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

第15部分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第15部分

小说: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搅俗衬辏推即锏搅饲渴ⅰG迦宋獠ǖ摹毒恃苁汀分兴倒ā堵塾铩费礁铡Q匝肫⒏找病ā

  《说文解字》〃方,并船也〃,这是〃方〃的原始义。《资治通鉴》写赤壁之战时,黄盖说〃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这里的〃方〃意思就是并联,就是用了原始义。后来,东西并在一起,也称为〃方〃,《仪礼·乡射礼》〃不方足〃,注〃方犹并也〃。《史记·苏秦列传》:〃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这里的〃方〃与〃比〃同义,就是并列的意思。杨树达《词诠》〃方〃条:〃表态副词,并也。〃杨树达先生认为〃方〃与〃并〃古音相同,并举出了《尚书·微子》中的〃小民方兴,相为敌雠〃,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作〃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作为二字相通的例子。

  〃方〃表示范围的〃并〃这个意义,后来使用很少,而表示时间的〃才〃这个意义,使用较多。可能是这个原因,人们忽视了〃方〃表示〃并〃这一义项,而误解了〃血气方刚〃这个成语,认为〃血气方刚〃是〃血气才刚〃,而专用于年轻人了。

  〃血气方刚〃本来是用于壮年人的,并不是用于年轻人的,可是,由于对〃血气方刚〃的〃方〃错误的理解,现在变成了年轻人的专利,反而没有壮年人的份了,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 
第72节:不要误解〃不以为然〃


  不要误解〃不以为然〃

  人们经常误解,将〃不以为然〃与〃漫不经心〃、〃粗心大意〃列为一组,视为同义词。

  〃不以为然〃的〃然〃,意为〃正确〃。〃不以为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不认为正确,表示不同意。并不是〃不当一回事〃、〃粗心大意〃、〃漫不经心〃的意思,其实这是不对的。

  《汉语大词典》对〃不以为然〃的解释是:〃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对〃不以为然〃的解释是:〃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请看下面的正确用例:

  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

  虽是这样说,但是你这个考古的见解,却只是一个想象,恐怕真正的考古专家一定不以为然。(郭沫若《月蚀》)

  (张献忠)心中不以为然,笑着骂道:〃……老子从没有听说过成大事立大业的人还必须脸皮子厚。〃(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二十九章)

  〃你也担心鲁拉把他卖掉么?〃巴曲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我看不会……〃(高缨《云崖初暖》)

  再看古代汉语中正确的用例:

  宣和初,徽宗有意征辽,蔡元长、郑达夫不以为然。(宋王明清《挥麈后录》)

  见他的行径如此,心里不以为然。(《二刻拍案惊奇》二十二)

  另有一个成语〃不以为意〃,《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不把事情放在心上〃。〃不以为意〃与〃不以为然〃是一字之差,总是有人爱将这两个成语搞混。 
第73节:〃沉鱼落雁〃的大转弯


  〃沉鱼落雁〃的大转弯

  现在,成语〃沉鱼落雁〃常和〃羞花闭月〃连用,是形容女人美丽的。意思是说,女子美丽得让鱼儿都沉入水下,让大雁都落下来,让美丽的花朵儿都羞得不好意思开放了,让月儿都躲藏了起来。

  明朝汤显祖《西厢记》惊梦中就有〃沈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其实,在汤显祖之前,《朝野新声·太平乐府·采莲女曲》中已有了〃羞月闭花,沉鱼落雁,不恁也魂消〃。然而,这些〃沈鱼落雁〃、〃沉鱼落雁〃,都是出自《庄子》,但是,已经完全不是《庄子》原来的意思了。

  《庄子·齐物论》中原话说的是:〃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翻译过来就是:毛嫱和西施是人们认为的绝色美女,可是鱼儿见了她们会潜入深水处,鸟儿见了她们会赶紧飞向高空,麋鹿见了会吓得跑开。可见,对美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仁义的论点,是非的途径,也都是纷杂错乱的,是难以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的。庄子的原意是说,美丑的标准是主观的,并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标准。庄子是在借用这些譬喻,以证明他的〃不可知〃的认识论。

  因为,汤显祖的《西厢记》,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影响极大,所以人们就忘了〃沉鱼落雁〃的原意,从此〃沉鱼落雁〃的意思变成了对女子的赞美之辞。 
第74节:邯郸学的什么步


  邯郸学的什么步

  现在对〃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解释是:有一个燕国人,到了赵国都城邯郸,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学了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家。

  学人家学得不像,固然可笑。可一个好好的人非要去学别人走路,这更为可笑。然而,看着可笑其实并不可笑,实际上,这个人并不是因为邯郸人走路好看才去学的,邯郸学步另有原因。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是庄子驳斥辩论家公孙龙的话,原文为:〃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从〃且子独不闻〃可以看出,邯郸学步这件事当时应该是人人皆知的。〃寿陵〃,别的书上不见记载,可能是一个不大的城邑;未成年人称为〃余子〃。邯郸学步应该是实有其事,并非庄子瞎说。如果仅是戏说,辩论家公孙龙是不能服的。

  现在模特得学走路,军人得学走路,学走路也就是这两种人。学可是学,都在用于特殊场合,平时走路是没人学的。这个寿陵青年,为什么非得要到邯郸去学走路呢?了解了古代的礼法,问题就明白了。

