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当然相处了应对之策,但是他的弱点在于囊中羞涩。他不具备掌握着整个欧洲的德国的物质优势。很多资源要依靠英美的苏联实在是无力支援乌克兰。虽然有一部分人站在斯大林一边,但是相比班德拉领导的旨在使乌克兰独立的民族解放军,力量是差了很多。
白起为了乌克兰能够铁了心与德国站在一条战线生,在监狱里与班德拉彻夜长谈了整整一宿。班德拉终于为白起提出的宏伟蓝图所打动,但他表示还要在得到足够支援之后才能组织起力量。对于以后的战斗乌克兰民族解放军智能保护乌克兰的主权,对于协同德军进攻俄罗斯没有义务参与。对德国的支援乌克兰愿意用资源和粮食来补偿。白起答应了他的条件,承认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并立即着手安排支援乌克兰的事宜。最终班德拉才能够组织起来一直强大的军队。
这支部队是苏军所忌惮的,相对欲杀之而后快的俄罗斯民族解放军,对于乌克兰民族解放军就并不是那么简单了。斯大林是巴不得班德拉尽快完蛋的,可对于他手里的乌克兰民族解放军优势有心招安的,毕竟他也害怕乌克兰的独立运动有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如果事实一味的派兵镇压可能会激起整个乌克兰人民的反对,投鼠忌器的斯大林对此很是苦恼。
相比乌克兰的复杂局势,白俄罗斯那边倒是还说得过去。游击队一直在积极活动,想要掐断德军的补给线路。但是在德军的强力阻击下反而损兵折将,不得不转入地下。
想要支援游击队作战的苏联红军面对德国国防军日益加大的压力,根本不能做到。白俄罗斯的游击队不得不面对日益艰苦的斗争。德军的后勤部队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一支很脆弱的易于袭击的运输队伍了。装备着全地形车的后勤运输部队有足够的火力击退敢于打他注意的敌人。武器站与防雷车还有细致全面的情报把游击队的活动空间压缩的很小很小。在中国战区获得了丰富游击经验的德国最高统帅部已经有了一套很有效的方法来对付游击队。
战苏联第九节:古德里安的计划
脱胎换骨的德国国防军因为燃料的充足供应,得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机动能力。以前依靠骡马的运输方式现在都已经升级到了专用卡车。白起责令两个阿福设计的物流标准化设备很方便。德国人的短板终于进化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后勤运输方式。
美国人正在给苏联老毛子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虽然老毛子的巴库油田一直在全负荷运转,通过伏尔加河把这些资源运送到了苏联各地。但是他们落后的炼油技术决定了苏联人的很多燃料永远处在供给不足之中。汽车油料与飞机用的航空煤油就是这种情况,尤其是航空燃料,一直是在稀缺之中。
这些客观事实决定了苏联人现在的机动能力远远落后于德国国防军。针对这个情况,坦克战大师与先驱古德里安制定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在军事会议上他提出的集中德军精锐一举拿下莫斯科的战役计划。
他准备集中三个集团军群的装甲精锐,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包围并占领莫斯科。为了能尽快形成对莫斯科的战略包围,德军必须要拿下位于突出部的重要城市——图拉。
图拉是苏联著名的军火工业重镇。图拉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化工和石化工业、黑色金属冶炼业、电力能源业、机械制造业、建材业、食品行业(包括奶类、肉类、面包类、酒类、蔬菜罐头类)。图拉州的工业具有多样性、多行业性,工业总产值占全州经济总值的70%。其中,国防企业占12%,化工行业占23%,黑色金属冶炼业占16%,剩余的由机械制造业、金属加工业、轻工业和燃料业、电力工业占据。州内的大型企业有:图拉市的“图拉煤炭厂”,有职工28000人;“康拜因厂”,有职工8500人;“图拉机械厂”,有职工16000人;“图拉武器厂”,有职工14000人;“斯坦普”机械制造厂,有职工10500人;图拉子弹厂,有职工8500人;新莫斯科斯克市的“氮”厂,有职工9500人。
在莫斯科南面的莫斯克沃列茨科-奥卡河平原有一支很强的的部队正在集结,准备对图拉市实施突袭。这支部队就是古德里安麾下的第六集团军。现在这个德军进攻能力最强的集团军拥有1200辆豹三坦克,“奥丁之剑”自行火炮300辆,“万金油”步战车3000辆,装甲突击能力在世界上没有任何部队能出其右。在古德里安的指挥下,这支德军精锐早就出色的完成了战前预演,不出意外的话,拿下图拉市是手到擒来。
他们面对的敌军是苏联的第四近卫坦克集团军。他们的实力对比第六集团军是拿不出手的。但是这支军队是苏联为数不多的训练充足的坦克军,他们装备的重型坦克kv—1曾经是世界上防护最好的坦克,现在面对豹三无坚不摧的50滑膛炮,它的装甲几乎和纸糊的没什么区别了。苏联人的坦克战术就是没有战术,他们的大纵深理论在这时候只是一个萌芽,还没建立起来完善的理论基础。现在他们的战术就是模仿步兵冲锋,坦克后面跟随着步兵,一窝蜂的向前冲。不管死伤多少、不管敌人强弱,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冲!
