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究竟在说什么?-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贺首届国际《道德经》研讨大会召开
序言
从小对道家感兴趣,毕竟是祖国传统文化渊源,特别是老子和他的不朽之作《道德经》,从十多年前第一次接触至今,反复阅读,受益良多,《道德经》对华夏后人的思想和文化影响之大无法估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种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的思想学说,都能从中见到《道德经》的影子,从江湖中的三教九流到高坐殿堂的文人雅士,从“矛盾论”中的辨证法,乃至当今时代中外皆知的“和谐社会”观。老子的“天地观”经过极富想象力的庄子一支神来之笔,衍生出魏晋玄学;他的“玄德观”经过孔圣人的妙手点化,演变成贯穿中华文化的“德治”主要内容;经由程朱两位大儒润色加工,于是创立了宋明理学;老子的“无为观”被历代统治者推崇为驭民之术;他的“雌柔观”无意中唤醒了心有灵兮的孙吴子,从而诞生《孙子兵法》,造就誉满全球的大中华军事理论;就连中华武术、内家气功,亦都受其影响,涌现出无数武林高手,譬如明代道士张三丰悟出其中精华后发明了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太极剑法,这却是让一向主张远离争斗,少私寡欲的老子始料不及,不知他老人家是否天上有知而生责怪?
〃道〃的妙不可言和浩荡宏博,两千年来倾倒天下苍生无数,各种注译版本上百种,浩浩荡荡的译者行列中甚至包括梁武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宗等一代帝王;孔老夫子赞叹说:〃老子其犹龙邪!〃庄子更是钦服的五体投地:〃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鲁迅一言蔽之:“中国文化其根在道家,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第一次来到中国访问时,有人向他提到《道德经》,他听完几段内容后不由大为惊叹,认为两千多年前人类就有如此深邃透彻的思想,简直不可思议。一代伟人毛泽东十分推崇老子,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并引用他的原话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58章);那些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道德经》中的名句如今已成为中国人脍炙人口的日常用语,《道德经》被翻译成外国文字之多,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本中文书籍能够超过,足见其对全人类的深远影响。。。。。。
短短五千字的《道德经》,对于后人的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其中蕴藏什么秘密?《道德经》到底是在说什么?《道德经》的核心是“道”,若想看懂《道德经》,就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道”。
一、“道”听途说
《道德经》中的“道”到底指的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河上公说是“自然长生”,王弼说是“崇本息末”,最近又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著文说它是“君人南面之术”(见《光明日报》2006年11月16日整版“《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还有一些《道德经》译本作者振振有辞说;“《道德经》既存在唯物主义成分,也包含唯心主义因素,把“无为”做为“道”的最高范畴,抹杀人的改造自然主观能动性,使其思想带有宿命论色彩,历代统治阶级就是利用这一点来麻痹人民的斗志“(见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道德经俗释》)。。。。。。
学者们洋洋洒洒,广证博引,妙语连珠,只是他们几乎千篇一律习惯于从学术角度研究《道德经》,既缺乏关于“道”的正知正见,亦无长期实践中对于“道”的亲身体验,仅凭意识心推理猜测,坐而论道;难免背“道”而驰,难怪佛说“多闻求道,道必难会”(佛说四十二章经),难怪长期以来一提起老子,一说起《道德经》,不是神秘的“玄学”,就是君王的“驭民之术”,不是消极避让,不思进取的隐士哲学,就是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处世之道;甚至还有人说老子是阴谋家的鼻祖。。。。。呜呼,悲天悯人的老子如今反被戴上一顶顶高帽,真是冤到家了。
《道德经》到底是在说什么?以在下看来,它既非什么消极避让,不思进取的隐士哲学,亦非宣扬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处世之道,更不是什么“君人南面之术”和“历代统治阶级来麻痹人民的斗志”的精神武器,大道致简,万法归一; 老子无非是想通过《道德经》告诉世人什么是“万物之源”这个宇宙人生的根本,如何返本归真回归这个“天下母”,以及认清“道”对于我们生命的重大意义何在。
