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精选集-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把诗人与其著作分开研究,而这次则把作者与其作品作为整体来研究,详细阐述两者的辩证关系,即作者创造作品和作品创造作者的辩证关系。顺便说一句,这种批评方法,后来被誉为新批评的一个里程碑。再次是一部伦理散论,通过个体的嬗变来探究伦理学:冉奈曾是小偷、鸡奸者、诡辩家,蹲过大狱,但他一旦公开承认他是小偷,并把自己改变成世人要他改变的那种人时,他便成为诗人了。最后还是一部心理分析传记。要表现一个人的整体,要描绘一个人的一生,光凭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心理分析学的说明是有局限的,只有使个体在其整体中与命运碰撞才显得出个体掌握命运的自由。
总之,萨特认为,天才不是天赋,而是在种种绝望的境况下创造的结果。所谓天才作家,是指作家终于重新获得其自身的选择,包括他的生活;包括他对世界的感觉,直至他的风格和作品的形式特征,直至他形象的人物结构,直至他个人的趣味特性。写一位作家的传记,就是重新详细描绘他自身解放的历史。
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一九八○年高度评价《圣冉奈,演员和殉道者》,指出此书是“当代法国现象学本体论最灵活最聪明的教科书”。《丧钟》第五十八页,德诺埃尔—贡蒂埃出版社,一九八○年。著名文学评论家若日·巴塔伊指出:“我不仅认为这部长不见尾的论著是当今最丰富的专著之一,而且认为是萨特的杰作。”《文学与恶》第一二六页,加利马出版社,一九五七年。
更令人惊喜的是,照例,萨特每当撰写思想专著时总觉得言犹未尽,需要一种文学形象创作来诠释、来补充。这次几乎同时完成的是一部戏剧,名为《魔鬼与上帝》,自一九五一年六月七日首场至一九五二年三月一直未间断上演,几乎场场爆满。虽然盛况不衰,但批评不断,误解难除。甚至引起不少人的公愤。尽管选择了中世纪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尽管法德两国是信仰自由宗教包容的国家,但肆无忌惮地议论上帝和魔鬼是会激起众怒的。即使像萨特这样的名人,也不可以任意妄为。但,他偏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招来过分的反应和抨击是难免的。
剧评的火药味十分浓重,甚至有报刊攻击这部剧作是“亵渎上帝的战争机器”、“可笑的亵渎神明”《震旦报》,一九五一年六月九日至十日。。莫里亚克训斥萨特大逆不道,著文《萨特,无神论神明》《费加罗报》,一九五一年六月二十六日。,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甚至从首场演出开始不断有人来闹场,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位男子混进剧场吹唿哨,被带到警察局,竟发表声明:“我憎恨萨特,他是毒害法国青年的罪魁,是个罪犯,应当把他当做有害的畜生给枪毙掉。”《不妥协周刊巴黎版》,一九五一年六月九日,第七页。爱尔莎·特里奥莱在《法兰西文学报》(一九五一年六月十四日)著文批评《魔鬼与上帝》既缺乏历史性又缺乏现实性,譬如纳斯蒂用谎言煽动农民造反,当时的条件并不成熟,而如今的无产阶级是革命的,用不着向无产者说谎。
面对如此糟糕的反应和误解,萨特本人和以西蒙娜·德·波伏瓦为首的支持派,做了耐心的解释和指导,现简述如下:《魔鬼与上帝》根本不涉及上帝是否存在的形而上问题,而主要围绕伦理问题,即善与恶的辩证关系。“事实上,萨特再次以社会实践来对抗伦理的空泛。这种对抗与在他先前的作品中相比走得远了很多很多……一九四四年他以为一切处境都可以通过主观的行动得到升华;到一九五三年他明白了形势有时窃取我们的升华,而对抗形势,个体的救助是不顶用的,只有依靠集体的斗争。”西蒙娜·德·波伏瓦《势在必然》上卷,第三三○页,加利马袖珍本,一九六四年。格茨是冉奈的投影,而且比冉奈走得更远,无论作恶还是行善,都在寻找绝对,要么追求绝对的恶,要么追求绝对的善,结果都以惨重失败告终。这实际上是萨特作为精神领袖在革命民主联盟失败后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反思,但促使他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对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让格茨做了我做不到的事情。”《一种处境剧》第二六九页,加利马出版社,一九七三年。
