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下卷-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伊斯兰学者的尊称。霍梅尼在库姆的经学院执教40年,对伊斯兰神学和法
学造诣很深。由于伊朗98%的居民是什叶派穆斯林,因此宗教领袖的社会地
位很高。毛拉们早就与巴列维王室有矛盾。“白色革命”削减各清真寺的土
地,触犯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巴列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
观又与伊斯兰的道德观发生冲突。霍梅尼早在 1963年就公开抵制“白色革
命”,1964年11月他为此而被流放到土耳其,后到伊拉克,他写了一本小
册子,题为《伊斯兰政府》,宣传“一切权力归于真主”,指责一切世俗政
权都是非法的,必须建立一个伊斯兰政权。像他这样的先知才是真主在人间
的代表,应该是国家的元首和统帅,各级政权均应由毛拉掌握。霍梅尼发表
了一整套原教旨主义的理论,呼吁保证伊斯兰原始教义的纯洁性,要求恢复
穆罕默德时代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依此来“拯救伊斯兰”,复兴伊斯兰社会。
1977年12月,霍梅尼向国内的学生和信徒发出反对国王的“圣战”的
指示,号召神职人员掌握伊斯兰革命的领导权,要求国王离境。1978年1月
9日库姆的反政府抗议斗争遭到军警镇压,死亡70人,致使反政府的群众斗
争席卷全国。示威群众高举霍梅尼的画像,高呼“打倒国王”的口号。9月8
日,国王下令对德黑兰等12个城市实行军管,致使示威、罢工运动的规模越
来越大,特别是石油工人的罢工和军队的宣布中立,是对国王的沉重打击。
霍梅尼从伊拉克流亡到巴黎,通过录音带指导国内运动。1979年1月11日,
巴列维携眷出逃,1月16日,消息披露后,群情振奋。2月1日,霍梅尼在
群众的欢呼声中回到德黑兰,组建了临时革命政府,任命老资格的民族主义
者巴尔扎甘为总理,以此笼络革命阵线中的世俗民族主义组织。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兰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同时
规定教长是国家至高无上的领袖。他组建了“伊斯兰革命卫队”,用以“保
卫伊斯兰革命成果,消灭反对派”。《古兰经》和《圣训》是指导人们思想
和行为的准则,要求全面恢复伊斯兰传统,妇女必须戴面纱。霍梅尼宣称,
伊斯兰革命是穷人反对富人、弱者反对强者的革命,采取了提高工人的最低
工资、降低总理、部长的工资等措施。他自己则不住国王的豪华宫殿,而是
回到库姆的一所破旧的清真寺中。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奉行先打击美国,后
惩罚苏联的政策,主张伊斯兰革命是世界革命,输出革命是其外交政策的基
石。
海湾诸国的“石油繁荣” 1960年9月1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
欧佩克)在巴格达宣告成立。这是第三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为反对国际石油
垄断资本的控制、维护成员国利益而建立的国际性组织。它的成立意味着自
19世纪末以来被西方称为“七姐妹”的七大石油公司垄断世界石油产业和石
油贸易的局面开始被打破了。欧佩克的石油减产、提价政策,左右着世界石
油的供应情况。1973—1980年,国际油价上涨了20倍,国际石油市场处于
卖方市场的态势持续了七八年之久,为海湾诸国石油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
条件,并使他们从落后贫穷的游牧业国家一跃而成为现代化的富国。
沙特阿拉伯是海湾地区大国,石油储量居世界首位,阿拉伯…美国石油公
… Page 291…
司在该国1/2的土地上拥有开采权。60年代以前工农业都十分落后,财政支
出要靠朝觐税来维持,可耕地只占全国总面积的0。2%,粮食产量只能满足
本国需要的1/10。
1962年大臣会议主席费萨尔王储宣布了进行改革的“十大纲领”,内容
有:有计划的资源开发、改善交通运输、解决水源问题、绝对禁止奴隶制、
用发展石油出口与石油加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等。1972年10月沙
特政府采纳石油大臣亚马尼的主张,付给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5。1亿美元的
赔偿费,取得25%的参股,以后逐年增加,到1980年共付45亿美元,全部
完成了对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资产的赎买,实现了国有化。
70年代,沙特的石油产量迅猛增长,1970年石油出口量为378。 6万桶/
日, 1980年高达 922。 3万桶/日;石油收入 1976年为335亿美元,1980
年增至1042亿美元。沙特政府把部分资金存放国外银行或投放股市,每年获
