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54部分

现代史下卷-第54部分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击。 



                    三、尼克松的经济政策和水门事件 



      “新经济政策”和“新联邦主义” 尼克松在1968年11月总统竞选 


… Page 207…

中,以微弱多数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汉弗来,当选为美国第37任总统。他就任 

时,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都处在一个严重的转折时期。特别是经济上,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告结束。战后美国以联邦政府干 

预、调节为主要特点,以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为主要手段的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开始出现新的危机,凯恩斯主义开始失灵。加上美国统治者坚持奉行侵 

略政策,不断扩大侵越战争,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1968年财 

政赤字高达252亿美元。通货膨胀随之严重,消费物价指数在1965年以后的 

4年里每年平均上涨3。8%,比60年代前期高出3倍。对外贸易状况也显露 

出由盛到衰的迹象。60年代前半期每年平均还有54亿美元的顺差,1968年 

对外贸易顺差仅8。37亿美元。在尼克松就职之后,1971年,美国出现了自 

上个世纪末以来的第一次外贸逆差。许多美国人在1968年就已意识到这种变 

化的趋势。《时代》杂志主编黑德利·多诺万则在1969年初的公开演说中宣 

告“美国世纪”的衰落。 

     尼克松上台时,美国经济迫在眉睫的问题是通货膨胀。他的经济顾问认 

为这是由“伟大社会”的庞大开支造成的。于是尼克松政府最初采取了共和 

党传统的保守措施,诸如削减联邦开支,紧缩货币和信贷。但结果却造成急 

剧的经济下降,失业人数继续增长,对于克服通货膨胀则完全无济于事,而 

且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两症并发的“滞胀”现象。为摆脱 

困境,尼克松决定改弦易辙。1971年1月尼克松宣布,他要用赤字财政政策 

来实现充分就业,并宣称“我现在也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显然,他被迫 

放弃了限制经济增长的政策,而且要象他的前任民主党总统一样,采取赤字 

开支战略,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他又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归咎于工人工资过 

高,使资方不得不把成本增加转移到价格上去。于是,尼克松决定采取刺激 

经济的非常措施。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向全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 

主要内容为:冻结工资、物价、房租、和红利90天,要求国会削减联邦开支, 

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对进口商品增收 10%的附加税。 

新经济政策曾一度对急剧发展的通货膨胀产生了抑制作用,但从总体上看, 

未能为解决滞胀问题找到出路。加上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产油国对 

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石油禁运,导致石油价格猛涨。到1974年4月新经济政 

策宣告收场时,美国通货膨胀率已猛升到12。2%,突破两位数大关。美国经 

济再次陷入滞胀困境。尼克松不得不承认,“后果是很不愉快的”。 

     尼克松还把美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归咎于过去 1/3世纪中,权力和责任集 

中于华盛顿,造成了一个运转不灵、效率低下的庞大官僚机构。于是提出了 

 “还权于州”,“还政于民”的口号,主张实行“新联邦主义”。主要措施 

是税收分享。1972年10月,尼克松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分享岁入法”,计 

划在五年期间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及地方政府共同分享301亿美元的联邦岁 

入,其目的是扩大州和地方政府的职权和它们干预经济的作用,减少联邦政 

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减少或消除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借以克服“滞胀” 

型危机。从实施效果看,以税收分享形式发放给州和地方政府的岁入,只相 

当于同期内州和地方政府开支的5%,可说是杯水车薪。在解决新政式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的政府间关系失调的问题上,未取得多大进展。 

      “水门事件”和尼克松的下台 在1972年大选中,尼克松在50个州 

中的49个州获胜,连任总统。正当他踌躇满志时,导致他下台的“水门事件” 

