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水平去帮助一些苦难的人,都是在这个范围当中,无量劫当中都是干这个事情。饮食方面也尽量降低水平,绝不浪费,节俭是美德。孔老夫子是圣人,生活节俭,学生赞叹夫子之德,最明显的五桩事情:温、良、恭、俭、让,夫子对人温和、善良、恭敬,对人的态度决定没有傲慢;节俭、忍让。夫子的德行,以后就变成儒家德行的标准,学孔老夫子。释迦牟尼佛的德行就是十善业。十善业既然是世尊的德行,也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德行,跟夫子的温良恭俭让同样都是绝对标准,我们学佛就学这个,学孔老夫子就学温良恭俭让。
我们怎么晓得十善业是如来的德行?我们几乎在每一尊佛像,特别是画像,许多画像佛的圆光上面写了三个字,这三个字在我们现在常常看到的佛像,有梵文写的,也有用华文写的,还有少数用藏文写的;在中国西藏佛学系里面,大概全部都是用藏文写的。这三个字,念的音叫「唵、阿、吽」。我过去跟章嘉大师学习的时候,章嘉大师送我一张他老人家自己写的字,就是写「唵、阿、吽」三个字,用藏文写的,我搬家搬来搬去搬得太多,也不晓得到哪里去了。这三个字就是十善业,「唵」是身,「阿」是口,「吽」是意,身口意三业。三业清净,这是佛。佛的德行,我们在十善业道里面讲得比较详细,身三、口四、意三。
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十善业道学起。十善业道,我们看它摆的这个架势,首先是落实在大乘菩萨六度之中,六度里头每一条都具足十善业道。十善业跟六度交融,融合成一体,菩萨行,这人是菩萨。十善业跟四无量心融合成一体,那是人天业,人天福报是从这个地方来的。我们今天看到世间许许多多大富大贵之人,我们清楚,他现在得的这个福报是果报,果必有因,是什么因?他的因决定是在前世,十善业与四无量心交融,他才有这么大的福报。福报决不是偶然来的,绝对没有侥幸得到的,一定有因果。所以我们看到果报,就联想到他所修的因行;看到人在修因,我们就晓得他将来会有什么样的果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菩萨在此地,「利益众生净世间」,他的基础又何尝不是十善、六波罗蜜?用什么方法去帮助一切广大众生?佛教导我们四摄法。四摄法通世出世间一切法,无论教菩萨、教二乘、教凡夫,都不离开四摄法。具足四摄法,「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愿就落实了。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一一行门全都是四摄法。他自己修的苦行是四摄法,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活水平降低?诸位想想,这是不是布施?是不是爱语?是不是利行?是不是同事?都是的。《华严经》上跟我们讲的,我们要细心体会,一法具足一切法。这个「一法」是任一法,任何一法,会的人都具足一切法,不会的人就一法与一切法不相干;会的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逐渐逐渐经里面的意思能体会到一些,在日用之间我们也能看到一些,这样才是真正惠予真实利益。真实的利益,诸位一定要记住,教导众生断恶修善,真实利益。要想把这一桩事情做好,首先要令众生通达因果的道理,通达因果报应的事实真相,都是教学。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除了教学之外还是教学,自己本身的生活言行也是教学,经上常讲「三轮教化」。这「三轮」是:身教,身做样子给大家看,做榜样;言教;意教,念念都是在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意教;身、口、意,这叫三轮教化。佛菩萨为这桩事情到这个世间来的,他不为自己,他没有自己。我们在《金刚般若》里头读到,小乘须陀洹已经破了身见,不再执著这个身是自己,何况深位的菩萨?示现在世间没有别的,就这么一个目标,就是这么一桩事情。《法华经》里面讲「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教化众生,就是这一桩事情。
利益众生,这个「利益众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利益,很难体会。现在这个世间许许多多慈善的事业,帮助一些贫穷苦难的众生,都是属於利益众生。而佛所说的利益众生是在「净世间」,净化世间,这不是普通的利益,这是真实的利益。世间如何能够得净化?十善业道能净化世间,净化我们自己的身心。身离杀盗淫,身清净;口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口业清净;意离贪瞋痴,你的心意清净。千经万论都是在说明这个大道理,佛教一切众生,将三业清净不断向上提升,提升到究竟圆满,就是圆教的佛果。
心清净,身就清净。十善它的中心是意业,无贪、无瞋、无痴,心清净;心清净了,身跟语自然就清净。如果心不清净,身跟语业纵然清净,没有达到根,是枝叶,我们讲局部清净,不是完全清净。局部清净还有限度,还是会被污染,为什么?心不清净。因此古大德才劝人修行要从根本修,根本是意业,要断贪瞋痴。自私自利的念头是从贪瞋痴里面生的,主要的是愚痴,他要不愚痴,他决定不会执著这个身是自己;贪图物质精神种种享受,都是属於愚痴。所以贪瞋痴里面,痴又是根本。痴在佛法里面讲是无明烦恼,很难断!
