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最新送来的情报刘良佐、高杰、刘泽清等人都到了。黄得功还没来。不过按照估算他现在也该到了。”
“这段时间南京方面有什么动作吗?”孙露想了一下问。
“按照特科传回来的情报显示。以马士英为首的阉党与高弘图等东林党斗的厉害。不过在战略部署上他们都认为:应联合北朝,共对流贼。”萧云直言不讳的说出了现在南京政府的想法。虽然这与两广联盟的方针是背道而驰的。
“联合北朝,共对流贼?”孙露仔细玩味着这句话。相信就连史可法都是同意这个观点的。包括沈犹龙虽然他嘴上不说不过心里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在他们看来“忠君”远比“报国”来得重要。想到这里孙露忽然问道:“萧参谋,你认为呢?”
“这要看为的什么样的目的。”
“目的?”孙露饶有兴趣的看着萧云。等待着他进一步的论述。
“联合北朝,共对流贼这句话为的是一家之天下。而驱除靼虏这句话为的则是天下人之天下。”萧云正色道。
“哦?那你呢?你为的是谁的天下?”孙露进一步问道。
“我不在乎这天下究竟是谁的。我只是按照当年的誓言做我该做的事。”萧云仍旧以他那不温不火的态度回答道。
面对萧云直指人心的回答孙露微微一笑道:“你记得就好。萧参谋,命令特科加大对于南京内阁的监视。还有要密切注意湖广的左良玉部。”
“是!”萧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便出去了。
*******************************************************************************
清晨天还蒙蒙亮,一队人马正缓缓的从南京宫门前的长街走过。为首的那位官员身穿红色一品官服,手持尚方宝剑。此人正是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明朝南京同北京一样设有相同的衙门和官职。现在南京在军事方面最高长官分别是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南京守备勋臣沂城伯赵之龙。不过就目前来说史可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方最高长官。虽然他调动不了多少兵马。
眼前的史可法看上去精神并不怎么好眉宇间显出淡淡的忧虑。也难怪马士英等人抢先一步将福王迎入了南京城。当史可法赶回南京城时马士英则已经神气活现的奉福王监国于南京了。面对这木已成舟的事实他只好无奈的做出了妥协。并竭尽全力的尽一个臣子该尽的职责。虽然这个皇帝可以称得上“五毒具全”了。但无论史可法怎样的努力这朝纲却是越来越糜烂。
前些日子总兵刘良佐、高杰、刘泽清以及靖南伯黄得功的兵马陆陆续续的都来到了江南。对于这些实力派军阀作为兵部尚书的史可法当然不敢有一丝的怠慢。不得不左右逢源的周旋于这些势力之间。可是这些军阀着实是让他失望透顶。在这些人心目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国家社稷。他们一到江南就开始互相争夺地盘,到处掠夺百姓。也难怪朝廷一直都没发粮饷这些总兵们也只好“自谋生路”了。
四月二十七日,山东德州官绅赵继鼎、程先贞、谢陛等推明宗室香河知县朱帅为盟主,称济王,并发檄文号召光复明朝。一时间山东及北直隶到处响应,在一个月内,山东、河北两省合计四十三个州县光复,举起明朝旗号。但朝廷仅仅只是委任了无数的巡抚、总督等大小官吏做个样子,却不发一兵一卒。朝廷这种做法说到底是怕北上收复失地会得罪满清。史可法本人也和马士英一样认为此时不应该得罪满清。而是要和满清一起共讨闯贼,问罪于秦。
让史可法感到欣慰的是清庭在六月发布了那封承认现在的朝廷是继统于明正统,表示各地仍属明之辖地的告文。“九酋”多尔衮在告文中表示:“不忘明室,辅立贤藩,戮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本朝。”看来“联合北朝,共对流贼”还是很有希望的。
不知不觉间史可法等人已经来到了宫门前。虽然知道皇上不会那么早上朝,但为了粮饷的事他还是忍不住早早的来了。出乎意料的是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众位官员竟然已经等在了宫门前。下了马史可法不禁暗自纳闷难道出什么事了吗?