不幸,萨特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方式越来越接近斯大林主义,从一九五二至一九五六年,虽然写下无数的文字,但很明显,他的文学创作灵感和源泉几近枯竭。后来萨特醒悟过来之后也承认,在四年的同路人期间,讲了假话,违心颂扬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甚至承认惟一的创作《涅克拉索夫》是“一部半拉失败的戏剧”,尽管动机是好的。《涅克拉索夫》(1955)本应该标志着作者深深涉及社会现实,不再采用传奇,而单刀直入社会政治,直抒胸臆。但结果他居然违背自己提出的介入文学理论,越过自己划定的创作底线,搞成一部政治剧,除讨好苏共法共外,遭到各方的谴责和辱骂。剧本主题是,涅克拉索夫是个骗子,冒充一个叛逃的苏联部长,在地区选举前夕,利用报界透露耸人听闻的秘密。作者胆敢触及最敏感的问题,甚至触犯禁忌,尤其是讽刺挖苦西方反共媒体,当然引起公愤:《费加罗报》挑衅性指责萨特是“暗藏的共产党人”,其他各大报,诸如《法兰西晚报》、《快报》、《巴黎竞赛报》、《震旦报》群起而攻之,整个六月份,万炮齐轰:“剧本简单化”、“小儿科”、“可笑透顶”、“无聊至极”、“漏洞百出”等等。
但赞赏和支持者也不乏其人,比如大名鼎鼎的罗兰·巴特、让·科克多、吉尔·桑蒂埃等。尤其巴特指出问题的要害,他认为此剧触及了资产阶级灵魂深处的敏感处,描绘了一个政治空间而非道德空间,点破了大媒体的奴性,让那些在资产阶级邪恶下感到窒息的人们出了一口恶气。《涅克拉索夫,让我获益匪浅》,《人民戏剧》一九五五年第十四期。
在这四年中比较被看好的倒是一九五三年萨特根据大仲马署名的《凯恩或混世魔王》改编的同名剧《凯恩》,与政治无关,体现了萨特固有的哲学思想和语言风格,回到“私生”、“背叛”、“真诚作弊”等主题,写来得心应手,对话活泼流畅、丰满幽默,又充满哲理、雄辩和自信。很有看头,但毕竟是改编,无论是思想和风格都无新意。
第一部分:序投入国内政治斗争
四晚年偏执人气下降,幸有巨著永葆英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九五六年十月苏联入侵匈牙利,萨特闻讯,对苏联的态度立即一百八十度转变。与一九五二年相比,以同样风风火火、心急火燎、义无反顾的态度反戈一击,其激情、其怒火、其疯狂、其手段完全与四年前相同。结果当然也截然相反,立即遭到苏共法共强烈的谴责和辱骂。正式决裂开始于十一月九日,萨特居然在反共的《快报》发表正式声明:“我百分之百地、毫无保留地谴责苏联侵略(匈牙利)。我重申苏联人民没有责任,是苏联政府犯下了罪行。在我,此种罪行不仅仅是用坦克袭击布达佩斯,而且是十二年的恐怖和愚蠢所造成的。我声明,与目前仍领导法国共产党的人士,现在不可能,将来永远不可能再恢复联系了。他们的每句话语、他们的每个行为都是三十年谎言和僵化的结果。”萨特时年五十一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个觉醒的人了,久疯痊愈,铲除了甜酸苦辣的疯根。”《文字生涯》第二十二页,加利马出版社,一九六四年。很快,他在《现代》发表洋洋数万言的政论,题为《斯大林的幽灵》。立刻受到右派媒体的欢迎,一向反对萨特的《法兰西晚报》一九五七年一月十八日刊登详细摘要,并非常聪明地指出《斯大林的幽灵》是未完成的《共产党人与和平》的续篇。事实上萨特十二年来一直是带批判精神的法共同路人,关系时好时坏,离距时远时近。
事实也是如此,这次与苏共法共的决裂,丝毫没有使他转向西方阵营,相反使他更靠近马克思主义。他痛惜苏共法共离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远,而他则越来越赞赏马克思主义。萨特自以为他的存在主义最接近马克思主义,为此写下极其著名的《方法问题》(1957),后来作为长序收入《辩证理性批判》(1960)。总之,通过《方法问题》他想论述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仍是当今的哲学,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马克思主义的环境并没有过时,而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写的“知”,非他莫属。然而,马克思主义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停滞了,变成僵化的教条主义,已经解释不了人类现象所处的广度,而他却能解释,这就在马克思主义真知的边缘产生了他的存在主义。现在,他试图把存在主义融入马克思主义,从内部使马克思主义复活,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的临时飞地。因为存在主义坚持启发性的方法,即客观的、发展的方法,适应人类的创造性。比如,马克思主义应当吸收美国的社会学和欧洲的心理分析学来充实自己,以便能够从整体性上懂得个性,不至于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以上两方面的内容,很快由《辩证理性批判》详细地从哲学上做出深入的阐述和论证。