世尊四十九年教学,《般若》占的分量最多,二十二年讲《般若》,《般若》就是破愚痴,我们要能从这些史迹里面去体会到。《般若》分量大,而且那么重要,中国人聪明,取其纲要,《般若》纲要,古人公认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六百卷《大般若》里的一卷,在中国普遍的为四众同修读诵受持。再有一部更简单、更扼要的《般若心经》,两百六十个字,是六百卷《大般若》的核心。所以这两部东西在中国,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普遍受持,尤其《心经》列入朝暮课诵。我们天天念,念得很熟,《心经》都能够背诵,意思懂不懂?有没有真正提醒了自己?如果真的明白了,不仅是言语造作,起心动念都与般若真实智慧相应,那就「净世间」了。
般若确确实实改变了我们错误的观念,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事实真相是身心俱不可得,能得、所得只不过是个抽象概念而已,不是事实。能得的是三心,经上讲得很清楚,「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得的,能得的心不可得。所得的是外面境界,五欲六尘,一切人事物,佛说这些东西都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总而言之,总结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果然契入这个境界,贪瞋痴三毒烦恼就拔除,这个妄想执著永远不会再生,这是般若智慧之功。
我们的身心清净,世界就清净,境随心转。我们今天看到这个世界不清净,何以不清净?心不清净,身不清净。境随心转,永远是真理。谁的心在转?自己的心在转。你不要以为,「这是众生造的业,共业,我有什么办法」,你这个想法错误!自己心在转,自己心在造,自己心在受,永远与别人没有干涉,这都是跟你讲真的。如果别人能干涉我,我怎么能成得了佛?我有能力干涉人,人也成不了佛。好在互相没有干涉,所以真正修行人他能成佛,他能住佛净土。果然我们有能力把妄想分别执著舍掉,我们的境界转过来了,现在这个世界是什么世界?一真法界,华藏世界。
佛菩萨当年在世的时候,他们住华藏世界,他们住实报庄严土,天天跟我们讲经说法,面对面,我们住的是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他们住的是实报庄严土。土都一样,但是感受完全不相同。我们摸一块石头是冰凉的,他摸那一块石头是温暖的,不一样。我们踩到石头是坚硬的,他踩石头像地毯一样软的,踩得很舒服。心随境转,随著自己的境界在转,不是随著别人境界在转。佛有能力将他的境界示现给我,那我们只能像看电影看看而已,不能得受用,必须自己入这个境界才得受用,这才叫真正净化世间,这是高度的净化、圆满的净化。
对个人来讲有用,根熟。佛家也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有缘,有缘就是听话,能信、能解、能行,有缘,他得利益;无缘是不相信,也不能理解,更不能奉行,缘不足。缘不足的人,佛并不舍弃他,给他种善根,见佛菩萨的形像,听佛菩萨的名号,这给他阿赖耶识里种善根,所以「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意思在此地。你的善根没成熟,给你种善根。善根成熟了,你这一生决定证得佛果,决定契入佛菩萨境界,这就是能信、能解、能修、能证。
你住在这个世间,虽然跟大众在一起,绝对不是一个世界,不相同的。众生起心动念生烦恼,你起心动念生智慧,那怎么会一样?众生见一切众生面目可憎,你见一切众生面目可爱,不一样。为什么?你是以一片真诚的爱心对一切人事物,一切人事物都可爱。所谓是佛眼睛当中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看佛菩萨都是凡夫。这话怎么说?凡夫著相,相千差万别;佛菩萨见性,性没有差别,性是平等的。所以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平等的,他看的是性。凡夫吃的亏就是著相,著相不见性,所以在平等里面他看的是不平等,他受的是不平等,这就是经上常讲「可怜悯者」。这不是事实真相,这是错误的,事实真相是平等的。
可是我们今天这个说法,许多人都不会同意,他认为佛家所讲的不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不平等。他为什么有这个执著?有这个想法?他是依妄想分别执著来看世间,所以世间的事实真相就是不平,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佛菩萨离妄想分别执著,他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他的看法跟我们不一样,他的境界跟我们不相同,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对如来真实义能够体会少分,心里面牢牢执著著妄想分别执著,这个如来真实义一丝一毫你都体会不到,於是我们读佛经都是以自己的意思来解释佛经,把佛的意思都解错了。所以这一句里面重视在「净」字,「利益众生」重视在「净」。《无量寿经》头一条提出「清净」,汉译的经题「清净平等觉经」,净摆在第一。
