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史 作者:许地山-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日见其多。当时所谓东方三神山即是现在的日本,故出海向东去求仙底人很多。秦始
是二十八年乃从事于大规模的寻求,遣徐福领了几千童男女出海。日本栗田宽作《氏族
考》称述着别姓氏中底山田、御井、志我、长野、广野、三宅六氏为灵王后裔,章炳诚
说是太于晋之胄,因“王子求仙”底史实,虽《列仙传》未明载其有无出海,但确有可
靠之处。
神仙思想底起源本出于燕齐方士。这两国为当时近海底开明国,海边底景象,如蜃
楼云气等,给他们一神仙山底暗示。自方士底神仙思想盛行后,一摊学“道”底人因为
它底“不死说”与老氏底“长生论”名字上适合,顺着时势底趋向,遂将它与道家合而
为一。故此后所谓“黄老”,无不与神仙有关系。神仙家深信肉体不死之说,主张用药
力来补充后天的缺陷。这与原始的道家底“真人”思想就不同了。《庄子·大宗师》说: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许士。若然者,过而弗海,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
高不谋,入水不德,人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着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
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皤,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隘言若哇。其音
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仍然而往,
格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
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颗颗,凄然似秋,暖然似春,
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原始的道家以为在这“虚形”里头有个与大化
同流底真我,能超然于物质之外,忘形于时间之中,加庄子《逍遥游》所说底姑射神人
一样。放初期的道士只说V解”,“蜕化”,并没想到“白昼飞升”这一层。道家底
“真人’思想,不但不是肉身永生说,并且主张身体底生死是必需的。《庄子吹宗师》
说:“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快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
也。”明生死是理所常具,何能逃避得了?所以要注意寄寓在这虚形码底“真人”要使
他(真我)回到自然底道里头。道是“有情有性,无为无形”底,所以它能超脱一切空
间时间底牵制,而自由去来。
道家底长生思想,不是贪生逃死,乃是为知生而生,知死而死。宗教能够成立都是
在乎对付生死。对付人生,有伦理学就够了。要有“人死观”加在人生观上头,才能说
得上宗教。世人无一不死,却没有一个善于死底。这都是因为他们不善于养生底原故。
道家底修养就是要预备死,故要“究理尽性而至于命’来理会生生死死底真际。求长生
不过是我生底时间短,不能尽量享受罢了。但百年底寿命不为长,千万年底寿命一亦何
尝长得了多少?时间不过是真我因住在虚形中而生底主观感觉,在道里头,本无此事。
造成时间底主因,是在我们底虚形中可以感得血脉底跳动,事情底繁简,光阴底更迭等
等。凡我感得繁杂迅速底事物,便觉得时间短,而简慢的便觉得长。监里底囚犯,下床
盼暗,上床盼明,在狱中度日如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故他们底时间比别人底长。市
场里底商人,收幌子底时候,总觉得刚挂上不多时,因为他底生活忙,所以觉得光明如
箭。“黄粱梦”底经过只在瞬息间,而其经历已是几十年底工夫了。因为梦中情事纯是
主观的,没有外界情境与它比较,故能于一瞬间周历几十年。这样看来,真时间便是无
时间,因为时间是从虚形中造出来愚弄人底。“山中七日,世上千年”还不是真时间,
要能“体道合变,忘心于寒暑”才可以。故庄子说“天时,非贤也”,明要把时间忘掉
