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风水三千年 >

第9部分

风水三千年-第9部分

小说: 风水三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导选宅基看中乌衣巷

  秦淮河,古名〃淮水〃,其风水在先秦时代就被术士认破,因名之为〃藏龙浦〃。不然,秦始皇也就不会断方山,倒引河水,淮水也就不姓〃秦〃了(参见本书〃六大'镇王气'事件传奇·秦始皇东游镇压东南'天子气'〃一章相关内容)。

  王导祖籍琅玡(今山东临沂),为避战乱,随司马氏晋室南渡,为东晋第一代皇帝、元帝司马睿重用。王氏家族迁移到南京(建康)后,最先落脚处可能在今城北的幕府山一带。正式立府安家时,王把宅基选在秦淮河南岸。

  具体说来,就是今天南京夫子庙前、秦淮河南边的乌衣巷一带。

  这一带在三国东吴时代,并不算是繁华之处,而是驻军的地方,负责京城防务的兵营,就设在这里。为什么叫乌衣巷?据《景定建康志·疆域志二·街巷》(卷十六)转引《丹阳记》载,〃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

  原来,当时那些当兵的,全都穿着一身黑色的〃军服〃,时人顺口称之〃乌衣〃。有人形容这里是〃黑云都〃,也是这个意思。

  看上乌衣巷一带的不只是王氏家族。谢鲲也是当时的名士,淝水之战晋方主帅谢安,就是谢鲲的侄子。谢氏老家在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移居南京后,〃英雄所见略同〃,也看好乌衣巷一带。

  于是,王谢两家在此后的若干年内,占据了西至剪子巷,东至武定桥的大片地区。

第44节:风水秦淮出〃风流〃


  风水秦淮出〃风流〃

  如今,秦淮河附近人文资源特别丰富,人们都说是因为这里风水好。有意思的是,这里风水尽出〃风流〃。

  著名的有〃桃叶渡〃。〃桃渡临流〃曾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现在游人看到的题字,传说是明代大才子、风流画家唐伯虎所书。

  〃桃叶渡〃,便因王氏家族中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小妾桃叶而来。

  王献之是书法名帖《兰亭序》作者王羲之之子,其妻是晋简文帝的余姚公主,也就是说,王献之还是皇帝女婿。但王献之深爱的不是皇帝的女儿,却是小妾桃叶。桃叶常由此渡口过秦淮河,每回渡河她便感到害怕。王献之怜香惜玉,遂赋《桃叶辞》安慰她:〃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读了丈夫的诗后,一下子宽心很多,也不觉害怕了,赋诗以答:〃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在乌衣巷之南,还有一个著名的地方,叫〃长干里〃。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曾到此一游,留下了一首《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住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颂扬男女间纯真情感的名句〃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就源于此。

  秦淮河两岸风水,到了明清时期仍旺盛不衰,进入了新一轮繁华。

  这里有夫子庙,有中国古代最大的考试场所江南贡院。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号召下,秦淮河一带成了当时中国古代著名的〃红灯区〃:秦淮风月,妓院林立、佳丽如云,胭脂飘香,河水流韵。直到今天,秦淮河仍是南京最热闹、游人最喜欢光顾的地方之一。

  郭璞占卜:〃淮水绝,王氏灭〃

  但住在这么好的风水宝地上,又这么繁华,王导却曾一度恐慌过,对自己的官运、家运感觉不踏实。

  古代大凡当官之人,似乎都很迷信,也许是身处高位不胜寒吧,王导也不例外。此前,王导便曾请郭璞算过命,当时,郭璞告诉他,你有地震灾难。郭璞还告诉他破解的方法,往西数十里,有一棵柏树,砍一根等身长的柏树枝带回,放在睡觉的床边,便可消灾。不几天果然发生了一场地震,柏木棍被砸得粉碎,王导却无恙,躲过了一次灾难。

  身居高位的王导为何感觉不踏实?全因为堂兄弟、权臣王敦。王敦居功自傲,谋逆作乱,后被晋明帝司马绍剿杀。王导担心家族会因此受到牵连,遭族诛,于是请郭璞占卜。

  这是东晋史家邓粲所著《晋记》一书中的说法,原文是,〃江左初立,琅邪诸王居乌衣巷。王敦谋逆,导忧覆族,使郭璞筮之。〃

  但《晋书》记载则有异,卷六十五《王导传》中称:〃初,导渡淮,使郭璞筮之。〃

  《晋书》所记很简单,对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二十四全译·晋书》中是这样翻译的:〃当初,王导渡淮河时,请郭璞占卜前程。〃从字面上看,这样的翻译似无不妥,但联系史实,郭璞并不是与王导一起来到南京的,未与王导一起渡过淮河。而且,王敦有谋逆之心也不是王导初渡淮河时,那时东晋初立,王敦不会野心发作,他想当皇帝是后来的事情。