丑闻被揭发出来了。 


… Page 208…

       还在1972年6月17日,以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 

  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 

                       ① 

  听器时,当场被捕。这一事件曾一度被尼克松竭力掩盖开脱,但在对这一案 

  情的继续调查中,1973年3月取得突破性进展,尼克松政府班子里的许多人 

  都被揭发出来,并涉及到尼克松本人。尽管他竭力向新闻界表白“我不是一 

  个无赖”,但形势对尼克松越来越不利。1973年10月23日,众议院决定由 

  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搜集、调查尼克松的罪证,准备对他进行弹劾。1974年 

  7月底,该委员会通过了弹劾尼克松的三项条款。尼克松于万般无奈之际, 

  为避免因弹劾而彻底身败名裂,于8月8日正式宣布辞职。曾经一心要名垂 

  史册的尼克松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迫辞职的总统。 

       副总统福特接替尼克松任总统。福特接任总统后,又任命纳尔逊·洛克 

  菲勒为副总统。由于福特本人是在1973年10月副总统阿格纽因被控偷税和 

  受贿而辞职后由尼克松挑选为副总统的,由于洛克菲勒又是福特任命的,所 

  以这一届的正副总统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都未经民选产生。 

       福特是个保守分子,拿不出解决危机的有力措施。他上台后一个月就宣 

  布赦免尼克松任职期间的“一切罪行”,从而使他的威望和政治信誉迅速下 

  降。“水门事件”使美国人对美国的所谓民主制度感到沮丧、幻灭和失望。 



      四、卡特中间道路的经济政策和“新保守主义”的“里根革命” 



       卡特的中间道路的经济政策及其后果 1976年11月总统竞选中,民 

  主党人吉米·卡特击败福特,当选为美国第39任总统。卡特面临的最严重问 

  题是滞胀危机和能源问题。1977年2月2日,卡特在首次炉边谈话中宣称, 

  他是“在近4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下降中上台的”,表示要努力从衰退中恢复 

  过来。但是卡特并没有提出什么对付滞胀的有效措施。他一面继续使用自由 

  主义措施,一面又试图从保守主义中找办法,在政策上表现出左右摇摆的中 

  间道路特征。 

       卡特执政初期,致力于刺激经济和实现充分就业。1977年1月31日, 

  卡特向国会提出“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包括“回扣”方案。它规定给每 

  个纳税者退税50美元,总额为114亿美元;此外,包括减税和用于公共工程 

  和综合就业训练的联邦开支计划。这是一个沿袭战后美国凯恩斯主义者刺激 

  经济复苏的方案。这些措施确曾对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起到一定作用。1977 

  年和1978年美国经济曾有所增长,失业率有所降低。但是,这一政策的后果 

  是加剧了通货膨胀。1978年,通货膨胀率上升到9。6%,1980年初,物价上 

  涨年率猛升到18%。卡特政府被迫对通货膨胀采取比较有力的行动,包括削 

  减联邦预算、控制信贷、节约能源等。但控制信贷的结果,立即使利率腾飞, 

  扼杀了住房建筑、汽车购买和其它产业的供血来源。加上石油价格持续上涨, 

  美国的购买力元气大伤,终于导致1980年上半年的衰退,战后美国第7次经 

  济危机降临。卡特在医治70年代的滞胀方面未获成功。卡特政府政策的左右 

  摇摆,忽而侧重刺激生产,忽而又转向平抑物价,固然表现其指挥失当,但 



① 后据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副主任马格鲁德称,窃听的具体目的是想弄明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劳伦 



