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

第102部分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第102部分

小说: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豪放不羁的人,
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一片灰色就是这种自由所许可的唯一色彩。每一滴露水在
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
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精神的最主要形式是欢乐、光明,
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适的表现;精神只准穿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花丛中却没
有一枝黑色的花朵。精神的实质始终就是真理本身,而你们要把什么东西变成精神的实质
呢?谦逊。歌德说过,只有怯懦者才是谦逊的,你们想把精神变成这样的怯懦者吗?也许,
这种谦逊应该是席勒所说的那种天才的谦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们就先要把自己的全体
公民、特别是你们所有的书报检查官都变成天才。况且,天才的谦逊当然不像文雅的语言那
样,避免使用乡音和土语,相反,天才的谦逊恰恰在于用事物本身的乡音和表达事物本质的
土语来说话。天才的谦逊是要忘掉谦逊和不谦逊,使事物本身突现出来。精神的谦逊总的说
来就是理性,就是按照事物的本质特征去对待各种事物的那种普遍的思想自由。
  其次,根据特利斯屈兰·善第所下的定义:严肃是肉体为掩盖灵魂缺陷而做出的一种虚
伪姿态。如果严肃不应当适合这个定义,如果严肃的意思应当是注重实际的严肃态度,那么
这整个规定就会失去意义。因为我把可笑的事物看成是可笑的,这就是对它采取严肃的态度;
对不谦逊仍然采取谦逊的态度,这也就是精神的最大的不谦逊。
  严肃和谦逊!这是多么不固定的、相对的概念啊!严肃在哪里结束,诙谐又从哪里开始
呢?谦逊在哪里结束,不谦逊又从哪里开始呢?我们的命运不得不由书报检查官的脾气来决
定。给书报检查官指定一种脾气和给作者指定一种风格一样,都是错误的。要是你们想在自
己的美学批评中表现得彻底,你们就得禁止过分严肃和过分谦逊地去探讨真理,因为过分的
严肃就是最大的滑稽,过分的谦逊就是最辛辣的讽刺。
  最后,这是以对真理本身的完全歪曲的和抽象的观点为出发点的。作者的一切活动对象
都被归结为“真理”这个一般观念。可是,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
并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样多的不同的精神性质;如果我们撇开一切主观的东西即上
述情况不谈,难道对象的性质不应当对探讨发生一些哪怕是最微小的影响吗?不仅探讨的结
果应当是合乎真理的,而且得出结果的途径也应当是合乎真理的。对真理的探讨本身应当是
真实的,真实的探讨就是扩展了的真理,这种真理的各个分散环节在结果中是相互结合的。
难道探讨的方式不应当随着对象而改变吗?当对象欢笑的时候,探讨却应当摆出严肃的样
子;当对象令人讨厌的时候,探讨却应当是谦逊的。这样一来,你们就既损害了主体的权利,
也损害了客体的权利。你们抽象地理解真理,把精神变成了枯燥地记录真理的裁判官。
  也许不必去为这些玄妙的玩意儿伤脑筋?对真理是否干脆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即凡是政
府的命令都是真理,而探讨只不过是一种既多余又麻烦的、可是由于礼节关系又不能完全取
消的第三者?看来情况差不多就是如此。因为探讨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种同真理对立的东
西,因此,它就要在可疑的官方侍从——严肃和谦逊(当然俗人对牧师应该采取这种态度)
的伴随下出现。政府的理智是国家的唯一理性;诚然,在一定的时势下,这种理智也必须向
另一种理智及其空谈作某些让步,但是到那时,后一种理智就应当意识到:别人已向它让了
步,而它本来是无权的,因此,它应当表现得谦逊而又恭顺,严肃而又乏味。伏尔泰说过:
除了乏味的体裁之外,其余的一切体裁都是好的。但在这里,乏味的体裁却是独一无二的体
裁,只要指出《莱茵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恢
复那美好的旧式的德国公文体裁呢?请随意写吧,可是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必须同时是对自
由的书报检查机关的阿谀奉承之词,而书报检查机关也就会让你们那既严肃又谦逊的言论顺
利通过。可千万不要失去虔敬的意识啊!
