”。1975年又规定
在1976—1980年由成员国联合投资约90亿卢布共同建设10个大型项目。此
后,又相互协议建设了一些联合投资项目。为了缩短同西方国家的科技差距,
1985年12月经互会会议要求加强成员国之间的长期科技合作,规定在2000
年前,各成员国要在经济电子化等最先进的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社
会劳动生产率至少提高一倍。
经互会成立后,对于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
了积极作用。据1982年《经互会统计年鉴》公布的材料:在 1960—1981年
间,苏联社会总产值增加 2。36倍,保加利亚增长3。87倍,匈牙利增长1。92
倍,民主德国增长1。89倍,波兰增长1。64倍,捷克斯洛伐克增长1。63倍,
罗马尼亚增长1。56倍,蒙古增长2。32倍。到80年代初,经互会已成为世界
上一个强大的经济集团,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10,国民收入约占全世
界国民收入的1/4,工业总产值约占1/3,农业总产值约占1/5。
但是,经互会各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苏联的经济和技术占绝对优势。
随着经互会“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成员国之间,特别是东欧各国与苏联
之间的矛盾也在加深。其中以燃料原料的供需矛盾和外贸价格的矛盾最为突
出。东欧国家缺乏能源,按经互会协议,苏联应按固定价格充分满足它们对
能源的需求。但从70年代中期起,由于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苏联
为了赚取外汇等原因,压缩了对东欧国家的石油供应,并将其出口东欧的石
油价格不断上调,而东欧各国向苏出口的机械及农副产品的价格则远低于世
界市场。结果,使有些国家开工不足,交通运输困难,对苏贸易出现很大逆
差。为此,东欧各国与苏联经常争吵。此外,在关于相互供货的质量和时间
问题、共同开发和建设联合项目以及合作体制问题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矛盾。
而且,苏联还往往利用其他成员国在经济上对苏有较大的依赖性,迫使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