『由是牟尼智普成』,「牟尼」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普」就是平等,心不清净、心不平等就决定不普,决定有分别、有执著,心地做到清净平等,那就普了。「成」是成就,成就自行,成就化他。这个偈颂第一句是自行,第二句是利他,自利利他。
这里头还有很深很深的意思在,我们还有一点时间,还可以跟诸位透露一点消息。「无量劫中修苦行」,这个「行」圈了一个圈,当动词用,念行(ㄏㄣˋ),苦行。苦的对面是乐,我们套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话来说,印宗向六祖请教,他在黄梅,五祖对於「解脱涅盘」怎么讲法?六祖回答他,解脱涅盘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我们用这个例子,苦乐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们去体会。妄想分别执著里头就生二法,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法,一法是真,二法是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说佛过的是什么生活?我们世间人不懂,佛过的是最上乘的生活,没有苦乐。你不要认为他在那里修苦行,没有,我们凡夫看到他苦,他乐得不得了。这是里面很深很深的意思,我们学佛要能体会、要能懂得,我们自己也要能够契入这样的境界,这个境界是大圆满,真解脱,大自在。
於是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就真正体会到,虽然五十三参每一位善友都是如来化身,乃至於我们从这个地方所看到的,前面所讲的是四天王、八部鬼神,往下这是诸神众。诸神众里面一共有十九类,这十九个我们现在讲团体,或者讲单位,全都是如来化身,不是凡夫。这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他得大自在;应以四天王身得度,他就示现四天王身。我们现在念的这一段,阿修罗,应以阿修罗身得度,他就现阿修罗身,全是诸佛如来。所以《华严》确实「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多」是从相上讲的,「一」是从性上讲的。
如果我们从这个意思里面恍然大觉,我们现前所有一切众生,我们要问是不是如来化身?我们眼前看到一切大众,包括一切动物、蚊虫蚂蚁,是不是如来化身?是的。如来是什么?如来是真如自性,哪有两样?离开心性,无有一法可得,这跟你讲到究竟真实处。所以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一个小蚂蚁,跟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平等的。释迦、弥陀,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小蚂蚁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不但是动物,依报里头一微尘、一毛端,无一不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既然是心识变现的,那不是全是如来化身吗?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为什么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就是这么个道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为什么把这些化身看作凡夫,不称他作圣人?他迷失了自性。觉悟了自性,这个人就是佛菩萨,就是圣人。迷失了自性,他的思想、言语造作,完全违背了性德。违背性德,不障碍性德的起用,性德起用是变化,所以他会变六道,他会变三途、会变饿鬼、变地狱、变畜生,这是性德的起用。所变化的也不是真的,都是假的,梦幻泡影,如露如电;地狱、饿鬼、畜生也是梦幻泡影,如露如电。可是你不觉悟,迷在里头还真受苦。说真受苦是你的感受,实际上都是假的,就如同作梦一样。你天天晚上做恶梦,每一次做恶梦都吓得一身大汗,岂不都是自己心里头变现的?岂不是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从心想生」?
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从心想生,谁的心想?自己的心想。我们必须从自己心想生里面解脱出来,这个要靠佛陀的教诲,让我们彻底了解事实真相,真正回过头来,我们就跟这些诸佛如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