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徐海东-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海东的热泪顺着眼角淌了下来。他突然感到大自己高大了,有力量了,没有孤独感了,而且看到了光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依靠,就像儿子找到了盼望已久的母亲,一切迷茫与彷徨全都消失了,剩下的就是为革命奉献的满腔热血。
晚上,徐海东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入眠,思绪万千。
1900年6月17日,徐海东出生在湖北省黄陂县徐家老窑。他家十几口人,只有半亩地,靠烧窑、卖盆、卖罐为生。只有几间破茅屋,也是夏不遮雨,冬不挡风,一家人过着“窑花子”、“泥巴人”的苦日子。徐海东在兄弟中排行第六,有“小六子”的小名,不知啥时又多了个“臭豆腐”的诨名。徐海东小时候,常是赤脚光头,还有鼓鼓的黑脸儿,深深的酒窝,从那双水灵灵的眼睛里透出几分灵气,是个有名的“聪明、可怜的野伢子!” 徐海东和他的几个哥哥第七代窑工。他除了读三年半私塾外,十多年的窑工生活,使他太了解“窑花子”们的苦衷了。窑场生意兴隆,“泥巴人”尚能混个温饱,过年还能吃上几顿糍粑(湖北人用糯米春粉做的粘糕)。遇上荒年,只好靠野菜煮红薯充饥度日,就像当地主的一首民谣说的那样:早上薯三碗,中午薯三碗,晚上还是薯。甚至有时连薯也吃不上。再加上官府的横征暴敛,地主老财的欺男霸女,窑工的生活简直不是人过的。现在好了,自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再学些本领,打倒地主老财,让穷窑工们过上幸福日子。徐海东在憧憬末来中进入了梦乡。
黄昏时分。汉阳门码头。
熙熙攘攘的人群,急匆匆在往回家的路上赶。从江边到岸顶的七十多级石阶上,有一个红脸大汉挑着两大木桶水艰难地攀登着。他就徐海东。原来,经店房老板娘介绍,徐海东成了个“挑水郎”,每天三更起五更眠,往来于江边和各用水家之间。就这样赚了几个铜板,总算有饭吃,也好攒点去广州的路费。这已是第十三天了,徐海东因劳累过度,连续发高烧。“海东,我送你去医院吧!”吝积堂走进屋关切地说。 徐海东摇了摇头说:你月薪才十六,除了伙食费,也没钱了,泥巴人生点小病就兴师动众,使不得。我能顶过去!”吝积堂每天都到这里看他。靠着吝积堂无微不至的照料,靠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精神,徐海东硬是没吃一片药、没打一次针,把高烧退了。
“积堂,你待我比亲兄弟还亲啊!共产党员都这样吗!?”“我们是同学加同志。当然比兄弟还亲喽!我与其他的共产党员相比,还差远啦!“吝积堂激动说,他们互相帮助、舍己为人,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呀!”“这是我的卖水钱,给你,算是缴第一次党费吧!”徐海东边说边从内裤里摸出几吊钱,从手捧向吝积堂。
吝积堂看着这几吊钱,心里像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全涌上来了,他的眼睛模糊了。这是海东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卖水的钱,自己病了,都没舍得买药,留着缴党费,做到一点不易呀!“你出来不是想'发发'吗?看来,你是真想去革命道路上发一发啦!”吝积堂感慨地说,“你将来一定能成为革命者的楷穷苦人的板样!”
徐海东幽默地说:“跟共党,闹革命,我是吃了秤砣,铁了心!”
自此,徐海东的精神大振。他继续担水,省吃俭用,烟不沾,戏不看,连多年养成的喝酒嗜好,也戒了,把挣来的铜板一个个压在枕头底下,到了晚上睡觉前还要拿出来叮叮(口当(口当)数一阵,想着要拿它去缴党费,还想着用它来作去广东的盘缠。是啊!黄埔、农讲所,已成,了日夜向往的地方啦!
江岸上,徐海东正气喘吁吁地将水担子换个肩膀。不料,水桶碰到了一个穿皮袍子的中年人的腿。水溅到了这个中年人的鞋袜上。“妈的,臭卖水的,不想活啦!”中年人头戴礼帽,眼上架副水晶镜,手拄文明棍。他边骂,边举起文明棍,重重地朝徐海东头上打来。“你骂谁?到底谁不想活啦?!”徐海东气愤地说,“好狗不挡道,你连好狗都有不如!”徐海东边说边拿起扁担,跃跃欲试。他想把多日的怨气发泄一下,一场斗欧迫在眉睫。“君子动口,不动手!”李树珍边向这边跑边打招呼,“海东,走。回客栈,我有话跟你说!”
徐海东瞪了一眼中年人,气冲冲地说:“我恨死这些有钱的人,他妈的,不把穷人当人看。你要是不来,我今天非教训教训他不可!”“我们迟早要收拾这些狗东西的!”
