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武大郎 >

第292部分

重生武大郎-第292部分

小说: 重生武大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改口,他们对于武松仍旧称呼为“军团长”。
    武松的速度极快,眼看着一拳砸了过去,丑陋大汉反应不及,他只得手脚,急忙后退。
    “该死!今天让你尝尝爷爷的厉害!”丑陋大汉怒吼道。
    武松第二拳已经砸来,丑陋大汉怒吼着也跟着出拳!两拳就这么硬碰硬打在了一起,武松的脸上没有任何变化,丑陋大汉却是大叫了一声,整个身体朝着后面跌去!
    武松大步往前,一脚朝着前方踢去,大汉的身体被踢到了半空之中!
    等到大汉落下,武松一脚踩在了这大汉的胸口,大汉挣扎着,但是他的身上仿佛被巨鼎压住了一样,他无论怎么挣扎都没有作用。
    “好汉饶命!”丑陋大汉几乎呼吸不过来,他脸色很快苍白起来,用仅存的力气拼命的喊道。
    “你怎可随意欺凌百姓?”武松冷冷的道。
    “我……我……”大汉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你就是沧州派来管理这些百姓的吧?”武松终于松开了脚。
    “是是!参见大人!”那大汉爬了起来,接着立刻跪下磕头道。如果现在还不知道武松是梁山的高官,那他就是傻子了。
    “这一次你们运来了多少人?”武松道。
    “有三万一千二百一十三人!”丑陋大汉不敢抬头,道。
    “但愿你们没有骗我!我刚才大致看了下,也就是三万多人!好了,银子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们抬回去吧!记住了,万万不可贪墨,否则饶不了你!”武松道。
    “是!”丑陋大汉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笑容。
    梁山军队已经把银子准备好,只见好几个箱子摆放在那里,到处都是白银!
    沧州的那百余名官兵把这些箱子抬了起来,人人都欣喜不已。
    而梁山方面已经开始正式接管这些百姓,武松手下有人做专门的工作,先稳定百姓的情绪,然后清点具体的人数,然后将这些人送到燕京等地去。
    沧州的百余名官兵此刻已经离开,那大汉摸着胸口,感觉胸口仍在隐隐作痛,当下心有余悸。他也是江湖上的好汉,武艺高强。当初先是在孟州,帮着一个当官的夺得了快活林,后来。经过许多事情来到此处。他见识的高手不少,但是如同刚才那梁山军官一样厉害的,几乎没有。
    “你们知道那中年人是谁?”丑陋大汉道。
    “蒋大哥,梁山的士兵都没有和我们说几句话,我们怎知他是谁?那梁山花大价钱买来这许多的贱民,定然有大用!你要把后面的人打死,梁山自然不允了,你说是不是?”旁边的一个官兵道。
    “是!今后到了这里之后,我们还是要收敛一些。”丑陋大汉后怕道。
    “蒋大哥,这里有许多的银子,整整三万两,够我们活一辈子的了,不如我们带上这些银子逃了?”丑陋大汉的一个亲信突然轻声道。
    “逃?往哪里逃?这里是梁山的境内,我们带着这许多的银两,走不了多远梁山就把我们捉住了!在那一边,大人带着沧州所有的兵马等候我们,我们能逃吗?”大汉不以为然道。
    沧州守将胆小怯懦,他虽然不敢来到梁山这边,但是他对于这件事情看得极重!为了今天的事情,他已经把沧州府数千名官兵都带到边境地带了!
    这百余名官兵押解着三万两白银来到了边境,见到了沧州守将!沧州守将根本没有去看他们一眼,而是盯着箱子不放!等到箱子打开,看到一箱箱的白银,他激动不已!他令人仔细的清查了一遍,果然是三万多两没错!
    “三万两白银,太好了!太好了!此事果然是真的,梁山没有骗我们,此事大有可为!”沧州守将兴奋的道。
    “爹爹,好多的银两,我生平从来没有见过这许多的银两!这都可以买下整个沧州城了!对了,我前段时间看上了青楼的一个大牌,正好买下来!”一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站在沧州守将的身旁,兴奋的道。
    “胡闹,这许多银子乃是我们发家致富的本钱!我们要靠着这许多银子再赚到更多的银子!等有了银子之后,为父会亲自前往京城,给你买一个进士出身,然后让你主政一方!一个进士,三万两可不行,至少需要十万两,甚至更多!”沧州守将道。
    “这么多啊?”年轻人咋舌道。
    “以前十万两对咱们来说几乎不可想象,可是现在,这不算什么了!我要亲自前往霸州、定州,用着3万两白银去‘买’百姓!如果能买30万百姓,那我们就可以从梁山那边赚来30万两白银了!你留守沧州,这段时间不要去青楼,不要寻欢作乐,你亲自负责捉拿百姓,整个沧州府,不要让一个百姓逃了,全部给我送到对面去!”沧州守将道。
    “好!”年轻人点头,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兴奋的表情。一个百姓就是一两白银,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现在他不急着寻欢作乐,等有了钱,想怎么寻欢作乐都可以!到时候他就不是在沧州了,他是在汴梁寻欢作乐了!
