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的恢弘气质:铿锵大唐-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一辈子都考不上,我也要再考五次。三十次再考不中,就去谋官。”结果还是没考上,只好放弃科考,转而忙活谋官了。
魏州(今河北大名)人公乘亿,以词赋著称。咸通十二年(871)科举时,已经是第三十次参加考试了。曾经生了大病,家乡误传他已死去,妻子从河北到京城来迎丧,正碰到他送客人到山坡下。夫妻分别十多年了,当时公乘亿骑在马上,看见一个妇女穿着粗布衣服骑着驴子,好像是自己的妻子,因此不停地打量她。他妻子也一样,最后向人打听,才知道果然是公乘亿。夫妻二人相拥而泣,路人也感叹不已。十几天后,公乘亿考中了进士。
全为一人当主考
王凝主持科举,司空图一举成功,考中进士第四名。同时参考的考生都很惊讶,觉得司空图平素默默无闻,突然高中第四名,成名也太快了。一些轻浮的人甚至讽刺挖苦司空图的姓名,称他为司徒空。王凝知道了这些传闻,便宴集所有新科进士,公开对他们说:“我虽然有愧于主考官的位置,但今年这一榜,全都是为了司空图一个人,我才肯担任这个职务的。”从此以后,司空图名声鹊起。
许棠的感慨
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许棠,以苦吟著称,与张乔、郑谷等诗人合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十哲”。许棠很早就为科举做准备,他的同乡汪遵,自幼为小吏,许棠连续考了二十多年都没考上,汪遵也一直在官府做事。但是汪遵善于写诗,而且严守秘密,暗中考上了举人,并决心去考进士,又从不对外张扬。后来汪遵辞掉官差,上京投考,在长安城外正碰上许棠。许棠感到惊讶,问汪遵:“你来京城干什么?”汪遵不卑不亢地答道:“来赶考。”许棠大怒说:“小吏无礼!”发完火之后,两人毕竟是同乡,还得在一起备考,但许棠仍很看不起汪遵,常欺侮他。考试结果一公布,汪遵登科,许棠却落选了。
直到五年之后,五十岁的许棠才考上了进士。饱经挫折好不容易才熬出头来的许棠,时常对别人说:“往日年龄渐老、体力渐衰,把行卷送到达官贵人门下,身体疲劳沉重,上马都感到很困难。自从喜获登科以来,筋骨轻健,揽辔上下马背,比少年时还觉得轻快。由此可知,功名富贵能治疗身心疲惫,真是让人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啊!”
绿杨芳草为何人
唐僖宗中和(881—885)初年,张曙和崔昭纬同被四川举荐赴试,两人一起请了个算卦的人给预测前程。当时张曙自恃才名赫赫,人们都认为他会中状元;崔昭纬对他也很尊重,自认不如。但是,算卦的根本不理会张曙,而对崔昭纬说:“你肯定高中。”张曙很不满,算卦的说:“你也能考中,但是需要等崔相公做了宰相,由他给你过堂(宰相接见新科进士叫过堂)。”不久,张曙因病,考试不能终场,而崔昭纬中了状元。张曙赠诗讽刺崔昭纬说:“千里江西陪骥尾,五更风小失龙鳞。昨夜浣花溪上雨,绿杨芳草为何人?”崔昭纬很不高兴。两人夜里一起饮酒,崔昭纬用大杯劝酒,张曙推却不肯喝,崔昭纬说:“你喝下去,等我做了宰相,一定让你做状元。”张曙拂袖而去,断绝交往。七年后,崔昭纬升职宰相,裴贽做主考官,张曙才考中,果然由崔昭纬过堂。
打毷氉
每次科举考试,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些落第的举子,烦闷难耐,往往借酒驱忧,一醉解千愁。他们的醉酒消愁,在当时有一个专门的俗语叫“打毷氉(mào sào)”。毷氉是烦闷的意思,打是除掉、消除的意思。
唐人笔记《北里志》里记载一个故事:妓女杨莱儿与赵光远相爱,认定赵光远肯定能一鸣惊人考上进士,到处夸口宣扬。但是赵光远没考上,有人便作诗嘲笑杨莱儿:“尽道莱儿口可凭,一冬夸婿好声名。适来安远门前见,光远何曾解一鸣。”为此杨莱儿十分郁闷,《北里志》写她“毷氉久不痊”,因烦闷而病了很长时间。
另外,韦庄《买酒不得》诗也写道:“停尊待尔怪来迟,受挈空瓶毷氉归。”
考场中的名诗佳句
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完美,考场是逼人创造奇迹的地方。考生或厚积“勃”发,或急中生智,留下传世之作。
洛阳(今属河南)人祖咏,开元十二年(724)参加进士考试,试帖诗的题目是《终南望馀雪》。祖咏与王维是诗友,常去终南山游玩,对那里的雪景非常熟悉,所以对这个试题感到既亲切又欣喜,经过一番构思,他提笔写下了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按照唐代试帖诗的规定,必须写五言六韵十二句,祖咏还得再写八句才行。可是祖咏觉得四句已是完整的一首诗了,再写下去便是画蛇添足,于是就提前交卷了。主考官大惑不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祖咏淡淡地回答:“意境已写尽了。”祖咏走后,主考官展卷阅读,越读越觉得有韵味,寥寥四句就充分表现出冬情雪意,蕴含着高寒静穆之美。主考官爱才心切,就破格录取了祖咏。