组建于1942年3月的坦克第四军知道德国的第六集团军不是易与之辈,他们也知道面对德军的新式坦克,不管是皮糙肉厚的kv—1,还是机动性能不错的t34都不是对手。他们正在等待着一款新式坦克歼击车的列装,这种歼击车不是老毛子制造的isu-152和isu-122自行火炮。而是老美支援的90毫米火炮加上一个t34底盘组成的歼击车。因为去掉了炮塔,在装甲性能上舍弃了很多。所以这款车的重量只有15吨左右,原来的坦克动力能驱动战车达到60千米的时速。苏联武器局想出来的是一个应急的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速度的制造前线急需的坦克歼击车。依照英国人的经验来看要想有效地机会德国新式坦克必须要研制出火力更强大的火炮。现在的情况是根本等不了的,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因物制宜想出了了这样的妙计!美国人提供的90毫米高射炮类似于德国的经典88毫米炮。在胃里上也是相当接近,美国人别出心裁的为90炮设计了钨合金穿甲弹,就是专门针对德国人的新坦克。现在他们把这种武器大量的支援苏联,目的就是希望老毛子一炮在手能最大限度的杀伤德国人!
古德里安的情报里早就有了这样的信息,但是他知道这种武器尽管威力强大。但是88炮打豹三的实验表明即使是90毫米的高射炮也不能有效的击毁豹三坦克,但是美国人的钨合金穿甲弹却是德国人所不了解的。因为德国的情报部门对于老美的渗透并不算成功。所以这种新出炉的弹药的各种性能数据都不甚了解。这就成为了大家最需要注意的事情。
古德里安了解豹三坦克,也了解他手下的坦克乘员。他知道豹三必将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他的作战计划就是围绕着坦克的突击制定的,为了顺利的实施作战计划,他的参谋们早就有针对性的做了很多的情报收集工作。在天上3万米高空飞行的go229不断地把目标区域的各种信息汇集到古德里安的指挥室,这位坦克先驱第一次感觉胜利距离他是这样的近!在坦克后方30千米处的三个自行火炮旅正在测定数据,把炮弹的发射药进行加热处理。就等着古德里安一声令下开始打炮了!
战苏联第十节:拿下图拉市
其实以第六集团军现在的战斗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割包围图拉市为数不多的守军那是手到擒来。但是为了保证进攻的连续性,以及保证进攻的深度能够达到计划中的程度。古德里安做了多方面部署,但在他看来要在行进中彻底占领图拉市,却是有一点天方夜谭了。即使是六集的六个超级强悍的装甲师同时投入战斗也难以做到。毕竟巷战之中还是步兵最合适。既然是巷战就不能避免伤亡!现如今步兵兄弟们有了比以前更要好很多的装备,在三个月的训练之后大家都熟练地掌握了突击步枪,新式麻雷子、榴弹发射筒、单兵通迅、夜视仪等新装备。他们都是自信满满,想要通过一场实战来检验他们三个月来的训练成果。
广泛装备的自动武器为巷战带来了优势,但是却丝毫不能抵消伤亡巨大的可能性。德国的精锐——六集不能在日复一日的频繁战斗中耗尽最后一滴血!白起还要指望这些身经百战的精锐南征北战呢!就这样消耗在冰雪连天、广阔的俄罗斯大地上是不能接受的。
图拉市一如战争开始后那些个重要的苏联城市一样,每一座房屋都经过了堡垒化的加固。单单依靠步兵的火力要扫平这些据点是很艰难的。为此古德里安向貌似无所不能的出山大营提出要求,看他们是否能够制造出专门适合于巷战的装甲战车。
目前工作忙的有一点焦头烂额的大阿福在接到白起的通知以后,只是把豹三坦克的城市巷战套装做了一下修改就交付给了奔驰车厂。正在全力生产坦克的奔驰车长立刻根据要求开始生产为数3000套的城市巷战装甲套装。
本来在设计豹3坦克之初,两个阿福就考虑到了坦克防护升级的要求。他们利用模块化设计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小阿福的战地工厂——东方红改装车间里面,参加进攻图拉市的坦克正在进行着巷战改装工作。之前生产的装甲组件在熟练的战地工兵手中很快就安装到豹三坦克身上。
参加莫斯科会战的德军坦克大约共有6000辆,绝大部分是新近列装的豹三坦克。在十数个战地工厂日夜不息的工作下,全部完成城市化巷战改装至少需要一周时间。之所以这个工作这么的快是因为工兵们都是熟练的不能再熟练的老手了,只要零件充足。一个五人小组在半小时内完成一辆坦克的改装是极其轻松的。两辆坦克之中就有一辆是加强了防护的城市战专用坦克,足够摧城拔寨之用的了。
