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下卷-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59…
终于导致匈牙利政局的急剧变化。
1988年5月,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对党的核心班子进行
了大改组,以卡达尔为首的元老全部退出政治局,波日高伊、涅尔什等“彻
底改革派”进入政治局,格罗斯继任党的总书记。卡达尔改任新设的荣誉职
务党主席并于次年病逝。这次代表会议提出了加速政治、经济改革的方针,
并提出了在政治体制方面实行社会主义多元化。随之,社会上各种政治思潮
急速涌现,各种政治组织纷纷成立。1989年2月,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全会
发表公报宣布,放弃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6月,决定重新安葬纳吉并
为其彻底平反。10月,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十四大”,改名为社会党,提
出要在匈牙利建立“民主社会主义”,涅尔什当选党的主席。接着国会通过
决议,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这使党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并陷于分裂。12月,格罗斯等人重新召开社会主义工人党“十四大”,提出
重新建党,反对资本主义复辟。
1990年3月和4月,匈牙利分两轮进行了多党制的首次国会大选。当时
登记注册的政党达52个。结果,以民主论坛为首的反对党联盟获胜组阁,原
来执政而后分裂成立的社会党和社会主义工人党都在大选中失败,变成了在
野党。关于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失败,该党前总书记格罗斯认为,它“不
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四、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和联邦一分为二
诺沃提尼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1953年3月捷共中央主席兼共和国总
统哥特瓦尔德去世后,诺沃提尼当选捷共第一书记,萨波托斯基当选总统。
1957年11月萨波托斯基去世后,诺沃提尼又兼任总统。诺沃提尼主张把捷
克斯洛伐克的经济与苏联经济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955—1959年间,捷克
斯洛伐克将占全国土地56%的私有土地个体农户实现了集体化。1960年,基
本完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二·五计划”,并开始实施“建设发达的社会主
义和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三·五计划”。同年10月,国民议会将国名由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改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苏共“二十大”影响下,捷在50年代下半期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政治、
经济改革。如平反了部分冤案,减少了工业管理层次,给企业一些自主权,
增加物质刺激等。这几年政治经济形势见好。但到60年代初期,由于计划冒
进,农业在实现集体化过程中问题较多,国际形势趋于紧张导致外贸额下降
等,国民经济出现困难。1962年12月捷共召开“十二大”,认为经济困难
源于改革不当,决定中止改革。然而生产继续滑坡,改革呼声再起。从1963
年底成立全国经济改革委员会到1966年5月捷共“十三大”,捷共中央又拟
订并公布了几个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文件。但在完善管理体制原则的过
程中,在党政领导机构和经济理论界都出现了严重意见分歧,改革未取得实
质性进展。
经济停滞促使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趋于激化。捷共“十三大”后,在报
刊上不断出现批评党和政府工作失误的文章。特别是科学院28名专家发表题
为《处在十字路口的文明》的综合性研究报告,指责领导工作“保守”,要
求实行“彻底的”经济、政治改革,影响颇大。捷共领导人认为,这是一种
对社会主义现实的“片面、不客观和否定的观点”。1967年6月召开全国作
… Page 260…
家第四次代表大会,部分作家又指责捷共领导人“极端缺乏民主”,“压制
自由”,要求“文学脱离政治”并修改宪法,甚至要求取消共产党。捷共中
央认为,这次大会是“试图公开建立修正主义的、反党反社会主义方针的行
动大会”,并将几名作家开除出党。在同年10月党中央全会上,捷共中央主
席团委员、斯洛伐克党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等人,也指责诺沃提尼在经济
上改革不力,在政治上不民主,在民族关系中对斯洛伐克人不平等,并要求
