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氯サ脑硕!币肫占敖逃捅匦胧蛊矫窠逃孪纾瓜绱褰逃硕U臀业墓鄣阆嗤唤饩鲋泄慕逃侍猓裰骱凸埠途拖裎薇局荆泄慕逃侍馐导噬暇褪钦既丝诰蠖嗍呐┟褡拥艿慕逃侍狻�
五四风潮前后,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中国的教育救国运动逐渐兴起,而陶行知就是她的健将年初,他参加由北京大学、南京高师、暨南学校、江苏省教育会、中华职业社共组的新教育改进社,并任该机关报《新教育》月刊的南京高师编辑代表年4月,他主持接待杜威到南京高师讲授“教育哲学”、“试验伦理学”、“哲学史”等课程。该年夏,在南高师举办第一次暑期学校,各省选送学员1300多人,讲习1个多月,以提高全国教育行政人员及中小学教师、科研及工作水平,此为全国高等学校开办暑期学校之始。随着媒体对东北的教育发展的报道以及通过朋友关系的了解,他对东北的教育状况越来越兴趣浓厚,在我的邀请下,他终于与今年4月初来到东北开始考察东三省的教育状况,当然凭着他的巨大声望以及与蔡元培的关系再加上我的邀请,他在东北可以说像钦差大臣一样风光,整个教育界都对他欢迎之至。从4月到10月,他在东北整整考察了半年,由此可知他的行程之广了。
“总督客气了,虽然总督没有欢迎但是整个同盟对我的欢迎程度让我觉的像钦差大臣出巡一样风光阿。”说完他和我都哈哈大笑。
“不知行知兄对东北的教育发展怎么看?”我饶有兴趣的问道,毕竟他可是中国现在少有的教育专家呦。
“我考察了半年,和关内比起来那简直就可是说是有天壤之别阿。”
“哦,真有这么好?”我倒没想到能够得到他这么好的评价,毕竟我对这方面到现在维持还没有亲自过问过。
“是啊。整个东北的教育体系基本完整了,即使是农村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幼童能够入学了,倒不是说其他的幼童不想如学,因为我的看法是东北的农户普遍较为富裕,再加上政府的财政拨款完全能够供养他们的子女读书识字,只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要求大量的合格教师,而东北本来的文化底蕴不够,文化人少,因此大量的幼童因为求学无门而不能够入学啊,真是可惜了。”说完还直摇头。
“哎呀,行知兄,说来惭愧阿,我这个总督也没有尽职阿,一直以来对高等教育倾注了不少心力,却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啊。行知兄的看法我深有同感啊,最近很多教育界的人士都向我写信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基础教育,用政府力量支持师范教育,很多议员们也不断向我谈到了这一点啊,只是我本是一阶草莽阿,这种事还得有人做啊,行知兄为美国归来的专家,不知愿不愿意为同盟的教育出一份力阿。”我心里想他不答应不太可能吧。
“哈哈,总督客气了,说实话,当初来的时候我还没有下定决心,不过经过半年考察,就是总督不邀请,我也要毛遂自荐了啊。”哈哈,果然不负众望阿,有这么个人还怕没有人才吗?
我和陶行知就这样东南西北、古今中外的谈着,也逐渐的谈到了国外的教育,我们的看法是中国的教育是极其落后的,不但相比西方各国极为落后,就是和东邻日本相比也是十分落后的了,因为日本通过立法实行国民的强制教育,现在的日本即使是普通的农村幼童也能够进入学堂就读,读书识字。而现在的同盟还没有这样的法律,经过和陶行知谈话,我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决定动用自己的力量推动议会通过相关法案,不过说实话我的担忧主要是财政问题,因为推行全民教育是要大量的钱财的,而同盟现在的财政虽然大为好转,但也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时候,不过我现在的想法是就是挤也要挤出钱来。当然,陶行知最终决定留在同盟担任已经于6月份开始筹建的坐落在交通便利的沈阳市北郊的东北师范大学的首任校长,我想凭借他的声望和关系这一次一定能够从关内拉不少人才过来。
第五十九章 列强会议
在今年九月份绥远的大选中,由于一年半来国民军占领当局良好的治理措施,民国党顺利获得了该省议会大选的胜利。在这个月,绥远议会通过了该省宪法的同时也通过了加入同盟的动议,由于早就知道该省入盟是铁板钉钉的事,因此联省议会的那些议员们也就没有了去年大扩张年代的那股热情,一直到10月份他们结束休假回到沈阳时才通过了接受该省入盟的提案。
