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蒲滥反。按古文,埿,深泥也。本书有湴河者,盖谓陷运,如
今之“空亡”也。
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
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
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余判昭文馆时,曾得数株
于潞公家,移植秘阁后,今不復有存者。香草之类,大率多异
名,所谓兰荪,荪,即今菖蒲是也;蕙,今零陵香是也;茞,
今白芷是也。
祭礼有腥、燖、熟三献。旧说以谓腥、燖备太古、中古之
礼,余以为不然。先王之于死者,以为之无知则不仁,以之为
有知则不智。荐可食之熟,所以为仁;不可食之腥、燖,所以
为智。又一说,腥、燖以鬼道接之,馈食以人道接之,致疑也。
或谓鬼神嗜腥、燖,此虽出于异说,圣人知鬼神之情状,或有
此理,未可致诘。
世以玄为浅黑色,璊为赭玉,皆不然也。玄乃赤黑色,燕
羽是也,故谓之玄鸟。熙宁中,京师贵人戚里,多衣深紫色。
谓之黑紫,与皂相乱,几不可分,乃所谓玄也。璊。赭色也。
“毳衣如璊”;音门。稷之璊色者谓之贰7‘字音门,以其色
命之也。《诗》 :“有贰熊弧 !苯袂厝艘裘樱镆病7‘
色在朱黄之间,似乎赭,极光莹,掬之粲,泽熠熠如赤珠。此
自是一色,似赭非赭。盖所谓璊,色名也,而从玉,以其赭而
… 9…
梦溪笔谈 ·16·
泽,故以谕之也。犹鴘以色名而从鸟,以鸟色谕之也。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
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亦谓之“灌钢 ”。此乃
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
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
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
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
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
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
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诗》:“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觿,解结锥也。芄兰
生荚支,出于叶间,垂之正如解结锥。所谓“佩觿”者,疑古
人为韘之制,亦当与芄兰之叶相似,但今不復见耳。
江南有小栗,谓之“茅栗 ”。茅音草茅之茅。以余观之,
此正所谓芧也。则《庄子》所谓“狙公赋芧”者,芧音序。此
文相近之误也。
余家有阎博陵画唐秦府十八学士,各有真赞,亦唐人书,
多与旧史不同:姚柬字思廉,旧史乃姚思廉字简之。苏台、陆
元朗、薛庄,《唐书》皆以字为名。李玄道、盖文达、于志宁、
许敬宗、刘教孙、蔡允恭,《唐书》皆不书字。房玄龄字乔年,
《唐书》乃房乔字玄龄。孔颖达字颖达,《唐书》字仲达。苏
典签名旭,《唐书》乃勖。许敬宗、薛庄官皆直记室,《唐书》
乃摄记室。盖《唐书》成于后人之手,所传容有讹谬;此乃当
时所记也。以旧史考之,魏郑公对太宗云 :“目如悬铃者佳。”
则玄龄果名 ,非字也 。然苏世长,太宗召对玄武门,问云:
“卿何名长意短?”后乃为学士,似为学士时,方更名耳。
唐贞观中,敕下度支求杜若,省郎以谢朓诗云 :“芳洲采
… 页面 20…
梦溪笔谈 ·17·
杜若 。”乃责坊州贡之。当时以为嗤笑。至如唐故事,中书省
中植紫薇花,何异坊州贡杜若,然历世循之,不以为非。至今
舍人院紫微阁前植紫薇花,用唐故事也。
汉人有饮酒一石不乱。余以制酒法较之,每粗米二斛,酿
成酒六斛六斗。今酒之至醨者,每秫一斛,不过成酒一斛五斗,
若如汉法,则粗有酒气而已。能饮者饮多不乱,宜无足怪。然
汉之一斛,亦是今之二斗七升。人之腹中,亦何容置二斗七升
水邪?或谓 :“石乃钧石之石,百二十斤。”以今秤计之,当
三十二斤,亦今之三斗酒也。于定国食酒数石不乱,疑无此理。
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世传济水经
过其下。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 ”;用搅
浊水则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皆取济水性趋下清而
重,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疾。今医方不载此意。
余见人为文章多言“前荣 ”,荣者,夏屋东西序之外屋翼
也,谓之东荣、西荣。四注屋则谓之东霤、西霤。未知前荣安
在?