“大历(766—779)十才子”之一的钱起,诗与刘长卿、郎士元齐名,儿子钱徽也有诗名,外甥怀素是大书法家,可谓诗书传家、人才辈出。相传钱起早年一次外出旅行,住在一个客店里,月夜下隐隐约约听到窗外有人在吟诗,其中一句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披衣出门寻看,却不见人影,感到很奇怪,脑子里就记下了这句诗。十年后,即唐玄宗天宝十载(751),钱起进京赶考,试帖诗的题目是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兮舞冯夷”句中摘出的,叫《湘灵鼓瑟》。钱起展开想象,写道:“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发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试帖诗五言排律需要十二句,只差最后两句了,钱起冥思苦想,就是不知该如何结尾。考虑很久,突然想起那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就原样照搬过来了。主考官读了这首诗,赞不绝口,尤其欣赏最后两句,认为简直是得到了神的帮助,于是把钱起录取为进士第六名。一百多年后的大中十二年(858),唐宣宗曾就试帖诗中若出现重复的字(排律也忌在一篇中重用字)时如何处理的问题,征询中书舍人李藩的意见,李藩即举钱起“楚客不堪听”和“曲终人不见”重用“不”字的例子,认为可以不作计较。由此可见这首诗名气之大,已成为唐代试帖诗的范本。
中唐诗人周存,性情仁慈,喜欢放生。曾经放生过一条鲤鱼,并作诗记述这件事情,诗写得很好,翰林学士陆贽十分赞赏,特别推崇末尾两句:“倘若成龙去,还施润物功。”大历八年(773),周存参加科考,试题是《白云向空尽》,诗快写成了,苦于无法结尾,周存忽然想起了那首咏鲤鱼的诗,于是改动了两个字,写道:“倘若从龙出,还施润物功。”主考官见诗大喜,周存自然也就金榜题名了。
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刘虚白,早年曾与裴坦同席读书。裴坦早在大和八年(834)便考中了进士,官运亨通,刘虚白却屡考屡败。直到26年后的大中十四年(860),裴坦以中书舍人的官职主持礼部贡举,刘虚白却仍以举子的身份应考;看到与同窗学友的天壤之别,
刘虚白心里很不是滋味,在考场的帘子前边献给裴坦一首绝句《献主文》:“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灯烛一般风。不知岁月能多少,犹著麻衣待至公。”裴坦见诗,心生恻隐,就录取了他。刘虚白虽中了进士,但年龄已大,自知难有作为,遂纵酒放诞,并写诗道:“知道醉乡无户税,任他荒却下丹田。”(逸句,收入《全唐诗》卷四九五)
科举笑话四则
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柳冕,博通文史,历任太常博士、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等职。他性情古怪,平素有很多忌讳。参加科举考试时,忌讳就更多了,特别害怕说或者听到“落”字,认为那样会带来晦气。当需要说“安乐”这个词时,因“乐”与“落”同音,为避开说“落”,便改称为“安康”。某一天忽然听说放榜了,就派仆人去看,仆人见他落榜了,跑回来报信,说:“秀才‘康’了啊!”
魏扶,字相之,唐文宗大和四年(830)进士,与白居易有诗唱和。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他以礼部侍郎的身份主持贡举,走进贡院,想起自己当年参加考试的情景,颇有感慨,在墙壁上题诗道:“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表明将设身处地为考生着想,不遗漏贤才。录取名单公布后,榜上无名的举子痛苦失落,有人憎恨魏扶,偷偷地把他的诗作了改动,削去每句的头两字,变成了五言诗。这一改,意思全变了,落榜者听了都觉得讽刺得痛快淋漓。
唐初名臣杜如晦的六世孙杜审权,进士出身,大中十二年(858)担任进士考试的主考官,录取了一个考生,叫“卢处权”。有人对此不满,嘲戏说:“考官‘审权’,考生‘处权’,可以说是掌‘权’而不丢‘权’了!”