    这两父子卖力的做这件事情,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光是沧州府方向就运来了50万百姓!
    武松负责接受这些百姓,他都是震惊不已,这些大宋官兵的效率实在是太高了,高的出乎意料!
    ————————
    之前发到公众章节了,重发一遍。0。0纵横币订阅,多谢支持。
第四百九十四章 蓬勃发展
  第四百九十四章 蓬勃发展    
    这些移民在瀛洲经过简单的整队之后,朝着燕京城而去。
    另外,西北刘延庆的50万移民也陆续过来,他们经过西京大同,也朝着燕京方向而去。
    这一个月,从河南也过来了30万移民。这些移民很多都是河东百姓的亲戚。
    当初黄河泛滥的时候,很多百姓从河南来到了河东,停留在了河东境内,比如岳飞父子就是这样来的,这些人的亲戚许多还在河南,虽然两地分别属于不同的政府,但是河东的百姓常常写信给自己的亲戚,他们的亲戚们都知道河东这几年生活富裕,亲戚们早就想要过来了,可是苦于没有土地!河东的土地早就分光了!现在好了,梁山要开发北方,北方有大片大片的土地,只要政策好,到了那里之后,几年就能富裕起来!因此河东的百姓纷纷给自己的亲戚写信,他们的那些亲戚们也抓住这个机会,急忙赶来。
    梁山三年往北移民1000万的计划,现在仅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竟然已经完成了130万!
    燕京城的皇宫之中,公孙胜喜出望外!不过他这段时间也是累坏了,因为他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无数的移民需要送到北方,到了北方之后,又需要划分土地、安排居住的地点,还要安排来年的种子、农具!另外,北方寒冷,还要给这些移民准备一些御寒的物资!除了移民的事情,他又肩负着修建公路、港口的事情,一时间,公孙胜觉得有些难以应对。
    这些天里,他每天只休息两个时辰的时间,其余的时间都在忙前忙后!不仅仅是他,他手下的数百人也是如此,天天忙碌不已。
    李纲看不过去,经济部经过讨论之后,决定把港口建设的事情交给李纲去处理!公孙胜这才稍稍轻松了一些。
    另外,宣传部这段时间也是异常的忙碌!这百余万百姓从内地而来,他们的思想僵化,宣传部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而且不仅仅是在燕京城下,一路上宣传部都会派人跟随,甚至到了北方之后,宣传部的官员都要继续进行教育。
    武栋站在巍峨的燕京城墙上,他眺望着下面的百万百姓,他脸上的神情变幻,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
    吴用站在他的身旁,等待武栋的命令。吴用是刚刚被武栋叫上来的,之前他都在下面进行宣传工作。
    “吴用,你知道我们汉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武栋突然开口。
    “是……勤劳?”吴用想了想,道。
    “不错!是勤劳!我们汉人比起其他民族都要勤劳的多,尤其是这些底层的百姓,他们任劳任怨,正是他们创造了我们汉人数千年的辉煌文明!但是我们汉人还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不知道是好是坏了。”武栋道。
    “不知是什么特点?”吴用道。
    “老实!我们汉人老实!这些底层的百姓,特别的老实!官府欺压他们,他们不敢反抗!平日里碰到了不平事,他们都是咽在肚子里!只要能够活下去,只要能够有口饭吃,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接受统治!这样的百姓好管理,官员们可以站在他们的头顶作威作福!可是,如果底层百姓永远是这样,那这个民族就没有未来!”武栋道。
    吴用觉得有些奇怪,“老实”难道不是好事情吗?老实巴交的农民最好统治,至于武栋所说的“没有未来”,他表示不解。
    “你负责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宣传我们的土地政策,让他们知道到了北方能够好好的活下去,国家会照顾他们!另一方面,你要告诉这些百姓,今后他们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他们要克服无穷的困难才能在北方真正的扎根下去!让他们要有冒险的精神,斗争的精神!”武栋道。
    “是!”吴用虽然不解武栋的用意,但是还是立刻答应了下来。
    “还有,今后你们宣传部和军部合作,经常宣扬‘征服’的精神!让征服两个字写到每一个军人的心中!相信,过不了几年,我们就能够得到以前汉唐时代的所有疆域了!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这一点,要征服!让每一个汉人学会征服!不要再是老实巴交的样子!”武栋道。
    “是!”吴用再次答应了下来。
    “去吧!”武栋淡淡的道。
    他今天之所以对吴用说这些话,主要是想起了后世的美国人!后世的美国人,他们的身上都带着冒险、征服的精神!美国人开发西部的时候,无数的底层百姓来到那里,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他希望中国人也能那样,不再“老实巴交”,而是敢于冒险、征服陌生的地方,拥有那一股子闯劲!他希望今后再次开发北方或者西方的时候,是底层百姓主动踊跃去那里,而不是政府把百姓赶到那里去。
    “武勇的精神,冒险的精神,征服的精神!这些年我一直在宣传这些,希望这个民族能够摆脱宋人200多年的教育,重新变得和汉唐时代一样的强大吧!”武栋暗暗的道。
    汉唐时代,汉人不断的开拓、不断的征服,班超弃笔从戎,霍去病不到20岁就想要为国家开疆拓土,唐代的丝绸之路、征服天山等等,那些时代的汉人的民族性和宋代有根本的不同!宋代,从赵匡胤开始,汉人开始压抑了,开始变得“老实巴交”了,没有一点点武勇、冒险的精神,这个民族越来越没有活力!自从儒家理学横行天下之后,这个民族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他想要把这一切再扭转过来!