斯·奥布赖恩是否知道尼克松从企业巨头霍德华·休斯那里接受了一笔I0 万美元的现金赠款,因为此事如 

果传开,将使尼克松难堪。 


… Page 209…

从根本上说,反映了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盛到衰时,无论凯恩斯主义 

抑或是传统的共和党政策都难以开出有效医治美国经济的药方。而卡特的中 

间道路政策只是表现得更被动、更摇摆,以致陷入捉襟见肘的地步。 

      “里根革命”的内容及其后果 1980年总统竞选中,共和党候选人罗 

纳德·里根以巨大优势击败卡特,成为合众国第40任总统。里根上台后实行 

 “新保守主义”。所谓“保守”是宣扬建国时期,尤其是体现在宪法中的传 

统的自由主义,主张联邦政府不干预人民、地方和州权限内的社会和经济事 

务。“政府不解决问题,问题就在政府自己”的说法就是里根提出的。里根 

1981年2月18日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有四根支柱,这就是大幅 

度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发 

展的规章约束和严格控制通货流量。它兼采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被 

人们称之为“里根经济学”,有人称之为“里根革命”。供应学派和货币学 

派的政策主张并不相同。但它们的经济哲学是一脉相通的。供应学派主张从 

需求决定供给转到供应创造需求;强调只要把高额累进所得税的税率降低, 

资本家就愿意投资,工人就愿意工作,消费者就愿意储蓄,经济自然就会高 

涨,赤字自然就会缩小甚至消灭。货币学派主张紧缩货币供应量,认为这是 

能够制止通货膨胀和导致繁荣的唯一办法。其共同点是尽量减少政府干预, 

创造一种良好的客观环境,让企业家自由发展。 

      “里根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一开始就存在很多不协调。在减税中给企 

业主和富人以更多的好处,被公认为“劫贫济富”计划。各种投资优惠和加 

速折旧措施,都没有跳出“掮客国家”对特殊利益集团的优惠待遇。为对付 

1981年7月至1982年的严重衰退和工业生产的下降,1982年6月,国会又 

通过增税法案。这些措施的确成为1983—1984年强劲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 

这两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分别为3。5%和6。8%,通货膨胀得到暂时 

控制,失业率有所下降,企业固定资本投资在1984年增长率高达15%。美 

国经济走出“滞胀”困境,实现了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 

     但是,“里根革命”也给美国留下巨大隐患。美国经济陷入“三高一低”, 

即财政赤字高,外贸逆差高,内外债务高和美元比值降低的严峻局面。里根 

执政8年累计财政赤字为1。5万亿美元,比以前历届总统在204年中累计的 

财政赤字总和还多。里根任期内,外贸连年出现逆差,从1981年到1987年, 

美国外贸逆差总额达8 615亿美元。 

     1986年,西德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这反映了美国商品竞争 

力的下降。外贸逆差使美国的国际收支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85年,美 

国从1914年以来首次沦为净债务国,而且是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债 

务国。在“三高”的情况下,美元不能不步步贬值。面对上述问题,美国政 

府始终拿不出有效的措施。 

     从1989年起,担任总统的前副总统共和党人布什,继续推行实行了八年 

之久的“里根经济学”,经济上无所建树。从1990年第二季度起,美国经济 

步入了战后第九次衰退。在这次战后最长的衰退中,新兴工业所提供的就业 

机会未能补上制造业工厂关闭所造成的失业,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自30年代大危机以来,美国人的工资水平头一次出现下降。全国平均失业率 

居高不下,失业人数近1000万,每10个美国人就有一个是靠政府救济度日 

的。这时,“里根经济学”的后遗症也开始发作。里根时代积累的庞大国债 

限制了布什政府和联邦储备委员会调节经济的能力。经济衰退使得其他社会 


… Page 210…

  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医疗体制的缺陷,教育质量的下降,城建设施和住房衰 

  败,瘾君子和无家可归者有增无已,种族冲突加剧……无一不令人沮丧,多 

  数美国人对现状越来越不满意。 

       上述情况说明,保守主义政策对解决美国问题亦无能为力。美国人民不 

  能容忍这种状况继续下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参加1992年总统竞选的民主 

  党候选人克林顿抓住经济问题要害不放并高举起“变革”的旗号,终于以压 

  倒性胜利战胜布什而当选为美国第42任第54届总统。 

       美国的社会问题 随着战后美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 

  展,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富裕中的贫困、无家可归者、毒品泛滥、赌博、强 

  奸与凶杀、青少年犯罪、同性恋和艾滋病等等,使美国内部的问题变得日益 

  突出。 

       上述问题的出现可追溯到美国典型的资本主义和由此产生的价值观。正 

  如有的美国学者所说,美国经济本身就表现为一种“严厉的个人主义”,在 

  文化上则表现为“无约束的自我”。在美国建国初期,由于清教主义的约束 

  和生产的限制,人们比较强调工作、清醒、俭省、节欲和严肃的人生态度。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为着全球扩张与冷战的需 

  要,竭力鼓吹极端个人主义哲学以与社会主义相对抗,结果使个人主义和美 

  国传统价值观中其他消极的东西恶性发展,造成了今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