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

第22部分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22部分

小说: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沙皇大臣马卡罗夫回答社会民主党党团在国家杜马中对连纳枪杀事件提出的质询而蛮横声言,说“过去如此,将来还会如此!”的时候,工人更加怒不可遏了。参加抗议血腥屠杀连纳工人的政治罢工的人数,增加到三十万。
  连纳事件象飓风一样冲破了斯托雷平制度所造成的“沉静”气氛。
  斯大林同志1912年在彼得堡布尔什维克《明星报》上谈到这点时写道:
  “连纳的枪声击破了沉默的冰层,人民运动的江河奔流起来了。奔流起来了!…现存制度中的一切弊端和祸害,多灾多难的俄国所受的一切苦痛都集中在一件事实上,集中在连纳事件上。这就是连纳的枪声正好成为罢工和游行示威的信号的原因。”①
  取消派和托洛茨基派企图埋葬革命,这是枉费心机。连纳事件表明革命力量仍然活着,工人阶级中积聚了巨大的革命能量。1912年的五一罢工大约有四十万工人参加,罢工带有鲜明的政治性质,它提出的是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口号,即成立民主共和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没收一切地主土地。这三大口号是要把广大的工人以及广大的农民和士兵都团结起来,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的冲击。
  ——————————————
  ①见《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32页。——译者注
  列宁在《革命的高涨》一文中写道:“全俄无产阶级的轰轰烈烈的五月罢工,以及与罢工相连的游行示威、革命宣言和向工人群众发表的革命演说,都清楚地表明俄国已进入了革命高涨时期。”(《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15卷第533页)①
  取消派被工人的革命行动弄得惊惶失措,竟出来反对罢工斗争,称它为“罢工狂”。取消派及其同盟者托洛斯基想用“请愿运动”来代替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他们劝工人在要求“权利”(要求取消对结社、罢工等的限制)的“请愿书”上签名,以便把它递交国家杜马。但取消派只征集到一千三百人签名,而团结在布尔什维克所提出的革命口号周围的工人却有几十万。
  工人阶级是循着布尔什维克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的。
  当时国内的经济情况有如下述。
  还在1910年,工业停滞已由主要工业部门生产的活跃和扩大所代替。生铁冶炼量在1910年为一亿八千六百万普特,1912年为二亿五千六百万普特,而到1913年已增至二亿八千三百万普特。煤炭开采量在1910年为十五亿二干二百万普特,而1913年已达到二十二亿一千四百万普特。
  在资本主义工业增长的同时,无产阶级也迅速增长起来。当时工业发展的特点,就是生产进一步集中于大企业和最大企业。1901年,在有五百名以上工人的大企业里做工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百分之四十六点七,而1910年在这种企业里做工的工人已达工人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四左右,即占全体工人一半以上。工业集中的这种速度足空前的。甚至在北美这样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当时在大企业中做工的工人也只占全体体工人三分之一左右。
  无产阶级的增长和集中于大企业,是在存在布尔什维克党这样一个革命政党的条件下实现的,因此就使俄国工人阶级变成了全国政治生活中最重大的力量。企业中对工人实行的野蛮剥削方式,再加上沙皇鹰犬横行这种不堪忍受的警察制度,就使每次重大的罢工都具有政治性质。同时,经济斗争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使群众罢工具有特别巨大的革命力量。