乃可以为真人,为贤者。一个人能够事无所事,心就虚静,而无忧虑;无忧虑,故没有
年寿不永底恐慌,那么,日月就可以延长了。不能长生底原因就是犯了“时病”。进一
步说,肉身底生死,本不碍于长生;就使肉身不死,也不过是“与天地同你”,天地还
有休灭的时候,何况肉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
久,况于人乎广(《老子》)故《太玄经》说:“志于目,则光溢无极;混于耳,则心
识常渊。两机俱忘,是谓太玄。”又说:“养其真火,身乃长存;固其真水,体乃长在。
真真相济,放日‘长生’。天得其真放长;地得其真故久;人得其真故寿。世人所以不
得长久者,养其外,坏其内也。,,
自神仙辟谷服丹之说加人道教,于是所谓“真人”一变而为肉体飞升说。这样的思
想无疑是受了佛教轮回论底影响,并且变本加厉。《钟吕传道集》里,钟离权对吕岩说:
“人生欲免轮回,不入于异类躯壳,当使其身无病者死苦。顶天立地,负阴抱阳而为人,
勿使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帐道集》以阴阳定人鬼仙三途,说鬼是纯阴无
阳,人是阴阳相杂,仙是纯阳无阻。故人可以为仙,也可以为鬼。他有五等,所谓鬼仙、
人仙、地仙、神仙、天仙是。③修到鬼仙还不为功,到八仙乃为小成,地仙为中成,神
仙为大成。鬼仙不免轮回,人仙与地仙只可免死,要到神仙方能身外有身,脱质超凡。
天仙是得“道”后,传道人间,仙行圆满返到洞天底神仙。这个明明是采取怫教对于菩
萨底见解。
人所以不能长生底原故,因为他犯了三种毛病,就是时病,年病,身病。对病是劳
逸过度,冒寒涉暑,其结果为“患”。年病是恣清纵意,散失元阳,其结果是“老”。
身病是精神消散,其结果是“死”。人要解脱愚、老、死,就当修养。最先当要绝了时
病底根源;要免身病,先要使年病不生。所以修养的工夫要贯注在年病上,使身体不老,
然后不死可求。这个就产生了“炼丹”底方法。
六国和秦时的方士早已讲求“不死之药”底制法。《盐铁论·散不足》载秦始皇好
神仙,信机样,于是“燕齐之士释锄本,争言神仙。方士于是趣咸阳者以千数;言仙人
食金余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金余珠”即是从金中所得底“丹”。初时底丹不过
是从石类中底殊砂取汞(后来名为砂子、阳龙),从金类中底黑铅取银(所谓银母、阴
虎),使银汞相合,取其精为“金余珠”。后来更附会以阴阳五行之说,以龙虎居坎离
之位,离上坎下为水火未济,坎上离下为水火既济,水火交和则丹成。方士以为人身底
构造本应天机,一身之中乃是一个小天地,故当依着阴阳升降之理炼就纯阳,使之脱质
升仙。他们有外丹、内丹,或炼形、炼气两样丹法。
外丹所以炼形。照道士们底讲究,采药后,精选入炉,用八日取得底真火,从月取
得底真水锻炼。丹炉三层,外方内圆,一切都依卦气而造,共高二十七寸。药放在炉里
炼过三年为小成,服之可绝百病;六年为中成,服之可以延年;九年为大成,服之可升
举。炼到第九年底丹名“白雪”,又名“玉液”;第十二年名为“神将”。(铜符铁券
快》:“一粒一眼三期后,周身九窍目光明。白雪人口身生羽,神符吞下足生云。”言
服了第十二年底丹便能得驾起云头上九天底本领。又有所谓“紫金丹”,乃得自扶桑,
服之能使聋者聪,管者明,枯骨生肉,顽石成金,河化乳,华不落,等等功能。自古以
来,炼丹服丹底那么多,现在应当有无数神仙驾着云头游来游去才对,但实际上,我们
只见云而不见仙!这是什么原故?道士又给我们一个解释,从锻炼上说,丹本没炼成,
修者仓卒服了。丹所以不成底原故,第一是药材不好,第二是火候不足或不对,第三是
时机不合。从修炼底人身上说,他还短了炼气底工夫,因为单炼形是不够底。《灵飞经
久《铜符铁券》、《灵宝毕法》、《火莲经》诸书不过是教人炼形,并没注重到炼气那
层。修者过于注重炼形,虽专用许多‘傍门小法”如斋戒、体粮、采气、漱咽、离妻、
断味、禅定、不语、存想、采阴、服气。持净、息心、绝累、开项、缩龟、绝迹、看读、
烧炼、定息、导引、吐纳、采补、布施、供养、救济、入山、识性、不动、授持等,终
不能飞升;必须形气并炼,用内视法,先使身心达于清静虚无之境,然后锻炼内丹,使
外内调和才可以。内观者,先于“无中立象,以定神识”,继则“一念不起”,以保其
“清”,使“灵台无物”,以保其“净”。能够这样,才可以讲内丹底修炼。《性命圭
旨》专讲炼形炼气之法,但已融通三教,不尽是道教玄理。
人身是个小天地,所以万物皆备于其中,无需再向外求。身体里有三个区域,所谓
三丹田,是神、气、精寄寓底地方。上丹田为神舍,中丹田为气府,下丹田为精区。三
丹田中自有妙药,能够自炼自还。所以内丹底讲究在“还丹”,即将丹田炼成底药(龙