“无为”,一般解释就是不作为,但如果这么理解《道德经》那就不免有失偏颇,老子在希望人们尊重自然法则,不要用人的主观意志取代,因为一切事物的生成、生长或毁灭都依照其自身的规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37章),“无为”指的是“道”的本质原本清静无为,没有人我。“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但却没有一件是“它”有意为之。“无为”指的是“道”的体性,非“道”之用。正如佛说“若有人于此法中无忆想分别,无取无舍,无贪无违,无想无想业,不贪言说,知法假名,皆无所有。断语言道,无有差别,亦无戏论,是名无生无想行者,于世中名为圣众”(《佛藏经》)。
我们再看《道德经》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知道的人不乱说,爱说的人不知道。当一个人知道了自己所拥有的“道”与他人无二无别,无诤无受,自然就习惯于在他人面前谦和有礼,不含锋锐,共同沐浴在“道”的光辉下和光同尘,润养万物。塞住耳目口鼻的知识穴窍,关闭喜怒哀乐的欲门,那是因为“道“原本不在主观意愿的范围之内,根据自己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于外部世界(六尘)的感知所得出的结论,无法得到真正的智慧,而且往往会误导自己,任何来自常人书本知识乃至经验和意识心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与“道”相左。所以老子才说“道可道,非常道”。
离开了“道”的本质来说“道”,结果自然是“道”听途说。
二、“道”之体;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在《道德经》头一句如是说。意思是“道”无可言说,可以说的就不是“道”,但是做为万物之源,天下之主,这个“道”对于宇宙苍生竟是如此的至关重要,所以又不得不说。和别人一样,在下开始读《道德经》时对“道”究竟为何物也是似懂非懂一头雾水,当作“玄之又玄”的玄学,直到潜心佛学N年之后,再回过头来重读《道德经》,才真正明白了其中含义;原来老子说的“道”正是佛家所说的“如来藏”是也!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只需根据双方对于“道”之本体、“道”之相和“道”之用的描述做一比较,相信即可一目了然。
首先,什么叫做“道”,又该怎样称呼这个“道”,的确让老子为难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25章),道本无名,说出来的就不是道,但为了向世人说明道理,老子只好硬着头皮说;“强之为名曰大” (《道德经》25章),又小声解释说“道常无名”(《道德经》32章)。既然没有名字,那就随便起一个好了。在老子嘴里,道、大、小、无、朴、一,都不过是“道”的别名,无一正统,仅仅是为了言说得方便罢了,更有甚者,老子还用“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天地根”(《道德经》第六章)、“天下母”(《道德经》25章)来形容这个“道”,难为他老人家用心良苦。
再看看佛家如何称呼“如来藏”,数一数,在佛经中“如来藏”的别名竟有数十个之多,例如;空、它、真心、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阿陀那识、阿梨耶识、真我、圆觉心、如来法身、无漏、法相、实相、菩提心、道、妙明真心、大圆满、光明藏、等等,佛教传到中国,禅门大德们干脆称之为“本来面目”和“本地风光”;例如佛说︰“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入楞伽经》卷7)
释伽牟尼佛干脆一语道破“不贪言说,知法假名,皆无所有”(《佛藏经》),一切名称皆无意义,但是因为要度化世人为众生演说佛法,那就随便给它起个名字好了。在《契经》中佛陀又详细解释说:“金刚藏菩萨云:“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譬如明月现众国土,世间之人见有盈亏,而月体性未曾增减。藏识亦尔,普现一切众生界中,性常圆洁,不增不减,无智之人妄生计著。若有于此能正了知,即得无漏转依差别。”又如《入楞伽经》卷三曰︰“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贪瞋痴不实垢染阴界入衣之所缠裹,如无价宝,垢衣所缠。”