自去年5余份国民军进入绥远以来,通过军政府的强力措施,绥远的面貌迅速发生变化,同盟的法律迅速的在该省推行开来,作为黄河上游最富饶的河套平原的水利设施的重建工程迅速启动,由于优惠的移民措施和该省工矿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关内各省频繁发生的灾害,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100万的人口进入绥远省,荒芜的土地迅速的得到了开垦。由于进入了同盟统一的大市场,该省农业在发展之初就带有明显的商业化的特点,即使是个体的农民也基本上市作为一个商业个体而存在,这为同盟的轻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在去年冬今春的农闲时节,军政府组织了农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活动,当然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些微薄的收入,尽管如此,农民们依然热情不减,整个绥远被充分的动员起来。与此同时,作为该省的国民警卫队第10师则是第一支一开始就按照义务兵役制原则组建的部队,除了作为骨干的人员是从其他部队和军校抽调的职业军人外,大部分的士兵都是从该省农村征集来的拥有农场的农民子弟。
而最引人注目却是过去这个老少边穷地区现在作为工业强人的迅速崛起,包头这个如今已经聚集了超过了10万人口的钢铁城市正在进行着巨大的建设,为此配套的工程还有白云鄂博和固阳的铁矿、东胜和准格尔的煤矿、贯穿长城以北位于草原南缘从沈阳出发经过阜新南侧、赤峰南、多伦南、张北、集宁、归绥、包头、临河的奉绥铁路。周学熙的启新公司在这场席卷中日的争夺建设用水泥市场的大战中获得的巨大的胜利,成为包头工业基地建设水泥的独家供应商,当然根据同盟的一个什么的工业促进法案,对于一些被认为比较重要的工业政府会通过各种手段比如补贴阿、特许阿、免税阿什么的进行支持,当然很令我欣慰的是周学熙的公司那可是真刀真枪的和日本人公平决斗,最后大获全胜,这一事件一开始就是上海滩日报的头版头条,被该报和新华社跟踪报道,这也是大涨国人志气阿。
在年初我去苏俄的时候,我就知道大约有四五万的中国人参加了俄国革命,这些人分布在俄国红军的各个部门,我想到这些人经过战争的洗礼也算是一批难得的人才,就起了把他们拉回国内的想法。这些人是在中国宣布参加对德战争的时候来到俄国的,当时段祺瑞对德宣战,但是显然没有哪个军阀愿意到欧洲去作战,而段祺瑞借参战而组建的参战军此时还只是一个概念,于是他就向由于战争而导致劳动力匮乏的俄国派出了大量的中国劳工,这些人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子,我知道中国人好面子,段祺瑞是断不可能派出老弱的,因为中国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几乎遍地都是。这些人先是在战争中为俄军进行各种战争土木作业,俄国推出战争后,他们准备回国,可是在到达西西伯利亚后,受到高尔查克的阻挠,这些人在红军的劝说下加入红军方面作战为俄国红军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访问的时候,在列宁的警卫中随便一看就能找到一个中国人,在当时我就像列宁表示希望中**团能够回国参加建设,列宁原则上表示了统一,但是他当然不能主动的把无产阶级同胞推向资产阶级的怀抱,于是提出了自愿回国的原则,于是我只好自己先回国内,让陪我出访的外务总长孙宝琦留在俄国到处去宣传国内的好处希望能够把这些人带回国内,皇天不负有心人,半年多来,已经陆陆续续的有超过3万人回到国内,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有人在包头钢铁联合体当工人,有人参加了各地的铁路建设,也有人来到绥远当矿工,要知道这些参加过战争中土木工程的人只要稍加训练就是一流的熟练工人,在奉绥铁路的建设中就有超过1万的回国人员,当然,经过尽心挑选的一部分人则继续在军队中服役,这些人包括新组建的国民警卫队第14旅,这个旅和第13旅合编为第7师,有着红军旅的称号,还有少部分人进入军校以及第10师中担任骨干。到目前为止,我那忙得要死的外务总长还没回国呢?