萨特每次遇到大麻烦,都会调整自己的哲学思想,突破精神危机,发表重大哲学著作,但定稿谈何容易。所以他总要把哲学思维难以表达的思想同时用文学形象表达出来,这次是先推出相应的文学创作,体裁仍是戏剧,题为《阿尔托纳的隐居者》(1959)。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三日首场演出得到一致好评,媒体交口赞誉,评说是萨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许是最好的戏剧作品。所谓重要作品,是指内容具有里程碑性质,正如《隔离审讯》印证《存在与虚无》中“真诚作弊”的现象学诠释;又如《魔鬼与上帝》反映《圣冉奈,演员和殉道者》中所描绘的善与恶的辩证法,那么《阿尔托纳的隐居者》则包含着《辩证理性批判》中所阐述的系列相异性的哲学概念。剧中人物一个个身不由己,无能为力,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因为他们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却要对自己的命运负完全的责任。
这次上演成功是萨特一生中内心深处感到最悲壮的时刻。赞扬声虽然使萨特感到一丝欣慰,但毕竟苦涩和无奈挥之不去。最使萨特高兴的是德国人的觉醒和集体忏悔意识。德国观众感谢萨特这位伟大的文化使者并通过萨特向法国人民感谢对德国人民的宽容和理解。萨特向德国观众和读者谈到集体犯罪观念和个体责任观念的关系时指出,忏悔是必要的,但弗朗茨没有因愧疚而自杀,而是意识到自己毫无用处,无益于任何人,再活下去毫无意义了才自杀。他鼓励青年人向前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萨特最早主张法德友好,是建立欧洲联盟的思想家。他的这番话顺理成章,顺势投缘。从此,萨特在德国人的心目中始终留下美好的印象。
我们可以看出,萨特与众多因匈牙利事件而退出法共的知识分子不同,非但没有消沉,反而越斗越猛。他与法共意识形态权威专家罗杰·加罗迪的辩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们的争论长达数年,互不让步,但只限于不同政见的理论辩论。加罗迪首先发难,在他一部论述现代主要思潮的专著中专门有一章批评存在主义,尤其针对《方法问题》,指出萨特面临两难境地,必须做出二者必择其一的决定:要么选择非理性主义信仰,要么在抛弃萨特存在主义的前提下再加入马克思主义。萨特予以反驳,发表公开信,题为《马克思主义与存在哲学》(1959),简单重提《方法问题》的有关论点。后来两人有过多次不同形式的交锋,最后加罗迪向萨特建议:“我们选一个人物来解释吧,我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您用您的存在主义方法。”《境况种种》之十,第九十二页,加利马出版社,一九七六年。通过个例来证明谁对马克思主义更有贡献。萨特接受挑战,并立即建议写福楼拜,加罗迪同意了。萨特早就有计划要撰写《福楼拜》,后来基本完成,而加罗迪则没有实践诺言,不了了之。随着法共在政治上连连失败,加罗迪全部著作已成历史尘埃,连他的名字也被世人遗忘了。
然而,萨特的精力越来越多地用于社会活动和支持世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运动。首先萨特不顾一切地投入国内政治斗争,以反对“戴高乐军人独裁政治”的精神领袖自居,最后误入迷途。当时戴高乐看到由他创建的第四共和国自他离去后越来越混乱,已经走入死胡同,于是决定复出。通过斡旋驻阿尔及尔法军总司令马叙将军出来干政,他易如反掌地重新取得政权,曾傲慢地宣称:“政权不再需要夺取,唾手可得也。”一向担心军人当政专制的萨特闻讯怒不可遏,但也无可奈何,无计可施,只能用拉封丹寓言中的各种动物来谩骂。当一九五八年九月全国公投成功,十月通过第五共和国宪法,萨特气急败坏,预言戴高乐将把法国人民从人类界带领到动物界。《想有个国王的青蛙们》,《境况种种》之五,第一三八页,加利马出版社,一九六四年。当戴高乐总统向公众承诺:“法国正走向伟大的前景,正走向欣欣向荣……”萨特却充当民众代言人谴责这种自我陶醉,骂道:“我们全是杀手。”言下之意,法国人太不争气,选了这么个独裁者。但戴高乐毕竟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而且是学富五车、学贯古今的文化人和著作家。他深深懂得法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始终存在两种传统的对峙,即以民族主义、黩武主义、保守主义的天主教传统为一方,以文人学士、教育家、神职人员、自由人的新教传统为另一方,但对峙时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和底线,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戴高乐自始至终力排众议,多次下令善待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