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大学说不-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言 关于“大学危机”的断想(1)
宋 强
就中国的教育危机,也曾出过不少“警世恒言”。但没有一本书,像本书这样否决得透彻。
每个亲历者都能从这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并破解困惑所在。
这部书让我涌起太多的联想。我对当代教育的疑惑,是从21世纪初我本人不断介入招聘和员工培训的感性经验中得来的。在2000年的时候,北京农展馆的招聘摊位上,看到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对人才济济,博士硕士“放低门槛”而由衷感奋。我太天真了,开始还以为这是一种繁盛的风景。而接下来的体验让我彻底失望。于是有了在本人主编的《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中的感言:
沙滩起高楼,博导满地走,
师专变师大,新瓶装旧酒。
大学岂无恙?天公难抖擞 。
“天公难抖擞”,并非一代人的罪错,所谓“品质滑坡”,一定不是“一代不如一代”的过错,而是截然相反。罪错的根源在于哪里,本书给了答案。
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的评述,简言之:楼台宏丽,牌子空阔,内o荒漠,底蕴虚火。记得在一个不短的年代里,大学还算一处独立的纯净风景。如今,它是被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排挤了吗?非也!残酷的真相是,大学精英已经失去价值垂范意义,大学已经成为精神堕落的帮凶。在作家张者的小说《桃李》改编电视剧的研讨会上,有人说“这里面缺乏大学的典型性” 殊不知小说的成功就在于,里面的歌舞升平、蝇营狗苟恰恰准确反映了目前大学的“典型性”,不过这个阴暗现实让许多还有纯真理念的人感到陌生而已。
记得20多年前,天津的大学生和当时的天津市领导对话,有学生问:“如何解决大学生进入单位以后才非所用的问题。”这位领导笑了,反问一句“你们大学生算人才吗” 言外之意,你怎么会出来这么“良好”的感觉?而现在,不仅“才非所用”这样一个不靠谱的前提荡然无存,我们分明看到了“比想象中更糟”的图景。有人激愤地问:现在的大学还是“大学”吗?那些博士硕士,按常理说应该是“饱学之士” 现在怎样呢?大学生还有读书人的特质吗?还存留有基本的阅读热情和对知识的痴狂吗?
我亲耳听到南方的企业老板用很糙的语言说出的大学真相:“把技校生硬变成大学生。” 所以现在讨论大学问题,我认为定位分析的方式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我还不太同意“唯改革观”的说法:诸如“保守”、“僵化”等等,我们真的做到了“保守”吗(保守其实是一种非常卓越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我同意本书的一个口号,要捍卫大学的某种尊严。
我也曾亲耳听到中国的一位名师说出这样的颓废的话:“反正现在的孩子不读书,招研究生干脆招点儿漂亮的,也好养眼。”
没有了“大学之道”的遵?,没有了基本的世道伦理。回溯钱学森一辈人的老路,对现在的涣散和无厘头局面备感悲哀。
最近,朋友们屡屡说起这样的现状:青年人的苦闷,青年人的“惨世相”。很多人抱怨:我们这个社会在抽自己的“底火”(四川话,意为把自己赖以延续的基础打灭)而不觉得危险,无情地摧毁年轻人的理想,吝啬到不肯让年轻人看到希望。上世纪80年代,我们在境遇上再窘困,还有这个底气:跟女朋友吹嘘“明天将如何”,博得女孩子一乐;我们还可以在乐观中消除烦恼,并且前进,因为在那个时候遍布着无穷的可能;我们还懂得拼搏,懂得知识积累上的“嫉妒”。我们可以维持着精神上的“体面”,有可能在岗位上得到赏识。如今睁了眼看,除了娱乐界,年轻人还算风景吗?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苦闷问题,诸如“蚁族”、“蜗居”之类,似乎可以把它们归咎于总体环境。但这样空泛了的抱怨,能解决问题吗?
因此,本书的设问,就是未来成败的追问。而这样的追问,在若干年前是得不到重视的,因为大家还能混。而目前浮出水面的青年人的危机(比“信仰危机”更可怕)
序言 关于“大学危机”的断想(2)
,使得本书的剖析,成为比一切浮夸的“励志”、“奋斗”的青年创业板更务实更应当引起关注的时代病相诊断书。
早就出现这样的叩问:大学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吗?大学体制下延续20多年的舒坦日子,能否ó来一个轮回,一个冥冥中的因果,一次否决,一次重生。眼前的这本书,就属于响亮的教育危世“急急如律令”,属于“重生”前的叩门。
“天”有病,人知否?