“道“是从什么时候有的?老子解释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为天下母(《道德经》25章),既然老子说在有天地之前就有“道”,那就不受时间概念的约束了,没有一个开始,也没有一个结束,相形之下,世间一切生命都将生、老、病、死,物质世界则有成、住、坏、空,没有一个永恒,世间万物都无法逃脱这个自然法则,而“道”却不然,何以故?皆因它是我们的真实生命之根,是“天下母”,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心经》),既然没有出生,当然就没有死亡,;因此佛说 “是故大慧﹗菩萨摩訶萨欲求胜进者,当净如来藏,及识藏名。大慧﹗若无如来藏者,即无生灭。”(《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没有这个“它”,就没有世间万物,当然也就没有此刻正在阅读此文的这个“我”。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14章),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佛家谓之曰“前前无始,后后无终”,都是一个意思。
佛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道”在何处?就在“一切众生身中”,就是说,无论你是否承认这个“道”亦即“如来藏”,无论你是否学佛修道,无论你为善为恶,它都永远与你同在,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就像人们眼中的明月一样有阴有晴,有盈有亏,其实阴、晴、盈、亏不过是世人眼中的假相而已,明月本身并没有增减变化。“道”是如此的「平等」,如此的「普遍」,以至于大千世界中每一个有情生命都拥有一个自己独一无二的“道”,所以2500年前释迦牟尼夜睹明星悟道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原来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行,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基于这一认识,伟大的佛陀于人类史上最先高举起“平等”这面大旗,形成佛教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生命观,尊重一切生命, 从微小的細菌,到大海的鲸鱼,从聪明的人类,到我们未见过的神灵,每一个生命都拥有自己的“道”,也就是“如来藏”,在体性和本质上平等一如,谁也不比谁高半头,或者比谁少一分。在每一个“如来藏”的内涵中,既蕴藏成佛的可能性,也含有下地狱的种子,即使是诸佛的神通加在一起,也不能够毁灭掉哪怕是一只蚂蚁身中的“道,”这个“道”亦即“如来藏”中含藏了你多生多世的染污种子,今生因缘相会,所以你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垢衣所复,不见光明”,直到通过修行证道擦去“垢衣”,“道”的光明自然显现;从此了知它的存在和种种功德,获得无漏智慧。
“道”既然创造天下万物,那么,它岂不是比天地更高的神灵?岂不成了我们头上的太上皇?成了视众生为奴仆的上帝?老子的回答是否定的,他明确指出;“道”是没有自我意志的,它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对万物不偏爱也不嫌弃――“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道德经》),它滋生万物并不据为己有,养育一切并不自居其功,它是万物的主人却不对万物颐指气使横加干涉,可见,“道”没有感情色彩,没有自我意识,没有人我之分,但是却至高无上无所不在的自然规律。对比一下佛如何说;“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
老子又说“大道汎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道德经》34章),大道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就像滔滔不绝的河水,万物靠它而生长,但它并不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人,它自身没有欲望,所以显得渺小。“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37章),“道”虽然能生万物,但却没有一件是“它”有意为之,“道”本身没有为所欲为的欲望,但却是构成万物的基础,所以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故此宇宙万物须臾不能离开“道”而独立存在。“无为”,并非指的是让你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做,那叫呆傻,不属无为。“道常无为”指的是“道”亦即“如来藏”原本清静无为,非有非无,没有人我。指的是“道”的体性,别忘了后面一句”无不为”才是“道”之妙用;”道”无所不为;无处不为;无时不为;正因如此;才有了我们能看到能听到身体所能感知到的大千世界林林总总;你说它有为还是无为?
“万物归焉而不自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以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34章),正因为它从不认为自己伟大,所以它才是真正的主人。佛家认为;正因为“道”也就是如来藏没有意识心,没有证自证分,所以它不知道自身的存在,它源生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