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 珂案:尧葬狄山,已见海外南经。
大人国1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船2。一曰在肆(聿改差)丘北。
1 珂案:大荒东经云:“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臂(臂原作耳,从王念孙、毕沅、郝懿行诸家校改)。”即此大人国也。淮南子墬形篇亦有大人国,高诱注云:“东南墟土,故人大。”盖本大戴礼易本命篇“虚土之人大”为说也。然北方亦有大人,海内北经云:“大人之市在海中。”大荒北经云:“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厘姓,黍食。”则不限于东南矣。大人传说之见于史籍者,始国语鲁语。鲁语云:“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仲尼曰:『昔禹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其后春秋文公十一年谷梁传亦记之:“长狄也兄弟三人,佚宕中国,瓦石不能害。叔孙得臣最善射者也,射其目,身横九亩,断其首而载之,眉见于轼。”神话中天堂亦有大人:楚辞招魂:“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地府亦有大人:“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血拇,逐人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而大人之鼻祖,则在列子汤问篇所记龙伯国大人:“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名曰归墟。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所居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还者不可数焉。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蹔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仙字原无,从杨伯峻列子集释补)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不动三字原无,从杨伯峻列子集释补)。而龙伯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而博物志外国云:“大人国,其人孕三十六年,生白头,其儿则长大,能乘云雨而不能走,盖龙类;去会稽四万六千里。”“龙类”之说,或本此也。
2 郝懿行云:“削当读若稍,削船谓操舟也。”
奢比之尸在其北1,兽身、人面、大耳2,珥两青蛇3。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1 郭璞云:“亦神名也。”郝懿行云:“管子五行篇云:『黄帝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又云:『奢龙辩乎东方,故使为土师。』此经奢比在东海外,疑即是也。罗泌路史(后纪五)亦以奢龙即奢比。三才图会作奢北。又淮南墬形训云:『诸比,凉风之所生。』诸比,神名,或即奢比之异文也。”
2 珂案:大荒东经云:“有神,人面、犬(宋本作大)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即此。
3 郭璞云:“珥,以蛇贯耳也,音钓饵之饵。”珂案:郭注“以蛇贯耳”,盖贯耳以为饰也。山海经记珥蛇之神多处,除此而外,尚有此经之雨师妾“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海外西经之蓐收“左耳有蛇”,海外北经之禺强“珥两青蛇”,大荒东经之禺(豸虎)“珥两黄蛇”,大荒南经之不廷胡余“珥两青蛇”,大荒西经之弇兹“珥两青蛇”、夏后开“珥两青蛇”,大荒北经之夸父“珥两青蛇”。
君子国1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2在旁3,其人好让不争4。有熏5华草,朝生夕死6。一曰在肝榆之尸北。
1 珂案:淮南子墬形篇有此国。大荒东经云:“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即此。
2 郝懿行云:“后汉书东夷传注引此经大虎作文虎,高诱注淮南墬形训亦作文虎,今此本作大,字形之讹也。”珂案:藏经本正作文虎。
3 珂案:经文旁,藏经本作左右。
4 珂案:说文四云:“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而博物志外国云:“君子国人,衣冠带剑,使两虎,民衣野丝,好礼让不争。土千里,多熏华之草。民多疾风气,故人不蕃息。”适又与之相反。大抵传闻不同,故各异其辞耳。艺文类聚卷二十一引此经“衣冠带剑”下有“土方千里”四字,“其人好让”下有“故为君子国”五字,为今本所无。
