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43部分

现代史下卷-第43部分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日后,U—2飞机拍摄到苏联正在修建的中程与中远程导弹发射场的照片。 

     10月22日晚,肯尼迪通过电视向全国正式通报苏联在古巴设置中程导 

弹的“惊人”消息,宣布对古巴实行名为“隔离”的海上封锁,以阻断正在 

运往古巴的武器运输线。肯尼迪声称美国的政策是把从古巴向西半球任何国 

家发射的核导弹视为苏联对美国的袭击,必将招致美国的全面报复。他呼吁 

赫鲁晓夫放弃这种“统治世界的方针”,要求苏联立即从古巴撤出所有中程 


… Page 165…

导弹。 

     根据肯尼迪的命令,180多艘美国军舰在加勒比海进行巡逻,形成对古 

巴的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设在古巴的关塔那摩海军基地也得到加强。载有 

核弹头的B—52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的上空,美国在全世界的海、陆、空三 

军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一场前所未有的可能触发核战争的危机笼罩着美 

国和全世界。肯尼迪及其政府官员紧张地等待苏联的反应。 

     就在肯尼迪进行战争威胁,核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赫鲁晓夫,自知苏联 

仍处于军事劣势,无可奈何地后退了。10月24日,数艘苏联货船或是改变 

航线,或是停在远离古巴的海面上,这表明美国的封锁起了作用。 

     自10月26日起,苏、美双方信件不断,最后,赫鲁晓夫在10月28日 

的复信中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了。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之间的一次核赌博。这场危机不仅对美、苏 

关系,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把 

世界推到核战争的边缘,最后又不得不妥协,从而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 

又对话,既斗争又妥协的新阶段。但苏联在危机期间深受屈辱,决心全力发 

展核武器,导致两个超级大国新的激烈争夺。 

     美国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占了上风,提高了自己的威望。但是,西方国家, 

特别是法国和西德,对于美国事先未同北约协商就采取制造危机的行动,并 

和苏联搞“越顶外交”,感到不满和忧虑。因此,西方盟国感到必须加强独 

立,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它们对美国的信任度下降,北约的作用受到削弱。 

后来法国更加积极地发展独立的核力量,倡导“欧洲人的欧洲”。1964年1 

月法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表明它对美国的不信任。 



                         三、美苏的新交易和角逐 



     关于核武器试验条约的谈判 还在1958年10月,美国、英国和苏联 

就开始了关于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谈判。在解决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中,美、 

苏双方更感到维护核垄断地位的重要,为此它们进行了新的交易。危机结束 

后,美国和苏联加快了就禁止核试验达成协议的步伐。 

     1963年7月15日,美、英、苏在莫斯科恢复谈判,并很快达成协议。8 

月5日,三国代表在莫斯科签署《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 

器试验条约》 (以下简称《部分核禁试条约》)。条约于同年10月10日生 

效。此后,约有100个国家加入该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各国保证在大气层、 

外层空间或水下“禁止,防止并且不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 

爆炸”,还保证“不引起,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加”上述核武器试验爆炸或 

其他核试验。 

     美、苏签订的《部分核禁试条约》是一个意在巩固美、苏核垄断地位的 

条约。美、苏以此限制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然而,美、 

苏垄断核武器的目的没能达到。法国拒绝在《部分核禁试条约》上签字。中 

国则揭露了美、苏的企图,指出正确途径应是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给美、苏核垄断与核讹诈 

政策以有力打击。同时中国政府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968年美、苏又联合抛出所谓“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并于同年7月签 


… Page 166…

署。这标志着美苏在核武器问题上的更大勾结。条约主要内容是:有核国家 

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将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转让给无核武器国家,或帮 

助这些国家制造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无核武器国家保证不制造或以其 

他方法取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不从其他国家接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 

炸器械,也不索取或接受这方面的援助。条约掩盖美、苏核竞赛是世界紧张 

局势的根源,反而归罪于“核扩散”。条约还规定国际原子能总署有权检查 

无核国家的核技术情况,这就为美、苏利用国际组织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打开 

了大门。 

     葛拉斯堡会议 1956年英、法侵略埃及失败后,美、苏加紧了对中东, 

尤其是对埃及的渗透和扩张。美国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企图取代英、法, 

填补中东地区出现的真空。苏联则以军事、经济援助为手段,加紧向埃及、 

叙利亚、伊拉克等国扩展其影响。苏联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埃及等国倒向美国, 

同时却害怕埃及同以色列真的发生军事对抗时把自己卷了进去。 

     美国针对苏联的行动,决定大力武装以色列,集中打击埃及,以排挤苏 

联。 

     以色列自苏伊士战争失败以来,一直耿耿于怀,便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 

积极扩军备战。1967年6月5日拂晓,以色列出动大批作战飞机对埃及进行 

了闪电式袭击。“六·五”战争,即第三次中东战争于是爆发。此时的埃及, 

由于从苏联得到关于美国确认“以色列不会发动进攻”的保证和相信苏联关 

于如果以色列进攻,苏联“决不坐视”的诺言,而放松了对突然袭击的警惕。 

战争爆发3小时后,埃及作战飞机320架,相当于全部飞机的3/4就被以色 

列空军击毁。随后,以色列又调转头去袭击叙利亚和约旦空军。一天之内, 

埃及、叙利亚、约旦空军基本上被摧毁。以军在掌握制空权后,即分兵五路 

向加沙地带、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戈兰高地大举进攻。 

     战争一开始,苏联早把“决不坐视”的诺言抛到九霄云外。战争爆发当 

天,柯西金即通过“热线”向美国总统约翰逊表示苏联不希望同美国在中东 

问题上发生战争。当战斗最激烈时,埃及要求苏联立即空运武器装备,苏联 

却以种种借口拖延不运。经过美苏共同策划,安理会通过了要求阿以双方立 

即实现停火的决议。7日和8日,约旦、埃及和叙利亚先后被迫接受停火。 

而以色列直到10日攻占戈兰高地后才停止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历时6天,以色列以死亡不足1000人的微小代价而大获 