苏联克里姆林宫里面的斯大林当然知道剑拔弩张的德国人即将发起进攻的消息。从战争开始以来,他心里面隐隐不安的感觉从未这样强烈,即使德国人在寒冷的冬季开战也不能抵消他的疑虑。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一次德国人的进攻远远比41年冬季的那一次要凶险的多。他一再的想着只要德国人能慷慨的给予苏联三个月的时间,那么乌拉尔的工厂就能为苏军补充至少3000辆新式坦克。因此这三个月的时间就成为了他迫切想要得到的缓冲空间。他的很多军事部署就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这就造成了斯大林把城镇当做延缓德军进攻的据点的想法,在他的命令下堡垒化的城镇变成了阻碍德军前进的礁石。虽然他的将军们还有国防委员会的委员们有很多都不赞成一味的防守,但是以目前苏军的战斗力也确实做不到很好的打击敌人,全面守势也是不得不选择的做法。
在苏军将领中不乏有识之士,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绝对是其中之一。在朱可夫看来即使是全面坚守也是难以长久坚持下去的。理由是德军仍然坚守的冬季战线上的主要据点——施吕塞尔堡、诺夫哥罗德、尔热夫、维亚兹马、布良斯克、奥廖尔、库尔斯克、哈尔科夫和塔甘罗格之类城镇。战术上看,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在战略上,都有助于控制局势,因为无一不是稀疏交通网上的焦点。虽然其间的宽阔空隙,德国守军无法阻止俄军渗入,但是,这些交通障碍只要巍然不动,便能阻截俄军乘机突破。这样也就大大发挥了法国马奇诺防线上那些堡垒的制动作用。当初法国沿边境设计了一连串堡垒,本是用来阻挡敌人进攻的;这一连串堡垒如果不是在半途中断,使德军大有余地展开翼侧包围的话,倒是可能发挥制动作用的。目前德国空军的强大优势足以保障这些据点的安全,因为任何地点上的攻击作战都会首先遭到德国空军的打击,在飞机的阻碍下德国人有很多时间从容布置部队,把突入的攻击部队吃掉。
因此,红军并没有能力把德军的这些据点连根拔掉。所以,虽在其间空隙地带深入进军,结果却往往成为自己的包袱。因为红军占领的突出阵地,自然比据点城镇较难防守,因而势必投入大量部队死守,而德军从作为进攻跳板扼守的据点发动翼侧出击,却较易切断红军的突出阵地。可见这样的防守对于兵力的使用并不是最好的方法。鉴于德军的后勤已经比较完善,游击队的骚扰也是没有一点战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取得胜利只剩下据守城镇一途了。
斯大林对朱可夫的理由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以苏军战士的英勇足以突破那些德军突入苏军防线的阵地。只不过是目前缺乏向纵深进攻的机动力量而已。这种需要消耗大量生命的进攻不做也罢!进攻无后劲,防守无纵深成为了苏军目前的难题。
斯大林固执地认为苏军面临的问题德军也同样存在。尤其是他们脆弱的后勤,很难能够保证德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在他们准备完毕的时候苏军早就完成了战役准备,德军辛辛苦苦储备的物资很可能派不上用场,就会在苏军猛烈的攻击中沦为战利品!
时间成为了大家共同要争取的宝贵资源!
一厢情愿的斯大林也想要发起一次小规模的进攻,目的仅仅是检验一下德军的新式装备的威力如何。毕竟在埃及战场上大出风头的德军坦克让他心有顾忌。他认为苏军优秀的坦克可能要比德国的要差一点。可总也差不到哪里去。在莫斯科的兵工厂里面优先生产的是85口径的高射炮。面对德军的空中优势,老毛子不得不配备大量大高射炮。这些85毫米高射炮参照了德国人88炮的设计,也能够平射做打坦克的利器之用。在将要进行的莫斯科之战中这样的防守利器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密集的防空炮火只限于在他们的首都莫斯科,在图拉市还远远没有足以保障天空的火力。苏联人集中资源防守要点的弊端在这一刻显示了出来。
德国空军元帅里希特霍芬的麾下驾驶着500架攻击机出现在图拉市的上空,前来