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49部分

现代史下卷-第49部分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五六十年代,主要用于飞机制造、航空公司业务管理、火箭、卫星、飞 

船的设计发射等,如阿波罗计划就用了 12000多部计算机。 

     60年代后期,特别是1970年后,随着第三、四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 

微电子化,真正成为电脑。它的应用也进入社会化、普及化及个人化阶段。 

一般的企业、商店、学校和个人都买得起电脑,它被用于财务管理、仓库保 

管、工资分发、人事档案管理及办公室自动化等各个方面。在工农业、交通 

邮电部门,它被用于生产调度和指挥、生产过程的控制、城市交通管理、集 

装箱运输、长期气象预报、病虫害预测等。在医疗、文教领域也广泛应用。 

70年代发达国家图书馆资料检索也实现了电脑化。 

     60年代后期,数据库(或信息库)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电脑的使用价值。 

数据库是从各种来源收集并按便于多种用户存取的方式存贮的数据集合。美 

国在70年代末有858个数据库,80年代末有 15 000个,它可以保存社会各 

方面的信息。例如全国驾驶员注册数据库,保存着全国每个驾驶执照持有者 

和驾车犯规者的姓名、执照情况,一次就可处理上百万起吊销执照的报告。 

1983年美国创办第一所电脑大学——电脑学习系统公司。学生通过电脑与学 

校本部数据库连接,可以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任意选读一门或数门功课。 

大小企业,尤其是银行、保险业都有自己的数据库,通过联机,24小时为用 

户服务。一国的数据库还可通过人造卫星建立国际间的网络系统和资料库。 

数据库的建立还推动了家庭和个人对电脑的使用。人们可通过电脑阅读最新 

新闻,了解市场信息、查阅飞机火车的时刻、法律条文、医疗处方等等。总 

之,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不仅使人摆脱繁重、危险的体力劳动,还能代替人的 

部分脑力劳动,使人有可能将智慧主要用于探索未知世界,从而走上智力解 

放的道路。 



                    二、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的变革与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 

克思根据19世纪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实践得出的结论。第三次技术 

革命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工具、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随着电脑等新技 

术的应用,其性质、结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人们不再是只依靠 

自然资源,而是研制新型材料,并按照人的需要设计、制造具有特殊性能和 

结构的材料,劳动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文化素 

质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当科技与生产力诸要素之间形成乘积效应时,整个 

生产力的提高要仰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在当代,科学技术不仅是生 

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正因为如此,在当代,科技进步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经济增长的 

源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 1。7%,1950 

—1972年猛增至6。1%。造成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占50 

—70%, 80年代达80%。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在《美国经济增长 

核算》一书中分析1929—1969年促进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诸因素,其中知 

识与科技的贡献从37。8%上升到71。9%。60年代,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的诸因素中,约有40%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到7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 


… Page 189…

至66。7%。 

     农业是个古老的产业。二战前,欧美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一直落后于工 

业。战后,通过应用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和激光技术,从育种、耕作到收成、 

管理实现了系统化和科学化。美国在1800年时,8个农民的劳动可以提供10 

个人所需要的粮食,到1980年时,1个农民可提供足够60人消费的粮食。 

60年代“绿色革命”的普遍开展对提高世界粮食产量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94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布洛格率专家组在墨西哥荒原进行育种试验,经过 

10年努力,培育出矮杆、高产、抗锈、耐肥、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使小麦 

平均产量由每公顷740公斤提高到2144公斤(1965年)。墨西哥在1956年 

达到小麦自给。60年代联合国推广绿色革命试验后,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 

又选育出水稻新品种,使亚非一些国家的粮食产量成倍增长。 

     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三次技术革命使整个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 

即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和联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三种趋势的 

加强: 

     1。产业结构的非物质化趋势。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 (农、 

林、牧、渔业)和第二产业 (采矿、制造、建筑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 

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 

就业人数急剧上升。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 

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等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联系在一起的部 

门,如软件工程、数据库等,传统的会计、统计、金融等部门也由于计算机 

的广泛使用而使业务范围大为扩大。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 

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 

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1980年在美国的国 

民生产总值中,服务业的总产值第一次超过产品生产总值。其他国家的情况 

也都相差不多。例如,1987年英、法、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 

为2%、2%和3%;第二产业为 38%,38%和 40%;第三产业为 60%、 

60%、57%。 

    2。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趋势。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智能因素在生产过程 

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1956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职员人数第一次 

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产业结构中“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 

展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前者主要包括微电子、机器人、 

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以及现代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1960—1983年 