  法律强调的并不是真理,而是谦逊和严肃。因此,一切——严肃,谦逊,首先是真理,
都会引起怀疑,因为在这种真理的不确定的范围背后,看来还隐藏着一种非常确定、非常可
疑的真理。检查令接着指出:
  “因此,无论如何不应该按照某种心胸狭隘的、超出这一法律界限的意旨来实行书报检
查。”
  这一法律首先指的就是 1819 年法令的第 2 条,可是检查令接着又援引了这个书报检查
法令的总的“精神”。要把上面的两种规定结合起来是很容易的,因为书报检查法令的第 2
条就是该法令的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它的其余各条则是这种精神的更具体的划分和更详尽的
规定。我们认为,对上述精神的以下几种表述最能说明这种精神的特征:
  第 7 条:
       “科学院与各大学到目前为止所享有的免受书报检查的自由,在今后五年内将
被取消。”
  第 10 款:
        “本临时决议自即日起生效,有效期五年,期满之前,联邦议会应切实研究通
过何种办法才能够实施联邦条例第 18 条中提出的有关新闻出版自由的各项统一规定。随后
就应该对德国境内新闻出版自由的合法界限作出最后决定。
                         ”
有这样一种法律,哪里还存在新闻出版自由,它就取消这种自由,哪里应当实行新闻出版自
由,它就通过书报检查使这种自由变成多余的东西——这样的法律不能认为是有利于新闻出
版的。上述的第 10 款也干脆承认,暂时用书报检查法来代替联邦条例第 18 条中提出的、可
能有一天要实行的新闻出版自由。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至少表明,时势要求对新闻出版加以
限制,法令就是由于不信任新闻出版界而产生的。为了替这种不得人心的做法辩解,甚至硬
说这是一项有效期限只有五年的临时措施,可是,遗憾得很,它的有效期限竟达 22 年之久。
  从检查令的下面一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检查令是如何陷于自相矛盾的,它一方面不
允许按照超出法令界限的意旨来实行书报检查,但另一方面又规定书报检查应当超出这种界
限:
 “当然,书报检查官也可以允许人们坦率地讨论国内事务。”书报检查官可以这样做,但
不一定要这样做,因为这不是非做不可的。仅仅这种慎重的自由主义就已经非常肯定地不仅
超出了书报检查法令的精神,而且也超出了它的特定要求。旧的书报检查法令,即在检查令
中引用的第 2 条,不仅不准坦率地讨论普鲁士的事务,甚至也不准坦率地讨论中国的事务。
检查令这样解释:“凡对任何国家中存在的图谋推翻国家制度的政党作赞许的叙述的一切企
图,均属于这一范围”,即属于破坏普鲁士邦和德意志联邦 46 其他各邦的安全的范围。在这
种情况下,难道还允许对中国或土耳其的国内事务进行坦率的讨论吗?既然如此遥远的情况
都威胁着德意志联邦的脆弱的安全,那么每一句对内部事务表示不满的话又怎能不威胁它的
安全呢?
  这样一来,检查令在自由主义方面就超出了书报检查法令第 2 条的精神(超出的内容以
后就会清楚,不过,既然这种超出被说成是法令第 2 条的结论,那它在形式上就是值得怀疑
的,其实检查令只明智地引用了法令第 2 条的前一半,但又责成书报检查官按照第 2 条条文
本身办事),而在非自由主义方面,检查令也同样超出了书报检查法令的范围,它在对报刊
的旧有的限制之外又加上了新的限制。
  上述书报检查法令的第 2 条指出:
  “它的〈书报检查的〉目的是:与宗教的一般原则相违背的一切均应杜绝,不管个别宗
教党派和国内允许存在的教派的见解和教义如何。”
  1819 年,理性主义还占统治地位,这种理论把一般的宗教理解为所谓理性的宗教。这
种理性主义的观点也就是书报检查法令的观点,可是这个法令太不彻底,它的目的是要保护
宗教,但它的观点却是反宗教的。这种把宗教的一般原则同它的实际内容和规定性分割开来
的做法,正是同宗教的一般原则相抵触的。因为每种宗教都认为,它同其他各种特殊的、虚
构的宗教的区别,正在于它的特殊本质,正是由于它有这种规定性,它才是真正的宗教。新
的书报检查令在它引用的第 2 条中省略了附加的限制条文,根据这一条文的规定,个别宗教
党派和教派都不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不仅如此,检查令还作了如下的解释:
  “凡以轻佻的、敌对的方式反对一般的基督教或某一教理的行为,均不应容忍。”
  旧的书报检查法令绝口不谈基督教,相反,它把宗教同所有个别的宗教党派和教派区别