利100多亿美元,仅次于其石油收入。从70年代末起,沙特的石油发展战略
从单纯增加原油产量转变为控制原油产量,着重发展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
和石油化学工业,同时努力使经济多样化,由政府投资兴建钢铁、海水淡化、
发电、建筑材料工业及各种轻工业。1960年全国还只有877家企业和作坊,
工人只有5 527人。但20年后,在吉达、达曼、利雅得已集中了数千家新型
制造业工厂,仅吸收的外籍劳工就多达210万人,在朱拜勒和延布又兴建了
两个新工业区,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政府在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1975
—1979、1980—1984)中,大力发展农业,兴建水库和排灌工程。仅用了10
年时间,耕地面积就扩大了14倍,到1985年,粮食自给有余,尚可出口。
科威特的石油蕴藏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它的人口仅有23万 (1961年
统计),国土面积不及沙特的1%。
1961年独立后,萨巴赫埃米尔继续管理国家,该家族统治科威特已有200
多年了。1962年埃米尔颁布新宪法,建立国民议会,进行政治改革,同时积
极发展石油工业。1975年收回外国石油公司的所有租借地和股权,1972年石
油产量为12。01亿桶,1981年增至40。8亿桶,石油收入1961年为4。67亿
美元,1971年为9。64亿美元,1980年猛增至190亿美元,20年内增长40
多倍。由于国内只能吸收1/3的石油收入,故大量资金投向国外,1977年科
威特的累计国外资产为210亿美元,1981年增至760亿美元,成为金融大国,
在海外证券市场上也是一支实力雄厚的力量。
1971年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相继独立,石油出口使他们在
短短几年内就获得了惊人的财富,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25%,1980
年阿联酋的人均收入达26 000美元,创造了世界最高纪录。 1981年卡塔尔
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7 720美元,居世界首位。巴林独立后实行外汇管制、
免征银行税收、鼓励外资开办银行、利用石油收入发展航运和通讯事业等政
策,从而迅速成为中东和海湾地区的金融中心之一。
阿曼的变化更为惊人。70年代前,它还处于中世纪状态。1970年7月
23日,卡布斯废黜父王就任素丹,实行社会经济改革和以出口石油带动国民
经济发展的战略。过去,阿曼没有航空港,没有工业,全国150万人口只有
3所小学、12张病床和10公里公路。仅仅经过了两个五年计划,其国民生产
总值就由3亿美元猛增至33亿美元,建设了数千公里长的现代化公路、国际
机场、港口及电视台。约有数百座工厂、学校拔地而起。1982年人均国民收
入达到 6 090美元,成为富有的发展中国家。
… Page 292…
阿拉伯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加剧 1983年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尤其
是1986年的石油大跌价结束了海湾诸国的“石油繁荣”。这种繁荣使阿拉伯
世界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首先是非石油生产国与石油生产国的
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到1982年,海湾诸国的外汇储备(不包括黄金储备),
沙特有295亿美元,科威特有59亿美元,阿联酋有32亿美元,而一些非石
油生产国却负债累累。例如,1981年黎巴嫩负债9。6亿美元,1983年苏丹外
债80亿美元,突尼斯45亿美元,约旦23亿美元。70年代海湾诸国的国内
生产总值都增长了10多倍,而以农牧业为主的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北也
门等国只增长了2倍左右。80年代初,沙特、科威特的年人均收入为1。2—
1。4万美元,而同期南也门仅254美元,埃及400美元,叙利亚1324美元,
约旦 1425美元。
海湾诸国用石油收入实行一整套福利国家措施,如免费医疗、免费教育、
免交个人所得税、廉价提供住房、解决淡水和用电问题等。再加上就业机会
多,从而吸引了大批非石油生产国的劳动力和科技人员。据统计,1981年海
湾诸国的外籍劳工和科技人员共350万人,其中埃及人150万、北也门人100
万、叙利亚人30万。尽管劳务输出可为本国赚取外汇,但科技人员的流失影
响了非产油国的经济发展。北也门的在外劳工占本国劳动力的61%,这给北
也门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经济发展不平衡还表现在石油生产国之间。伊朗、伊拉克虽是石油生产
