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恰同学少年-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凭你,左手都考进前三名去,你急什么?”毛泽东与蔡和森说着话,眼睛却看到萧氏兄弟挤进了人群,大叫道: “哎哟,萧大少,萧三少,你们回来了?”
萧三擦着汗走过来,说:“今天看榜嘛。紧赶慢赶,行李都还没放呢。哎,我们上榜了吗?”毛泽东扬扬下巴:“你抬头看呀。”“第五名,萧植蕃!我上榜了,哎,我上榜了!”
看到弟弟得意忘形,子升目光严厉地看了他一眼:“这值得你高兴吗?”萧三赶紧不做声,躲到一边去了。
毛泽东却还在说着笑话:“萧菩萨,莫着急,我的名字也没看见。还有前三名,好戏在后头。”“我怕的就是你的好戏。”子升沉着脸回答。
这边刘三爹看刘俊卿沉着脸一言不发走过来,忙赶紧叫他,问:“考上没有。”刘俊卿只当没有听见,直走过去,刘三爹愣在了那儿,自言自语:“没考上?不会吧?”
而在一师大门对面的茶楼包厢里,向警予听了仆人的报告也腾地站了起来:“第四名?那前三名是谁?”她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看斯咏,斯咏显然也颇为意外,只听警予说道:“斯咏,走!去一师!我倒要看看,把我们俩比下去的,到底是何方神圣!”
“哎呀,不行的!我表哥也在那儿看榜。”“你表哥就你表哥,有什么好怕的?”警予看看斯咏的神情,突然笑了,“哦,就是那个跟你订了娃娃亲的表哥是吧?好好好,陶大小姐脸皮薄,不去就不去。”
斯咏拧了警予一把,对仆人说:“我们就在楼上等着,你去把前三名的名字记清楚,回来告诉我们。”
一师布告栏的红榜上,前三名仍然空着。还没上榜的考生们都等得着急了,人人脸上已按捺不住紧张的表情。子鹏更是心虚,他当然不敢奢望自己能考进前三名。只有毛泽东全无紧张之色;“早晓得要等这么久,不记得带本书来看。”他不耐烦地来回走了几步,突然吸了吸鼻子;“哎,什么那么香啊?”
子升也闻到了,却皱起了眉头;“是臭吧?”“香!臭豆腐香!”毛泽东吸着鼻子,踮起脚向人群外张望,远远看见了刘三爹的臭豆腐摊,顿时兴奋起来;“哎哎哎,那边在炸臭豆腐,你们饿不饿?”
几个人望着他,简直不敢相信他这时候居然还有这种胃口。“老板。”他们来到臭豆腐摊,毛泽东一眼认出了刘三爹,“哎,是你老先生啊,今天摊子摆到这里来了?”
“几位老主顾,一人来几块?”刘三爹点着头赔着笑。“一人来八块,炸老点,莫舍不得放辣椒啊!”毛泽东拉开一条板凳,蔡和森、萧子升、萧三分别坐下。
“好吃!”毛泽东满头大汗,辣得直咂嘴巴,他夹起碗里最后一块臭豆腐塞进嘴里,“辣得过瘾啊!”
萧三一边吃着一边看看毛泽东,又看看萧子升。子升面前的一碗臭豆腐却动也没动。
“怎么,萧菩萨,还讲客气啊?”毛泽东有意没话找话说。子升闷声回答:“这东西有什么吃头?”
“你这个人啊,天下第一美味的臭豆腐,你都不晓得品尝,你活着有什么意思啰?”他把那碗臭豆腐端到自己面前,大方地说:“你不吃我吃,免得浪费。”
蔡和森看着毛泽东的样子,问:“毛兄倒真是豁达之人啊,你真一点都不担心?”“你说那边的考试啊?哎呀,是你的自然是你的,它又飞不掉。想还不是白想了。来来来,先吃。”毛泽东将钱递给刘三爹,“老板,付账。”
刘三爹听着他们的对话,半晌才迟疑地问:“几位老板,你们也是来看榜的吗?”“对呀。”“能不能跟你们打听个事,有一个叫刘俊卿的,不晓得上了榜没有?”
“刘俊卿?有啊,第六名。”萧三回答, “我第五,他第六,我记得清清楚楚,刘俊卿,肯定没错!”
“考上了?考上了?哎呀,太好了,俊卿考上了!俊卿考上了!”刘三爹激动得把钱又塞回毛泽东手里,说,“今天的钱不收了,我请客,我请客!”
“那怎么行,钱还是要收的。你请客,我出钱,好吧?”毛泽东觉得这个老爹很是投缘,他把钱又拍回桌上。
“那……那就谢谢了。”刘三爹压抑不住兴奋,不住地自言自语:“太好了,俊卿考上了,这就放心了,放心了……”四个年轻人起身朝一师走去,毛泽东边走边说刘三爹: “考了个第六都高兴成那样,要是像你蔡和森考个第一,那不要飞上天了?”