宗庙之祭西向者,室中之祭也。藏主于西壁,以其生者之
处奥也。即主祏而求之,所以西向而祭。至三献则尸出于室,
坐于户西南面,此堂上之祭也。户西谓扆,设扆于此。左户、
右牖,户、牖之间谓之扆。坐于户西,即当扆而坐也。上堂设
位而亦东向者,设用室中之礼也。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 。”《周
南 》、《召南》乐名也。“胥鼓《南》”;“以《雅》以《南》”
是也。《关雎》、《鹊巢》,二《南》之诗,而已有乐有舞焉。
学者之事,其始也学《周南》、《召南》,末至于舞《大夏》、《大
武》。所谓为《周南》、《召南》者,不独诵其诗而已。
《庄子》言:“野马也,尘埃也。”乃是两物。古人即谓
… 页面 21…
梦溪笔谈 ·18·
野马为尘埃,如吴融云 :“动梁间之野马。”又韩偓云:“窗
里日光飞野马 。”皆以尘为野马,恐不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
气耳,远望如羣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 ”,
即此物也。
蒲芦,说者以为蜾赢,疑不然。蒲芦,即蒲、苇耳。故曰:
“人道敏政,地道敏艺 ”。夫政犹蒲芦也 ,人之为政,犹地
之艺蒲苇,遂之而已,亦行其所无事也。
余考乐律,及受诏改铸浑仪,求秦汉以前度量斗升:计六
斗当今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当今十三两;一斤当今四两三分
两之一,一两当今六铢半。为升中方;古尺二寸五分十分分之
三,今尺一寸八分百分分之四十五强。
十神太一:一曰太一,次曰五福太一,三曰天一太一,四
曰地太一,五曰君基太一,六曰臣基太一,七曰民基太一,八
曰大游太一,九曰九气太一,十曰十神太一。唯太一最尊,更
无别名,止谓之太一。三年一移。后人以其别无名,遂对大游
而谓之小游太一,此出于后人误加之。京师东西太一宫,正殿
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庑,甚为失序。熙宁中,初营中太一宫,
下太史考定神位。余时领太史,预其议论。今前殿祠五福,而
太一别为后殿,各全其尊,深为得礼。然君基、臣基、民基,
避唐明帝讳改为“棋 ”,至今仍袭旧名,未曾改正。
余嘉祐中客宣州宁国县,县人有方玙者,其高祖方虔,为
杨行密守将,总兵戍宁国,以备两浙。虔后为吴人所擒,其子
从训代守宁国,故子孙至今为宁国人。有杨溥与方虔、方从
训手教数十纸,纸扎皆精善。教称委曲书,押处称“使 ”,或
称“吴王 ”。内一纸报方虔云:“钱镠此月内已亡殁”。纸尾
书“正月二十九日 。”按《五代史》,钱镠以后唐长兴二年卒,
杨溥天成四年已僭即伪位,岂得长兴二年尚称“吴王”?溥手
… 页面 22…
梦溪笔谈 ·19·
教所指挥事甚详,翰墨印记,极有次序,悉是当时亲迹。今按,
天成四年歳庚寅,长兴三年歳壬辰,计差二年。溥手教,余得
其四纸,至今家藏。
… 页面 23…
梦溪笔谈 ·20·
卷四 辨证二
司马相如《上林赋》叙上林诸水曰:丹水,紫渊,灞、浐、
泾、谓 ,“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灏溔潢漾……东注太
湖 。”八川自入大河,大河去太湖数千里,中间隔太山及淮、
济、大江,何缘与太湖相涉?郭璞《江赋》云 :“注五湖以漫
漭,灌三江而漰沛 。”《墨子》曰:“禹治天下,南为江、汉、
淮、汝,东流注之五湖 。”孔安国曰:“自彭蠡,江分为三,
入于震泽后,为北江而入于海 。”此皆未尝详考地理。江、汉
至五湖自隔山,其末乃绕出五湖之下流径入于海,何缘入于五
湖?淮、汝径自徐州入海,全无交涉。《禹贡》云 :“彭蠡既
潴,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叄ā !币远晕难裕蚺眢凰
之所潴,三江水之所入,非入于震泽也。震泽上源,皆山环之,
了无大川;震泽之委,乃多大川,亦莫知孰为三江者。盖三江
之水无所入,则震泽壅而为害;三江之水有所入,然后震泽叄
定。此水之理也。
海州东海县西北有二古墓,《图志》谓之“黄儿墓”。有
一石碑,已漫灭不可读,莫知黄儿者何人。石延年通判海州,
