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教化众生,应机说法。众生是什么病,我们就示现什么样子,这个样子就是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如果我们只图自己的方便,不肯做出一个好样子,因为做出好样子,自己好像受很多的拘束,自己觉得不方便;那我们要问,你这一次到世间来,你是为自己来的?是为众生来的?这个问号不能没有。为众生来的,你是学佛;为自己来的,你是来受果报的,那就不必说了,你造业受报。这里面有一桩事情,我们不能不懂,什么事情?你既然皈依三宝,你既然发心出家了,你穿上这个衣服,这一身打扮,你还要为自己,你就有罪!什么罪?窃盗如来的形象,这个罪严重。窃盗如来形象,而做的是为非作歹,破坏佛教形象,这个罪严重了!这个罪是阿鼻地狱,凡夫承担不起。
堕阿鼻地狱是亿万劫,你什么时候能超生?这是能开玩笑的吗?在家学佛,在家学佛的形象;出家学佛,出家学佛的形象。一个念头错了,正是古人所讲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一个念头决定你是作佛还是下三途地狱,我们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所以既然出家穿上这服装,记住,你的事业就是「庄严净土,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我们到世间来干这一行的。来的时候,那不管什么因缘来的,总而言之,来到这个世间我们选择了这一行,我们就要把这个行业干好,对得起这一行,对得起释迦牟尼佛,对得起阿弥陀佛,对得起一切佛国土里面的导师世尊。能发这样的心,能舍弃自己的烦恼习气,刚刚舍的时候是有一点难过、不自然,但是舍久了,就正常了。要知道我们现在这个生活形象不正常,正常的是佛菩萨的生活。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过的生活,正常的生活,恒顺众生,回归法性,这是正常的。在这个世间自在随缘,一尘不染,我们才能够承担如来家业,把这桩事情发扬光大,利益众生,助佛弘化,我们就对了,不然的话就错了。弘护都在我们这一身,都在我们这一念。
同生众,普贤菩萨得一切法门,别显第二句:
【有解脱门,名普诣一切如来所修具足功德境界。】
别显的十门,每一门的境界真的都不可思议,深广无际。清凉大师注解,「佛遍尘道」,尘是微尘,道就是指十法界,「诣彼修德,乃了彼境」,你要不能够达到他的修德,你就无法明了佛的境界,这是清凉大师给我们的提示。我们看看这一个广大的解脱门。
『普诣一切如来所修具足功德境界』,这一句正是四弘誓愿里面的第三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在本经如来以究竟圆满的大慈悲心,为我们显示、说出「入法界品」,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做出这样一个完美的形象,让我们在这里头去领悟,成就这一个解脱门。所以这个解脱门,就是五十三参、就是「入法界品」,历事练心。「如来所修具足功德」,具足是圆满的,一丝毫欠缺都没有;我们要不能够经历,诣就是经历、就是学习、就是历事练心,如来境界你怎么体会得到?你怎么能够契入?要普诣一切如来所修的功德,这个事情不容易,我们连一尊佛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所修积的功德都学不到,怎么能学一切如来所修功德?但是世尊确实教导我们,一切如来所修的具足功德在哪里?就在《大方广佛华严》这部经里头。我们要怎样修法?这里头的细行,是《华严经》全部的经文,它的纲领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十大愿每一愿只有四个字,境界深广没有边际,我们要不能够理解,要不能够深入的理解,你从哪里下手?
古来祖师大德,在修行仪规里头,就是给我们制定的一些修行课程、规矩,无数次的教导我们「一切恭敬、一心皈命」。我们四众同学,这些句子说起来哪一个人不熟悉?不知道念了多少遍!许许多多同修都喜欢拜忏,喜欢去礼佛、参加法会,法会里面的仪规都是祖师大德会集经论里面重要的开示,我们也照做,也会唱、也会拜,意思不懂,不能落实。「一心皈命」,皈了没有?没有皈!一心皈命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的意义一定要懂,皈依自性三宝;外面形式的三宝不重要,要皈依自性觉正净,那才叫一心皈命。「一心顶礼」,就是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一心是诚心诚意,这是一切如来所修具足功德里面的一分;这一分是根本,无量无边的功德都从这一分功德生的,你们想想对不对?