蔡和森反问说:“你怎么知道我考第一?”“除了你还有谁?总不会是我吧?”“怎么就不会是你呢?”“我那个文章自己还不晓得?糙得很!”
众人伸长了颈,眼见着时间到了中午,前三名却仍不见出来。大多数学生都等得不耐烦了,陆续散去,却不知这时的教务室中,老师们正吵成了一团。
黎锦熙皱着眉头读着两份试卷,弥封的卷子上头,标着第一名、第二名的字样。发现黎锦熙满脸的严肃,孔昭绶不由问道:“怎么,卷子有问题?”
“袁先生署定的第一名这篇,文章的确很好,这我也不否认。但第二名这篇,论述气势磅礴,文笔纵横驰骋,观点新颖,颇有其独到之处。一个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锦熙生平之所未见。我不明白,为什么它倒成了第二名?”
袁吉六闻言,转身说:“黎先生读过多少文章,就能断言好坏?”“锦熙年轻,自然当不得袁老先生,但这两篇文章不仅我一个人看过,还有好几位先生与我的看法也一致,这又怎么说呢?” 黎锦熙却是寸步不让。
袁吉六的目光从眼镜上方射出来,环视着众人,问:“未必都一致吧?”方维夏沉吟了一下:“仲老,恕我直言,以文章的气势而言,这篇文章我也觉得略胜第一名那篇。”
“我看不惯的,正是它那个气势!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中国一直扯到外国,咿哩哇啦一顿扯过去,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口气,张扬过甚!它败就败在这一点上。哪像第一名这篇,娓娓道来,平稳含蓄,颇有古之大家之风。文重平实嘛,反正我喜欢这篇。” 袁吉六一顿手里的水烟壶,说道。
看到气氛紧张,易培基忙打圆场说:“其实第一名也好,第二名也好,反正都是录取,就不必太计较吧?”袁吉六脸一板:“话不是这么说,好就是好,差就是差,既然排名次,当然要排得人家心服口服。”
“没错,考卷以后是要公布的,我们评出来的结果,总要经得起大家的评价。”黎锦熙反火上浇油。
袁吉六冷冷看了他一眼,反问:“你的意思是,袁某评的结果经不起悠悠之口?”
黎锦熙毫不示弱:“不敢,晚辈只是平心而论而已。”两个人针锋相对,谁也不肯退一步,局面一时僵在了那儿。
方维夏轻轻拉了一下孔昭绶,二人来到办公楼走廊上,站在窗户前,远远望着公示栏前仍然等待着的成群考生,方维夏显然着急了:“校长,这样拖着可不是个办法。得赶紧拿个主意才行,总不能让考生们一直这么等下去啊。”
“我何尝不知道?可仲老和锦熙这回算是拗上了,仲老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锦熙呢,偏偏也是个爱较真的性子,不好办啊。”孔昭绶左右为难。
“好歹您是校长,实在不行,就由您下个定论算了。”
“那怎么行?文章好坏,又不是当校长就说了算,如果草率定论,总会有一方心里不服。”
“要是现在能有个让他们都服气的人开句口就好了。”
听到方维夏这样说,孔昭绶摇摇头:“仲老和锦熙何等人物,想开这两把硬锁,那得什么样的钥匙?”
第四章 经世致用
一
杨宅的书桌上,那封聘书正静静地躺着。开慧把一杯茶轻轻放在了杨昌济手边,问:“爸爸,你真的不去孔叔叔那儿教书了?”正对着聘书提笔沉思的杨昌济放下笔,抚了抚开慧的头:“爸爸的事情实在太多了,除了周南那边的课,还想多留些时间,好好写两本书出来。”
开慧想了想问:“可孔叔叔不是说,一个礼拜只要去上几节课吗?”杨昌济耐心地给女儿解释:“教书的事,你还不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一堂课,先得花十堂、二十堂课的精神备好课。爸爸总不能像那种照本宣科的懒先生,误人子弟不是?”
开慧点点头,但又觉得不妥:“可是孔叔叔上次那样求你——”杨昌济看看乖巧的小女儿,笑了:“我为难的也就是这个。爸爸跟孔叔叔不是一般的交情,这个话确实是不大好说出口啊。算了,还是上一师去一趟,当面跟他赔个罪吧。”
杨昌济还没有到一师大门口,便远远听到一片嘈杂声。看见有人在张贴红榜,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不由微微一笑,向办公楼走去。正见了一个校役,便烦他前去通报。校役匆匆来到了教务室外,将门推开一条缝,向里一瞄,只见里面坐满了老师,个个神色严肃,正在为什么事情忙着呢,赶紧把门掩上,回来看杨昌济坐在长廊的长椅上,不住地掏出怀表来看,回话说:“先生,实在对不起,孔校长现在真的忙着,还得麻烦您再等等。”
杨昌济收起怀表,站起身来,掏出那份聘书,对校役说:“不好意思,麻烦你一件事好吗?今天我来,本来是为了退还孔校长这份聘书,既然他忙着,我就先不打搅了。麻烦你代我转交一下,告诉他恕我无法分身,不能从命,改日再登门向他谢罪。”说完,转身向外走去。
校役答应着边走边打开了那份聘书:“杨……杨怀中先生?哎哟妈呀!”他照自己脸上就劈了一巴掌,忙不迭地快步跑到孔昭绶面前,把聘书递给他,结结巴巴地想说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你搞什么名堂?连杨先生的驾也敢挡?他人呢?”“刚刚走,这会儿只怕还没出大门呢……”孔昭绶当即一拍方维夏:“维夏,走,开锁的钥匙来了!”