捷克斯洛伐克摆脱苏联的控制,发展“自己类型的社会主义”。10月31日,
布拉格高等院校学生为抗议经常断水停电举行示威游行,遭到了镇压。社会
上和捷共领导层内要求诺沃提尼辞职的呼声日高。
“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 1968年1月,捷共中央全会决定,把共和
国总统和捷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分开,解除诺沃提尼中央第一书记的职
务,选举杜布切克接任。3月,诺沃提尼被迫又辞去所兼总统一职,由斯沃
博达接任。4月5日,改组后的捷共中央举行全会,通过了推行政治经济体
制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捷“将进行试验,给予社会主义发展以新
的形式”。由此,捷克斯洛伐克出现了一个被人们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改
革新局面。
《行动纲领》在政治方面提出,“必须改造整个政治制度”。其主要内
容是:(1)改变党的领导体制,实行党政分离。它强调党“不是通过统治社
会的方式,而是通过最忠诚地为社会自由、逐步的发展而服务的行动来实现
自己的领导作用”。认为国家机关、经济机构和群众团体的活动应“独立自
主”,党只是通过自己的党员在其中起作用。(2)将国家体制由集中的共和
国制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的联邦制。(3)主张民族阵线内各政党
和团体“都参与国家政策的制订”,实行政治协商和联合执政。(4)主张法
律必须保证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迁徙和出国的自由,并为过去
“所有无辜受害者”恢复名誉。(5)主张工会独立于国家政权,其中心任务
在于捍卫工人的就业和劳动利益。(6)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宣称捷克斯洛
伐克将“根据国际力量的实际对比”来制订自己对于世界政治基本问题的政
策。捷克斯洛伐克“在互相尊重、主权、平等和国际主义团结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和合作”的同时,并愿“发
展同一切国家的互利关系”。
在经济方面,纲领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其主要内容是:(1)改
革计划体制。主张国家计划主要制订长远发展战略,确定重大比例关系,并
对特别重要部门规定指令性指标。此外,一切经济活动都应利用税收、利润、
价格等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2)规定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
都有独立自主权,包括自聘自选领导人、自主经营、自由竞争、自愿联合等。
(3)成立工厂委员会。它有权决定厂长的任免、利润的分配和职工的福利待
遇等。(4)取消外贸垄断,企业有权独立进行外贸活动,国家只根据市场情
况采取调节措施。
捷共当时的领导认为,他们主张的这种社会主义是“民主的社会主义”,
“具有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
4月行动纲领和“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在国内外都引起不同反响,苏
联尤为关注。苏《真理报》多次发表文章,警告要警惕“修正主义”的危险
和“反社会主义分子的活动”。苏共领导更多次提出尖锐批评,声言不能坐
视捷克斯洛伐克“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危险”。它甚至不顾捷共中央和广
… Page 261…
大群众的强烈反对,不顾国际法的基本准则,纠集波、匈、保、民德几个华
约国,于8月20日深夜突然出兵侵捷。随后,逼捷签署了《苏捷会谈公报》
和《苏军暂驻捷境条约》,将捷实际置于苏军监视之下。
捷克斯洛伐克的剧变 1968年10月27日,捷克斯洛伐克议会通过法
律规定,捷克斯洛伐克为联邦制国家,由享有平等地位的捷克社会主义共和
国和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1969年4月,捷共中央全会改选胡萨克
取代杜布切克为党中央第一书记。5月,中央全会通过新的施政方针:恢复
捷共的领导作用;巩固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盟;稳定经济,改善
人民生活。捷共领导还决定,对党、国家和社会生活进行清理和整顿。1970
年6月,杜布切克被开除出党。在此前后,还有 1/3以上共约 50万名捷共
党员被清洗,占全国人口约1/7的200多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和歧视。
12月,捷共中央全会通过《从捷共十三大以后党内和社会危机发展中吸取的
教训》的决议。决议批评了诺沃提尼的政策,更全面否定了“布拉格之春”。
1971年5月,捷共重新召开“十四大”,提出在捷克斯洛伐克建设“发