  走在工人革命运动前头的是英勇的彼得堡无产阶级,继彼得堡之后是波罗的海沿岸边区、莫斯科市和莫斯科省,然后是伏尔加河流域和俄国南部地区。1913年,运动已扩展到西部边区、波兰和高加索。1912年罢工人数,据官方统计是七十二万五千,而据其他比较完备的统计在百万以上;1913年罢工人数,据官方统计是八十六万一千,而据比较完备的统计是一百二十七万二千。1914年上半年参加罢工的工人,已达一百五十万左右。
  这样,1912-1914年间革命的高涨,即罢工运动的规模,已使全国接近于1905年革命开始时的局势了。
  无产阶级的革命的群众性罢工具有全民的意义。它的目标是反对专制制度。罢工斗争得到了绝大多数劳动居民的同情。工厂主用同盟歇业来报复工人的罢工。1910年,莫斯科省资本家解雇了五万纺织工人。1914年3月,彼得堡在一天内就有七万工人被解雇。其他企业和其他工业部门的工人用群众性募捐,有时则用支持性罢工来支援举行罢工的和受到同盟歇业打击的同志。
  ——————————————
  ①见《列宁全集》第18卷第88页。——译者注
  工人运动的高涨和群众性的罢工唤起了农民群众,把他们也卷进了斗争。农民再次挺身起来反对地主,捣毁地主的庄园和富农的独立农庄。在1910-1914年间,总共发生了一万三千多次农民运动。
  军队中的革命运动也开始了。1912年在土尔克斯坦驻军中发生了武装暴动,在波罗的海舰队和塞瓦斯托波尔酝酿着起义。
  布尔什维克党所领导的革命罢工运动和游行示威表明,工人阶级进行斗争不是为了局部的要求,不是为了“改良”,而是为了把人民从沙皇制度下解放出来。俄国在走向新的革命。
  列宁为了更接近俄国,于1912年夏从巴黎迁到加里西亚(原属奥地利)。在这里由列宁主持开过两次中央委员和负责工作人员的会议:一次是1912年底在克拉科夫举行,另一次是1913年秋在克拉科夫附近的波罗宁诺镇举行。这两次会议通过了许多有关工人运动的重大问题的决议:关于革命高潮,关于罢工和党的任务,关于巩固秘密组织,关于社会民主党杜马党团,关于党的报刊,关于保险运动。
  二布尔什维克的《真理报》。第四届国家杜马中的布尔什维克党团
  布尔什维克在彼得堡出版的日报《真理报》,是布尔什维克党用来巩固白己的组织和扩大对群众的影响的强大武器。它是遵照列宁的指示,由斯大林、奥里明斯基和波列塔也夫发起创办的。群众性的工人报纸《真理报》随着革命运动的新高潮而诞生。1912年4月22日(5月5日),《真理报》创刊号出版了。这是工人的真正的节日。为了纪念《真理报》的诞生。决定5月5日为工人出版节。
  还在《真理报》创办以前,已出版了专供先进工人阅读的布尔什维克周报《明星报》。《明星报》在连纳事件时期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登载过列宁和斯大林动员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许多战斗性政论文章。但在革命高涨的条件下,周报已不能满足布尔什维克党的需要了。必须出版一种供最广大的工人阶层阅读的群众性的政治日报。《真理报》就是这样的报纸。
  在这个时期,《真理报》的作用是特别巨大的。《真理报》争取了广大的工人阶级群众站到布尔什维主义方面来。《真理报》经常受到警察迫害,遭到罚款,为登载书报检查机关所不喜欢的文章和通讯而被没收,它在这种条件下能够存在,完全是靠了数以万计的先进工人的积极支持。《真理报》能够交付巨额罚款,完全是靠了工人的踊跃捐献。被没收的每一号《真理报》,往往仍有相当多的份数能够到达读者手中,因为先进工人半夜就来到印刷厂,把一捆一捆的报纸取走。
  沙皇政府在两年半内把《真理报》查封过八次,但《真理报》每次都在工人援助下又用一种新的类似的名称,如《拥护真理报》,《真理之路报)、《劳动的真理》等等,重新出版。
  当时《真理报》每天平均销售四万份,而孟什维克的日报《光线报》每天印数不超过一万五六千份。
  工人认为《真理报》是工人自己的报纸,对它非常信任,敏感地注视着它发表的意见。每份《真理报》都是辗转传阅,给几十个读者看,培养他们的阶级觉悟,教育他们,组织他们,号召他们进行斗争。
  《真理报》上都讲些什么呢?