虎)还到丹田。这丹药是要降伏心肾底龙虎,即制色欲忿怒使心火下降,肾水上润。制
色止怒即是降伏龙虎。身中底水火,乃从肾生真水,心生真火。水为乾父,生姹女;火
为坤母,生婴儿;二者交情而生黄芽,即具龙真虎是。由此存想内观,以应阳升阴降之
象,乃至绝念无想。目凝神息虑,历过小还丹、大还丹、七返、九转、金液、玉液,清
还丹后乃得真念与真空,然后可以入到超脱底境界。还丹是还告身中底日月去和天地造
化同途底意思。内丹之法,归根是要“炼精合气,炼气会神,炼神合虚”。一到虚无,
生死自了,而仙境可得。这比配金精石液为夫妇,得“河车”而飞行天外底丹法就强多
了。看来,内丹也和禅定或定息底方法没甚分别,大概是采用佛法底结果。
炼内丹不成是因为道上身心中有九难十魔底阻碍。九难者:一是衣食迫逼,二是尊
长拦阻,三是恩爱牵挂,四是名利索绊,五是灾祸横生,六是师长约束,七是议论差别,
人是志意懈怠,九是岁月磋跄。十魔是:贼、富、贵、情、恩爱、患难、圣贤。刀兵、
文乐、女色。能避掉这九难十魔,方能修仙炼丹。
讲还丹底书最好读《参同契》,现在将其注释中引一句来做结语。“人之一身,法
天象地,与天地同一阴阳也。人知此身与天地同一阴阳,则可与论还丹之道矣。”(元
俞谈《周易参同契发挥》)
在神仙家之外,还有两派属于方技底医家与房中也与道教有关系。从中国医书中所
立阴阳底理论可以看出其中底道家思想。医药一科在道主底功课上也是很重要的。房中
之术,《汉书·艺文志》虽列八家,但其书已不传,小说中载道士擅于此术底不少。
上头所说只在道教对于修养之方法及宇宙人生底见解,现在当略述其对于神灵底信
仰。这是使黄老道成为今日的道教底关键。原始的道德家并没有明白地说这世界有没有
主宰它底神。天地在他们痛心目中只是一副大机械,也可名之为“玄机”,作善作恶底
果报乃是自然的机械性使它如此,并非由于大神底赏罚。汉初底道家还有些依照旧说底,
如灌南子说:“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
邻。”又说:“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人间训》)这还是《易
·坤》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同一语气。邹衍虽谈五德组始
之运,却也没有说到天志。《鸡冠子·学问》所记底“九道”,似为秦朝前后底道士所
必学,其存到今日底还可以找出“道德”、“阴阳”、“天官”。“神征”四道来。神
征是讲天人感应底,这与道家底思想是很晚出,也不是固有的。
天人感应在先秦时代主张得最热烈的便是墨子。墨家思想在汉时为儒家所压制。当
时能与儒家抗衡底便是黄老道,许多派别都在它底荫下得以保存,故墨者也就归附在里
头。道教和墨教底关系在它底感应论。我们将《太上感应篇》来和健于》底《法倒、
《天志*《明鬼》诸篇比较一下,就觉得其中相同的观念很多。健子啡攻》文里列举许
多机样,《天志湖告以“知天鬼之所福,而避天鬼之所增,比求兴天下之利而陈天下之
害”。拥鬼》说:“今吾为祭相也,非直注之于污壑而弃之也,上以交鬼之福,下以合
欢聚众,取亲乎乡里。”《感应篇》开首一句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这与《法仪》“爱人利人
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日杀不辜者,得不祥焉”是一样的意思。又折
福底事,亦为墨者所不禁,这在《天志篇》里说得很明白。祈攘本为宋国所重,墨子生
于宋,故他底门徒多习祝史之事。道德家本不主祈德,因为这是巫祝底事,不是学清静
无为底人所当为。但自墨道参入后,祝捷几乎占领道家实行方面底全部!秦汉间底方士
都能祈攘,摊南》有土龙求雨之文,董子甚且以儒家实行这事。祈壤之法到后来越盛,
依《神仙传·王远传》所记,则汉桓帝时,学神仙底已教人用符法模灾治病了。汉魏道
教徒所知底神仙不过如《神仙传湖载九十二人严著者把墨子也入仙班,是一件很可注意
的事。到五代时候,道士中还有会“墨子术”底,我们在史乘中找出底下一段话。
是时魏州妖人杨千郎用事,自言有“墨子术”。能役使鬼神,化丹砂水银。庄宗颇
神之,拜千郎为检校尚书郎,赐紫。其妻出入官禁,承恩宪,而士或因之以求官爵。
(《新五代史》卷十四,太祖子)墨子曾否能使役鬼神,化丹砂水银,我们不知道,
但从传说中,我们知道他底技术很好,能做木鸯和军用的器具。宋道书中还有《太上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