博陵(今河北安平)人崔沆,进士及第,乾符(874—879)初年为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录取了一个考生叫崔瀣。当时榜上有名的所有姓崔的,崔瀣与崔沆关系最密切,因而人们怀疑这中间有私情;沆、瀣这两个字字义相近,合起来又是一个词汇,《楚辞·远游》里有“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的句子,于是有人妙连他俩的名字讽刺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但是崔沆这次另外还录取了十几个名士,后来大多官至卿相,所以人们又认为瑕不掩瑜,崔沆还是有知人之明的。
改名中第
李岳(帲В啻慰凭俣济挥锌忌希惶煲估锩渭腥硕运担骸巴飞嫌猩剑跄芸忌希俊泵涡押螅醯米约旱拿植荒茉俳小皫'”了,于是去掉上边的“山”字和左右两个“犬”字旁,改名为“言”。接着果然考上了。
唐宗室子李蠙(pín),原名叫虬,秋季进京赶考,心血来潮在屋内墙壁上题写了自己的名字。过了一宿,忽然看到名字上边被人添了一划,变成“虱”字了。当时心想:“虱,就是蠙。”于是改名为蠙。转过年来的会昌元年(841),李蠙果然登第。
梁震,原名梁霭,准备参加科举时,求教刘象。刘象大致浏览了他的诗文,然后说:“你才思清秀,不久便能成就功名。但是如果不改名,恐怕无法显达。为什么呢?因为‘霭’字是‘雨’下从‘谒’,下雨天拜谒贵人,如何能见得到?今后请改为‘震’:‘震’字是‘雨’下从‘辰’,辰是龙,龙遇雨遇水,便能飞黄腾达,不是顺理成章吗?”改名为梁震后,果然及第。
阴差阳错
科举考试五花八门,什么怪事都有。
薛展年幼的时候,有个相面先生说:“这个孩子长大后必定会成为状元。”可是他后来每次参加进士考试,因为与礼部侍郎李纾有仇隙,总是被排挤在外,铩羽而归。薛展有苦难言,听说来年可能要换主考官,便决定再考一次,发誓若再落选,就彻底远离科场。可是第二年临近考试时,主考官还是李纾,薛展好比兜头泼了一桶凉水,就想离京回家,谁知在街上又碰上了相面先生,相面先生说:“您今年一定会考上状元,铁定无疑!”经他这么一打气,薛展心想既然来了,“有枣没枣打一杆”,于是就留下来参加了考试。等到策试排榜的时候,原本选定翰林学士的女婿赵日华为状元。可是翰林学士口碑不好,朝臣纷纷猜疑这中间有“交易”,皇帝便命令改换别人为状元。李纾情急之下,不知道该换谁,因平时最恨薛展,脑子里老转悠着他的名字,所以此时竟鬼使神差不由自主地在名单上写下“薛展”二字。等奏报上去之后,才回过神儿来,可是已经晚了。第二天,薛展登门拜谢,李纾说:“是老天爷指挥了我的手,并不是你有才华。”
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卢肇,能诗善文,少年时期在家乡曾求教于韩愈,与同乡黄颇齐名。黄颇家境富裕,卢肇则自幼贫寒。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卢肇和黄颇进京参加科举,约定同日上路。袁州刺史成应元眼里只有黄颇,在长亭摆下酒宴为黄颇饯行,根本不搭理卢肇。卢肇也十分知趣,不管成应元和黄颇饮酒赏乐,独自骑着一头瘸腿驴从亭子旁边走过,出城郭十多里才停下来,等着和黄颇结伴启程。考试结束后,黄颇名落孙山,卢肇却状元及第。卢肇凯旋回乡时,成应元及其下属官员照例都来迎接,成应元万分惭愧,后悔当初嫌贫爱富看错了人。凑巧赶上有龙舟竞渡,成应元邀请卢肇观看,卢肇在酒席上赋诗说:“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竞渡诗》)
礼部侍郎郑薰,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为人廉洁刚正,在自家院里栽有七棵小松树,自号“七松处士”,对应于陶渊明的雅号“五柳先生”。唐宣宗年间有一次他主持科考,有一个考生叫颜标,郑薰与他素不相识,误认为他是忠臣名士颜真卿的后代。书法家颜真卿忠君爱国,抗击安禄山叛军,反对藩镇割据,被封为鲁郡公,史称“鲁公”。唐宣宗时,徐州(今属江苏)一带流民起义,局势尚不安宁;郑薰为了表彰忠烈,便把颜标录取为状元。颜标来谢恩的那一天,郑薰顺便问起他家的庙院(名门望族世有官祭的宗祠)。颜标说:“我出身寒微,家里从没有庙院。”郑薰这才恍然大悟,可是事已至此,只有沉默而已。没有多久,这事还是传开了,落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