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

第6部分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第6部分

小说: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设立了〃炮兵部队〃火器营。

  《黑龙江外纪》记:〃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皆有炮。曰神威无敌大将军,齐齐哈尔、黑龙江各四位。〃〃然则今日库贮炮具,皆平定罗刹故物也。〃〃其雅克萨城所获罗刹炮三位,乌宁克尔、珠尔亨等处获罗刹炮二位,并残毁。子母炮一百九十五位,行营炮四位,皆齐齐哈尔库贮,永远不动。〃

  1682年,远征罗刹(俄罗斯)的红夷大炮抵达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城),1684年调驻齐齐哈尔,在齐齐哈尔设置了火器营,设参领一人,协领三人,佐领、骁骑校各16员。1685年,200门大炮从齐齐哈尔运到雅克萨前线,参加反击战争。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4月清廷命都统彭春、副都统郎坦、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水陆军3000余人由黑龙江城(今爱珲)出发,5月22日进围雅克萨。24日,清军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和红夷大炮等火炮从三面轰击,杀伤城内100多人,摧毁所有城堡和塔楼。第二天早晨,清军又在城下三面积柴,声言要火攻。托尔布津招架不住,乞求投降,率600余人撤往尼布楚。被沙俄侵略军窃踞长达20年之久的雅克萨重返祖国。

  俄军撤回尼布楚后,又拼凑兵力,同年八月再窜进雅克萨,在旧址上筑起城堡,四处烧掠我边民,无恶不作。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6月,清军2000余人和福建藤牌兵400人再次进抵雅克萨城下,用神威无敌大将军等火炮日夜向城内猛轰。鏖战四昼夜,800俄军只剩下百余人,托尔布津被击毙。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夏,俄军残部退回尼布楚。

  两次雅克萨战争结束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在齐齐哈尔为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建设了炮库,雅克萨战争后运回的四门大炮安放在库内。

第25节:到底是谁烧了圆明园


  到底是谁烧了圆明园

  前些年,有个相声段子。

  老师问:〃圆明园是谁烧的?〃

  学生答:〃不是我烧的。反正不是我烧的。〃

  老师向家长反映了这事儿,学生的娘说:〃肯定不是俺家孩子烧的。这事可不能往俺们身上赖。〃

  学生的爹说:〃烧就烧了。多大个事儿!不行俺们赔!〃

  这段相声说明,一、〃圆明园是谁烧的〃是学校老师经常要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二、许多人真不知道圆明园是谁烧的。

  圆明园是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胜门、安定门等处,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纷纷退至圆明园一带,英法联军遂追至圆明园。守园的官兵寡不敌众败走。法军首先展开抢劫行动,英军司令格兰特遂批准英军入园。联军士兵大肆劫掠园中的珍宝和陈设物。根据英国官员事后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宝(金银、宝石、绸缎和古玩陈设等)价值达600万英镑之多,因不识其价值或因搬运不便而被毁坏的珍本图书、佛塔、瓷器、家具等价值与此相仿。法国作家雨果曾经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抢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洗劫的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一个把口袋装满,一个把箱子装满,然后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咬文嚼字》于2007年1月16日向社会公布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文史知识常见的错误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肆意践踏中国主权,其时圆明园已是废园。

  著名大作家的《千年一叹》竟然也写出了:〃何况在时间上,敦煌藏经洞发现前的八十天;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华文明刚刚蒙受过奇耻大辱。〃可见,〃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错误认识之〃深入人心〃。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是1900年的事,而1860年圆明园就被英法联军烧了,差了40年。 
第31节:蒋介石与〃中正式〃步枪


  蒋介石与〃中正式〃步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淘汰和多余的各式枪械大多被卖到了中国,加上国内各派系控制下的军工厂自产武器,使得当时国内使用的枪械庞杂,口径互不相同。中国当局多次试图统一步枪口径,几经周折,却没能成功。

  1934年1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兵器制式化会议,决定将德国M1924 7?92毫米毛瑟步骑枪定为制式步枪。该枪在德国也只有少量生产,在当时为最新型的步枪。

  1934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向毛瑟兵工厂订购了一万支M1924步骑枪装备税警总团,兵工署技术司向毛瑟厂索取该枪的全套图纸,以及料表、检验样板一套,交给位于河南省的巩县兵工厂筹备仿制M1924步骑枪。可是由于毛瑟厂提供的图纸及检验样板有误,于是兵工署技术司委派曾就学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巩县兵工厂厂长毛毅可,向德国有关部门正式商洽购买M1924步骑枪及检验样板、图纸。经过一番周折,到1935年7月,巩县兵工厂终于开始试生产。因1935年是民国二十四年,此枪定名为〃二四式〃步枪。