2009年的深秋,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走了,留下了振聋发聩的诘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年的秋天还发生了一件事:在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拿到博士学位并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涂序新,在这一年6月,作为浙江大学“1311计划” 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回到国内。却在9月17日凌晨,从浙大综合楼跳下身亡。其遗书中写道:“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也是在秋天,我认识了一个从大学逃出来的年轻人,他叫小路,并与小路有过一次长谈。
这次交谈让我无比震惊地发现,在那个被称做“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有骄傲,也有自卑;有激情,也有颓废;有思考,也有苦闷;有奋进,也有彷徨;有上升,也有坠落。
没有人会想到,历经千辛万苦进了大学的他们,会义无反顾地逃出大学。
没有人会想到,大学四年之后,学生宿舍的墙壁上会写满遗憾乃至愤怒的话。
没有人会想到,大学这个本该用思想的烛光引领学生前行的殿堂,竟会成为许多年轻人理想破灭的地方。
没有人会想到,大学这个最“富有想象力的传授知识”的地方,生产出的却是标准化的、同质的产品,许多人虽然拿到了大学文凭,却被职场一次次抛弃。
没有人会想到,在大学这个被称做“象牙塔”的地方,会有沾满í臭的沽名钓誉,会有学术腐败的肮脏和污秽。
没有人会想到,在原因本应该大师云集的大学,却有太多的教书匠,他们拿着陈旧的教材满堂灌,却不能点燃思想的火花,不能给学生创造的灵感和冲动。
没有人会想到,在逃离大学的人群里不但有学生也有老师,他们以辞职向大学说“不”,原因因却是“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
带着这些疑问和“没想到”,我走近中国的大学,我想知道,是这些向大学说“不”的年轻人和向大学说“不”的教师太离经叛道,太另类,还是教育本身出了问题!
我想知道“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英国历史学家H。G。威尔斯曾告诫我们:“人类历史越来越成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比赛。”
我们有责任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场“比赛”的起点,借以参透中国大学的疮痍所在,进而寻觅疗救的路径。
目 录
第一章 钱学森之问/1
病榻上的钱学森对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第二章 以辞职的方式拒绝/21
陈丹青:“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我深知,这一决定出于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
陈丹青长达四年招不进一名硕士生。
他在外语考卷上写下“我是知青,没有上过学,不懂外语”,随即交卷。
外语交白卷的陈丹青却被中央美院破格录取。
第三章 被玷污的“象牙塔”/37
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涂序新:浙江大学“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为什么只工作了短短三个月就以跳楼自杀的方式决然而去?
第四章 逃离大学/63
而我们的大学,大多都是缺少感染力的大学,她既难以激起我们诗心的回荡,也难以引发我们对人类问题的思索。她像一座庞大的专业工厂,在一条巨大的生产线上,怀着热情和梦想的年轻人被整齐地打造成同型、同质的产品。
据悉,有媒体报道了退学网的消息后,退学网日浏量从几百人次激增至1。1万多人次。
第五章 校园里的愤懑者/91
“大学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听了十几门的课程,其中涉及了文学、历史、政治、法律、计算机,甚至还有一门有机化学。
第六章 ?的“志愿”/109
贫穷:让他们别无选择;
资源:让他们别无选择。
第七章 羸弱的选择力/139
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前途,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过好日子。大学像一个诱人的“馅饼”。
第八章 苦涩的“自救”/163
有时候在外面遇见学生,拍着学生的肩膀连声说
“你好,你好”,却叫不上名字。
有人甚至尖锐地抨击现在的大学生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壮志;有雄心,没有烈胆;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眼光,没有见识”。而“硕士不硕,博士不博”,也似乎不足为怪。
第九章 他们对大学说不/185
教育学硕士老周让13岁的儿子退学了,他说:“回去吧,咱们不玩这个游戏了。”
他认为,真正的好老师,不仅授业,更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品质和灵魂。他觉得现在的学校,这样的老师“十个里也难有一个,有一个,就比十个都强”。
第十章 回答“钱问”从教育开始/205
一位著名教育问题研究专家指出,教育是基础的民生工程,社会各界对新任教育部长的关注,反映了人们对目前教育现状的不满:一是学生不满意,二是教师不满意,三是家长不满意,四是用人单位不满意。
第十一章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211
与“国际接轨”:
80年代的教师视讲坛为“圣坛” ,80年代的大学生高举“小平您好”的旗帜;
而现在的教授们要考英语和电脑??
第十二章 声音/237
钱学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刘道玉:“中国大学的问题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乱 。”
薛进文:“中国的研究生教育20多年就走完了美国100多年的路,实现了 赶美超英 的目标。”
葛剑雄:“ 博士大跃进 就是一种明显的官场学术腐败。”
第一章 钱学森之问(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2005年起,病榻上的钱学森多次问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
对这个为什么,钱学森其实有自己的分析,他说,自己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指他曾就读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钱学森说:“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他进而声明:“我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对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钱学森其实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首先要有创新的学风。
他回忆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习生活说:“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
他认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必须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他说:“当今的科学技术都不是小科学技术,不是爱迪生时代,可以关起门来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搞发明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家、院士,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社会主义建设要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有大批的专家,更需要能统率这些专家攻克重大难关,取得重大创新的帅才。”他认为目前大学将学科分得这么细,培养不出拔尖人才。
他说:“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因子、原因子核理论、核技术,连原因子弹都提到了。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化学系主任L。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L。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儿也不排斥。”
钱学森认为,学理工的要懂一点儿文学艺术,特别是要学会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科学家要有点儿艺术修养,能够学会文学家、艺术家那种形象思维,能够大跨度地联想。他说,科学的创新往往不是靠科学里面的这些逻?推理得出来的,科学创新的萌芽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