说话间,他们来到客栈,吝积堂和一个叫田道生的共青团员已等候多时了。
吝积堂见徐海东回来开口就说:“海东啊!这回你可有出头之日了。上级党组织通知我,暂时不去广州了,准备迎接革命军北伐,要我们留在武昌,就地开展工作!”“这叫什么出头之日,我还卖水呀?”没等吝积堂说完,徐海东就耐不往性子了,他反问道,“我一个卖水郎,文不通,武不懂,天天卖水,怎么开展工作呀!?”徐海东刚才生的气还没有完全消除。
“你去当兵吗?”吝积堂看着他说。
“行。当兵就当兵。我从小就喜欢玩打仗。我要是参加了革命,刚才那个混蛋小子,就不会故意欺负我了!”
“不是革命军,是到湖北军阀刘佐的二师里去当兵!”
“那我不去。这些大兵,坐人力车不给钱,'买'东西边吃边抢,还动不动张口骂人,抬手打人。百姓都叫他们'挨炮子的短命鬼'。俗话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吗。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又是共产党员,怎么能去当那号子兵呢?”
“大丈夫,能屈能伸嘛!也不是叫你去干坏事,是叫你去学习军事知识。”吝积堂笑着说。
“不干,不干,这个事不能干!”徐海东皱着眉头说。
吝积堂劝道:“革命,不仅需要武的。这也是上级党组织的意思!”
接着,李树珍、吝积堂等又讲了一番道理。
经过说明,徐海东这是相信了把他引向革命道路的老同学,于是他说:“既然是党组织的安排,那就去试试吧!”
田道生说:“你顶的缺儿叫柳金彪,在军队里没有自己名字,就叫柳金彪!” “不行。大丈夫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我就叫徐海东!”徐海东坚持说,“读私塾时。有钱人家的孩子欺辱我,不叫我学名,叫我'讨人嫌的臭豆腐',我就把他们打个头破血流。何况我都二十好几的人了。我就叫徐海东!”
吝积堂耐心地说:“为了干革命,共产党员改名换姓的人多的是,为了干革命,必须忍耐,要学习好军事知识,将来好领导我们自己的武装!”
徐海东想,做窑匠,当放鸭娃,当卖水郎,什么苦没受过,什么罪没经过,都没改过姓、卖过名。如今参加了革命,入了党,却要隐名埋姓,心里很不平衡。但又转念一想,反正这也不是趄的改名换姓,顶几天假名也无妨,于是,就勉强同意了。
几天后,徐海东被送进了兵营。
1925年8月3日拂晓。操练场上。
口令声、脚步声,阵阵作响。虽不太整齐,但也有几分气势。 “柳金彪!站往!”陈德金班长喊道。 “到!” “你衣兜里哪来的钱响?新兵还没发饷,你哪来的?肯定是偷来的吧!?” “我。。。。。。”徐海东犹豫了一下。他是上诚实的人,只好据实相告:“当兵前卖水赚的钱!””
“鬼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话!”陈班长是个兵油子。平日吃唱嫖赌无所不干,更糟糕的是视大烟如命。看出“柳金彪”这个乡下人好骗,便来了鬼点子:“钱可不会说话哟!快拿出来,我给你存着。若是叫当官的知道了,钱,不但被没收,还要挨军棍哩!我们是朋友,是为你着想呀!”
徐海东紧紧捂着那个装有两块银元和几块铜板的衣兜,一时不知怎么办好。 “兄弟,你不信我?那好,我给你写个存条怎么样?”陈班长皮笑肉不笑地说,“你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到我这来取就是了!”
陈班长花言巧语、软硬兼施,终于把徐海东勒紧裤腰节省下来唯一的财产骗入了自己的腰包。
徐海东满肚子的窝囊气,还有些人背地里说风凉话,人穷志不穷呀,卖了家产又卖姓罗!军训再苦,他能挺得往。就是这些仗势压人、见风使舵的人,实在让徐海东咽不下这口气。每当气上来,要发做的时候,吝积堂的话语 …“为了革命,你要忍耐”的声就回响在他耳畔。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第二天,徐海东外出回来,发现自己的床铺被人翻了,被褥乱七八糟地放着。 “谁翻了我的行李?”徐海东问。
没人回答。
徐海东马上想起了藏在被絮里的几块银元,那是当兵第一个月发的薪饷,等着交党费用。他用手细细地摸了几遍也没有。
徐海东说:“谁拿了我的钱?借,也要说一声!”
有人朝墙边一个铺位努了努嘴。那正是陈班长的铺位。
徐海东径直走了过去。陈班长烂醉如泥,睡得像头猪,鼾声如雷。 “你刚走,陈班长就拿了你的钱。先是把屋里抽得云山雾绕,后又去饭馆吃喝。这不刚回来吗!”其中一个平时和徐海东的士兵对他说。 “嗨!醒醒!”徐海东边使劲搡他边喊叫,“嗨!醒醒!” “找。。。。。找。。。。。找死。。。。。。吗?”陈班长哼哼着,一动没动。 “你给我起来吧!”徐海东一用力将瘦弱的陈班长揪了起来,说,“是不是你把我的钱拿去了?说!”