美国通用计算机的装机量由 9000台上升到 90万台,增长了100倍。 1970 

—1985年美国集成电路的生产由4亿块增至120亿块,日本由1。2亿块增至 

55亿块。人们把这些迅速崛起的新工业称为“朝阳工业”,把传统的钢铁、 

机械、纺织业等称为“夕阳工业”。 

    3。科技革命带来了各国经济布局的变化。过去的工业区常常集中在煤铁 

资源较丰富的地方。如美国的大湖—宾州区、苏联的乌拉尔区、顿巴斯区等。 

而新兴工业区则是按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来建设。如美国60年代兴起的 

电子工业基地——“硅谷”,位于旧金山以南斯坦福大学附近,在这长 48 

公里、宽16公里的谷地内,集中了1700多家电脑、半导体的生产厂家,占 

美国同类工业产值的 96%,其电路产品占世界产量的 1/4。美国西部、南部 

的人口随着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而猛增,1980年第一次超过了原来经济先进的 

北部和东部,美国计划以“硅谷”为中心建立从加利福尼亚到德克萨斯、波 


… Page 190…

士顿、纽约、芝加哥的技术带。 

    苏联在新西伯利亚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公园,集中各类技术人员 1。 

8万名; 1963年日本政府决定在东京附近 60公里处建立筑波科学城,有46 

所科研、教育机构集中在这里。此外,英国在苏格兰、法国在格勒诺布尔、 

联邦德国在慕尼黑、加拿大在渥太华西郊的卡尔顿、意大利在蒂布尔纳都设 

立了科学技术园区,作为电子工业基地和发展高科技的中心。 

    4。科技革命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由于发达国家着眼于发展“朝阳 

工业”,于是便将一些耗能大、费原料、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钢 

铁、一般化工、机械制造等转让给发展中国家,从而减轻了发达国家对发展 

中国家原料、能源的依赖,有些发展中国家因此而进入工业化阶段。国际贸 

易中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脑、软件等知识密集型产品比重 

上升,矿物、天然橡胶等初级产品及钢铁、铜等商品的比重不断下降。据统 

计,1964-1970年间世界科技成果贸易平均以16。5%的速度增长。正因为如 

此,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发生重大变化。投资重点从采矿、机械、铁路转向 

尖端技术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有很大增长。如以1977年与1946 

年相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增长60。6倍,而同一时期对亚非拉的投资只增长 

35倍。这是因为,只有投资于高科技的新兴产业部门才能获取高利润,而这 

些产业所需要的先进设备、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力、高消费水平的市场,只 

有发达国家才具备。在1980年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以上是在发达国 

家间进行。为建设大型工程项目,它们之间还展开了广泛的 

     管理的现代化 所谓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一定的目的,在所管辖的范 

围内对管理对象实施一系列的控制,如计划、组织指挥、调节监督等。它一 

方面具有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另一方面也有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的职 

能。它与科技发展一起被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传统的管理 

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技术革命后开始探索科学管理问题。第二次 

技术革命后,工业规模扩大,美国工程师泰罗对生产的动作和时间进行定量 

分析,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他 

也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 

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这一方面是由于系统科学引起了管理思 

想的变化,另一方面是计算机的应用导致管理手段的更新。新的管理要求提 

高人的素质,在管理工作中注重人的因素,于是,研究职工行为规律的行为 

科学成为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主要内容。为了解决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问题,50 

年代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赫兹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为了解决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问题,60年代又相继提出了X理论、Y理论和Z理论。 

    在现代管理学中,与行为科学派相平行的还有现代管理科学学派,其代 

表人物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1958年诺贝尔经 

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他认为管理的全过程就是决策过程,管理者就 

是决策者。决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1959、1960年,他先后出版《经济学和 

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管理决策新科学》两本著作。现代管理学派认 

为,科学的决策应该是:由个人决策向群体决策发展;由单项目标决策向多 

目标结合决策发展;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和向国际型发展;由定性决策向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发展。为了使决策科学化,70年代又兴起了软科学。这 

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被用来解决 

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战略预测、规划、评估等问题,并将科学化管理推 


… Page 191…

向新的水平。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 



     劳动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广大劳动者就 

业与劳动方式的变化。首先是从事农牧渔业的农村人口急剧减少,从事工业、 

建筑和第三产业的人口迅速增加。二战前西方国家农业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 

比重,美国为30%,西欧、日本均在40%以上。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1977 

年美国降至3。6%,1975年西欧日本降至10%左右。工业、建筑等物质部 

门由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可以做到减员不减产,他们要求非物质部门为 

其提供更多的服务。结果,在非物质部门工作的人数迅速增加。 

    随着工厂的自动化、电脑的普及、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工人的文化 

水平也不断提高,劳动方式也随之变化。例如,1960—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 

者与体力劳动者的百分比由4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 

变为41。9:58;西德由30。1:65。 7(1961年)变为45: 53( 1975年)。 

在新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财会人员常占雇佣人数的一半以上。 

    科技的发展还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第二次技 

术革命带来的是标准化、单一化的大工业生产,其产品特点是“重、厚、长、 

大”,而第三次技术革命提供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使生产多样化、 

小批量、节约化。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电脑的使用缩短了设计 

的时间,通讯的发达加快了销售的过程,因此,产品更新换代快,淘汰率高。 

衣食住行向着多样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家用电器种类繁多,迅速普及。如电视机、录像机、 

摄像机、高级音响、激光唱盘、自动洗衣机、电子游戏机、微波炉等等。1946 

年美国全国只有10个电视台,1958年建立电视广播系统,1969年增加到673 

个。日本从1958年起才开始使用黑白电视机,1963年普及率已达84。4%, 

1960年才生产彩色电视机,1975年普及率已达92。6%。由于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