5 郭璞云:“或作堇。”
6 郝懿行云:“木堇见尔雅(释草),堇一名蕣,与熏声相近。吕氏春秋仲夏纪云:『木堇荣。』高诱注云:『木堇朝荣莫落,是月荣华可用作蒸。杂家谓之朝生,一名蕣;诗(有女同车)云:“颜如蕣华”是也。』艺文类聚八十九卷引外国图云:『君子之国,多木堇之华,人民食之。去琅邪三万里。』”
??1在其北,各有两首2。一曰在君子国北。
1 郭璞云:“音虹。”
2 郭璞云:“虹,螮蝀也。”
珂案:?即虹字之别写。尔雅释天云:“螮蝀,虹。”郭璞注云:“俗名为美人虹。”诗危X:“危X在东,莫之敢指。”危б舻郏'蝀即螮蝀也。此在东之危X盖暮虹也;虹随日所映,故朝西而暮东也。见于海外东经君子国北之“??”,亦暮虹;云“各有两首”者,大约并蜺包括言之。毛诗正义引郭氏音义云:“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闇者为雌,雌曰蜺。”虹霓之见,古人以为“阴阳交”(古微书辑春秋元命苞),淮南说山篇云“天二气则成虹”是也。“两首”者,亦“交”之象也。故诗危X以刺奔女。去其封建意识,虹固为爱情幸福之象征。诗候人云:“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朝隮”即朝虹也,“斯饥”,饥于爱也:则虹所象征者,亦已明矣。宋玉高唐赋所记巫山神女之言:“妾在巫山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闻一多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以为朝云即朝虹,神女即虹霓之所化,说亦近是。则尔雅“螮蝀”郭注所谓“俗名为美人虹”者,固自有其古传也。刘敬叔异苑云:“晋义熙初,晋陵薛愿有虹饮其釜澳,须臾?响便竭。愿辇酒灌之,随投随涸,便吐金满釜,于是灾弊日祛而丰富岁臻。”黄休复茅亭客话云:“韦中令镇蜀之日,与宾客宴于西亭,或暴风雨作,俄有虹蜺自空而下,直入于亭,垂首于筵中,吸其食馔且尽焉。其虹蜺首似驴,身若晴霞状,公惧且恶之。……旬余就拜中书令。”此虽后起之说,然虹见于人家之为祯祥则无异辞也。
朝阳之谷1,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北两水闲。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2。
1 郝懿行云:“尔雅云:『山东曰朝阳(释山),水注溪曰谷(释水)。』”
2 郭璞云:“大荒东经云:十尾。”珂案:大荒东经云:“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皆青黄”,何焯校本、黄丕烈周叔彛1静⒆鳌氨城嗷啤保难⌒涣樵擞纬嗍W⒁司嘧鳌氨城嗷啤保鹤鳌氨城嗷啤笔且病
青丘国在其北1,其狐四足九尾2。一曰在朝阳北。
1 郭璞云:“其人食五谷,衣丝帛。”王念孙云:“此(指郭注——珂)是正文,见御览南蛮六。”珂案:御览卷七九0(即南蛮六)引此经云:“青丘国其人食五谷,衣丝帛,其狐九尾。”确是正文而误作注者。
2 郭璞云:“汲郡竹书曰:『柏杼子征于东海及王寿,得一狐九尾。』即此类也。”珂案:王寿,宋本作三寿。路史后纪十三云:“帝杼五岁,征东海,伐三寿。”国名纪己云:“后杼征东海,伐王寿。”则或“三”或“王”,未易定也。今本竹书作“三寿”,郝懿行引之以证“王寿”之失,盖未审耳。南山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青丘之山当即青丘国之山也。周书王会篇云:“青丘狐九尾。”大荒东经亦云:“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郭璞注:“太平则出而为瑞也。”是青丘者乃以九尾狐名,而淮南墬形篇无此国。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厖厖;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此九尾白狐,当即是郭注所谓“太平则出而为瑞”之青丘国九尾狐也。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九尾狐则象征子孙繁息(见白虎通德论封禅篇),亦禹娶涂山神话之遗意也。“食人”之传渐隐,“为瑞”之说终张:神话传说之演变由野而文,此亦可以窥豹一斑也。
帝命竖亥1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2九千八百步3。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4。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5。
1 郭璞云:“竖亥健行人。”郝懿行云:“广韵作坚(立亥)神人,疑字形之异。”失名云:“竖亥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玉海作孺亥。”珂案:宋本竖作?,四部备要本吴越春秋同。