  每一号《真理报》都刊载有几十篇工人通讯,叙述工人的生活情况、他们所过受的残酷剥削、资本家及其管事和工头们对工人的种种压迫和侮辱。这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的一针见血的揭露。《真理报》的简讯常常报导饥饿的失业工人因找工作无望而自杀的消息。
  《真理报》经常反映各个工厂和各个工业部门工人的疾苦和要求,叙述工人怎样为自己的要求进行斗争。几乎每一号都载有各个企业罢工的消息。每当发生了大规模的持久的罢工,《真理报》就组织其他企业和其他工业部门的工人募捐援助罢工者。募得的罢工基金有时达几万卢布,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因为要知道,当时大多数工人每天的收入只有七八十个戈比。这种做法培养了工人的无产阶级团结精神,使他们意识到全体工人利益的一致。
  每当听到发生了政治事件,每当听到胜利或失败的消息,工人都要把信件,贺词或抗议书等寄给《真理报》。《真理报》在自己的文章中,用彻底的布尔什维克观点阐明工人运动的任务。一个合法的报纸是不可能直接号召推翻沙皇制度的。它只能暗示。但觉悟的工人能够很好地领会,并把暗示的意思解释给群众。例如,当《真理报》说到“1905年的全部的不折不扣的要求”时,工人们就懂得这是指布尔什维克的几个革命口号,即推翻沙皇制度,成立民主共和国,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真理报》在第四届杜马选举前夜组织了先进工人。它揭露了孟什维克主张同自由资产阶级妥协、主张成立“斯托雷平工党”的叛徒立场。《真理报》号召工人投票选举坚持“1905年的不折不扣的要求”的人,即选举布尔什维克。当时的选举是多级的。先在工人大会上选出初级代表,再由初选代表选出复选代表,然后复选代表参加杜马工人代表的选举。在选举那天,《真理报》公布了布尔什维克复选代表的候选名单,号召工人投票选举他们。为了使预定的候选人不致遭到被捕的危险,这种名单是不能预先公布的。
  《真理报》帮助了组织无产阶级的发动。当1914年春彼得堡大规模举行同盟歇业,以致不宜宣布群众性罢工的时候,《真理报》就号召工人采取其他的斗争方式,例如在工厂开群众大会,上街游行示威。当时在报纸上不能公开这样讲。但觉悟的工人一读列宁用《论工人运动的形式》这一不惹人注意的标题所写的一篇文章,就懂得了号召的意思,因为文章上说目前必须用工人运动的更高级的形式来代替罢工,意思就是号召举行群众大会和游行示威。
  布尔什维克的秘密革命活动就是这样同通过《真理报》对工人群众进行的合法的鼓动工作和组织工作结合起来的。
  《真理报》不仅报道了工人的生活、工人的罢工和游行示威。同时《真理报》还系统说明了农民的生活、农民的饥饿痛苦、农奴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斯托雷平“改革”后农民的好地被富农庄主攫为己有的情况。《真理报》使觉悟工人看到,农村中积蓄了大量的易燃物。《真理报》教导无产阶级说,l905年革命的任务并没有解决,新的革命即将到来。《真理报》教导说,无产阶级在这第二次节命中应当成为人民的真正的领袖和领导者,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将有革命的农民这样强有力的同盟者。
  孟什维克竭力想使无产阶级抛弃革命念头。他们劝告工人说:你们别去考虑什么人民,什么农民的饥饿痛苦,什么黑帮农奴制地主的统治,你们应当一心争取“结社自由”。向沙皇政府呈递这样的“请愿书”。布尔什维克向工人解释说:孟什维克这种放弃革命和放弃同农民联合的宣传,只是有利于资产阶级;工人只要把农民吸引到自己方面来做自己的同盟者,就一定能战胜沙皇制度;象孟什维克这种恶劣的牧师,应当作为革命的敌人一脚踢开。
  《真理报》在“农民生活”栏内讲了些什么呢?
  我们从1913年的通讯中举出几篇作例子。
  来自萨马拉的一篇标题为《一个土地案件》的通讯说:布古尔玛县诺沃哈兹布拉特利村有四十五个农民被控,罪名是说,在把公社土地划给独立田庄主时,他们反抗过土地丈量官。很大一部分被控农民都被判处长期徒刑。
  普斯科夫省的一篇简讯说:“普西茨村(札瓦利耶车站附近)农民对乡丁实行了武装反抗。有人受伤。冲突的原因是土地纠纷。乡丁已往普西茨村集结,副省长和检察长已前往视察。”
  乌发省的通汛说农民在出卖份地,说饥荒和退社的法令加速了农民丧失土地的过程。例如波利索夫卡村有二十七户农民,共有有五百四十三俄亩耕地。饥荒发生时,有五户永远变卖了三十一俄亩土地,每俄亩卖价是二十五至三十三卢布,但土地实际价值比这贵两倍。村里还有七户抵押了一百七十七俄亩土地,每俄亩押了十八至二十卢布,期限六年,年息百分之十二。如果注意到居民贫困和利率极高的情况,可以确定无疑地说,一百七十七俄亩土地中有一半要落到高利贷者手中,因为债户当中未必有一半在六年内能够偿清这样大的一笔数目。
  列宁在《真理报》上发表的《俄国地主的大地产和农民的小地产》一文中,清楚地向工人和农民指明有多大一笔地产握在地主寄生虫手中。仅仅三万个大地主就占有土地约七千万俄亩,面一千万农户总共也只有这样多土地。每个大地主平均占有土地二千三百俄亩,而农民,连富农在内,每户平均不过七俄亩,而且其中五百万力量单薄的农户,即全体农户的半数,每户不过一二俄亩。这些事实清楚地表明,农民遭受贫困和饥饿,根源在于存在着地主的大地产即农奴制的残余,农民只有在工人阶级领导下进行革命,才能摆脱这种残余。
  《真理报》经过那些同农村有联系的工人深入到农村中去,唤起先进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在创办《真理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