开来。新的书报检查令则不仅把宗教改成了基督教,而且还加上了某一教理几个字。这就是
我们那种已经基督教化的科学的滑稽产物!新的书报检查令又给新闻出版造好了新的枷锁,
谁还能否认这一点呢?据说,既不能一般地反对宗教,也不能特殊地反对宗教。或者,你们
也许以为,“轻佻的、敌对的”这几个字眼已使新的锁链变成了玫瑰花环吧?轻佻、敌对,
说得多么巧妙啊!“轻佻的”这个形容词是要求公民行为端庄正派,这是一个对众人公开的
字眼,
  “敌对的”这个形容词则是对书报检查官偷偷地说的,它是“轻佻”在法律上的解释。
在检查令中我们还能找到许多玩弄这种巧妙手法的例子:对公众用的是一套主观的、使人面
红耳赤的字眼,对书报检查官用的则是另一套客观的、使作者不禁脸色发白的字眼。盖有封
印的上谕简直也可以用这种手法谱成乐曲了。
  书报检查令陷入了多么令人惊奇的矛盾!只有那种不彻底的攻击才是轻佻的,这种攻击
只针对现象的个别方面,由于它本身不够深刻和严肃,因而不能涉及事物的本质;正是仅仅
对特殊事物本身的攻击,才是轻佻的。因此,如果禁止对一般基督教的攻击,那么,只有对
它的轻佻的攻击才是许可的了。相反,对宗教的一般原则,对宗教的本质,以及对特殊事物
(就它是本质的表现而言)的攻击,都是敌对的。攻击宗教只能采取轻佻的或者敌对的方式,
第三种方式是不存在的。当然,检查令的这种不彻底性只是一种假象,因为这种不彻底性的
立足点就是这样一种假象:似乎对宗教进行某些攻击也是许可的。但只要不带偏见,一眼就
可看出这种假象只是一种假象而已。对于宗教,既不能用敌对的方式去攻击,也不能用轻佻
的方式去攻击,既不能一般地去攻击,也不能特殊地去攻击,这就是说,根本不许攻击。
  可是,如果同 1819 年的书报检查法令有明显矛盾的检查令要给哲学方面的书刊带上新
的枷锁,那它至少应当表现得很彻底,能使宗教方面的书刊摆脱以前理性主义的法令加在它
身上的旧枷锁。因为该法令曾宣布书报检查的目的也是“反对把宗教信条狂热地搬到政治中
去,防止由此引起的概念混乱”。新的检查令虽然非常慎重,在自己的解释中对这一规定只
字未提,但在引用法令第 2 条时仍然采纳了这一规定。什么叫作把宗教信条狂热地搬到政治
中去呢?这就是说,要让宗教信条按其独特的本性去决定国家,也就是说,要使宗教的特殊
本质成为国家的准则。旧的书报检查法令有权反对这种概念混乱,因为它允许批评特殊的宗
教,允许批评这种宗教的特定内容。但旧法令依据的是你们自己所蔑视的、平凡而肤浅的理
性主义。而你们这些甚至把国家的个别细小方面都建立在信仰和基督教上的人,你们这些希
望建立基督教国家的人,怎么还能够提出要书报检查避免这种概念混乱呢?
  政治原则和基督教宗教原则的混淆已成了官方的信条。现在让我们来简单地解释一下这
种混淆。如果只谈作为公认的宗教的基督教,那么在你们国家里就有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他
们都会向国家提出同样的要求,就像他们对国家都负有同样的义务一样。他们会撇开自己的
宗教分歧而一致要求:国家应该是政治理性和法的理性的实现。可是,你们却想建立一个基
督教国家。如果你们的国家成了一个路德派的基督教国家,那么对天主教徒来说,这个国家
就会成为一个并非他们所属、必然会被他们当作异端教会加以屏弃的教会,成为一个内在本
质同他们正相抵触的教会。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你们把基督教的一般精神说成是你们国家
的特殊精神,那么你们就是从你们所受的新教的教育出发来决定什么是基督教的一般精神。
虽然最近的事态已向你们表明,政府的个别官员划不清宗教和世俗、国家和教会之间的界限,
但是你们还在决定什么是基督教国家。关于这种概念混乱,不应当由书报检查官作出决定,
而应当由外交家去谈判。最后,如果你们把某一种教义当作无关紧要的教义而加以屏弃,那
你们所持的就是异端的观点。假如你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为一般的基督教国家,那你们就是以
委婉的方式承认它是非基督教国家。因此,要么你们根本禁止把宗教搬到政治中去(但是你
们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你们想使之成为国家支柱的并不是自由的理性,而是信仰,对你们来
说,宗教就是对现存事物的普遍肯定);要么你们就允许把宗教狂热地搬到政治中去,二者
必居其一。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