  《晋记》的说法倒是很符合逻辑的。王导定居今秦淮河南的乌衣巷一带后,王敦才谋划乱逆的。王导为此事担忧,生怕自己的仕途和王氏家族会因此受牵连,这才请郭璞占卜。郭璞一番占卜后,告诉王导

  〃吉,无不利。淮水绝,王氏灭。〃

  意思是卦象出来后郭璞说,大吉大利,没有不好的,除非秦淮河水断流,否则王氏家族在这里是不会灭亡的,一定会兴旺发达。

  《晋记》和《晋书》对郭璞所说的话,记载是一致的,差别就在前面王导求卜原因上。后来,王家子孙确是繁衍不绝,与谢家一道,在秦淮河边,共同演绎了上百年的家族传奇。

第45节: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葬南京巧合之谜(1)


  宋庆龄亲自上山选墓地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葬南京巧合之谜

  1925年3月12日上午9 时30分,〃国父〃孙中山在北平铁狮子胡同行馆逝世。

  孙中山生命垂危时,宋庆龄、孙科及汪精卫、何香凝等就在病榻一角,商议他的后事。当汪精卫说出要将孙中山死后葬在北京景山时,已昏睡过去的孙中山,此时突然醒来,说,〃不对,不对,我要葬在紫金山。〃

  孙中山看中南京风水

  孙中山为何要求死后归葬南京?有这么一个说法。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任后仅月余,迫于北方袁世凯的势力和革命党人的妥协,在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做大总统候选人。3月 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解职。孙中山在紫金山(钟山)自选长眠之地,就在解职这天。

  孙中山曾几次到东郊紫金山(钟山),最著名的一次是谒孝陵,时间是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对孝陵的主人朱元璋特别崇拜,革命之初,就是以朱元璋为榜样,承继了朱元璋〃恢复中华〃的民族精神。但孙中山后来认为,自己的事业比朱元璋、洪秀全更有革命性,〃前代革命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

  谒孝陵时,清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刚三天。当时孙中山亲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谒孝陵,祭奠朱元璋,并发表了祭文,称朱元璋为〃 我高皇帝〃。

  据史料记载,4月1日这天,孙中山起身很早。起床后,孙中山碰到人就说,从今天起,我就是自由公民了。吃了早饭后,孙中山吩咐卫士去备几匹马来,说今天要到东郊去打猎。

  孙中山在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的胡汉民等人的陪同下出朝阳门,直奔明孝陵而去。

  当时紫金山阳光明媚,景色美不胜收。一处叫半山寺的地方,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十分雄伟。登高远望,南面的方山历历在目,秦淮河像一条玉带逶迤环绕。

第46节: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葬南京巧合之谜(2)


  孙中山慨叹道:〃展堂(胡汉民的字),还有你们都来看,这地势比明孝陵的独龙阜还要好,前有照,后有靠,有山有水,气势雄伟,我真不明白,当年明太祖为什么没有选中这块地方?〃

  胡汉民接着孙中山的话说:〃先生说得对,这里的确比明孝陵好,拿风水来说,叫做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砂环抱,加以秦淮河环绕,真是一大好墓地也。这是大风水,而明孝陵则是小风水。〃

  孙中山又接着胡汉民的话笑着说:〃我将来死后就葬在这里,那就好极了。〃

  上面这段故事,是其子孙科后来记下的,是孙中山希望死后葬在南京的最早记录,也是目前民国官方资料上〃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一说的来源。

  孙中山死后葬南京,主要原因是革命成果在南方,自己在南京称大总统,选择归宿南京并不是偶然的。同时,不可否认,孙中山将具体的葬地落实在东郊紫金山,确实也与这里风水好有关。

  孙中山生前在确定南京为首都时,曾说过,〃南京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三种天工,钟毓一处,世界中之一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

  弃用朱元璋的〃风水山〃

  紫金山很大,孙中山当时指的地方并未留下标记,也无人当真记录。在孙中山病逝后,陵址的卜择便成了问题。孙中山到底希望葬在山的何处?