因行县见之,曰 :“汉二疏,东海人,此必其墓也。”遂谓之
“二疏墓”,刻碑于其傍;后人又收入《图经》。余按,疏广,
东海兰陵人,兰陵今属沂州承县;今东海县乃汉之赣榆,自属
琅琊郡,非古人之东海也。今承县东四十里自有疏广墓,其东
又二里有疏受墓 。延年不讲地志 ,但见今谓之东海县,遂以
“二疏”名之;极为乖误。大凡地名如此者至多;无足纪者。此
… 页面 24…
梦溪笔谈 ·21·
乃余初仕为沐阳主簿日,始见《图经》中增经事,后世不知其
因,往往以为实录。谩志于此,以见天下地书皆不可坚信。其
北又有“孝女冢 ”,庙貌甚盛,著在祀典。孝女亦东海人。赣
榆既非东海故境,则孝女冢庙,亦后人附会县名为之耳。
《杨文公谈苑》记江南后主患清暑阁前草生,徐锴令以桂
屑布砖缝中,宿草尽死。谓《吕氏春秋》云“桂枝之下无杂木。”
盖桂枝味辛螫故也。然桂之杀草木,自是其性,不为辛螫也。
《雷公炮炙论》云:“以桂为丁,以钉木中,其木即死 。”一
丁至微,未必能螯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天下地名错乱乖谬,率难考信。如楚章华台,亳州城父县、
陈州商水县、荆州江陵、长林、监利县皆有之。乾溪亦有数处。
据《左传 》,楚灵王七年,“成章华之台,与诸侯落之。”杜
预注 :“章华台,在华容城中。”华容即今之监利县,非岳州
之华容也。至今有章华故台,在县郭中,与杜预之说相符。毫
州城父县有乾溪,其侧亦有章华台,故台基下往往得人骨,云
楚灵王战死于此 。商吕县章华之侧 ,亦有乾 。薛综注张衡
《东京赋》引《左氏传》乃云:“楚子成章华之台于乾溪。”皆
误说也,《左传》实无此文。章华与乾溪;无非一处。楚灵王十
二年,王狩于州来,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
帅师围徐以惧吴,王次于乾溪。此则城父之乾溪。灵王八年许
迁于夷者,乃此地。十三年,公子比为乱,使观从从师于乾溪,
王从溃,灵王亡,不知所在;平王即位,杀囚,衣之王服,而
流诸汉,乃取葬之,以靖国人,而赴以乾溪。灵王实缢于芋尹
申亥氏,他年申以王柩告,乃改葬之,而非死于乾溪也。昭王
二十七年,吴伐陈,王帅师救陈,次于城父;将战,王卒于城
父。而《春秋》又云 :“弑其君于乾溪。”则后世谓灵王实死
于是,理不足怪也。
… 页面 25…
梦溪笔谈 ·22·
今人守郡谓之“建麾 ”,盖用颜延年诗 :“一麾乃出守。”
此误也 。延年谓“一麾”者,乃指麾之麾,如武王“右秉白
旄以麾”之麾,非旌麾之麾也。延年《阮始平》诗云“屡荐不
入官,一麾乃出守”者,谓山涛荐咸为吏部郎,三上武帝,不
用,后为荀勖一挤,遂出始平,故有此句。延年被摈,以此自
托耳。自杜牧为《登乐游原》诗云 :“拟把一麾江海去,乐游
原上望昭陵 。”始谬用一麾,自此遂为故事。
除拜官职,谓除其旧籍,不然也。除,犹易也,以新易旧
曰除,如新旧歳之交谓之“歳除”,《易》 :“除戒器,戒不
虞 。”以新易弊,所以备不虞也。除谓之除者,自下而上,亦
更易之义。
世人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著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耳,
尚有当时所画,题志甚明。熙载谥文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
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元丰中,以退之从享文宣
王庙,郡县所画,皆是熙载。后世不復可辨,退之遂为熙载矣。
今之数钱,百钱谓之陌者,借陌字用之,其实只是百字,
如什与伍耳。唐自皇甫镈为垫钱法,至昭宗末,乃定八十为陌。
汉隐帝时,三司使王章每出官钱,又减三钱,以七十七为陌,
输官仍用八十。至今输官钱有用八十陌者。《唐书》 :“开元
钱重二铢四参 。”今蜀郡亦以十参为一铢。参吾古之絫字,恐
相传之误耳。
前史称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放肆不法,李白为之作《蜀道
难 》。按孟棨所记,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