于是双方只在同僚立场上互相寒蝉了几句后值班的太监出来宣布众臣进宫见驾了。史可法顺势做了个请的姿势。马士英则客气道:“史督师,请。”于是两人一前一后的入了宫。
大殿上朱由崧精神抖擞的看着下面的众臣。比起几个月前在淮河边上的朱由崧现在的他显得精神多了也瘦了些。人逢喜事精神爽。从落魄淮河边到被搭救到碧云山庄再到如今坐在这大殿的龙椅上。朱由崧可谓是感触颇多。这也使得他在登基之后越发的放纵自己。此时身边的太监尖声尖气的宣布道:“有本起奏无本退朝。”
“万岁,臣有本奏。”马士英率先出列道。
“马爱卿请讲。”对于马士英朱由崧还是很感激的。当初兵部尚书史可法与高弘图等人密谋立潞王为帝。要不是马首辅的现在的自己也不会坐在这个皇位上。
“臣启万岁,大将军吴三桂已经借胡兵入关讨贼。胡兵既能杀贼,那便是为大明报了君父之仇。臣以为理应给予胡虏以义名。使其能名正言顺的关内讨贼。如今应以国仇为大。至于先前满人同大明的间隙也应既往不咎。趁机借助胡兵兵力之强,尽歼闯贼丑类。臣等已经备齐银币、敕书。着遣文武之人北上和谈。还请万岁圣裁。”马士英唠唠叨叨的说了那么多就只一个意思承认满清合法地位并派使者前去和谈。
“臣启万岁,臣认为此事不可。大明的江山是先辈们一寸一寸的打出来的怎么能如此轻易的就送与他人。而且向来开疆辟土都是靠武力夺取之,从未听说过靠求和能求到的。”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强烈反对道。
朱由崧并没有理会陈子龙。而向他的上司兵部尚书史可法问道:“史爱卿,以为如何?”
“回万岁,臣同马首辅的意见一致。”史可法面无表情道。
史可法的回答让以陈子龙为首的“少壮派”异常的失望。陈子龙再想反驳时史可法却继续说道:“然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胡兵趁势南下便有图我之心。不可不防啊。总兵刘良佐、高杰、刘泽清以及靖南伯黄得功的兵马系已南下。臣认为应以总兵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安,经理山东一路招讨事;总兵高杰辖徐、泗,驻泗州,经理开、归一路招讨事;总兵刘良佐辖凤、寿,驻临淮,经理陈、杞一路招讨事;靖南伯黄得功辖滁、和,驻庐州,经理光、固一路招讨事。以上江北四镇会同宁南伯左良玉部组成江淮防线。以防闯贼和清兵南下。”
听着史可法说完了自己的江北防线部署朱由崧只觉得头昏脑涨。对于军事他可是一窍不通的。朱由崧下意识的看了马士英一眼希望他能给个提示。
马士英会意道:“史督师所言甚是。臣以为此刻应令闽粤等地驻军立即北上勤王。据问广州女参军孙露忠君爱国。率领众军民扫除贼寇,巾帼不让须眉。实乃国之栋梁。现在正是朝廷用人之际。臣以为此等能臣理应嘉奖收为国用。”
“哦,爱卿所说的可是香…哦,广东的那个女将军吗?”朱由崧差点儿说漏了嘴。马士英一再的提醒过他不得向外人提起香江商会的事。朱由崧也知道香江商会的重要性。有了广东军队的支持自己的皇位当然能坐的更稳些呢。于是朱由崧说道:“恩,如此能臣确实该嘉奖啊。”
看着马士英与皇帝一搭一唱史可法心中不禁皱了皱眉头。这个马瑶草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怎么又扯到什么女参军身上去了。不管怎样广东驻军的到来势必会打乱现在的部署。史可法当然希望军队越多越好。江北四镇虽然号称有几十万的人马。但在他看来二刘之兵皆“虚夸不中用”,惟有高杰部战斗力强。可是广东这样的边廷能调集多少兵马呢?战斗力怎样?现在朝堂之上党争就已经很厉害了。若是再波及到军队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里史可法插嘴道:“启禀万岁,广东地处偏远。来回恐不便。还请万岁三思。”
“哎咿,史督师此言差已。闽粤诸军以水军为主。从外海来江南花不了多少时间。再说广东府已经筹集了大批粮饷。不日即将到来。”马士英摆摆手道。
粮饷?史可法的眼睛亮了。目前他最缺的就是粮饷。要是有了粮饷的话…于是史可法再次保持了沉没。
见史可法不再反对。朱由崧整了整坐姿宣布道:“北上议和之事就交由马爱卿操办了。江北防线则由史爱卿全权负责。现升广东都司佥书孙露迁为广东总兵。着广东巡抚沈犹龙督师其即日北上勤王。”
第三节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尤唱后廷花。”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南京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看着身边哗哗流淌着的秦淮河水沈廷扬的心情异常的沉重。出生在崇明岛的沈廷扬从小就在海边长大。对于大海他有着深深的眷恋。也就是因为这种感情。在明崇祯十二年,崇祯帝下诏议恢复海运事时。他毫不犹豫的诏上疏,建议从太仓浏河出海直抵天津。为此他进呈海运书和海程图,并自备船只,亲自试这条海运线路。结果大获成功。沈廷扬也被升任为受户部员外郎职。十五年,清军入侵,锦州告急,他又被加以郎中官职,至山东登莱,筹划海运粮饷,接济锦州明军。为此崇祯帝夸奖说:“居官尽如沈廷扬,天下何难治!”眼看着海运越来越受到重视。自己的“蓝色的梦”就要实现了。可谁知转眼间先帝爷就这么去了。恢复海运的事情也就此搁浅了。
五月初沈廷扬随着南逃的官员来到了南京。皇上下诏令他以原官督饷江北军,编练部下熟悉水道的水手。这让沈廷扬又看见了希望。可是事实却远没这么简单。现在南京内阁的党争远比北京来得厉害。上面忙着争权夺利。就连史督师都很难讨到粮饷。更何况是自己这些原本就不被重视的水军呢。再说成立水军的花费远大于陆上练团的花费。自己的折子当然是石沉大海了。想到这里沈廷扬不禁黯然神伤叹起气来。
“季明如此叹息所为何事啊?”