  《礼记》成书于周代,跟庄子的时代相不远,是一部专门规范礼法的书,人们饮食起居等生活细节都得按着书中所说的去做。其中的《曲礼》篇是讲举止的,有许多是关于走路的规矩,如〃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为人子者……行不中道〃,〃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向)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方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必视下。〃〃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趋〃就是快步走,许多场合是不可以趋的,而有的场合又不可不趋。〃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连上哪个台阶,先迈哪只脚都是有规矩的。

  以上只是举例,更多的繁琐说头,足以让人头晕目眩。这样多的关于走路的礼法,不经过学习是掌握不了的。那个寿陵青年,应该是个预备贵族,所以他必须得先从走路学起。其实,不仅仅是寿陵青年,当时所有的贵族青年都得先学走路。而邯郸是赵国的国都,是个最讲礼仪的地方,所以小城邑的寿陵青年才到邯郸学走路。

  学习走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鸣玉佩。

  玉是古人品质、身份的标志。玉佩在身上,不仅是看的,还有听的意义。《诗经·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将将〃就是人走动时玉发出的声音。《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穿好衣服后,还要复查一下自己的容貌,听听佩玉发出的声音,然后才能出门。《礼记·玉藻》又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通过走路的步伐加上〃揖〃、〃扬〃等手的动作,使玉发出的声音能够配合《采齐》、《肆夏》的节奏,玉发出的声音应该是极好听的。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了〃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就是以玉声喻水流声音之美。

  既要走路,又得让玉发出美妙而中律之音,这样的功夫,不经过艰苦努力的学习,是掌握不了的。

  也正是因为走路这样难学,那个寿陵青年才没有学好。他走起路来,身上的玉声一定不好听。玉声音难听,是很丢面子的事,为了面子,寿陵青年只好匍匐着回家了。

  什么是〃害群之马〃

  危害集体的人,就叫害群之马。可是,追根溯源,现在的害群之马与原始的害群之马意思竟然是反的。

  成语害群之马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黄帝要到具茨山去见大隗,却迷了路。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小孩子,就向小马倌问路,黄帝问:〃你知道具茨山吗?〃小马倌答:〃知道。〃黄帝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奇怪了,这么个小孩子,不但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小孩说:〃俺不懂。〃黄帝又问,孩子才说:〃这治理天下,跟放马有什么两样吗?也不过是除去一切对马群有害的东西罢了!也就是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黄帝行了大礼,口称〃天师〃。

  这个牧马的小孩子说的害马,本指损伤马的自然本性。

  北宋刘安世《应诏言事》:〃盖此等行为巇崄;若小得志;则复结朋党;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这时才有了〃害群之马〃,但意思跟庄子说的已经不一样了。

  我自己曾经牧过马,也问过年长的牧民,他们认为,马有优劣,但并没有一种能够对马群造成危害的害群之马,烈马恰恰是好马,驽马不好,但对马群并无危害。

  不但没有害群之马,也没有害群之牛、害群之猪、害群之羊,只有害群之人。人自己不好,却用马来说话。 
第75节:〃踌躇满志〃的断句


  〃踌躇满志〃的断句

  成语〃踌躇满志〃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就是通常说的《庖丁解牛》。通行的版本是下面这样: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替梁惠王宰牛,手触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顶的地方,都发出声响,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竟然同《桑林》、《经首》的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高,实在是高!你是怎么有这么高的手艺的?〃

  庖丁放下刀子说出了一套宰牛而不伤刀的道理,接着说:〃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断句应该是:〃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为什么这样说?

  一、〃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本是整齐、对称的句子。《庄子·外篇·田子方》中有:〃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可见,〃踌躇〃与〃四顾〃是同义词。

  二、〃踌躇〃本意是犹豫不决,而〃满志〃是达到目的。犹豫不决同时又得意,这两种相对的情绪不应该同时出现。

  三、〃提刀〃、〃善刀〃是解牛的两个过程,〃提刀〃是将要开始,〃善刀〃是解牛结束。开始前,庖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这是说庖丁虽然技艺高超,但是一点儿不敢掉以轻心,他并不是上去就下刀,而是提刀观察,〃四顾〃周围,面对大牛也是〃踌躇〃的,也是要寻找最佳路径的。而〃满志〃达到目的后,将刀擦拭好,保存起来。

  四、这些话全是庖丁回答梁惠王的,〃踌躇满志〃就是〃牛〃。一个厨子,宰个牛就敢在大王面前〃牛哄哄〃,说自己〃踌躇满志〃,被宰的将是他自己。庖丁是不敢在大王面前〃踌躇满志〃的,实际上,人家一点儿也没〃牛〃,是断句断错了。

  五、解一回牛,庖丁就踌躇满志,庖丁吹牛,这样的人想要技艺高超也难。

  重新断句后,成了这样:〃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翻译过来是:将要解牛时,提着刀站在那儿,因为解牛的事而环顾四周,小心翼翼,犹豫不决;任务完成后,还是小心翼翼地将刀保管起来。

  您看,这有多顺溜! 
第76节:纸上谈兵,冤了赵括


  纸上谈兵,冤了赵括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史记·廉颇蔺相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