十大愿王头一条是根本,头一条没有,全部都没有了。从礼敬这才生赞叹,欢喜赞叹自然带著就供养,你才晓得礼敬多重要!佛法从这儿下手,儒家也从这儿下手。诸位看看儒家的《礼记》,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头一句话说:「曲礼曰,毋不敬。」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句有什么差别?都把这个摆在第一条。晚近印光大师教人,「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普贤法门是圆满的诚敬,他得圆满的利益。利益是法性的全体,不是部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证得法性是部分,普贤菩萨证得的是全体。我们从哪里学?从诚敬下手。心要真诚,对一切人要恭敬,对一切事要恭敬,对一切物要恭敬,无一不敬。
那我们现在想想,今天社会里头一切众生,确确实实这一条他没有,这是大病,这是病根。所以无论他修学哪一个法门,不要说成就,功夫稍稍得力,他都做不到。什么原因?我们今天明白了,想想我们自己,也学佛学了不少年,有没有成就?没有!念佛功夫成片都得不到。再其次,烦恼伏不住,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还是起贪瞋痴慢,贪瞋痴慢并不比往年减少,有些同修还逐渐在增长,你说这怎么办?这个问题多严重!这个搞法往下坠落,不是向上提升。你现在在世间,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地位,你是做住持、你是做当家,你是做什么会长、什么主席,这是你过去生中修的一点小福报,你在享福;你仔细去反省、去检讨,如果你的烦恼习气天天在增长的话,你这一点福报享尽了,后果就不堪设想,自己要知道。
佛法确实是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德能,只要你这一口气还没有断,都还有救。怎么救法?忏除业障。你要真正忏悔,忏悔不是后悔,后悔无济於事。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导我,什么是忏悔?知过就改,后不再造,这叫真忏悔。在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二十六岁的时候,大师给我讲感应的道理,「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当你有求而求不到的时候,是什么原因?你有业障,只要把业障消除,感应就现前。业障怎样消除?要真正忏悔。所以他给我讲,什么叫忏悔?知过即改,后不再造。就是儒家讲的「不二过」,我同样的过失,以后没有了。所以天天发现自己过失,这叫开悟,人觉悟了;每天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是迷惑,这一天空过了。所以古人用功过格,这个方法很笨拙,但是这个方法对於初学、中下根性的人非常有效。你会真正去想,「今天我做了哪些好事、哪些错事?」记下来。功过格分上下两行,上面记功,下面记过。自己的善行要知道加强、要知道增广;自己的过失,赶紧要改掉,以后不要犯同样的过失。
真正用功过格的人、认真修行的人,三年不能成圣人,也是贤人君子,世间真正的好人。从这个基础往上提升,前途无限光明。所以修行人不能一天不知过失,一天不知过失,一天空过了;不可以一天不改过,我们功夫才会得力。我们要知道修行的总纲领在哪里,总枢纽在哪里,要把它掌握到。其实佛这些纲领、原理原则都讲给我们听了,「改变思想」。李老师以前常常提醒我们「改心」,改心的意思就是改念头。改念头里最重要的,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改过来。起心动念为法界众生、为诸佛菩萨,这是上求下化,求诸佛菩萨加持,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这是真正的纲领。念念有这个心,念念有这个愿。
这一句是讲修德,没有修德,性德没有法子显发。一定要把自己的毛病习气修正过来,我们才能够帮助众生,才能够真正度自己。这个样子,智慧就开了。第三句:
【有解脱门,名安立一切菩萨地诸大愿海。】
清凉大师注解,「通辨安立菩萨六种功德」,第一个是位,第二个是愿,一切菩萨地这个地是地位,诸大愿海这是第二个愿,菩萨六种功德,其他四种在偈颂里头。偈颂里,接著愿下面是修行,再接著是方便,是入理,最后是证果,证真法界。这六种功德第一位是总,其余五种是别,长行里面只说两种,后面四种在偈颂里面补出来。
『安立一切菩萨地』,「一切菩萨」通指从初信位到等觉。我们不要讲到那么高了,我们是凡夫,就好比说我们发心读书,要上学校,上哪个学校?启蒙,刚刚开始发心去上学,当然指小学一年级,从这里学起。我们今天要「安立一切菩萨地」,要从初信菩萨这个地位去安立,这个地位菩萨是最低的,天台大师六即佛里面是观行即佛。如果初信位都不到,那叫名字即佛,有名无实,叫名字菩萨。我们现在是在这个地位,名字菩萨,这个没有安立。《华严经》的境界,如果就本经教义来说,这个「地」是初地菩萨,不是十回向、十住,当然更不是十信。可是我们今天在此地讲经,我们的同学都是凡夫,我们学习的对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安立,当然是要从初信位来安立;我们今天所学的这些经教,全是初信位的境界。而我们不能够契入信位菩萨,是什么原因?我们放不下,道理知道,这就是古大德谚语说的「看得破,忍不过」。换句话说,境界现前还是烦恼习气当家,自己的智慧、道行做不了主,明知故犯,这使你入不了位,最低的一个地位,初信你都入不了。这个事情不是开玩笑,是非常严肃的问题,非常严重的大事。