  据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山陵园史录》(1989年11月版,南京出版社)载,遵照孙中山归葬南京紫金山的遗愿,葬事筹备委员会成立前,北京治丧处就已派后曾任民国政府主席的林森,赶往南京初勘葬地。

  林森返回北京后向治丧处作了汇报,由治丧处代表与当时的段祺瑞政府接洽相关事宜。

  孙中山葬事筹备处成立后,首先由家属及葬事筹备处代表林焕廷、叶楚伧等人,到南京实地勘察墓址,并确定工作顺序。4月21日早晨,宋庆龄、孙科等由上海抵宁,上午出席了南京各界追悼孙中山大会,下午即赴紫金山相地。

  宋庆龄一行先至明孝陵西的〃虎山〃。为何先看这里?原来里面有一个小插曲。

  此前,葬事筹备处曾收到一位姓孙的来信,自称是虎山主人,愿捐山为孙中山墓地。但当宋庆龄一行实地观察后,当即就放弃了。所谓虎山,不过是明孝陵西侧的一座小丘。要说风水确实有,但让朱元璋用去了,孙中山岂可葬在朱元璋的脚下!
第47节: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葬南京巧合之谜(3)


  当年刘基等风水大师为孝陵卜址时,就是将此山丘当成〃右白虎〃风水山来处理的。由于地势较低,又处明孝陵下水头,虎山根本就不是安葬孙中山的风水宝地。

  宋庆龄表示不宜葬山顶

  宋庆龄一行随即登山,向东行。

  一行人行至小茅山,途中发现有两处小坡,都高出明孝陵,当天未能作出决定。第二天宋庆龄执意由陡峭险峻的北坡,登上紫金山顶,再次相度。由山顶走到小茅山万福寺附近,大家眼前一亮。

  宋庆龄觉得这附近不错。后来,中山陵就建在这附近,这座寺庙位置大概在现在中山陵东北的一段平台上。孙科还在万福寺旁建造了一座〃永慕庐〃,供家属守灵用。

  另外,从山顶上看,发现紫霞洞上也有一处平台,但面积较小,不合用。此处后来却让蒋介石选中了,筑正气亭作了墓地标记(此事详见本书下一章〃卜择传奇·蒋介石南京自选墓地之谜〃中相关内容)。

  当时有人建议,中山陵址要比明孝陵高,意思是孙中山比朱元璋伟大;还有人建议,选在小茅山的山顶,暗里的意思是,孙中山的功绩比山高。宋庆龄不同意,墓址比孝陵高可以,但墓建在山顶〃不相宜〃。

  当时作了一番初步勘察,但并未最后定夺。宋庆龄留下意见后,因为有事在约,便赶回了上海。

   1925年4月23日晚,葬事筹备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商定墓址。根据宋庆龄等家属的意见,最终定下了现在的陵址,即宋庆龄看好的坟。同时决定,派主任干事、曾任孙中山秘书的杨杏佛,赴南京接洽圈地、测量照相。

  紫金山共有三大峰,第一峰即主峰,名北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此即中山陵所在;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国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称天堡山,中国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即选建在此山山顶上。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境内,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小茅山因为风貌如茅山,胜境赛茅山,因得此名。

  为什么小茅山一带是孙中山最佳的葬处?有风水先生认为,明时紫金山的风水,以明孝陵独龙阜最好。但到了近代,独龙阜一带〃王气〃已弱,小茅山一带成龙脉最聚气之处。中山陵的风水好在哪?一句话,好在〃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

  孙中山紫金山〃寻宗问祖〃

  孙中山将葬地安排在南京,有迷信者则认为,这里有一种〃因果〃,说是孙中山死后要〃寻宗问祖〃,原来此山是孙中山的〃祖坟〃所在。

第48节: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葬南京巧合之谜(4)


  孙中山哪一代祖宗葬在紫金山?孙权啊。孙权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武经伍子胥推荐,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遂成一代名将。吴国被越国灭亡后,孙武的后人便在今浙江的富春一带隐居了下来。〃富春孙氏〃成为中国境内一大旺族。

  1980年代,孙中山的家谱在广东被发现,族谱名叫《富春孙氏宗谱》。溯源而上,孙中山的祖先就是富春孙姓。

  其实早在193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客家文化研究开拓者罗香林教授,便考证过孙中山的家世,于1933年出版了《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证实过孙中山的祖上是从浙江迁居福建,再迁居广东的。

  孙权死后,就葬在紫金山,其墓不就是孙中山的〃祖坟〃么!

  巧合的是,孙权是第一位定都南京的帝王,史称〃东吴大帝〃,孙中山却是目前最后一位南京的近代国家元首。首尾响应,这是不是南京的定数?!

  实际上,孙中山下葬紫金山有太多的巧合,如紫金山汉代时曾叫钟山,两千年后真的葬了一个〃中山〃;近人称孙中山比朱元璋高明,中山陵址真的比明孝陵高一坡度……

  外篇: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