    “征兵的事情进行的如何了?”武栋在城墙上又思考了好一阵时间,这才转头问道。
    “军部正在进行之中!本来我们有50万陆军,现在按照军部的计划要扩招到80万人,需要30万新兵!我们现在有2000万人口,筛选出30万新兵没有一点问题!不过,军部说,这一次征兵主要是在燕云的800万百姓中进行。大同的刘爱晶做得最好,他已经从大同、云中、雁门的无数青年中挑选出了10万新兵,不日这些新兵就要送到燕京城下了。”武栋的一个秘书道。
    “很好,这段时间国家的事情极多,又是移民又是征兵,又是兵制改革,千万不能出现大问题。”武栋道。
    这段时间整个梁山上下都在忙碌,他作为大都督自然也不能清闲!不过他主要是总揽大局,不要让梁山的发展方向出现偏差,另外他关注下面各部的一些大事,具体的细节则是各个部在进行。
    “对了,律法部也要派人前往北方,在北方新建的居住点内推行律法,让律法精神在这些新移民中早点普及!这些移民刚刚从南方而来,他们已经摆脱了曾经的官府、宗族,他们还没有抱团,正是改造他们的好时候!”武栋道。
    过了一阵,他又问起了道路和港口建设的问题。
    “燕京、西京、太原之间的道路已经全部打通了!现在郭药师正在带着战俘修建燕京和天津的道路,不过这段路很短,相信很快就会竣工。天津那边码头建设进行的也不错,那里已经出现了一座小型城市,柴大官人天天都在那里。”秘书急忙汇报道。
    “很好!不知道外交部的情形如何,那位罗真人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武栋的脸上终于出现一丝笑容,道。
    ******
    罗真人此刻已经带着几十个弟子进入了汴梁城中。他们都是道士的打扮,当今大宋皇帝信仰道教,因此他们一路上都没有碰到任何的刁难。
    汴梁城繁华、美丽,罗真人的那些弟子们都看花了眼,罗真人却仍旧是一副清淡的模样,对于眼前的繁华,他仿佛视而不见一样。
    “师傅,我们先去找客栈,今晚先住到客栈中!明天,我们去一个道观投靠,然后想法子拜见当今的皇帝陛下!”罗真人的二弟子道。
    “那么麻烦做什么?我们今天就去皇宫!”罗真人淡淡的道。
    “去皇宫?”周围的弟子都呆住了。
    “是啊!去皇宫!”罗真人道。
    “可是,我们这么去皇宫,只怕会被赶出去吧?那些士兵们也不能让我们进去啊?”二弟子道。
    “我自有主意!”罗真人道。
    他径直往前,弟子们心中忐忑,但是却也只能跟上。
第四百九十五章 罗真人在汴梁
  第四百九十五章 罗真人在汴梁    
    罗真人一行人来到了皇宫的门口,果然被皇宫侍卫挡了下来!虽然当今的大宋皇帝喜欢道士,但是他们也不敢把一群陌生的道士放进皇宫之中!如果不是看在他们是道人的身份上,只怕立刻就要擒拿送入监牢!
    “道人,速速离开这里!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如果你真的要拜见陛下,可以先去汴梁的太一观中递上名帖。哪一日陛下有空,前去太一观的时候,说不定能看到你的名帖!”门口的一个侍卫道。
    “你们可知我是何人?”罗真人站了出来,淡淡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