过去无量劫中生生世世,我们也曾经无数次的遇到佛法。就像《无量寿经》上,佛给阿闍王子他们这个小团体所说的话,佛讲他们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由此可知,他们善根深厚。我们跟他们相比,我想绝不输过他们,为什么?末法时期,五浊恶世达到最严重的一个阶段,我们得人身,还能闻佛法,还能相信,这个善根福德不容易!不会在他们之下。为什么没有成就?就是「忍不过」,明知故犯,我们的亏就吃在这里。所以这一生要想成就,咬紧牙根,要忍,要真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个放下,不是从形式上放下,是心里上放下。这一桩事情,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同修,要仔细去听,不要产生误会。过去有大陆同修写信给我,他听我讲经误会了,我常常讲放下,他把他的工作放下了,把他的家放下了,搞得生活成了问题,写信问我怎么办?没有收入,家里人都责怪他,他学佛学错了。如果说连工作都放下了,那释迦牟尼佛何必讲经说法?讲经说法是他的工作,我统统身心世界都放下了,我每天现在四个小时在这里讲经,这是我的工作。我没有叫你把生活放下,也没有叫你把工作放下,你要做一个很正常的人。
放下是什么?心里面贪瞋痴慢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图一切物质精神享受放下,我教你放下这些,你不要搞错了。不可以学佛连家都不要了,工作也不要了,这能做世间人的榜样吗?世间人都像你这样子,这个社会还像什么社会?你听经错会了意思。我每天非常勤奋,非常认真努力在工作,不为自己,为众生。我除了每天四个小时在这里上课之外,我还要准备,我至少还要用四个小时去读经。我读经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讲经。讲经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把佛陀这么圆满、这么好的教诲供养给大家。这是我的工作,我选择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干的工作就是这个,我认真努力去做,不为自己,这叫放下。不为名、不为利、不为供养,这些放下了。「看破放下」这四个字真正的意思你要懂,你不能错会。
什么叫看破?看破是样样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叫看破。明白什么?我们从纲领上来说,对於任何一桩事情,事理明白了,因果明白了,性相明白了。性相比较不好懂,性相是什么?这些事情的来源、根源,这个事是讲相,能生事相的根源是体性。把这些东西都搞清楚、都搞明白了,这叫看破。搞明白之后,你自然就会把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烦恼习气,你自然会放下。为什么?这东西是障碍,这是不正常的,心胸自然就开阔;像经上讲的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起心动念跟佛菩萨相应。佛菩萨就是这个心、就是这个愿,我也是这个心,我也是这个愿。佛菩萨就干这些事情,我今天也干这个事情,干得不亦乐乎!这就是《论语》里面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佛法里面讲的法喜充满。
所以菩萨地位,我们要这样争取。这个争取是讲通途法门,也就是一般修行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都是走这一条路。这个路难,必须放下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你才能够取得初信菩萨的地位。取得这个地位,那就是超凡入圣,你不是凡夫,你虽然没有出六道轮回,你决定不堕三恶道。为什么?你不可能造三恶道的罪业,你三恶道的念头都没有了,你的心地善良,纯善无恶。往后去,节节高升,从初信位证得二信,从二信证得三信,证到七信位就出六道轮回,你的功夫跟阿罗汉相等。初信位跟小乘须陀洹相等,跟他相等只是断烦恼跟他一样,智慧那比小乘人高得太多了,可能阿罗汉都不如你,这是大乘殊胜之处。
大乘里面还有个特别法门,知道的人不多,「带业往生弥陀净土」。这个阿弥陀佛法门,我们家家弥陀,户户观音,哪个不晓得?晓得你不肯念佛,你不发愿求生净土,就是你不知;你要真正知道这个法门,你一分一秒都不肯放弃,你都在争取,那是你真正知道这个法门。所以我说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