  〃二四式〃步枪筹备、试生产过程中,受到蒋介石的重视,1933年、1934年先后两次偕夫人宋美龄到巩县兵工厂视察,并对〃二四式〃提出改进意见。蒋介石认为毛瑟枪的枪长是根据欧洲人身体设计的,而中国士兵比欧洲士兵身高矮一些,建议将枪托略微缩短、刺刀加长。为表示对其尊重,1935年8月,将新枪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枪匣上的印记也改为〃中正式〃三字。〃中正式〃枪身短了,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但刺刀加长了,在拼刺刀时还是不吃亏。蒋介石的建议符合步兵紧凑化、轻型化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中国国情,使〃中正式〃成为中国士兵喜爱的步枪。

  由于蒋介石对〃中正式〃的钟爱,生产〃中正式〃的主要生产厂巩县兵工厂,也从原来的旧式工厂变为较为现代化的大规模兵工厂。

  1935年10月10日,〃中正式〃步骑枪正式批量生产,从而开始了其长达14年的生产历程。〃九一八〃后,国民政府的兵工政策开始调整,逐渐形成了主要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发展国防兵器工业的基本思路,将〃中正式〃步骑枪定为制式步枪并开始大量生产。〃中正式〃的生产,在中国兵器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作用。1943年后,第21厂、第41厂等生产〃中正式〃步骑枪的工厂,都采用同样的图纸、同样的检测标准,生产完全相同的步枪。

  〃中正式〃步骑枪,口径7?90毫米,全长1110毫米,全重4公斤,初速81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刺刀全长约575毫米。

  〃中正式〃步骑枪采用7?92毫米×57毫米尖头弹,杀伤力极大,并可与当时广泛使用的机枪如捷克ZB26、〃二四式〃马克沁的子弹通用。与圆头弹相比,尖头弹弹头质量较轻,初速较高,加之弹头呈流线型,空气阻力小,弹道特性好,不易受横风影响,从而使得〃中正式〃的射程和精度都远在汉阳造和〃元年式〃之上。7?92毫米×57毫米尖头弹的有效射程超过600米,比日本〃三八式〃步枪使用的6?5毫米×50毫米友坂步枪弹威力大。后来日本〃九九式〃步枪改用了7?7毫米×54毫米枪弹,但在弹道性能和杀伤力上仍与7?92毫米×57毫米尖头弹有相当差距。而且〃中正式〃弹头打到人的躯干部位不死也是重伤,而日本的〃三八式〃、〃九九式〃步枪都是贯穿伤。

  〃中正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内部机件、构造均大体相同,包括枪机在内的大部分零件只需稍加修锉即可互换,有的可以直接通用。

  〃中正式〃的缺点是拉动枪机较费力,加之,在持续射击时,枪匣与枪机因受热膨胀而紧贴在一起,枪机更难拉动;射击精度、射程都不如日式。

  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仍在生产全枪长为1275毫米的〃三八式〃友坂步枪。〃中正式〃步骑枪比〃三八式〃步枪短很多,为在白刃格斗时与〃三八式〃步枪相抗衡,其刺刀全长约575毫米,仅刀身部分就长达428毫米。不过,〃中正式〃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仍短于〃三八式〃步枪加装刺刀的长度。

  据不完全统计,1928年至1949年间,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兵工厂共生产各式步枪181万余支,其中〃中正式〃占三分之一以上。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重武器缺乏,士兵训练不足,但是轻武器〃中正式〃步枪并不比日本步枪差。可以说〃中正式〃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国内战争期间,国民党军虽有大量的美械及接收、缴获的日本枪械,但〃中正式〃仍是主要的步枪。直至国民党撤到台湾,全面换装美式步枪,〃中正式〃才退出了作战序列。

  枪只是武器。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也使用〃中正式〃。解放战争中,许多解放军战士使用的是缴获的〃中正式〃。

  〃中正式〃最后一次上战场,是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依然有不少战士使用缴获的〃中正式〃。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开始换装俄式装备,残留的〃中正式〃退居二线,用于装备民兵。

  现在,〃中正式〃已经成为收藏品。 
第32节:抗日战争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1)