“昌济兄,昌济兄!”孔昭绶、方维夏从楼梯口匆匆追上正走出办公楼的杨昌济,声音大得几乎像是在喊了,“对不住对不住,不知道是你大驾光临,劳你久等了。走走走,先到教务室坐坐。”
“坐就不必坐了。你不是正忙着吗?不用耽误时间陪我。要不,我就在这儿几句话讲完,还是为了上次的事……”孔昭绶打断了杨昌济的话,不由分说拉住他就往教务室走:“什么事我们回头再说,先跟我上楼去。我呀,正有一件事要请你帮个忙。走走走。”
二人引着杨昌济走进教务室,孔昭绶一进门就说:“各位先生,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板仓杨昌济先生。”
“杨先生……板仓先生……”满座教师呼啦一下都站了起来,连向来倨傲的袁吉六都抢着迎上前来,问候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板仓先生,失敬了。”
杨昌济拱着手回礼:“哪里哪里。”寒暄完毕,孔昭绶将两篇文章摆在了杨昌济面前: “孰优孰劣,请昌济兄法眼一辨。”
杨昌济指着弥封上标的名次问:“可这不是已经定了名次吗?”不等孔昭绶解释,袁吉六先表了态:“原来那个不算数,初评而已,板仓先生不必放在心上,只管照您的看法来。”
杨昌济有些疑惑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孔昭绶笑说:“没怎么回事,就是请你看看文章,发表一下看法,真的没什么别的意思。”
“那——我就先看看,要是有什么说得不对的,还请各位方家指正。”杨昌济拿起标着第一名的那篇看了起来:“《小学教育改良管窥》,标题倒也平实。”教务室里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静静地等待着。
刚刚看完开头,杨昌济已忍不住点头不止:“好!这个头开得好!”他接着往下看,越看越喜欢,不住地点着头:“嗯,精辟……好……不错不错,有见地……”
袁吉六忍不住露出了微笑,颇有觅得了知音的得意。看完文章,杨昌济忍不住拍案叫绝:“写得太好了!昭绶兄,这是你的考生写的?”
孔昭绶点点头。“哎呀,难得难得。文笔流畅,逻辑严密,于平实之中娓娓道来,虽然以全篇而言稍欠些起伏,但一个学生写得出这样的文章,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昭绶兄,你这里有人才啊!”
“先别着急夸奖,这儿还有一篇呢。” 孔昭绶又推过一篇文章来。 “哦,对对对。我都给忘了。”杨昌济拿起第二名的文章;《普胜法,毛奇谓当归功于小学教师,其故安在?》,不禁微微皱了皱眉:“这么长的标题?写小学教育还写到普鲁士打法兰西去了?倒也新鲜。”
他接着看了下去,这一回却不像看上一篇,脸上原有的笑容渐渐凝结了起来,也没有了不住口的评价,反而越看越严肃,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大家都专注地看着他,教务室里的气氛也不禁凝重起来。
杨昌济很快看完了一遍,抬起头,仿佛要开口,大家正等着听他的评价,不料他沉吟了一下,却一言不发,又从头开始看起第二遍来,这回看得反而慢得多。
凝重的气氛似乎都有些紧张了,教务室里安静得只剩了文章翻动发出的纸声。杨昌济终于缓缓地放下了文章。一片寂静中,孔昭绶试探着:“怎么样?”
杨昌济说:“单以文笔而言,倒是粗糙了一些。”黎锦熙等不禁露出了失望之色,袁吉六则微笑起来。
杨昌济接着说:“文章结构、论理之严密,尤其遣词用字这些细微之处,应该说是不及前一篇的。”
孔昭绶点点头:“既然昌济兄也这么说,那……”
杨昌济一抬手:“我还没有说完。单以这些作文的技巧来看,这篇文章确实略逊于前一篇,然则此文之中,越看越有一股压不住的勃勃生气,以小学教育之优劣,见战争之成败,国家之兴衰,纵横驰骋间豪气冲天,立意高远而胆识惊人。没错,胆识惊人,豪气冲天,就是这八个字!”
激动中,他不禁站了起来,连声音都大了,“文采华章,固属难能,而气势与胆识,才是天纵奇才之征兆!此子笔下虽粗糙,胸中有丘壑,如璞中美玉,似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