月8日,英国正式向日本、法国、意大利、中国、美国发出了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商谈裁减军备、维护世界和平事宜的外交照会。哈定果然不出我的预料在去年的大选中顺利胜出,他在今年就职后,说服国会顺利的通过了凡尔赛和约算是正式结束了欧战,同时他也迫于国内的和平压力,企图通过和平手段迫使日本接受他的门户开放的要求。
当然军备竞赛到目前为止和没有停止,而是处于疯狂的状态。英国考虑到自己帝国内部糟糕的形势,再加上他在经济上有求于美国,因此明显的向美国靠近。日本在欧战期间达到了几乎称霸中国的地步,因此同样引起了英国的强烈不满,日本出兵西伯利亚英美就一点也不支持,现在又跟在美国后面亲自出面来筹办华盛顿会议,英日同盟实际上瓦解了。因为这个同盟的敌人俄罗斯帝国消失了,他的势力彻底的滚出了中国,而日本在英国开来就是过去的俄国,他自然跟在美国后面,企图联美制日,迫使日本尊重他在中国的利益。而日本似乎已经没有拒绝的理由,一方面,日本扩张的支柱英日同盟由于日本帝国的过渡扩张已经实际上瓦解,军备竞赛也已使日本不堪重负,无聊的对俄干涉不断花费了日本6亿多日元的军费,而且由于和俄国为敌,给了东北以联俄制日的机会,在席卷中国的民族主义中,日本一片四面楚歌,被迫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虽然在东北的权益的到了恢复,仍然可以向东北进口大量的原料,但是丧失控制权也使日本如坐针毡,他现在只好拼命的用关内的原料来代替东北以确保日本的经济安全,中国的民族主义还使得日本陷入了经济衰退,在长达两年半的经济衰退中,日本经济元气大伤,现在虽然已经出现复苏苗头,但是原敬内阁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另一方面,英国现在毕竟还是日本的盟国,而且英国打出的旗号也很冠冕堂皇,毕竟在经历了欧战后,和平的旗帜从来没有这么吸引人过。
按照英国的想法,会议只要英、美、日三方参加就可以了,但是,1919年事件使美国看到了中国的力量,他企图借中国的国内力量来达到他的要求,因此在尊重中国主权和公开签署协约的威尔逊主义旗号下,他要求邀请中国参加,同时他看到法国、意大利与英、日的矛盾企图利用它们达到迫使英日屈服的目的。因此善解人意的英国就向六方发出了正式的照会。而葡萄牙、荷兰、比利时闻讯也迅速的做出反应,要求参加会议,他们的要求得到了美国的欢迎,于是六方会议就演变为九方会议。
早在7月份我就通过遍及世界的情报网络得知了即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确切情报。在八月初;民国党中央为此召开了秘密会议;经过讨论;大家大多倾向于利用控制了北京外交部的机会;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日本退出山东;收回山东的经济权益;另一方面乘此机会正式向各国提出全面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并在国内进一步发动群众运动;通过软手段恢复中国的经济权益。此外;我们还一致同意借助于美国的外交政策;确保列强通过正式的条约确认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作为列席代表;颜惠卿也借休假的借口秘密参加了会议。在会后的会谈中;我向他建议;对于经济权益要一争到底;决不后退半部;但是对于日本驻军;陆军要严格限制;必能超过2000;至于海军在不必太在意;底线是只要日本将青岛主权交还中国;那么日本在青岛的海军舰队则可以同意继续驻扎。在经济上;至于海关一定要完全收回并要由中国人全权负责;至于通商;则完全同意开放青岛;方便中外贸易。
为了尽量达到目的;我为此还拿出200万元人民币让颜惠卿会同已于去年和顾维钧调换职务的施肇基进行秘密活动;打通美国国务院的相关人员;并收买几个美国国会议员造一造气氛。关于收回胶济铁路的资金问题;我向颜惠卿提出以现金方式付款;而筹款的来源;则一方面同意可以一部分向日本贷款;另一方面向西方各国贷款;特别是德国;要留一部分;但是50%以上的资金必须由国内筹集;如果北京和山东方面不出的话;就把投资的机会向全国绅商各界全面放开;仿照东北模式让利于民;激励国内工商界收回利权的野心。
月13日,美国政府训令驻华代办芮德克,正式邀请中国政府与会。靳云鹏不负众望;迅速作出反应;他向媒体表示中国政府为出席会议全力以赴月18日,外交部成立了“太平洋会议筹备处”,由外交总长颜惠庆负责。哈哈;还不知道代表谁呢?中国代表团总人数多达130人,这一规模使巴黎和会仅40人的中国代表团相形见绌。
华盛顿会议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举国上下对华盛顿会议寄予极大希望,忧国忧民者无不翘首以待,盼望华盛顿会议能解救中国时局,带来和平保证,使国家能够得到发展的条件。这种情绪在民国时报的鼓吹下迅速的发酵;民国党上下的活动更是在全国上下造成了巨大的声势。”收回利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遍及各地城市。青岛工人在劳联…产联的组织下在8月16日举行了一天的全市总罢工,表达了要求中国收回青岛的愿望,这个行动搅得日本占领当局一片手忙脚乱,西方各国也受到巨大震动,华盛顿邮报乘此次行动为“发生在中国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而在同一天,去今两年同盟从国内各地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