2 郭璞云:“选,万也。”
3 王念孙云:“类聚地部(卷六)作八百八步,初学地部上(卷五)同。御览工艺七(卷七五0)八百下有八十二字。”郝懿行云:“刘昭注郡国志云:『山海经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三百里七十一步,又使竖亥步南极北尽于北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今案淮南墬形训所说,大旨相同。以校此经,无『禹使大章』云云,又其数与刘昭所引不合,未知其审。又中山经(篇末)云:『天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与此复不同者,此通海外而计,彼据中国谷土而言耳。”珂案:亦神话传说传闻不同而异辞耳,非“海外”、“谷土”之谓也。
4 王念孙云:“御览三十六右作左,左作右。类聚(卷六)同。”郝懿行云:“亦言图画如此也。算当为筭;说文(五)云:筭长六寸,计历数者。”珂案:宋本、藏经本算正作筭。
5 郭璞云:“诗含神雾曰:『天地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一千五百里。天地相去一亿五万里。』”
黑齿国在其北1,为人黑2,食稻啖蛇,一赤一青3,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4,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1 郭璞曰:“东夷传曰:倭国东四十余里,有裸国,裸国东南有黑齿国,船行一年可至也。异物志云:西屠染齿,亦以放此人。”珂案: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云:“女王国东渡海千余里,复有国皆倭种。又有侏儒国在其南,人长三四尺,去女王四千余里。又有裸国、黑齿国,复在其东南,船行一年可至。”即郭注所引。“四千余里”今本郭注作“四十余里”,字形之讹也。宋本、毛扆本、藏经本四十仍作四千。又文选吴都赋刘逵注引异物志云:“西屠以草染齿,染白作黑。”即郭注所引“西屠染齿”。“亦以放此人”,御览卷七九0引作“亦以仿此也”,于义为长。大荒东经云:“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周书王会篇云:“黑齿白鹿白马。”即此黑齿国也。淮南子墬形篇有黑齿民。
2 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墬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太平御览三百六十八卷引此经黑下亦有齿字。”珂案:御览九三三引此经黑下亦有齿字,有齿字是也。
3 郭璞云:“一作一青蛇。”
4 郝懿行云“首盖齿字之讹也。古文首作冏(口改三),齿作自(二改三),形近相乱,所以致讹。”珂案:郝说有是有非。其非者,此经文例,一曰以下,皆刘秀校书时所列别本异文,上文既有“为人黑(齿)”语,则此处不当更作“为人黑齿”。黑首,宋本、藏经本俱作黑手,同音易讹,犹世本敤手或又作敤首:尤可见此经黑首非黑齿也。其是者,黑齿国民,其最要特征,仍当是黑齿,无由是黑首之理,别本异文作黑首者,亦缘齿、首古文形似而致误如郝所说,然当在刘秀校经以前,非刘秀所列别本异文本身有误也。
下有汤谷1。汤谷上有扶桑2,十日所浴3,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4。
1 郭璞云:“谷中水热也。”珂案:汤谷,或作旸谷;淮南子天文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史记五帝本纪作旸谷。索隐云:史记旧本作汤谷,又引淮南子旧本亦作汤谷。楚辞天问:“出自汤谷,次于蒙汜。”知固早有作汤谷者。说文作旸谷亦作崵谷。归藏启筮(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作阳谷。汤、旸、崵、阳一也,古书无定。
2 郭璞云:“扶桑,木也。”王念孙云:“(文选)月赋注引作:『汤谷上有扶木;郭璞曰:扶木,扶桑也。』”珂案:据此,经文扶桑当作扶木;郭注“扶桑,木也”当作“扶木,扶桑也”。扶桑者,文选思玄赋注引十洲记云:“叶似桑树,长数千丈,大二十围,两两同根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之扶桑。”盖神木也。又名若木。说文六作?,云:“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木也,象形。”或又传在西极。大荒北经云:“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灰(原作泂,据宋本改)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生昆仑西附西极(以上七字系经文误作郭注者,据王念孙、郝懿行校复)。”海内经云:“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