全胜。埃及、叙利亚、约旦三国失去65 000平方公里土地,数十万阿拉伯人 

和巴勒斯坦人离乡背井,沦为难民。 

      “六·五”战争结束后,6月23日,柯西金和约翰逊在纽约和华盛顿之 

间的葛拉斯堡就“政治解决”中东问题举行秘密会谈。柯西金为了挽回在阿 

拉伯世界的面子,要以军撤回“六·五”战争前的停火线,遭到约翰逊的反 

对。此后,美、苏两国几经磋商,安理会于11月22日通过关于中东问题的 

 “ 242号决议”。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六·五”战争中占领的土地,结束 

中东一切交战状态,但未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径,而且把巴勒斯坦问题归结 

为“难民”问题。因此,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这一决议。 

      “六·五”战争后,阿拉伯国家反美情绪高涨。埃及、叙利亚、伊拉克、 

阿尔及利亚、苏丹和也门相继同美断交。苏联为讨好阿拉伯世界,宣布与以 

色列断交,同时又以军事、经济、技术援助为诱饵,对阿拉伯国家加紧渗透。 

这时,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已逐渐认清苏联的真实意图。当时纳赛尔曾沉痛地 


… Page 167…

表示,“我们在政治上被大国欺骗了,这是非常危险的”。 


… Page 168…

                 第四节 欧美矛盾与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一、欧共体的形成、扩大及其意义 



     欧共体的成立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 

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 

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 

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 

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衰落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又发出了新的 

欧洲统一的呼声。 

     实现欧洲统一的现实障碍是交恶百年的法德矛盾,这个矛盾在二战后主 

要表现为法兰西民族深深的怨德情绪和法占德国工业原料基地萨尔的归属问 

题。1949年联邦德国建立后,阿登纳政府积极努力,主动表示欢迎法国向西 

德工业投资。 1950年3月法国试图先从经济上兼并萨尔,遭到西德和英、 

美的强烈反对。这使法国政府开始清醒看待欧洲的前途,遂于同年5月由外 

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 

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从此以后, 

由于把西德重整军备的关键工业部门置于共同管理和监督之下,法国对德亦 

怨亦忧的情绪得到缓解,这就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 

     西欧六国建立的煤钢共同市场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 

的新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共同经济基础的。 

首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及欧美市场斗争为欧洲经济联合提出了 

共同的尖锐的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 

有绝对优势,但在欧洲国家相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初见成效之后,美国却 

因经济危机不断冲击,实力有所下降。50年代中期,美国与欧洲经济力量对 

比发生显著变化,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要求改变受美元支配局面 

的呼声日渐高涨,美国与欧洲经济矛盾在市场斗争中形成愈演愈烈之势。在 

争夺欧洲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斗争中,欧洲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国抗衡, 

现实的选择只有一个,即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欧洲市场,共同开发 

和继续占有海外市场。其次,欧洲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的高度发展, 

为实现欧洲经济联合提供了经济基础。欧洲国家私人垄断资本高度发达,在 

战后恢复经济过程中,垄断资本获得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同时,国家垄断资 

本在战后经济的特殊环境中空前发展,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体系。由于私人垄 

断和国家垄断资本已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代表其利益的国家机器加 

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调节,因此,当欧洲国家垄断集团之间发生矛盾时, 

国家出面协调或建立国家间的经济联盟都具备了雄厚的基础条件。这种跨国 

联合的垄断资本体系,对内加强了统治地位,对外提高了与联盟之外的国家 

尤其是美国的竞争力。再则,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的深入发展和生 

产国际分工趋势的加强,也为欧洲经济联合提供了重要保证。战后科学技术 

的迅猛发展,使欧洲国家加速创建和发展新兴工业,改造和革新传统工业。 

50年代中后期,欧洲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趋势发展 

同国内市场狭小的尖锐矛盾,提出了生产、商品交流、资本和劳务突破国界, 


… Page 169…

获得更广阔活动空间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共同的,在过去经济发展中已有不 

同程度的合作,而进一步的合作,既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又能联合攻关, 

在高、精、尖技术领域与美国竞争。共同体执委会第一任主席哈尔斯坦说: 

 “联合意味着能够在一个比过去更大的、更广阔的规模上处理生产、劳动、 

资本和工业设置的问题。它意味着更多的收益来源、更大的市场、资源的集 

中和更合理的使用,以及更高的生产率”。 

     由于煤钢联营获得成功,欧洲政治家又对欧洲的政治联合提出过高的要 

求。1952年5月27日,西欧六国签订“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打算建立 

统一武装,但由于法国议会反对,这项条约流产。1955年,六国政府协商确 

定,欧洲的联合应该首先从经济入手,并成立斯巴克委员会进一步研究经济 

联合问题。1956年5月,六国外长威尼斯会议通过斯巴克委员会提交的报告, 

经六国政府反复讨论修改,最后形成了1957年3月25日在罗马签署的《罗 

马条约》的内容。1958年1月1日该条约生效,一个包括欧洲六国,拥有116。8 

万平方公里土地,1。6亿人口的经济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罗马条约》包 

括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两大项,6个部分248条及十多个附件。该条 

约的宗旨是创建共同的经济区,在各经济部门间逐步实现共同政策,为合理 

利用先进技术制定地区性竞争规则;内容涉及到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 

运输和贸易政策及商品、劳务、资金的自由流通等政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