陈班长这才有些清醒,使劲睁开惺忪的蝙蝠眼,当他发现是“柳金彪”时醉意醒悟了一大半,态度也缓和了下来: “你急什么?有话慢慢说嘛!” “你拿了我的钱,又把上次你给开存条也拿走了,对吗?” “你可不能血口喷人哪!咱俩是最好兄弟。我能背着你干那事吗,你把我老兄看成什么人了?!”陈班长小眼睛着徐海东,故做气愤地说,“谁拿了柳金彪的钱?赶快拿出来。否则,让老子查出来决不客气,与柳老弟作对,就是与我为敌!” “你。。。。。。你。。。。。。”徐海东有苦难言,也不知陈班长的闷葫芦里放的什么药,只好听之任之了。 “没什么?兄长为你作做主!?陈班长仗义地说,大家都起来,站在地上。接受检查!”
结果当然不得而知。钱和存条长了翅膀,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陈班长笑嘻嘻地说:“金彪呀!你都看到了,大家都没有拿。要不你再翻翻我的身上?”
“不必了!”徐海东瞥了一眼陈班长,扭头要走。 “唉!你别走!”陈班长假装同情地说,“我看你人不错,够哥们儿!咱们结拜兄弟吧!”没等徐海东反应过来,他又接着说:“我向大家宣布,从此我和金彪结成桃园兄弟。谁也不许拿他过不去!”
有人在暗中笑出了声。有人嘴唇上下咧着,默默地骂他。
徐海东气得脸色发紫。
这天晚上。吝积堂办公室。
天空中的月亮,在云中时隐时现。屋里微弱的麻油灯光,好像在尽力驱赶着每个角落的黑暗。
几把长条凳子,算是办公室的主要用具。地上凸凹不平。徐海东和吝积堂分坐在四条腿顶着一块板的办公桌两旁,倾心交谈。 “这个'熊兵',我不当了!财神爷找不到也就罢了,瘟神却老找上门来,我要回家了!” “ 怎么了?”吝积堂和颜悦色在问。 “往后,我连缴党费的钱都没有啦!”徐海东一五一十地说了被骗的全部经过,“叫你说,班长得寸进尺。我又不能和他硬顶着干,我不干了,说什么我也不当这号兵了!还是回家烧窑去!”
吝积堂沉思了片刻后说:“莫发火!莫发火!在部队里,有班长做保护,这种好事许多人求之不得呢?你算掉进福坑啦!”
“那你去呀!”
“那你替我教书!我就去!”
“我受这么大的委屈,你还拿我开心?!”
“说真的。那个陈班长不是和你结义了吗?你这不就可以跟他好好学点武艺嘛!”吝积堂对徐海东,“干革命,需要有各方面的朋友。多联络些有,这也是革命的需要。你的党费,我替你缴!”
“你不知道,那个陈德金班长是个兵痞军棍,无恶不作,和这种人合作,我干不来!”徐海东也缓和了下来。
“交朋友是名,学本事是实!”吝积堂劝说道。
徐海东顿生笑意,乐呵呵地说:“那就干下去?!你这个先生啊,我真服了你。什么疙瘩经你一就,就能解开。你这张嘴,死人都能叫你给说活了!” “这才像个共产党员说的话。共产党员不能知难而退,是要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胜利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吝积堂满意地说。 “那我就跟陈班长这个兵痞学定了。学他军事技能,而不学他做人。在可能的情况下,拉到我们这边来。”徐海东信心十足地说,“我一定忍辱负重、克服困难。争取将来做个能带兵打仗的军官,带兵回家多杀死几个土豪劣绅,多解放一些像我们这样的窑工!我要在革命路上'发'发一发'!”
三更时分。兵营宿舍。
地上军鞋横七竖八,床上士兵东倒西歪,墙上东西参差不齐。 “你今天匍匐动作不规范,训了你,还生我的气吗?”陈班长凑到徐海东铺前,讨好地说,自从上两宗事以后,陈班长自知拿了人家钱理亏。平日里,训练对徐海东格外严格认真,有错必纠。有时不厌其烦地示范、讲解,每个动作,直到徐海东领会了要领、学会了为止,生活方面,虽不时从徐海东索点小“贿”,但也多方关照他。不时在连长、排长面前说:柳金彪这个兵,好样的!” “我还要谢谢你呢!严师出高徒嘛!哪有理由记恨你呢?”徐海东对陈班长也起讲策略来了。边说边从衣兜里掏出几吊钱,塞到他手上。 “你真不愧为我的好兄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