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它强调重视马列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决定加强民族阵线、革命工会、青年联盟以及各级人民委员会在社会和经济
发展中的作用,要求在向集约化过渡的基础上发展国民经济。此后几年,经
济发展形势稍好,人民生活有所提高。1975年5月,联邦议会选举胡萨克为
总统。
但是,随着70年代中、后期国际市场形势的恶化,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
又不断出现新的困难和问题。80年代虽也几度提出一些“完善国民经济管理
体制”的措施,但收效不大,群众日益不满。特别是,社会上各种反对苏军
入侵、要求为“布拉格之春”平反的力量,在1977年1月成立起“七七宪章
民权运动”,正式形成了捷共政治上的反对派。80年代后半期,随着苏联贯
彻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提出应重新评价1968年事件,捷共领导与
反对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捷共领导层内部也出现分歧。1987年12月,
雅克什取代胡萨克出任捷共中央总书记,他表示要完善政治体制,扩大社会
主义民主,但仍拒绝重评1968年问题。
进入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局严重动荡。各种政治力量围绕如何评价
1968年事件,斗争激烈,出现了不利于捷共当局的急剧转折。1月和11月,
布拉格连续爆发数万至数十万人参加的反政府示威游行。当局拘捕了示威发
起者之一、“七七宪章”发言人、“独立作家协会”主席哈维尔等数百人。
但捷反对派不仅得到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而且得到波、匈当
局的公开支持。在11月政治风暴中,“七七宪章”等十几个反对派组织宣布
联合成立“公民论坛”,在斯洛伐克也成立起反政府的“公众反暴力组织”。
它们与此后陆续成立的其他反对派组织形成了反对捷共的联合阵线。11月26
日,捷共中央非常全会经过激烈争论,改选与1968年事件无甚牵连的乌尔班
内克为总书记。12月1日,捷共中央主席团宣布,1968年苏联等华约5国出
兵捷克斯洛伐克是错误的。12月4日,在莫斯科会晤的苏、波、保、匈、民
德5国领导人也宣布,他们国家的军队“1968年进入捷克斯洛伐克是对主权
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内政的干涉,应当受到谴责。”至此,1968年事件彻底
翻案。
1989年11月29日,联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关于捷共在社会
和国家中的领导作用等条款。12月,联邦议会选举杜布切克为议会主席,选
… Page 262…
举哈维尔为共和国总统。1990年2月,哈维尔访苏,两国商定,驻捷的7。35
万名苏军于1991年7月1日前分三阶段全部撤离。3月29日,捷联邦议会
决定将国名由“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
和国。4月20日,又改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仍简称捷克斯
洛伐克。
失去领导地位的捷共于1989年12月又举行非常代表大会,选举阿达麦
茨为党的主席,莫霍里塔为中央第一书记。大会通过了《在捷克斯洛伐克实
现民主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以求在多党制议会民主中发挥一个“左翼”
政党的作用。
1990年6月,捷进行首次多党制议会选举,“公民论坛”获胜执政,共
产党被排除在外。但“公民论坛”本为松散组织,执政后内部分歧扩大。特
别是,1991年1月联邦政府推出激进的经济改革措施,对经济较为落后的斯
洛伐克地区的冲击更大,其失业率比捷克地区高出一倍多,促使民族矛盾激
化。1992年6月举行新一届大选后,新获胜的执政联盟两大党——捷公民民
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就联邦组阁问题举行了几轮谈判,均无结果。6
月20日,两党领导人同意捷克和斯洛伐克一分为二。7月17日,斯洛伐克
民族议会宣布了《主权宣言》。同日,联邦总统哈维尔辞职。11月25日,
联邦议会以一票的优势通过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终止法》。据此,
1993年1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正式分成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
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这样,捷克斯洛伐克47年的社会主义事业
和74年的统一事业也出现了历史的大曲折。
五、民主德国的发展和德国的统一
民德发展经济的措施 民主德国50—60年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顺利地
进行了更替。1960年9月皮克总统逝世后,改设国务委员会,由统一社会党
中央第一书记乌布利希兼任国务委员会主席。196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