大国,但因他们人口多,消耗大,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其他海湾国家,例如伊
拉克只及科威特的 1/3。阿拉伯人都接受伊斯兰教“均贫富、等贵贱”的观
念。在他们看来,石油财富是真主赐予全体穆斯林的财富,而它被少数国家、
少数人独占享用,这是不能容忍的。为了石油利益,各国间存在着尖锐的矛
盾。
三、海湾地区的冲突和战争
两伊战争 伊拉克和伊朗之间早就存在边界争端、民族纠纷和教派矛
盾。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经济的发展和两国政局的变化,矛盾进一步尖锐
化,终于导致了一场持续8年之久的边界战争。
伊朗属于伊斯兰国家,但不属于阿拉伯世界。它的主要民族是波斯人,
多数是什叶派教徒。伊拉克以阿拉伯人为主体,虽然什叶派教徒占人口半数
以上,但掌权者历来都是逊尼派教徒。历史上两伊宿怨很深。两国共同边界
1280公里,南段以阿拉伯河为界,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的重要
石油基地和油港都集中于此。阿拉伯河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伊朗油
船的通道。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在争夺这一水道。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胡
齐斯坦省居住着200多万阿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
拉克的支持。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们
又受到伊朗的支持。在北部地区,两伊境内都有库尔德人,他们的反政府活
动又分别受到对方政府的支持,这也加剧了两伊的对立。
1968年伊拉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通过“7·17革命”掌握了政权。萨
达姆协助贝克尔执政。1975年贝克尔身体欠佳,萨达姆便集党、政、军大权
于一身。他奉行泛阿拉伯主义,企图取代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在经
济方面,1973—1975年伊拉克完成了石油国有化,急需发展石油工业,为此
… Page 293…
必须解决阿拉伯河道的争端问题。1975年3月6日,在阿尔及利亚布迈丁总
统的斡旋下,萨达姆与巴列维国王达成了重新划定边界的阿尔及尔协议。规
定两国在阿拉伯河的边界全部按主航道中心线划定。同时,伊朗许诺停止支
持库尔德人武装威胁伊拉克北部油田的活动。
70年代后期,伊拉克石油经济高速发展,1975年产油量11 310万吨,
1979年增至 17 500万吨,石油收入从75亿美元增至199亿美元。萨达姆从
苏联、西欧购置了大量现代化武器,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霍梅尼伊
斯兰革命的胜利不仅阻碍了他的地区霸权主义计划的实施,而且霍梅尼的“革
命输出”方针还对伊拉克造成了威胁。1978年霍梅尼在流放伊拉克的危难之
际,曾被萨达姆驱逐出境,原因是他公开支持伊拉克的什叶派反对萨达姆。
这些旧仇新怨使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议会通过了
废除阿尔及尔协议的决定。还规定一切通过阿拉伯河的船必须悬挂伊拉克国
旗,向伊交纳通行费。伊朗认为此举是对它的宣战,立即进行战备动员。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动大批飞机突然袭击德黑兰、设拉子等 15
个城市,23日凌晨出动 5个师、1000余辆坦克分三路越过边境、占领了伊
朗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伊朗仓促应战,损失严重,但在阿瓦士、阿巴丹等
城镇抵挡住了对方的攻势。1982年3月,伊朗发动了代号为“胜利行动”的
大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7月13日又发起了代号为“斋月行动”的强大
攻势,越过边境进攻巴士拉,从此主战场转入伊拉克。双方相互袭击对方的
石油基地、中心城市和油船,进行了“袭城战”、“袭船战”等,战争中还
使用了化学武器,伤亡惨重。战争长期处于僵持状态,双方经济都陷入困境。
战争中,叙利亚、利比亚支持伊朗;埃及、约旦、科威特、沙特等支持伊拉
克,阿拉伯世界再次面临分裂。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通过了要求两伊停火的598号决议。伊拉克
表示接受,伊朗则坚持要在惩办战争祸首、推翻萨达姆之后才停火。1988年
春,伊拉克向伊朗发射了大量苏制“飞毛腿”导弹,并准确地打到德黑兰,
对伊朗威胁很大。同年4月又发动“斋月行动”攻势,收复法奥失地。7月
12日再次攻入伊朗,占领了 1000多平方公里土地。 7月 16日主动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