  抗日战争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

  1931年〃九一八〃后,国民党政府下令不许抵抗,虽然如此,中国人民和爱国的中国军队并没有放弃抵抗,发生在1931年11月4日的齐齐哈尔江桥抗战,就是中国军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反击。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九一八〃后,驻在东北的中国军队并没有能够对日军组织有效的还击,以致让日寇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一路占据了辽宁、吉林两省。1931年10月日军自南而上逼近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当时,黑龙江省的东北军主力及省主席万福麟全在关内,齐齐哈尔城内仅有一个卫队团,省城周围也仅有四五个省防旅。省城内人心惶惶,投降派和特务活动猖獗。在这样不利的形势下,张学良和万福麟电请南京政府,任命当时在黑河的马占山将军到齐齐哈尔代理黑龙江省主席主持省务。

  10月13日,驻在白城一带的汉奸张海鹏部三个团在日军飞机配合下,向齐齐哈尔以南的泰来嫩江哈尔葛铁路桥进犯,江桥抗战从此拉开了序幕。这时,马占山尚未到省城,省督军署参谋长谢珂挺身而出,暂理省城事务,指挥卫队团对汉奸张海鹏部以迎头还击。16日,毙敌总指挥徐景隆,击退汉奸的进犯部队。

  我军首战告捷,日寇利用汉奸进犯齐齐哈尔的阴谋破产,全省抗日气氛为之一振。

  19日,马占山将军到达省城齐齐哈尔。马占山一到省城,日本人就使用了一贯的诱降伎俩,对马占山作出许多许诺,可是马将军不为所动,旗帜鲜明地表示要抗战到底。马占山在就职典礼上说〃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扰乱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铲除之,以尽我保卫地方之责〃,激励将士准备抵抗日军,表示〃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不能为降将军〃。接着到江桥前线布置防务。至此,黑龙江省的抗战形成了新局面。

  在利用汉奸的武力进攻和政治诱降失败后,日寇只得直接对我江桥抗日军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11月4日晨,1300多名日军在七架飞机掩护下对我江桥阵地发起攻击。马占山当即下令还击,日军的进攻很快被打了下去。我军士气大振,乘胜反击。

  5日和6日,日军发动的进攻也全被打退。11月7日,进攻的日军增至8000人,加上汉奸共1?5万人,有重炮30门,飞机20多架,坦克多辆。战斗极为激烈,双方伤亡均在500人以上。在敌军重炮和飞机的轰击下,我军阵地难以坚守,马将军下令部队自江桥退守到齐齐哈尔南郊的三间房阵地。 
第33节:抗日战争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2)


  7日,马占山通电全国,宣告抗战决心,电称〃占山守土有责,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之土,沦于异族〃。

  在东北大部分国土沦丧,国民党将领的一片恐日声中,黑龙江省区区数千地方守备部队以简陋的武器阻击不可一世的强大的日军于江桥,使投降论调受到打击,使全国的抗日热情出现了高潮。当时,齐齐哈尔江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焦点,马占山将军也被称为〃抗日英雄〃。全国掀起了〃援马运动〃,上海、哈尔滨等大城市的青年人组织〃援马团〃、〃义勇军〃,支援马占山为首的黑龙江省抗日军民。上海的电影公司还拍摄出以马占山为题材的电影,上海烟草公司推出了〃马占山牌〃香烟。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黑龙江省军民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齐齐哈尔周围的一些地方守备部队也陆续加入了战斗。

  我黑龙江省军队的顽强抗击,让号称无敌天下的日本军队丢尽了面子。

  11月12日日军大本营将专门用于寒地作战的精锐部队多门师团调至齐齐哈尔前线,日军兵力达到了两万多,含步、骑、炮、坦克、空军等多种兵种。16日、18日两天,双方展开了决战,战斗达到了白热化。多门师团团长的弟弟被我黑龙江省军队击毙,多门师团团长本人也险些被俘,多名联队长级敌酋毙命,也有敌机被我黑龙江省军队击落。由于装备简陋,国民党政府不派出援军,我黑龙江省军队损失极大。为保存抗日力量,马占山部队只好撤出战斗,向海伦方向转移。11月19日省城齐齐哈尔沦落敌手,江桥战役结束。

  〃九一八〃之后,日本侵略军占领辽、吉两省几乎是兵不血刃;齐齐哈尔江桥一役,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对日军的第一次有组织、有规模又有效果的抗击,可以说,1931年的齐齐哈尔江桥抗战,是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江桥之战,日军投入精锐达3万人,而我方先后加入战斗的不过是1?3万人的地方部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江桥抗战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江桥抗战在军事上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以马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