沈廷扬一回头却见史可法正笑呵呵的站在门口。他连忙行礼到:“见过史督师。”对于史可法沈廷扬可是十分崇敬的。一方面当年就是史可法保荐自己为光禄寺少卿,后又升太仆寺正卿兼户部事的。另一方面在他看来目前的南京内阁也只有史可法是在积极备战的。
史可法挥挥手示意沈廷扬不必多礼。虽然同沈廷扬一样史可法也在为粮饷的事情头痛不已。但他却从不会在下属面前表现出来。这次来找沈廷扬为的就是浙直水师。江淮一线的防御措施水师是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多年的海禁现在的浙直水师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在史可法的影象中沈廷扬在这方面是很有研究的。于是他问道:“季明可是在为水师犯愁啊?”
“咳,不瞒大人说。下官正是为此事头痛不已。浙直水师名存实亡。舰船大多年久失修。而水师众官兵也是久未征战。缺乏训练。要想重建浙直水师。目前首要任务是建造新的舰船。就算不造船也应该从民间征调船只。舰船上都要配置火炮。除此之外要征集大量的船夫水手。水手不象乡勇,不是给把刀枪就能上战场的。若能招安水贼、海贼那是最好。可这一切都是要钱的啊。还有粮饷。没有这些一切都是白搭。”沈廷扬滔滔不绝的向史可法吐着自己的苦水。
听了沈廷扬说了这么一大堆史可法也是无可奈何。钱、粮这两样打仗最重要的东西。身为南京军事最高长官的他一样都没有。当听到沈廷扬说要每艘船上都配有大炮。史可法更是只有在心里苦笑的份。大炮?自己哪来那么多大炮啊。就算是有大炮史可法也运到前线守城去了。不过无论怎样都要安抚一下眼前的沈廷扬:“福建和广东的水师很快就会赶来。到时候水师方面压力会轻些。季明啊,现在国家正值危难之季。我等应共赴国难以报圣恩。”
“是,是。史督师教训的是。”被史可法这么一说沈廷扬也觉得自己这么斤斤计较太不该了。
就在此时外面响起敲门声,一个二十多岁的白衣儒生走了进来抄着略带广东口音的官话对着沈廷扬施礼道:“学生杨绍清见过两位大人。沈大人,这是前天测得的海运线路图请大人过目。”说完杨绍清将一份地图递给了沈廷扬。
“季明,这位是?”
“啊,忘了介绍了。史督师,这位是广东派来协助本官的儒生杨绍清杨公子。你可别看他年轻啊。他在海运方面的知识就连下官都自叹不如。祖润,这位是南京兵部尚书史大人。”接过图纸沈廷扬介绍道。沈廷扬对于这个从广东来的年轻人十分喜爱。不仅是因为杨绍清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更是让沈廷扬赞叹不已。在他看来杨绍清是个不错的栋梁可惜现在国家时运不济。否则的话他定将力保这个年轻人。
“哦,是嘛。能得到季明的夸奖可不容易啊。”史可法抚须笑道。一边还仔细的大量着杨绍清。
“学生,见过史督师。”杨绍清又行了一个礼。对于这个史督师的事迹杨绍清可谓是如雷贯耳了。他的清廉、他的刚正就算是在广东也是很有名的。特别是孙露还不只一次的向自己夸赞史可法如何的爱国。今天能亲眼看见本人杨绍清当然是有些激动的。
“恩,杨公子年少有为。假以时日定是国之栋梁啊。不过,刚才本官听季明说公子是广东人可有此事啊?”史可法一听杨绍清是广东人立即联想到了今天早朝时的事。关于广东这些年所发生的怪事他也是略有耳闻的。甚至史可法还看过从广东传来的《香江评论》。本来对于这些边廷所发生的事他并不感兴趣。他认为那都是广东商贾们搞的把戏。唯一让他感慨颇多的倒是老朋友汤来贺竟然也会跟着这些商贾们参合进去。但是经过今天的早朝让史可法不得不重视起现在的广东。他急切的想知道在广东到底发生了什么。
“回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